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這個人一不覺照馬上就生執著,這一段時間上午上課多,你看就執著,下午上的時候就還是講成早上好。所以不知不覺都會產生執著點,自己得有高度的一種覺醒。其實我們只要遇到人事物會起情緒,會起這些貪瞋癡慢的念頭,我們就是被這個境界給轉了。那這樣子只會苦不堪言,只會覺得事事不順己意不順心。怎麼辦?這個心不要被外境這樣牽著走,不要被境轉,要心能轉境。自己的心時時守住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慢慢的都是真誠、慈悲就能轉身邊的境界。所以自己得先定住,不能被境界挑起情緒,得要先穩住。那要穩得住首先要發願,願就變成調伏習氣的動力了。
我們看曾子這一段話講到,讀書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他是讀聖賢書的,他是要明德,他是要利益百姓的。所以他要有一個處世的心態,就是『弘毅』。「弘」是弘大,寬廣的胸懷,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弘。「毅」是毅力,他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再怎麼困難他絕不退縮,有這樣的一種胸懷,弘毅。這樣他才能任重,他才能扛大任,所以:
【任重而道遠。】
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以至於下一代的幸福,都維系在讀書人能不能給社會做榜樣,以至於能不能把聖教弘揚開來,轉變人心,這個責任很重大。『道遠』,為什麼?責任重大以外,他這一生要行走的路程是很長遠的,因為教化的工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是那麼快的。我們其實在這個大時代,讀到曾子這一段話,我們應該是更有感觸。整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倫理道德從來沒有斷過,我們這二、三代真的岌岌可危。俗話講「虎毒不食子」,更何況是萬物之靈,可是我們現在的人類,一年有正式記錄的墮胎人數超過五千萬。那沒記錄的?就人性墮落到,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連眉頭都不皺一下,更嚴重到引以為光榮,就扭曲到這個程度。我們曾經遇過一個女的,她墮胎好像是七次還是十幾次,我有點記不清。她講出來的時候,還有點炫耀的味道,好像還沒有人達到她這個次數。所以現在是價值觀顛倒,笑貧不笑娼,包含現在的小女孩,念五、六年級,念初一、初二,談起話來,她交了幾任男朋友。我們聽了真的是「任重而道遠」,這個再不扭轉,我們下一代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無法想像。
我們的文化五千年一代傳一代,代代都是祖先在庇蔭,現在祖先看到這個情況,多麼傷心、擔憂。我們中華兒女,要做一個中華的赤子,在這個時代要把責任給扛起來。而剛好又斷了好幾代了,難度更高!百年樹人,真的要再把文化弘揚開來,可能要三到五代人锲而不捨的努力,那可能要超過一百年。諸位學長,你們知道你們的孩子,以後要干什麼了吧?要這麼培養。你們沒什麼反應,我們是學的人要看到它的重要性,你不可能去要求沒學的人。沒學的人很正常是什麼?人生就是追求享樂,享到最後地球都快完了。欲望太容易讓人麻木,多少地區溫室效應再不改善,都要被水淹。但這些人擔心嗎?所以人現在被欲望污染的,真的沒什麼警覺性,好像比較麻木了。
有一段話,我們彼此期許,有舉世天下人都不知,而我獨知的見識。什麼見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什麼見識?「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化解問題唯有從人心下手,從教育做起,這是見識!有這樣的見識不做,叫見死不救,叫見義無勇;人的一生就這數十寒暑,就做到不要對不起良心。要對得起良心,看到的就是我的責任,一樣我也不逃避。其實人生家庭裡面、民族裡面該盡的道義不盡,已經往麻木不仁的人生去走了。那沒有真正的快樂,是用享樂來麻醉自己良心、內心深處的善根,他把它壓下去。所以要帶動,你看中國大陸很多做得很好的,這些志士仁人,我們看胡小林董事長,企業界是最講利的,可是他仁義道德落實下去,你看喚醒多少這麼貪利的企業家,他還是有善根。
