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如何才能讓財富源源不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何才能讓財富源源不絕

 


   在佛陀時代的印度王捨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兒子,因為父親出海經商,遇難死於海上,他們家裡,僅靠他的母親做苦工並向鄰裡親戚們借錢維持生活。因為他家太窮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貧生童子。

貧生童子漸漸長大了,並且也學會了好多謀生的本領。有一天他偶爾跟著他的同學們到佛陀的竹林精捨去玩,竹林精捨的門前廊下,畫著很多各式不同的畫,同學們看了,除了覺得好玩,並沒有什麼反應。但在貧生童子看了之後,不唯感覺興趣,而且還向站在一旁的出家人問長問短。

那個出家人,非常和氣,非常詳細地,將那些畫的意思,向他講了一遍。這在貧生童子聽來,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

那些畫裡面,畫著天、人、地獄、鬼、畜生的種種形態。有的使人害怕,有的使人恐怖,有的使人喜歡,有的使人向往。同時,貧生童子在那個出家人的講述之中,知道了無論是誰,如果不能修道了生死的話,生生世世,永遠都在天上、人間、地獄、鬼、畜生之中,來來去去地投生和死亡。當然,貧生童子已經看到了畫中的地獄、鬼、畜生,都是受苦的,都是可怕的,只有天上的天人是快樂的,是逍遙自在的。

“我想生天,怎麼樣才能使我生天呢?”貧生童子問那個出家人。

“哦!很好,太好了,你想生天嗎?”那個出家人向他淺淺地一笑,並且懇切地告訴貧生童子說:“如果你能出家受戒和持戒的話,一定可以生天的;如果努力修行,還能夠了生脫死呢!”

貧生童子想了一陣,他覺得家中還有年老的母親,出家實在不忍心,於是接著再問:“我不能出家,除了出家,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我生天呢?”

“那麼,你就受五戒,做一個在家佛弟子吧!”

“什麼是五戒呢?”

“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YIN,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

“噢!那太多了,恐怕我還是無法做到。除了這些,還有另外的方法能使我生天嗎?”

那個出家人看看貧生童子,心裡想:世間上的眾生,根機的差別太多了,這個孩子,也許現在的機緣尚未到達最高的階段,還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接引他吧!於是便對貧生童子說:“如果你能供養佛陀及此間的出家僧眾,這一供養的功德,也可使你生天的。”

“供佛齋僧?那要多少錢呢?”貧生童子雖然很窮,但他以為這倒不妨可以試試的。

“我們竹林精捨的出家人很多,通常為我們辦一餐供養,要花費五百個金錢哩!”

“好的,我就這樣做吧!”五百個金錢,對貧生童子來說,幾乎是一樁夢想不到的事,他家裡窮得連一日三餐都不易維持,那裡去找五百金錢呢?可是他的信心很堅強,他一口答應了。

貧生童子回家之後,想到了一個辦法,並且也告訴了他的母親,他說他從明天開始,去幫有錢人家做苦工,一直做到足夠五百金錢的工資時,他就拿去供佛齋僧。他的母親非常慈祥,但卻也不以為然地說:

“供養佛陀及出家的僧眾,實在是一樁好事,然而像你這樣小小的年紀,誰會要你做苦工呢?”

貧生童子雖然自知年紀小,但他相信為了供佛齋僧,一定會使他達成目的的。於是,一天、二天、三天....好幾天過去了,他天天到街上去找工作做,天天總是失望地走回家。最後看到一個大富人家為了起造房屋,要雇大批的工人,他便自動地走了過去。

“去去去!小孩子,你能做什麼!”那個富翁也是不要他。

“難道說你們是先付工錢後做工的嗎?”貧生童子也生氣了。

“那倒不是的。”富翁回答。

“既然不是,能不能先讓我做一天試試,如果滿意的話,就給我工錢,否則你就不要給我工錢,明天我也不來了。”

“你不要錢,我也不放心讓你做,你會糟蹋了我的材料。不過,看你小小年紀,可憐巴巴地,就讓你做一天試試罷!”

富翁終於對貧生童子開恩了,但是一天的工做完之後,竟然大大地出乎富翁的意料之外,不但貧生童子善於做工,並且比其他的工人做得又快又好;尤其他能講故事,邊做邊講故事,其他的工人為了要聽他講故事,就不得不跟他一同工作,一同進行。因此工作一天下來,同樣多的工人,要比以往的工作成績,多出一倍以上。

因此,那個富翁笑咧著嘴,對貧生童子和藹地說:“好孩子,你真會做,明天一定還要來呦!一直到工作全部做完,你才能夠不來,否則的話,我就不付你的工錢。

“好的,工錢留到最後一齊算好了。”其實這也正是貧生童子求之不得的事啊!

做了許多時日之後,這一富翁家的工作做完了,結算工資,共計四百五十個金錢,距離五百個金錢,尚差五十個,對著這筆工資,他非常傷心,傷心得哭泣起來,因為他想:“除此之外,又從何處再賺五十個金錢的工資呢?”但他這一哭泣,引起了富翁的懷疑:“小孩子,我沒有因為你年紀小而欺侮你呀!你的工資是一分一厘照算的呀!難道你以為四百五十個金錢還不夠嗎?”

