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十三·第一卷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十三·第一卷終)

 

1.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2.      世尊,譬如旅客,到旅店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飯。等到食宿完畢後,又要整頓行裝,繼續前行,並不安住在旅店中,但假若是主人,自然不離開。

 

3.      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塵妄想——無明、見思二惑。我們本來沒有客塵,就如我們本來很干淨的,但到外邊,被風一吹,塵土滿身,回來後如果覺察,用手一拍,塵即消滅,還我清淨。這叫做破塵。

 

4.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5.      這樣詳細思惟:妄想分別,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做客人。法性是常住永久的,所以叫做主人。因此明白不住是客塵的義理。

 

6.      亦可以說,我們的身體如旅店,自性即主人。旅店是暫時的,主人即自性,是永恆的,既知道身體是旅店,是暫時的,就不應該執著。

 

7.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8.      又如下雨新晴的時候,太陽剛升到天上,陽光射入門縫,從門隙的光線中,但可以看見空中塵埃飛揚的景象。塵質是輕而浮動,可是虛空,依然是寂然不動的。

 

我們的見、思二惑,往還有如塵飛動,微細不能覺察,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見。光從門隙射入,喻如得證初果,斷八十八種見惑,才得真正智慧,才能覺察思惑。在法性體中,微細起滅,有如塵埃,亦即是有了真正智光,才能明白,塵沙、無明、煩惱是動的,法性寂然如虛空是不動的。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把煩惱,投入汪洋大海,太平洋裡,不要當作好東西,不要視作親人,常隨左右。其實煩惱就是魔鬼,你們要找魔鬼,煩惱就是魔鬼,它把你弄得顛顛倒倒,不明真理。講經就要你們明白,除去無明煩惱,不要越聽經,煩惱越多!

 

9.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10.  像這樣思惟,用智慧光,照破無明煩惱,然後悟知,澄然而寂靜的便是虛空,搖動不停的便是客塵。塵的意思就是搖動的東西。

 

11. 佛言如是。

 

12.  佛說:‘你所講的道理是對的。眼的能見性是不動的,只是身境和能緣識心搖動而已。’

 

客塵還有二義,一通一別。‘別者’:如以見惑,不住分別,喻為客,去之猶易。思惑,搖動不停,有如塵,拂之更難。‘通者’: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分別俱生。見惑、思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有如‘客’。以二障二惑能染污妙明,擾亂性空,有如‘塵’。

 

13.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14.  佛恐怕在會之大眾,還不能完全了解,真正見性,所以就屈他的五輪指,屈後又開,開後又屈。問阿難說:‘你現在看見什麼?’阿難說:‘我見如來,百寶輪掌,在大眾前,合後再開,開後再合。’佛手掌中,有千幅輪相,故稱輪掌。

 

15.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16.  佛告訴阿難:‘你看見我的手,在大眾中開合,究竟是我手,還是你見,有開有合?’

 

17.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18.  阿難說:‘世尊的千幅輪相寶手,在大眾前開合,是我用眼睛看見,如來的手,自開自合,而不是我的見性,有開有合。’

 

19.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20.  佛恐阿難還不真正明白,便再追問:‘誰動誰靜?’阿難答:‘佛手不停住的開合,而我自己的見性,連靜相都沒有,何處有動呢?’

 

無住就是動,因靜必由動而來。若沒有動,根本就沒有靜,有動然後有靜。見性從本以來,就未曾動過,所以說,尚沒有靜相,哪裡有動呢?

 

21. 佛言。如是。

 

22.  佛即印證說:‘是這樣的,說得不錯!’

 

阿難至此,已全領會,見性是不動的。佛用開合手來比喻一切外境,與見性無干。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則凡一切萬事萬物,任他起滅分飛,皆與見性無關。若能在動中,觀此不動之性,清清楚楚,絲毫不昧,但不為境所轉矣。

 

23.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

 

24.  佛欲令阿難,再能在自身中,親見不動之體,就從他的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邊。這時阿難,便轉頭向右望。佛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邊,阿難又再轉頭向左望。

 

25.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26.  佛問阿難:‘你的頭今日為何左右搖動呢?’阿難說:‘我看見如來,放出妙寶金光,來到我左右邊,所以我左右觀看,頭自然就左右搖動。’

 

27.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28.  佛問:‘阿難,你看見佛光,左右動頭,究竟是你的頭來回搖動?還是你的見性,來回搖動?’阿難答:‘世尊,是我的頭自己搖動,而我的見性,尚且沒有止靜的相貌,哪裡有搖動呢?’

 

阿難此時,已能於搖動身境之中,分出不動之見性,亦即明白‘見性’,能離外緣而獨立。

 

29.  佛言。如是

 

30.  佛說:‘說得對,你現在已完全明白見性是不動了。不像以前,認賊作子,以妄想為真心。’

 

眼中見性,是湛然圓滿,超然獨立,與外境、身境,全不相干的。如果能親自體會,不動搖之定體,這就是奢摩他定,亦即楞嚴大定。

 

31.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32.  這時候,如來便告訴大會諸聽眾說:‘你等對這個道理,已很明白,我不必再解說。但假若再有其他不明白的眾生,以搖動的叫作塵,以不住的叫做客。’

 

33.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34.  你們都看見阿難,頭自搖動,見性是沒有搖動的。又再看我的手,是有開有合的,但見性是沒有卷舒開合的。

 

35.  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

 

36.  既然客塵和主客之道理,說得這樣明顯,何以你們反認為變動的是自身,動搖的現象是自己的實體呢?從始至終,時時刻刻,都用識心來做事,念念生滅;前念生,後念滅,盡在生死裡面做功夫,而不知道自己見性,是不生不滅之道理。

 

37. 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

 

38.  你們從無始以來,以至於今,把真心自性都丟了,好像失而實在沒有失,因而顛倒行事。本來應該做善事,反而做惡事,這就是顛倒。背道而行,做事違理,認妄作真,認真作假,這都是顛倒。因顛倒行事,故心和身就不合作,失去真實性,因而錯認外物為自己,誤認旅店,四大幻身為自己,就生出種種執著,放不下,看不破,不明理。隨身口意造種種業,就輪轉生死六道中,沒有休息。這都是自作自受,不是他人所給的。  【第一卷終】

 

 

上一篇: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十二)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要有憐憫一切眾生的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