我們認識一個企業家,浙江的企業家,他說他念《太上感應篇》,他從頭念到尾,念那個做錯的事情,他說沒有一件事沒干的。我一聽,我說你每一件事都干了你還活著,你的祖先的德實在是厚到沒辦法想像,你還不趕快醒?什麼事都干了還能活命,那不是祖宗厚德罩著哪有可能?而都是因為這些表率,把他們的善根給喚醒,各行各業都要有表率。我們看松花江中學呂傑校長、王琦老師,那是真仁義之人,呂校長講只要我在松花江一天就干一天。他已經下決心了,再高的名利,他都不離開這個學校,干到退休,那是真正任重道遠的心。王琦老師他們班九十六個人初中生,現在初中生三、五個,可能就讓老師一個頭兩個大,他教九十六個,這可能是全中國大陸最大的一個班了。很多人找他講課,他說我不把這九十六個人帶好,我就沒盡本分,還去跟人家講什麼?他非常清楚敦倫盡分。真的把本分盡了,有余力再去把寶貴的經驗,分享給有心的教育界的人,有心的這些志士仁人。
所以舉世都不明白這些道理,不能察覺到家庭、社會,以至國家民族的危機。可是我們看到了,有這樣的見識,才有舉世都不做我獨為,就只有我做的志氣。大家這個志氣發出來了,好,諸位學長,師長不做了你們做不做?你們的反應好像有點猶豫,做不做?可能你們在想:不可能,師長不會不做的。我問問題,你們得要配合一下這樣才好溝通,不然你們又另外的一個想法,我就問不下去了。我問大家要依義不依語,問的這個意義在哪?這個意義在沒有任何條件你都做。一定要誰做了我才做,那叫情執,那不叫道義,哪天對方不做了,你信心就在那打折扣。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對真理、對經典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對某個人的情感上面,那個太脆弱,隨時都會變化。任何人不干,我一定干,我一定沖在第一線,那是真認知到,那是真有志氣了。有舉世不為我獨為之志氣,才能有人不能到,而我獨到的境界,才能跟聖賢人的心相交感。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才能有舉世不見知而不悔的胸懷,全世界的人都不能理解你,都不能認同你,你完全不會罣礙、不會難過,還是實實在在做文化復興的墊腳石,有這個胸懷。接著說到,為什麼是「任重而道遠」的人生?因為讀書人:
【仁以為己任。】
以把仁德、仁愛大道,能推展到社會為自己的責任。所以《大學》裡面一開篇就講了,「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那就是一個讀書人的人生目標。而推展仁德為什麼這麼重要?
【不亦重乎。】
人心都有仁慈了,家庭、社會才會安定,人心沒有仁慈,都是自私自利了天下大亂,所以『仁以為己任』,太重要了。世界的治亂就在有沒有仁慈心?一個國家是這樣,之前我們舉到,《孟子》講「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而我們這幾代受到功利主義影響太大,自私自利的心念太強,所以現在家庭沖突,人與人沖突,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競爭、斗爭、戰爭,發展很快速的。人學不好一日就學到了,學好、學孝、學道德可能還要很多年的薰習。現在教導大眾因果教育很重要,因為教因果他知道惡有惡報,他不敢作惡,他馬上有敬畏心;教倫理道德是培養他的羞恥心,恥於作惡,他得要有一段時間的薰習。所以現在能夠抓住一些機會,在大眾可以接受的一種范圍之內,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彰顯出來。
我們看第七冊,「孟子見梁惠王」這一段,我們就可以看到,為什麼要弘揚仁德、弘揚仁愛大道,他不為人想就自私自利了。我們看第七冊九百五十一頁,「孟子見梁惠王」這一段,諸位學長這一段我們背起來。「孟子見於梁惠王,王曰」,梁惠王一見到孟子馬上就說,「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叟是稱呼孟子,老人家你走了這麼遠的路,不遠千裡來到我們國家,是不是要帶什麼利益給我們國家?我們看接著孟子講,「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何必只是重視這利益?「亦曰仁義而已矣」,還有更重要的,仁義要注重。從這個對話,我們能不能體會到孟子的苦口婆心?抓住一切機會導正一個君王錯誤的觀念,君王正確了,得利的是千萬的百姓。也看到孟子的道義,跟一切人有緣,都希望成就他的道德,這個法布施做得是淋漓盡致了。注解裡面講,「王何必以利為名乎」,名就是指名貴,就是重視。君王最重視的就是利益,這樣是不妥當的。所以「亦唯有仁義之道可以為名耳」,最重視的應該是仁義。
在《貞觀政要》裡面,唐太宗在貞觀四年,房玄齡給太宗報告,我們現在的盔甲、兵器超過隋朝時代,更完備了。太宗說到了,這些防衛武器,保衛國家是需要的,真正要安定整個國家,最重要的還是仁義。我們君臣能夠真正一心為老百姓,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我最重要的武備,我的整個維護國家安定最重要的裝備還是仁義。太宗也講到,隋炀帝那個時候武器這麼多不還是亡國了嗎?他的財產那麼多不還是亡國了嗎?
