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慧法師:以般若見為指導,來修行觀呼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七已經進行了十幾天,我每天都在提醒大家要觀照自己的心態,要照顧自己的功夫,不要空過時日。光陰迅速,生命短暫,道業未成,人生苦短,來日無多,我們經常有這種緊迫感,修行才容易上路,容易進步。如果今天悠悠忽忽,明天還是忽忽悠悠,就不免浪費光陰。希望各位要守住道念,保持精進心,經常回顧這幾天所講的內容,讓這些理念在修行中發揮作用。

五根、五力是最基本的修行條件。把“放下、調柔、輕安、喜悅”四種禅相,落實到我們的修行生活中。講到調呼吸的方法,呼吸有風、喘、氣、息四相,呼吸出入有聲為風相,呼吸出入不盡為喘相,呼吸出入粗浮不細為氣相,呼吸出入不聲、不結、不粗,綿綿密密、若存若亡的狀態就是息相,前三相為呼吸不調和的狀態,只有息相才是呼吸調和的狀態。要用呼吸的四相來對照自己當下的呼吸處在哪個狀態,是風相、喘相、氣相,還是調到了息的狀態。只要我們認真地去使用這些方法,其效果立竿見影,非常明顯。希望各位行香、坐香、吃飯、睡覺,二六時中不要打失了念頭,不要忘記用功夫。在這麼好的條件下不知道用功,等將來有一天醒悟了,再想用功修行,就怕來不及了。

觀呼吸這一法,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對初用功者來講並不容易,如果數呼吸能從一數到十,中間不錯不亂,沒有妄想雜念,那就很難得了。往往初用功時,很難有一次從一數到十不打妄想,沒有錯亂。如果有一次十數不錯亂,慢慢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更多。觀呼吸的方法用了幾千年,有無數的人用過此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們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這個方法。因為其他的方法,不是太高深,就是太玄妙,不是向外求,就是摸不到邊際,只有觀呼吸這一法,對於每一個修行人來講,是最親切的法門。呼吸與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有呼吸就有生命,呼吸停止了,生命也就結束了。把呼吸調好了,可以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更可以了脫生死,幾乎所有從事心性修煉的人沒有不用調息這一法門的。

一般來講,修禅的有觀色、觀心、觀息三種方法,所謂三門入禅。第一是色門,第二是心門,第三是息門。色即物質,主要以不淨觀為修行方法,即觀己身不淨,身體屬於色法,這就是從色門入禅。心即精神,主要是觀自己心念的起滅,這就是從心門入禅。息即呼吸,主要是觀照自己呼吸的出入,從呼吸入禅屬於息門。息門是介乎色、心之間的修行方法,我們通過肺部、氣管、鼻孔進行呼吸,呼吸屬於色法。我們觀呼吸、數呼吸靠的是主觀能動的心念,心念屬於心法。觀呼吸要念依於息、念不離息,這就是色息心並用的方法,所以這是個非常殊勝的法門。老修行的人一般是交替或同時使用這三種方法,初入門者比較適合觀呼吸,調好當下這一息,觀好當下這一念心,息屬於物質,心屬於精神,精神與物質並用,早入禅門,早得道果。

觀呼吸的方法很微細。我們靜靜地坐下來,把意念放在呼吸上,或數息,或隨息,或是止,或是觀,或是還,或是淨,天台宗稱此為六妙門。六妙門不是六件事,而是將觀呼吸的方法分為六個步驟。先是數息,後是隨息,觀呼吸的同時可以用止的方法。呼吸調得純熟了,定相現前,就用止的方法,止就是定,止住妄想雜念。止的方法用久了可能會出現昏沉,就用觀的方法,觀就是智慧,不斷地覺照這一念心,讓這一念心處於警覺的狀態,驅散昏沉。還者還歸於本心,淨者令當下這一念心清楚明了,沒有妄想雜念。這六個步驟可以一步步使用,也可以交替使用,這要根據自己禅修所處的狀態,選擇相應的方法,調攝這一念心。比如數息的方法用純熟了,就改用隨息的方法,這樣就比較省勁。觀息出入,意念隨息,不快不慢,不松不緊,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有的狀態,就好像這一念心和呼吸就在面前;若無的狀態,就好像呼吸在很遙遠的地方,這一念心也似乎不存在了。智者大師用“妙”字來形容這六種方法,這六種方法在心地修養上其妙無窮、其樂無比,我們要用心訓練,不能有所疏忽。

