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講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恭錄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543集 2012年10月2日講於香港
佛、菩薩、祖師大德在此地教導我們,真的是要一向專念,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想。連三藏十二部都讓給別人悟,何況世間法?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做好樣子給人看,人家要看很久,看很多年才覺悟,不是一看就覺悟了,一看覺悟,上上根人;看好多年他才搞明白,中上之人。所以表演要有耐心表演。世尊表演一輩子,教學四十九年,到圓寂之後很多人覺悟的,不容易。我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圓寂,我在那個火化爐旁邊,跟甘珠活佛幾個人,搭了幾個帳篷,在帳篷守了七天七夜。我有工作,只能請三天假,我住在那裡三天三夜,才有一點悟處。老師在世的時候,有一句重要的話教我,我沒有在意,沒留意。在這三天,守住老人家火化爐,認真去思考,我跟老人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做一個回顧、做一個反省。這一回顧,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講的「戒律很重要」,就這五個字講了幾十遍,幾十遍我都沒有在意,我都沒有把它當真。這一反省,這句話印象深刻,他為什麼講這個?才認真去研究,研究兩個多星期,這才肯定下來,真重要。為什麼?它是行。
跟古人,中國古人教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頭笃行,戒律是行,就是落實。學得再多,不能落實在生活,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沒學,你全是假的。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他看得很清楚,我不清楚,我迷惑。他看得清楚,用這個方法來點醒我,他要不圓寂,我就不會認真去想這個事情,可能一輩子胡塗。所以我那個時候心裡想,老人是為我圓寂的,他不做這個示現,我醒不過來。這下讓我真正醒悟過來了,我才覺得這是重要。諺語有所謂「講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都是叫你真干重要,講是假的,無濟於事,要真做。所以老師,這才讓我想到,釋迦是老師,孔子、孟子是老師,老師決定是「先行其言」。
我們佛家講根本大戒,比丘戒裡頭的四重戒,根本大戒,跟中國傳統文化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五常完全相同。換句話說,這個根本大戒,是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所建立的根基,基礎。世間人成功立業,揚名於後世,出世間成佛、成菩薩,都以這個為基礎。這比丘戒裡頭的四重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中國五常裡頭,仁義禮智信,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YIN,信不妄語,這裡頭還有個智,智對五戒裡頭的不飲酒。一般人滑口念過,我們在過去也是一樣,誰重視這個東西?念熟了,老生常談,誰不知道?真的是鳥窠禅師所說的,「三歲小孩能道得」,三歲小孩都會說,「八十老翁做不到」。鳥窠禅師對白居易說的,白居易那個時候是杭州太守,就是現在杭州市的市長。服了,再不敢輕視佛法。
所以關鍵的關鍵就在先行其言,我沒做到的,說出來感到羞恥,這知恥,「知恥近乎勇」。知恥才知道真正忏悔、改過,人到不知恥,完了。管仲把它說出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這個國家人民沒有禮、沒有義、沒有廉潔、沒有恥,這個國就會滅亡。由此可知,管仲做齊桓公的助手,齊桓公的宰相,桓公能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就是等於現在講召集全世界各個領袖來開會,像現在聯合國的會議一樣,他一生搞了九次,讓這些諸侯王都來參加這個會議。管仲的政治辦得好,這四個字他肯定做到。齊國的人民守禮、明義、知道廉恥,它才能稱霸一時。
道綽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我們用稱名就可以斷煩惱、消業障,就用稱名這個方法。只要念到什麼?專至、專心,至是達到極處,專之極就叫至,相續不斷。這個人決定生佛前,他決定得生,得生就叫大圓滿。講經教學,講得再好,得到一切人的尊重贊歎,最後自己不能往生,就全盤失敗了。所以,谛閒老和尚贊歎鍋漏匠:天下弘宗演教的善知識不如你。這句話語重心長,含的意思很深很廣,要會聽。「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谛」,二谛是真俗二谛,在此地用的就是智慧跟功德,智慧是真谛,功德是俗谛,能夠把真俗圓融起來。「但知念念不可得」,這是智慧門。念念不可得,念佛不間斷,這真俗二谛圓融了。不可得清清楚楚,不執著,我念這句佛號,我不分別、不執著,這是智慧門;又不間斷,又念得很認真,這是功德門。他要是執著就是福德門,就不叫功德。因為他前面他有智慧,所以他干的是功德,不是福德。功德能做往生的資糧,功德能提升往生的品位;福德不行,福德不能往生,福德一定要知道,果報在三善道。如果這福德裡頭還摻雜著染污,摻雜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傲慢、嫉妒,那就不是人天福報。到哪裡去?阿修羅、羅剎,生到魔道裡頭去了,魔有福,魔的福報很大。
這是把因果搞清楚、搞明白,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果報,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日常修的時候一定要依智慧,智慧就是看破,看破就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而世間事情樣樣認真、樣樣努力,干得挺起勁,那俗谛。真俗二谛圓融。釋迦牟尼佛做出這個榜樣,歷代祖師大德也給我們做出榜樣,這是世間人真正的老師,真實教誨。這個四句話要記住,念念不可得,智慧;系念相續不斷,功德,融合在一起。「是故經雲,菩薩摩诃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一向專念,這方法太妙了。
後面說「若始學者」,初學,初學還不能觀空,不知道萬法皆空,他執著、他分別,不要緊,沒有破相沒關系。「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著相念佛,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這都著相。如果真的是智慧功德門,往生是實報莊嚴土,本經講的三輩往生,他是屬於上輩。中下輩著相,到極樂世界再離相。所以我們今天著相就好,供養阿彌陀佛的形像,塑像也行,畫像也行。我感覺得畫像比塑像好,為什麼?塑像有個形式,容易執著,畫像是一張紙,比較容易丟掉、看破,容易看破,容易做到離一切相。這個方便是各人不一樣,你按照你的喜歡去做,只要你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念念不間斷就好,你將來決定得生。而且我們真正希望我們自在往生,不需要人助念,我們可以站著往生,可以坐著往生。
四十年前,台南將軍鄉的老太太站著往生的,是在家居士;我們在美國聖荷西看到的老太太,坐著往生的,也是在家居士。都是默默無聞,而且人家念佛的功夫並不很長,三年而已。一點病苦什麼跡象都沒有,一個站著走的,一個坐著走的,這是真的。一般出家人,有幾個人能比得上?她為什麼行?她真干,不是別的,真放下了,世間事什麼都不要管了,我一心一意就求往生。黃忠昌給我們做了個例子,這是有意做的,兩年十個月,也是預知時至往生的。這是我們眼前見到的例子,就在深圳。他閉關念佛,向小莉給他護關,試驗一下,三年是不是真的。果然不錯,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滿三年,他功德圓滿了。這些人,三轉法輪作證轉,給我們做證明。證明擺在面前,還要不相信、還要迷惑,那是真迷惑了,這一生未必能往生。好好的修行做來世的資糧,你來生後世要有這個緣分遇到了,再接著干。什麼時候往生?什麼時候你能放下什麼時候就往生。
放下裡頭,說實實在在的話,最困難的是情執,也正因為如此,出家人修行比在家人容易。但是現在佛法衰了,出家人的情執可能比在家人還要嚴重。這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古時候成就的順序排列,第一個出家男眾,第二個出家女眾,第三個在家男眾,最後一個是在家女眾。他說現在完全相反,現在修行證果,排名第一的在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出家女眾,出家男眾排在最後,完全顛倒了。事理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白,自己該走哪一條路就會很清楚,不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