「以利為名,則有不利之患矣」,這就在洞察機先把利益看作是人生最重要的,這個人的人生、這個社會不祥的預兆就出來,禍患就要來了。我們接著看,禍患在哪裡?「王曰何以利吾國」,這個對人心的發展觀察得非常細微,假如國君講怎麼樣利益我的國家?「大夫曰何以利吾家」,這些國家的重要干部,他就想怎麼樣利益我的家族?「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這些讀書人跟一般的老百姓,每天只想著怎麼利益我自己?「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在高位者到平民百姓,全部只想著怎麼樣謀自己的私利,那這個國家就危險。為什麼?萬乘之國,這個國家有一萬台車馬,但是他的那些大夫每天都要謀私利,所以篡位的就是千乘之家。大夫都謀利,他底下的這些士人也要謀私利,推翻他的不就是他底下的士人,整個國家社會就沒有安定的時候了。而我們現在再看到這一句,上下交征利,不是國危矣,現在是家危矣,父子也在爭利,一起走上法院就為了錢,兄弟爭遺產那這個家危矣。所以教化人心首先仁義重要了。
接著孟子分析,「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這個人只要仁慈了,他不可能會遺棄他的父母,這不可能發生的。「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沒有重視道義的臣子會怠慢、忽視他的君王,會忽視他的領導的,不可能,因為他有義。梁惠王聽完,「寡人願安承教」,他說我一定照你的教誨去做。這是我們從孟子的分析當中,看到了這個社會現在最重要的,要轉自私自利能為人著想,就能化解這個時代的危機。當然要首先從為父母著想開始,所以弘揚孝道當務之急。接著講到: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這個重大的責任,一直承擔到死才停止,所以是活一天就做一天,一日不死一日不休息。其實孔子給我們做這樣的榜樣,釋迦牟尼佛也給我們做這樣的榜樣。『不亦遠乎』,就這個責任是非常長遠,是一生的,在佛家是生生世世都以天下眾生為己任,這個胸懷就更令人佩服。我們看到曾子這段話,為什麼曾子能夠傳道,都是來自於他任重道遠的胸懷。我們相信,我們在這個大時代,也有這樣的一種擔當,一定得祖先、聖賢冥冥當中的護佑。
我們接著看九十三句,我們一起先把這經文念一下:
【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恕者仁之術也。正者義之要也。至矣哉。】
這句是在第九冊,《申鑒》這本書上揀選出來的。我們看到有一個字是可以恆常去實踐奉行的,就是這『恕』字。在《論語》當中,弟子也有問孔子,有哪一句教誨可以終身奉行的?夫子也是講到這「恕」字。恕能夠推己及人,能夠感同身受。「忠恕違道不遠」,人能時時設身處地,而且能夠盡心盡力去幫助人,他就慢慢契入仁愛的境界。恕當中也有包含設身處地寬恕、包容,不苛刻、不計較。劉素雲老師有提到,跟師長學習廣大的胸懷,劉老師說的,師父有講到,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恨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這就是寬恕的胸懷。二、三代沒有傳統文化的教育了,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很可憐,還要去指責任何人就變得苛刻。「無有語者,殊無怪也」,甚至於你看他墮落,比他還著急,因為我們是有讀過經的人,知道性本善,知道他有明德,糟蹋成這樣,憐憫他,不會去跟他對立,不會去看他過失。
