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交流一定要知道對方程度,說的太深聽不懂等於沒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交流一定要知道對方程度,說的太深聽不懂等於沒說

 

 

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306 2013年5月18講於香港

 ……

這就說明佛菩薩在世間示現,一生的經歷,他決定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此地所講的“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就是這個意思。“名字不同”,眾生根性不一樣,理解程度不一樣,哪一種名字是對方能懂的、容易接受的,你就給他講。我初學佛,見章嘉大師,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修行最重要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快速成就的,佛教裡頭有沒有這個方法。他告訴我有,我就專心聽他老人家開示,他跟我說“看得破、放得下”。這個就是什麼?“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如果他用佛學裡面的名詞,我聽不懂,“看得破、放得下”這個我能聽得懂。“看破”,佛學的名詞叫“觀”;“放下”佛學名詞叫“止”。如果他說“止觀”,我聽不懂。他一定費很長時間跟我解釋什麼叫“止”、什麼叫“觀”,我還未必能聽懂。所以交流一定要知道對方程度,你說的太深了,聽不懂等於沒說。

那麼我們對這兩句話,實際上不是完全懂得,少分理解。“看破”,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看破”。“放下”是什麼?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妄想執著,就放下這些。以後我們深入經藏,今天就講的很清楚了,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無論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只要你肯放下,你就證得阿羅漢果,與出家、在家不相干;與學、不學不相干,真的,就在看破、放下。看破,明白了;那放下什麼?煩惱習氣嘛,你就得自在了。這個自在無礙智慧現前,沒有學過的東西、沒有接觸過的,你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一接觸,沒有障礙,不學都會了。為什麼?這種智慧、能力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它不是外來的。現在我們這些東西沒有了,是什麼?是煩惱習氣障礙住了,不是沒有了。只要把煩惱習氣放下,它就現前,它就起作用。這是大乘佛法。

我們不是利根、不是上智,一聽,一切統統放下了。那只有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在菩提樹下開悟了,徹底放下,他成佛了。六祖惠能大師在老師的方丈室裡頭,一句話他放下了。這一放下就明心見性,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了。他對於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教,無論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大乘、小乘,他全懂,他一點障礙都沒有。他什麼都沒學過,他什麼都懂,這叫見性。東方人教學以這個為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禅定是手段,不是目的;持戒是手段的手段,不持戒,你心定不下來,持戒是幫你定心的。我們看《六祖壇經》,你有沒有看出門道?什麼叫門道?惠能大師開悟的門、開悟的路。這個門道是五祖第一次見面時候給他的,別人不知道,《壇經》上記載得很明白。惠能到黃梅見到五祖了,禮拜五祖,五祖問他,問的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你到這個地方來,想求些什麼”。一般人到寺廟見老和尚,“我求升官,我求發財,我求個好兒女,我求身體健康”,求這些。唯獨惠能大師的回答與眾不同,他說我想來求成佛,我不求別的,我求成佛。這了不起!他來成佛的,那五祖要傳他成佛之道。五祖傳他是什麼方法?是他自己的本行。他是樵夫出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父親去世了,跟母親相依為命,每天上山砍柴,到城裡去賣;賣了柴,拿了這點錢去買點米、菜,回家去養老母親。這個事情當然都對五祖說過了。所以五祖說好吧,你既然來想成佛,就把他派到碓房舂米、破柴,這是他本行。

舂米、破柴是什麼?成佛之道。沒有一個人曉得,只有惠能知道。在那裡干了八個月,五祖道場有講堂,他一次沒去過,沒聽過經;五祖道場有禅堂,他也沒到禅堂去坐過,他不是在那修行。他在碓房修行,這個道理深!舂米,不著舂米的相;破柴,不著破柴的相;工作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成佛之道!你每天干這個事情,學佛!你在這個裡面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修“戒定慧”啊。八個月成功了,五祖很清楚、明白了,他搞了八個月了,應該成佛了,成佛衣缽要傳給他了。所以,他在那裡修什麼,修密心。這個密心沒有人知道,只有五祖跟他知道,其他沒有一個人知道。修行在哪裡?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這叫真修!

我們有看到真修的,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對於真修的人都瞧不起,沒看在眼裡。我們看到這真修的人要合掌恭敬、要念佛給他回向。哪些人呢?有一些道場,三個兩個阿公阿婆,你看他做事非常勤快,待人很慈悲,滿面笑容,別人不肯干的事情,他都歡喜去干;一天到晚笑瞇瞇的,口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好像他不會說話。你去問他好,他回答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聲聲都是“阿彌陀佛”,你跟他講的再多,他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句話。這種人將來他們的往生,我說過很多,肯定都是上輩往生!真正修到一心不亂,我們不敢講,功夫成片是決定成就的。上品的功夫成片就能夠自在往生,也就是想什麼時候去,佛就來接引他。壽命對他已經沒有了,他想多住幾天,不礙事;想馬上走,也不礙事,真正是來去自由啊。他在這個世間,一天到晚念佛,在袖手旁觀,他看戲的,芸芸眾生在演戲,演什麼戲,演六道輪回、演因果報應。他已經擺脫了,已經離開了。

 

上一篇:淨空法師:學佛不能浮躁
下一篇:河北海興:千年鐵佛深埋67年後將重新面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