“不是的,我相信你是最最善良的大富長者,你不會欺侮我。但我為了供養佛陀及竹林精捨的出家僧眾,做了這麼久,還差五十個金錢,這叫我怎麼辦呢?”貧生童子說出了他的心願之後,竟然大大地感動了那個大富翁,他想:“我這樣富有,也不曾想到供佛齋僧,這個窮苦的孩子竟會以做苦工的代價,用來供佛齋僧。”因此他就慨然地說:“孩子!你不用哭泣了,我給你補足五百個金錢就是了。”

這是一個好辦法,好消息,但這對於貧生童子,仍然不能釋然於懷,他不知道加上了別人的五十個金錢,是否還能生天?他去問佛,佛說:“孩子,你會生天的,當你最初發心要供佛齋僧的時候,就已決定你將生天了。”

貧生童子,把這事情告訴了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很高興,但也很難過,因為他太窮了,如要供佛齋僧,竹林精捨那麼多的出家人,全部來應供,叫他們坐在那裡呢?沒有像樣的客廳,也沒有足夠的桌子椅子,還有煮飯的灶,煮菜的鍋,盛飯的桶,裝菜的盤,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辦法把這樁供佛齋僧的大事情做好。

貧生童子急中生智,他做苦工的東家,不是剛剛造了新的房屋嗎?這樁大事,如能借在富翁富裡做,那就太好了。

當然,能有佛陀光臨,為自家的新房子光照一次,實是難能可貴的事,那個富翁也就欣然接受了貧生童子的要求。

先一天,貧生童子便去竹林精捨,頂禮佛足,請求佛陀慈悲哀愍,第二天上午,到那富翁的家裡,接受他自己的供養,佛陀默默地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貧生童子,在那富翁家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進進出出地忙碌著,富翁的全家乃至每一個奴婢,也都忙碌著,汲水的汲水,劈柴的劈柴,洗菜的洗菜,煮飯的煮飯,配菜的配菜,烹調的烹調,有的掃地,有的灑水,有的擺席位,有的蓋席布,有的布置室內,有的整飾道路,大家都在准備著迎接佛陀以及佛陀的諸大弟子的光臨。

一切准備妥當之後,貧生童子又去竹林精捨,再度請佛及僧,赴齋應供。

終於,佛陀帶著一大隊威儀整齊的出家僧眾,一個個披著袈裟,捧著缽,端莊,安詳,肅穆,嚴整,緩緩地,飄飄然地,走進了屋子,坐定了座位,供養也就跟著開始了。但是,神跡也出現了──貧生童子,親自端著上妙的飲食,一次又一次地給僧眾們來回地加添,桶裡的飲食,卻始終不見少去,一直等到所有的僧眾,全部吃飽了,他所預備的飲食,還是跟先前一樣多。

飯後,佛陀為貧生童子說法開示之後,便與諸大弟子們又回到竹林精捨去了。但是,留下來的剩飯剩菜,又為貧生童子帶來了煩惱,他不知應該如何處理,甚至懷疑自己的業障太重,致使佛及僧眾未能將他的供養全部接受,故也懷疑到,這樣一來,是否尚能達到生天的願望。

其實,佛陀顯示這個神跡,是有原因的。

當天,正有一大隊五百個販寶的商客,從遠處來到王捨城,那天適逢城中的節日,所有的飲食店,全部停業休假,五百個商客,找遍了王捨城,也無法求得飲食,最後聽說貧生童子供佛齋僧之後,尚有大批的剩余飲食,他們便來要求貧生童子,供給他們,並願給錢,照價收買。貧生童子為了供佛齋僧而辦飲食,自是不肯收錢。但當五百個商人吃飽之後,商人的首領為了感念貧生童子施養之恩,便問貧生童子是誰家的孩子。殊不知,詢問之下,貧生童子的父親,竟是這個商人首領的老朋友,貧生童子也正是這個商人首領所要尋訪的對象,因為貧生童子的父親,有一大筆遺產,托請這個商人首領交給貧生童子哩!

不但付給了遺產,並且還由商人首領帶頭,五百個商人,各各拿出一件珍寶,贈送貧生童子,表示敬意。頃刻之間,貧生童子的面前,便已經堆滿了一大堆的寶物。然而,這使貧生童子更加惶恐了,他說:“我是為求生天而辦飲食的,我又不是為了賺錢而辦飲食,我怎麼能夠接受這些寶物呢?”

商人首領無法可想,只好叫他去請示了佛陀之後再說。

佛陀的回答,也教貧生童子安心收下這些寶物,並且還說:“這是你供佛齋僧的現在果報,以後生天的果報,尚待你死了以後去享受哩!”

因此,貧生童子,在半日之間,便成了王捨城中的第一大富翁。正好當時城裡的第一長者去世了,貧生童子便被全城的人民,選舉為王捨城的第一長者。

貧生童子的名氣漸漸大起來了,他的財富和有關他的事跡,也被當時的國王知道了,國王非常欽佩他,所以要他去做大臣。先前雇他做苦工的那個富翁,也把女兒嫁給貧生童子做夫人了。

從此,貧生童子的福報,一天天地大起來,財富源源不絕而來;在他家裡,一切的珍珠寶物,亦會自然而生,他有多少財富,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了。因他善於生福生財,所以大家不再叫他貧生童子,而改稱為善生長者了。

這就是佛經中有名的善生長者的少年的生活,後來皈依了三寶,受了五戒,並且證得了聖果,成為佛陀時代有名而且標准的護法居士。

 

上一篇:傳遞正能量:獨腿鄉村教師堅守29年,只為幫孩子走出大山
下一篇:文殊菩薩的真實身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