我們看這感同身受,在夫子的弟子當中,有個弟子表演得非常好。在第二冊二百四十三頁,我們看這一篇《孔子家語》的文章。「季羔」就是指高柴,「為衛士師」,他在衛國做監獄裡面的官員。「刖人之足」,他曾經因為罪犯犯的罪重,曾經刖掉犯人的足,就是把他的膝蓋以下切掉有這樣的刑罰。「俄而衛有亂」,過了沒多久衛國剛好有動亂,「季羔逃之」,整個衛國內亂,高柴剛好要離開的時候,「刖者守門焉」,剛好那是被他判切掉腳的罪犯守門。「謂季羔曰」,他對著高柴講到,「彼有缺」,牆這裡有一個缺口,你從這裡爬出去,可能就可以逃走了。「季羔曰:君子不逾」,君子的行持不能亂爬牆,當然季羔在看到這一個人應該心裡會一驚,因為他曾經給他判了很重的罪,可是這個人還想方法要幫他逃走。我們想一下,我們遇到生死危難的時候,還會不會記住孔子的教誨?他的學生高柴有生命危險的時候,還不敢違背老師的教誨,這不簡單!他覺得依老師的教誨做,比他的命還重要。
子路臨死前帽子歪了,他趕緊把它調正,老師教他的。曾子要死的時候躺在床上病危了,他的孩子、還有樂正子春剛好在他身邊。他家裡的僮僕還是個孩子,跟他講,夫子,你那個席子太華麗了,不是你的身分可以躺的。他一看,對,這是季大夫送的,這不合禮,他趕緊要起來,把席子換成比較樸實的席子,不能用這華麗的席子。他都快斷氣了,他只想著不可以做違禮之事。結果樂正子春就對僮僕講,不要講了,你不懂不要講話。曾子又說趕快換,孩子說話:父親,您都病成這樣了,要換明天早上再換!您病得都奄奄一息,要換明天換,不可以現在換。曾子說「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君子愛人是時時要成就他的道德,沒有見識的人愛人是姑息他,他做錯了,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曾子說你們愛我還比不上這個孩子。接著,孩子聽完了,只好換,換了席子,曾子還沒躺穩就斷氣了。
從這些聖哲人他們的行持,他縱使生命要結束的那一刻,都是記住夫子的教誨。我們現在是很強壯的時候就記不住了,遇到任何境界就是煩惱排前面,不是師父教誨排前面,差距在這裡。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任何情況都是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我們的煩惱習氣。可能有人看到這裡:他們學的是不是有點死板?先學老實再學變通,我們是一點都不老實,全部搞小聰明說是變通,都變隨便了。甚至於現在變成什麼?明明做不對了還拿師長的教誨來當藉口;明明是自己的執著點,還拿這些教誨來下台階,這就很麻煩了。沒有認真做事:隨緣,不要執著了。那叫隨便不叫隨緣,你有沒有仁至義盡?再來談隨緣。
接著「又曰:彼有窦」,又比給季羔,那裡有一個洞,牆底下那個洞破掉了你可以鑽出去。「季羔曰:君子不隧」,君子是不這樣爬洞的沒有威儀,一舉一動是要給天下人做榜樣,不可以鑽這種洞,沒辦法又接著帶他走了。「又曰:於此有室」,這裡有一個房間,你可以躲進去。「季羔入焉,既而追者罷」,追趕的人作罷離開了,沒有追上,沒有危險了。「季羔將去」,季羔要離開了,但是他很意外這個刖者要救他,「謂刖者曰:吾不能虧主之法,而親刖子之足。今吾在難,此正子報怨之時,而子逃我,何故」?我不能違背國君所定的法律,而親自判了你刖刑讓你變成算是殘廢。今天剛好我有危難,不正是你可以報這個怨的時候了嗎?你怎麼還幫我逃走?這是什麼緣故?
