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種觀心:第一種觀心,為開悟而觀,為明心見性而觀,為見到本來而觀,它將觀心視為一種手段或過程,它為最終的目的而觀,它注重結果。它想到“果”上而活,它想帶著果到因裡活。第二種觀心,它以發展平等心和覺知心為目的,它將觀心視為修定與慧的雙重載體,它注重過程,不謀求或希望心有個什麼最終的狀態出現,它只是最大可能的擴展和持用心的覺知,並力求更加穩定地住在覺知上。它將這個覺展開和使用的過程視為生命。第三種觀心,只是觀心,只是注視什麼在心中出現、滅去,出現、滅去,它既沒目標,也不關注過程,它僅僅內視,不過問心外的一切,以內視心為全部,無我無他,無前無後。它不求不找不持任何東西。
二、第一種觀心
第一種觀心,為最後的結果而觀。最後的結果是,觀心者發現無心可觀。既無能觀,亦無所觀,觀心者抵達不觀而觀的境界。它將這種似乎破除能所的狀態,稱為開悟、明心見性、見到本來。將這種開悟、明心見性或見到本來之後的、似乎沒有能觀所觀的、廣大清明的存在狀態,稱為發明本心,本心照耀,自性大日如來出世等。此一觀心過程被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沒見到本心前,稱為未悟;見到本心,稱為悟。沒悟時的狀態及用功方法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悟時的狀態及用功方法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沒悟前,觀者眼中有鏡有塵埃,要想除苦或達到後者的結果,就要不停的拭心,如擦明鏡一般;若是悟了,則是清天麗日,光明照耀,只行保護即可(保護亦是假名)。防非止惡,猶如幻事;觀人觀物,鏡花水月。悟前之觀,如手持電筒,須用力探照;悟後而觀,如日月在天,不照而照。觀者還發現,悟後觀心,是心和它自己的游戲,猶如以物當鏡,能照是心,所照見也只不過是心,一切無非是心。悟後觀心,變得不再那麼嚴肅、努力和費勁兒,如游戲爾。
三、第二種觀心
第二種觀心,以發展覺知心和平等心為目的。它不期待發現心的本來樣子,也沒那名相。它只是時刻覺知、覺知、覺知,試圖將覺知連成一片。在覺的過程中,修行者通常以呼吸、肢體動作等粗大的行蘊為媒介,去練習和養成覺知的習慣,最後使這種覺的習慣成為自然。覺知伴你,如同影子隨你,覺知化成你生命中的光明的影子。這種觀心的要點是時刻覺知,將覺知和一切分離,並時刻返回覺知本體。它不關心所覺的內容,只關心覺知本身,只保持是覺知本體。覺是心的不染之用,因而這種觀覺也稱觀心。這種觀心沒有悟不悟之說,它的最高目標就是覺知成片,即時刻在覺,力爭做到晝夜一同,無有忘失。透過這種一直之覺最終發展出平等心,等視一切,以此獲得安詳、自在、慈悲的境界。
四、第三種觀心
第三種觀心,更加沒有名相。它只是注意有什麼在心中出現、滅去,出現、滅去。它既不給事物命名,也不賦予事物意義,它不關心任何概念,既不追尋問題,也不隨同答案,它只是注視內在的事相、心相。它也沒有悟不悟之說,也不立妄心本心之名,也沒有覺知、平等、止觀、定慧等名相。它只是簡單的觀心。綿密地注視藏識的現行、轉化和消失,即心相續,不在心地裡做任何造作。這種拋棄所有的概念,只是注視心的呼吸(心行即心的呼吸),極為簡單的觀心,是第三種觀,它只是注視所觀的內容,不加任何干涉。它沒前沒後,沒你沒我,只管一心,只觀一心,僅此而已。
五、修自己的行,得自己的果,在自己的國。
第一種觀心,尋找真心,加入了思維的元素,是北傳禅宗的路子(靜慮);第二種觀心,直用覺性,直觀覺性,是南禅一支的路子;第三種觀心,不分南北乘別,各有用者。上述三種觀心,出發點或理論框架不同而已。說到底,它們三個是互攝的。真實的觀,每一個中都會含有其他兩個。依據人們的不同傾向,修行者行持上述不同的觀法。只要觀,每一種都得利益。有老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是真的嗎?這是不同理論框架下的方便說法。依照緣起法則,任何一種造作都會產生結果,好的造作產生好的結果,壞的造作產生壞的結果,怎可能有造作不產生結果呢?不見本心下的善的造作,也會產生結果。如果不見本心,造作就沒結果,那麼是什麼導致見本心這一結果的出現呢?所以,不管哪種觀心,決定是:造一分善,得一分善果;做一分功,有一分功德。除一分障,明一分心,明一分心,見一分性,決定如此。不必疑慮造作是否有結果,決定是有,因果如此,緣起如此。修自己的行,得自己的果,在自己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