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放下不放棄,認真不執著,隨緣不隨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我們雖然掌握了一些理論,但都是鹦鹉學舌,連聞慧都談不上。因為我們並不是真正地了解與明白,也不是真正地領會與體悟,所以那些都是佛菩薩的境界,都是佛菩薩的智慧,沒成為自己的。 智慧有世間的,也有出世間的。佛講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講六道輪回都是痛苦,三世因果絲毫不爽;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佛講的這些道理真正有聞慧、思慧、修慧,即真正明白,有體悟。但這種智慧是屬於世間的,只能降伏住煩惱,不能斷除煩惱。要從根本上斷掉煩惱,就要祛除我執,因為我執是煩惱的根。要祛除我執,就要證悟無我。證悟無我與空性,才是真正的智慧。 智慧是能對治煩惱,對治我執的。我執是把我視為真有、實有,現在要祛除我執,就需要一個與它相反、有抵觸的對治,就是無我。一切法不是實有、真有,真正通過邏輯推理,通過修持,才能真正明白,有甚深的感受和體會的時候,才會遣除我執,才不會視我為真有、實有。去掉了我執,才能斷掉煩惱,沒有煩惱就不會造業,就沒有了輪回。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輪回,需要有無我和空性的智慧。這都屬於勝義谛菩提心,是通過修持獲得的,不是通過儀軌等方法獲得的。因明、中觀有很多邏輯推理能抉擇無我和空性,但這種證悟是比量,不是現量,是相似的、大概的了解,不是真正的了解。 要在相續中真正具有無我和空性的智慧,必須通過修行。怎樣修行呢?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再去修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我們現在修學四外加行是為了生起出離心,修學五內加行中的皈依和發心是為了生起願行菩提心,在這個基礎上消業積福,通過上師的竅訣,最後才能真正地領悟空性。真正要領悟無我和空性非常困難。但是沒有別的出路,只能按照這個次第修持。 斷除對世間的貪念,斷除自私自利,在這二者的基礎上再去修行,才能證悟空性。空性不是“沒有”,緣起也不是“有”,它們都遠離了“有”和“沒有”。緣起有,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有”;空性沒有,但也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沒有”。不管是緣起還是性空,都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思想范圍。你想真正領悟,達到那種境界,必須要超越三界,超越世間。若是世間的心、輪回的心沒有放下,無法能領悟、證得那種境界。 若是用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緣起性空,就是要放下但不能放棄,要認真但不能執著,要隨緣但不能隨便。但我們領悟不到,一說不執著,就不認真了;一說要認真,就執著了,很難把握!因為我們的思想、境界還沒有超越,沒有遠離八邊戲論,現在我們所思維的都落入到八邊裡。要放下但不能放棄,放下是性空,不放棄是緣起。這些話聽起來很普通、很簡單,但其內容、含義非常深廣。若想真正把握這些,要等你成就的時候,否則是不可能的。什麼時候成就了,什麼時候才能做到放下不放棄。 緣起性空等,不是我們現在要做到的,那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是我們要達到的境界;是目的地,是山頂。我們現在還在山下,應該思維怎樣才能到達山頂。現在我們所學修的九加行就是到達山頂的方法,是到達山頂的階梯。要到達目的地,就要靠這些方法。 大家要好好觀察自己:有沒有生起出離心?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再去修願行菩提心。在有願行菩提心的基礎上,再去消業、積福,和上師相應。一步一步來,這是一個修行次第,是成就大圓滿、成就佛果的階梯,是必經之路,有這些成就足夠了,若是沒有這些無法成就佛果。 佛是智者,學佛就是學智者,修行就是自己要成為智者。佛是具足圓滿智慧的人,學佛就是學做有智慧的人,修行就是要成為有智慧的人。 一切煩惱、痛苦都是因為無明愚癡,不是因為沒吃、沒穿、沒住,不是因為沒錢、沒權,而是因為沒有智慧。有智慧了,有錢或沒錢都幸福,有錢或沒錢都快樂;有智慧了,在山上或在家裡都幸福,有家或沒家都快樂。對於一個真正的成就者來說,山洞與皇宮沒有區別,天堂與地獄沒有區別。有智慧了,街上的乞丐和寶座上的國王沒有區別,一樣快樂;若是沒有智慧,二者也沒有區別,一樣煩惱、痛苦。
|
|
|
|
|
|
上一篇:達真堪布:怎樣行善才能成為菩提果的因?
下一篇:達真堪布:這就等於在佛法裡面摻雜了毒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