「刖者曰」,對方講到,「斷足固我之罪也」,我的足被切掉這是我自己犯下的罪過,「無可奈何」,他自己覺得也是罪有應得。「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後臣,欲臣之免也」,曩者就是當時候,您治我之罪是要依法令,而你先判別人的罪,後判我的罪,因為你想要看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免我於這麼重的刑罰,「臣知之」,這我是知道的。「獄決罪定」,最後沒有辦法判決定了。「臨當論刑」,就要行這樣的刑罰,「君愀然不樂」,就是我看到你的表情,是非常的難過、憂傷,因為你知道幫不了我。「見於顏色,臣又知之」,你一開始拖延我的這件事情,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定了罪,你還是非常難過,我都了解,都看在眼裡,臣又知之。「君豈私臣哉」,你豈能因為我而破壞了法律?你是不可能會這麼做的,因為你要守法。「天生君子,其道故然」,上天能生下像你這樣的仁人君子,做出來的表現,就是時時都能夠盡力的為對方著想。「此臣之所以悅君也」,這正是我非常感佩大人您,進而念你這分恩情,趕緊要幫你逃出這個危難。
「孔子聞之曰,善哉為吏」,孔子聽到這件事情贊歎季羔,他真的當官當得非常的好,念念為老百姓著想。「其用法一也」,他雖是執行法令,但是他自始至終,都是一顆仁慈的心在為官,都是從仁愛的心出發的。我們現在守法有的就變苛刻,不守法就變隨便。季羔他是能時時以仁愛心,又守法,就情理法都兼顧了,他不違法,但是他在情理當中,一心一意為對方想。我們在現實狀況,其實就這一個事例,就是很好的給我們的啟示,不能因為私人交情,破壞團體的規矩。可是你又很盡力去做,對方他不會埋怨你,因為他已經感覺到,你還是盡了力。
像有一次,我們進修班開課都是要報名,有一個學員沒有報名直接從大陸坐飛機就來了。諸位學長,讓不讓他參加課程?讓不讓他參加?花了不少錢坐飛機,你不讓他上,他回去怎麼交代?讓不讓他上?你負責的你讓不讓他上?你讓他上了沒規矩。這一次飛一個來,下一次飛五個來,大家都知道反正報名歸報名,只要人到了都可以上。這規矩後面不都亂了嗎?結果我們同仁知道我心腸很軟,知道常常中心的規矩,都是被我蔡某某給破掉的。所以告訴大家,很多團體的規矩,不是被別人破的,是被領導者破掉的。我是有不好的記錄,所以我的同仁才會有這樣的擔憂。我跟他們講,你們放心,我們是決定不會壞規矩的。但是他來了,你當下想到是我的規矩、我的規矩、我的規矩,還是他的感受?那我們做事不是做到最後,都體會不到人家的心了嗎?都是我的規矩了,那我執不也還在增長。
每一個法令的目的,也是在為人著想,在為這個事業能更長久,這個才是規定的意義。那你現在這個規矩一下來,對方你都沒有辦法為他想,你還要為誰想?所以規矩不能破,但是你要感覺,你時時刻刻都是為他想。那幾天我們能安排什麼課程給他來參與,以至於有哪些資料可以讓他拿回去,已經可以准備的,全部都准備了。這在情理上他能感覺得到了,最後還是我們教務處長親自送他到機場去,我們是高度尊重他。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團體你還是要對大眾,不可以常常沒有規矩,那整個就亂套了。
「思仁恕則樹德,加嚴暴則樹怨」,時時存心都是仁慈、寬恕,就樹立恩德,雖然把他的腳砍斷了,但他體會到的還是仁恕。「加嚴暴」,都是對老百姓施加嚴酷殘暴,則會樹怨,就結成仇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這是贊歎季羔,他是真正做到了樹立仁恕的風范出來,這是念念為對方著想。
我們再看下一個事例,是能念念體恤人情、體恤領導。有時候又有一個現象,只能體恤底下的人,不能體恤上面的人。都覺得讓更多人受益很好,可是上面的人不好辦事,情況都亂了,他不會替他想。所以這人情事理都要敏銳,都是這個恕道,不然好心容易把事給做壞掉了。我們來看這個事例,大家來體會看看,「子路為蒲宰」,子路在蒲這個地方做縣官、縣長。「為水備,修溝渎」,溝是田間小道,渎是水渠,因為怕會有水患,趕緊防微杜漸,先把這些溝渎疏通好,這是利民的做法。「以民之煩苦也」,把人民的這些擔憂、疾苦放在心上,趕緊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人與一箪食一壺漿」,就是他召集老百姓來修溝渎,還給每一個人,箪是竹器裝的飯;一壺漿,漿是米汁,還給他們一壺米汁,因為他們太餓了。