智者大師說:“今之六妙,前三是定,後三是慧。”“此六通言妙門者,涅槃為妙門,謂能通六法,能至真妙泥洹,故名妙門。”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為“隨”;息心靜慮,名之為“止”;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轉心返照,名之為“還”;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淨”。此六妙門是進入涅槃的通道,是為無漏禅;因修此六法,得四禅八定,故亦通有漏禅。

觀呼吸是管理自心、管理自我的一種最奧妙的方法,所得到的境界也是最奇妙的。各位隨著我的聲音慢慢進入這種狀態,感受那種奇妙無比的禅悅境界。我們在一天十幾個小時當中,都能處於這種狀態之下,修行天天有進步,修行的樂趣就隨時存在。禅定的快樂超越世間的一切快樂,吃得好沒有這種快樂,玩得好更沒有這種快樂,睡多了只有痛苦沒有快樂。禅定的快樂是在安靜狀態中的精神享受,是精神的充實、是精神的大提升、大解放。所以四禅都以樂為名,初禅離生喜樂定,二禅定生喜樂定,三禅離喜妙樂定,四禅捨念清淨定。四禅八定屬於世間的禅定,厭離欲界的苦而欣慕色無色界的樂,以這種欣厭之心修四禅八定,故為有漏的定。以菩提心來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就成為無漏定。菩提心就是念眾生苦,為了度脫眾生而修禅定。禅定能生智慧,能引發神通,神通由禅定產生。《安般守意經》講,修安那般那法門能獲得種種神通。當然我們修禅的目的並不是追求神通,而是以獲得智慧、開發自性為目標,以明心見性為目標。我們以菩提心為出發點,以般若見為指導,來修行息道觀,由於修行的見地不同,所產生的結果也就不同。修行分為有漏和無漏兩大體系,有漏的是世間的禅定,無漏的是出世間的禅定。以欣厭之心而修禅,所得到的成果就是世間禅定,以菩提心而修禅,所得到的成果就是出世間禅定。世間禅定與出世禅定在方法上有共同之處,但在見地上是不共的。

我們的身心慢慢進入到調柔的狀態,不要放逸,不要放松,天天要有進步,天天要有收獲,天天要有提高,七十天下來,就會為今後的禅修打下良好的基礎。

、、、、、、、、、、、、、、、、、、、、、、、、、、、、、、、、、、、、、、、、、、

 我們的身和心是不可分離的整體,淨化心念、淨化身心的方法很多,數息觀是一個最簡便最親切的方法。對於我們現代的人來說,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這個方法沒有宗教色彩,你只要去做就會有利益有受用,這是個很實際的東西。你不信佛也可以修這個觀,修了以後你也會得到受用,得到受用了你才曉得佛的說法真實不虛,這樣你再來信也不遲。佛法告訴我們要淨化我們的心念就用數息觀。

  散亂心的眾生要修數息觀。數息觀的要領是什麼?就是要使我們的意念和呼吸緊密結合起來。佛教的禅定功夫是指一些共性的東西,不是說光哪一門禅定重視呼吸,禅宗也同樣重視數息。四祖、五祖的法語當中也多次提到要怎樣來調呼吸,菩提達摩的禅法“內心無喘”從功夫上來講也是在修數息觀。要使我們呼吸的不調相變成調相——風喘氣這三者為息的不調相,只有到了息這個階段才是調相——所以要“內心無喘”。當然這個“內心無喘”既有功夫上的意思,也有見地上的意思。從功夫的意義來講,菩提達摩也是修數息觀,“如是安心者壁觀”,壁觀者就是使內心無喘。

  佛家禅定的修行是在一呼一吸的轉折上面做功夫。呼出來吸進去叫一呼一吸,它的中間轉折是什麼?就是息所住的那一刻。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就是出息、入息、住息,要在住息上面做功夫,你的心才能夠真正安定下來。對修行得比較成熟、比較有功夫的人來說,住息的時間越長,得禅定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是說,這樣就離得禅定的時間很近,你就很有可能將這一呼一吸的轉換之間的息住在那裡,那麼你當下就能夠入定。所以要使我們的意念和呼吸保持一致、保持同步,就必須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入息、出息和住息。

 

上一篇:達照法師:禅定之前的四種狀態
下一篇:阿東:孤單的身影,渴望著兒女的陪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