結果「孔子止之」,孔子制止他,不讓他送這些糧食給老百姓,當然子路看到這個情況不能理解,就去找夫子。「子路曰:由也以民多匮餓者,是以與之箪食壺漿。而夫子使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您教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行仁道,我現在看老百姓餓成那個樣子,所以把這些食物送給他們,但是你卻制止我,那就是叫我不要行仁德。你看在這些關鍵,有時候還不一定能理解夫子的用意在哪裡。當然當我們的想法、看法,跟夫子的教誨不一樣,或者跟師長的教誨不一樣,要主動請教。個中的關鍵在哪,好問,就能問出原來我們考慮事情還不夠周到。「孔子曰:爾以民為餓,何不白於君」?你了解到老百姓很饑餓,你為什麼不告訴你的國君?讓國君能夠「發倉廪以給之」,讓國君把米谷倉庫的糧食,發給老百姓。你為什麼不這麼做?「而私以爾食饋之」,反而私底下你自己掏腰包買這些食物給他們吃。你這麼做的意思,「是汝明君之無惠也,而見己之德美矣」,你這麼做不就是彰顯國君不會施恩惠給老百姓,只有你是最有美德的。
有一句俗話叫「功高震主」,你自己做,做得很好標榜,都沒有考慮到上面領導的感受是什麼。當領導人一聽,老百姓都是念你的恩,都不念他的恩,他一定很難受的,這個都是人情要體會得到。「讓功於眾,讓名於上,讓位於賢」,這都是很重要的心境。好名聲要給上面的人,我們寧願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把利民的事好好去做,沒得到人家的稱贊,沒得到很高的福報位置,這都不是我們的初心,我們的初心只有老百姓能得利益最重要。當下子路只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沒有能理解到國君的感受,以至於會進一步影響老百姓對他有威信,反而說都是子路大人給我們吃的,國君沒有,那國君的威信可能就受影響。「速已則可」,你趕快停止這樣還好;「不已則爾之見罪必矣」,你假如不停止,那可能你就要遭罪。整個好名聲都在你身上,這壞名聲都給國君,那領導者怎麼受得了?你沒有被判罪,最起碼要被調走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句裡面講,『有一言而可常行者』,就時時可以奉行的,就是這「恕」,時時能體恤對方的心情,感受對方的需要。接著又講,『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有一個行為,可以恆常的去落實、實踐的,「正也」,就是這個正,就是指正直無私。接著說到,『恕者仁之術也』,時時保持這個恕道,是施行仁德的方法。孟子講「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強就是也能時時提醒自己守這恕道,我們自私自利太強了,得要時時提醒自己念念為人想、念念為人想,就這樣去要求自己、提醒自己。強恕而行,慢慢的為人想的心就可以保持,就可以慢慢契入仁慈。所以「恕」是能夠真正契入仁德,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很重要具備的一個心態。其實不容易做到,我們假如沒有放下強勢,沒有放下好為人師,我們在給別人講道理的時候,對方的感受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再親密的人,我們都不見得能有恕道。
比方夫妻之間,我曾經接觸一些學長們,他們夫妻,我們在一起探討。我就感覺到,先生句句他自己認為是在為太太著想,可是我已經看到,他的太太那個眉頭愈皺愈厲害、愈皺愈厲害,因為他那個道理一直往下壓。恕不容易!我們問問自己,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我們另一半對我們的感受是什麼,我們身邊人對我們的感受是什麼,我們知道嗎?恕這個字我們看了很多遍,我們能不能提起這個態度來力行,就很關鍵了。假如沒有能去體恤對方的心情,那這個強勢還會再增長,不進則退,因為我們看不到我們心態的錯誤。所以叫「柔和質直攝生德」,要柔軟、柔和、能體恤,而且質直,質直是真誠。我們太麻木,那個強勢出來了,硬把道理就要讓對方點頭,這怎麼是真誠?怎麼誠得起來?
接著經文裡講,『正者義之要也』,正直是遵守道義的重要綱領要領,正義、正義,所以遵守道義一定要守住正直的態度。我們看很多人講義氣但缺乏這個正,變成江湖義氣,這就不是守道義了。而且順從江湖義氣,其實也是毀了朋友,他不對,你還因為情感而跟著他一起干,那不是愈走愈錯了。所以我們走在弘揚文化的路上,可能以前一些老戰友,當然這是大陸用法。剛剛講恕道,不能講了大陸聽得懂,我們大馬聽不懂,我就沒有恕道了。就是一路以來跟著我們一起弘揚文化的這些好朋友,可能他的認知偏頗掉,這個時候你還幫不幫他?幫他導正,還是跟著他偏的方向一直做下去?我很講義氣,他以前對我很好。你要報他的恩是什麼?是能把他導正。可是我們現在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是不是?你要自己先把路走對,你才能幫得上他,那這個時候不能被這些情感所牽絆。在心裡面至誠祝福他,然後自己趕快依教奉行,把路走好了,把道修好了,對所有的這些經驗就是供養他最好的東西。這一句給人生很大的啟示,「正者義之要也,至矣哉」,這是太重要了。
我們再看下一句經文講到的: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是在第二冊二百二十頁的第三行,『顏淵』問到,怎麼樣實行仁德?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復禮為仁』。有句話講到「欲愛人者先自愛」,你要先自愛,你要先成就自己的德行,你才能夠去愛人、去幫助人,所謂「欲助人者先自助」。我們有真實的智慧才能幫人,但要恢復明德得從格物下手,調伏自己的習氣。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因為這明德、仁慈是我們本有的,它現在是有障礙,被這些習氣障住了。你把習氣去掉,明德自己就會彰顯出來,那怎麼去掉?「克己」叫克制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復」是返、歸到,回歸到禮教上面。其實「禮」就是聖賢人的行持,而這些行持一定跟聖賢他的存心是相應的,心行是一如的。我們還沒有辦法一下子達到聖賢人的存心,得從他的行持去效法,慢慢的內化了,這心境就提上去了。
比方五常百行,儒家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那你就要照著做,五常就是聖賢人的行持,你照著去做,慢慢的這個心,就真的跟仁義禮智信相應。佛家是戒,戒是佛行,從佛心流露出來的行持,那我們也要先學戒,依照戒律去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所以要修養自己,儒家一定要從禮下手,佛家要從戒下手。守禮了你慢慢才能不逾矩,你都守規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這個禮教之下,慢慢你就循規蹈矩,最後能「隨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學儒一定要從禮下手,不學禮,道德是立不住的。《弟子規》是禮,《常禮舉要》是禮,要從這裡開始效法,而且是一絲不苟,要認真去落實。
那佛家「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要先持戒,你持戒的時候一言一行都不敢放縱自己的習氣。甚至於大乘守心戒,起心動念都不可以犯戒律,基本的戒律五戒十善要守得了。我們現在看這戒律還是很重要,沒有戒律,我們的言行跟念頭都是紛亂的。比方你下床以前,提起仁慈心,希望自己這一天不要傷害到這些小生命。你做一天、做兩天,你做一年仁慈的心就愈來愈提得起來,就要透過這些生活的行持,慢慢的你就定在這些存心、教誨。你念念都是仁慈,你就定在這個存心,仁慈心是正念,你念念都是正念,定到一定程度你就開智慧了。
包含我們吃飯「食存五觀」,吃飯以前念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飯、菜能來,多少人的付出在裡面,吃飯生起感恩心,惜福,不生貪婪。有這些禮跟戒來護持我們這顆心,才能復禮,常保恭敬的心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愈吃今天的飯真好吃,吃得好脹。吃飯也是辦道,是提起感恩心,甚至提起慚愧心,為什麼慚愧?「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想想今天道業都沒有增長,還增長習氣,真的有愧接受這一餐飯,生慚愧心。「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順便提醒自己,貪是惡的根源,不能再增長這貪念。「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這飯是藥,沒有吃飯這身體沒有辦法維持。這也提醒我們其實人會餓就是有病,人最大的病是什麼?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為了這個身體的執著,貪戀很多物質的東西,甚至有可能貪戀身體、貪戀物質,還去傷害別人那就又造罪業了。「為成道業,方受此食」,吃這個飯,借這個假身成就自己的真心、道業,是這樣的心才把這飯吃下去。愈看這些禮跟戒,愈覺得我們現在不從這裡下手,很難收攝自己的妄心。
所以在看到這個「克己復禮」,確實很重要,這裡解釋克己,就是「約身」,用這些禮教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自己有一天真的調伏了自己的習氣,都符合這些戒、禮,那這是德行真的有成就。正己可以化人,「天下歸仁焉」,接觸到我們的人,被我們的德行所感動。「道之所在,天下歸之」,你的道德他非常尊崇、效法、學習。因為其實人都有本善,有很好的榜樣,都還是會有向往、效法之心。
這個在歷史當中,有一個典故是周文王的時代,剛好有兩個國家是虞國跟芮國,兩個國家在爭土地,互不相讓,爭吵。這兩個國君就想到,周文王很有德行,我們去找他評評理。古人也很有意思,他有爭吵的時候,他還是要去找最有德行的人來評理。他們兩國的國君走到周文王治理的地方,看到他們的農田,中間的走道特別寬。就是農民之間都是禮讓,他不會去爭田,所以走道特別寬,這第一個讓他們觸動。第二個因為要走到朝廷去,經過老百姓這些街道,又看到老百姓互相禮讓很有規矩。接著到了朝廷看這些大臣們,也都是互相非常禮敬、謙退。他們這一路走下來,看到這些情景,周文王還沒上殿,他們兩個互相看一看:回家吧,不要問回家!覺得很丟臉,人家連老百姓都這麼樣禮讓,我們還在這爭得面紅耳赤的,就回去不爭了,土地讓出來了,人有羞恥心,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這個事情傳開來,四十幾個國家,都歸順到周文王的國家底下,都願意跟隨他。所以「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接著講,『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論語》當中,也有一句話講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個仁慈、仁愛大道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我們這一念心念念為人想,我就在仁道當中,這是我能夠掌握的。所以《孟子》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因為能不能成聖賢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是別人決定的,只要我們能放下習氣、放下執著、放下分別,甚至放下起心動念,我們就可以恢復到明德,跟我們的真心,這不是求別人,都是自己的事。孔子講「子絕四」,孔子杜絕四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就是不起心動念;毋必就是一定要怎麼樣,我才怎麼樣,就是分別一定要怎麼樣才可以做,一定要外在條件滿足我怎麼樣,我才能夠做;毋固這就是固執、執著;毋我,我就是自私自利。夫子都是把這些把它放下,他恢復他的明德。這裡講到的,夫子講「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這裡注解,「行善在己,不在人」,其實聖教最重要的還是放下的功夫,我們肯不肯放下?肯放下,我們的明德,我們的智慧、德能的大用就可以恢復了。
當然這個話是對顏回講,顏回是真想辦道,真肯放下。接著您看,他怎麼問,『請問其目』,從哪裡下手?從哪些地方去實踐?我們有時候,比方在探討學問,人家講得很有道理,我們可能就:你講得很有道理。我們會不會再問那從哪裡做起?我們都說哦,可能回去也不知道從哪裡做起,所以學問、學問主動問,而且要問怎麼具體去做。顏回也在給我們表演,師長也給我們表演,章嘉大師告訴他,「看得破、放得下」,那是聖教最關鍵的六個字。看得破是明理,放得下是真干,解行相應。師長接著說從哪裡下手?您看不就是一樣嗎?「請問其目」。章嘉大師說布施,先懂得布施自己的金錢、體力,其實這個下手處好,才能慢慢把我們的自私自利給放下。
接著孔子講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符合禮的,不可以看,這個真的是善護自己的真心,不要再被污染,這個心念時時保持在正念當中。所以《弟子規》當中很多的,「非聖書,屏勿視」、「斗鬧場,絕勿近」,這就是「非禮勿視」,善護自己的道業;非禮的不要看,非禮的不要聽,「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違背自己恭敬心的話不要講,那就不要妄語、不要兩舌、不要绮語、不要惡口了;「非禮勿動」,不合禮的這些心意、念頭都不可以動了。其實這一段教誨,就是善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這裡是禮教,在佛家其實守身口意三業就是持戒。這樣子我們的心才不染著,心清淨才能生智慧,生清淨了再提升能平等,清淨、平等了最後就契入大覺,恢復明德、真心。所以這都是要從「克己復禮」來下功夫。
我們今天談到這一句,我們也是高度警覺,所看、所聽、所講,還有起心動念,都要符合禮教、符合經教才行。師長說他都不看電視、不看報紙,我感覺這個都是挺重要的下手處,不然心隨時都被這些境界牽著鼻子走了。像現在很多網路,那不能看的東西太多了,那一看清淨心就沒有了。所以不能好奇,那一看沒有進去的,一點進去可能這些境緣就污染了。現在還要練一個功夫,視而不見,就是它有一個影像出來,你只要不集中注意力看它,你就不會受它影響,你就看你要看的東西就好了。它出一個東西,你現在變成只看到什麼?只看到它右上角的那個叉叉,是可以練的,然後就趕快移過去關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雖然有很多污染,你只要不去看,你只要專注力不在那裡,你就不會被影響、不會被污染。還是看自己下的決心,不然又把責任統統推到境界上面去。所以我現在在練,走過游泳池視而不見,什麼都沒看見,因為你的整個專注力,你不集中都沒有看到,然後心裡想:他們都是聖賢人、他們都是聖賢人。這樣子隨時都是祝福每一個人都可以恢復明德,這樣就對了。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七集) 2011/12/1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