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簡單地和大家講一講生活禅和禅生活。這是個老題目,也是個新題目,要講好這個題目並不容易,同時這個題目恐怕永遠也講不完。我說這個話的意思,是希望生活禅這一理念真正成為大家修行的理念、生活的理念,成為佛法在二十一世紀接引人的一種法門。盡管現在的信息比較發達,人文思想比較豐富,但是一種思想的成熟,並且要使它為大多數人接受,需要相當長的過程。因為佛法的內容太豐富了,如果把生活禅的內容展開來講,使之成為修學佛法的一個基本理念,它應該可以包括佛法的全部內容。
佛法為什麼要建立?佛陀為什麼要出世說法?大家可能會異口同聲地說:《法華經》上告訴我們,佛陀出現於世是為一大事因緣,就是要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佛陀要出世說法的本懷。但是眾生與佛究竟有什麼差別?差別的根本點在什麼地方?我想來想去,這個答案只有從佛與眾生在生活各方面的差別中去尋求。千經萬論中所提示的佛陀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它所指出的眾生種種煩惱無明的方方面面,佛與眾生的差別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呢?差別就在於佛陀的生活是清淨三業的體現,眾生的生活是染污三業的體現。三業即身口意,每個人都有。業是造作的意思,我們的生活就是三業的造作。造作表現在言行上,言行的積累就是業。業分為善業和惡業,我們身口意造作的三業,有善業,也有惡業;有清淨的業,也有染污的業。如果把清淨三業的標准降低一些,可以說,修善法就是清淨三業,作惡事就是染污的三業。當然,清淨的三業沒有這麼簡單,為了便於說明起見,所以把它降低標准來說。三業的活動就是我們生命存在的表現,生命存在的表現就是生活。
我們要轉化三業,要把染污的三業轉化為清淨的三業,這個轉化的過程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對身口意三業的轉化,修行就是改變我們的生活,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講,一切的修行無不是禅,也無不是生活禅。整個的佛法就是教人們做這件事,就是要我們每個人轉變三業,修正三業,所以整個佛法的修行都是生活禅。這麼一個大題目,三年兩個月不可能講完,佛教自從創立一直到現在,講了兩千多年也沒有把它講完。我之所以要用“生活禅”這個理念來闡釋佛法,目的就是要把佛法和我們每個人的距離絕對地拉近,絕對地縮短,縮短到貼近生活,沒有一點距離。我們學佛法真正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那我們要轉變三業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今天上午我在本屆生活禅夏令營開營式上,就講到了禅生活和生活禅,說生活禅的目的就是要實現禅生活,禅生活才是生活禅的目標。大家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把這個問題思考通了,生活禅就能夠弘揚,生活禅就能修行,生活禅就能落實兌現,否則的話,就兌現不了。
上面這一段話,等於是這個題目的點題,下面具體說一說生活禅和禅生活主要有哪些內容。
一、談生活禅
(一)什麼是生活?
第一、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人類的生活可以說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總起來不外是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所有一切無形的、只能用情感、語言、思想來表達的屬於精神生活;一切有形的、可以用實在的東西來滿足於感官需要的是物質生活。人類活動的實際內容就是這兩部分。精神生活包括感情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物質生活包括行、住、坐、臥、飲食、睡眠等各個方面。
作為人類往往是重視物質生活,輕視精神生活。現在經常聽說一句話:精神生活很空虛,這大概就是現在的時代病。年輕人一天沒有物質方面的刺激——倒不是說穿衣吃飯,而是說離不開物質的刺激,一旦缺少了這種外部的刺激,就覺得受不了,寂寞得難耐。我不知道你們這些年輕人這幾天怎麼辦——沒有電視看、沒有音樂聽,我很替你們擔心。就是說,感官需要這種物質刺激——包括實際的物質消費和借助物質表現為文化、藝術的刺激。有些小孩在家坐不住,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書往沙發上一扔,打開電視機。因為他精神很空虛,感官需要刺激,他沒有想到今天在學校學習的內容要趕快復習,要溫故而知新,只想到在學校受了半天罪,沒有時間好好玩,趕緊彌補。
年齡大一點的上班族,從早上起來去上班,希望馬上到中午,找些三朋四友去餐館。在機關工作的同志,根據我的觀察,中午這一餐很少有回家吃飯的,都是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到飯店去酒足飯飽,也希望得到一些物質方面的刺激。喝得醉熏熏的,下午的班很難上,只是到班上去一下就希望趕快下班;晚上則要到歌廳去消磨時間。我也是最近才發現這些問題,因為有機會接觸這方面的人,他們會同我聊這方面的事,所以有此了解。
一個人精神空虛,不甘於過那種淡泊寂寞的生活,這樣對個人的成長不利,對身體的健康不利,對學業的成就不利,對事業的發展更不利。我們可以想一想周圍的人和事,有些人由於迷戀物質生活乃至於過度迷戀物質生活,那麼在學業、事業上的成就會受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家庭幸福和美滿。我對社會的了解不夠,不能講出許多生動的例子,說服力不強。希望各位能夠聯系實際多思考,也許會得到一些啟發。講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治人的病。人有這個病,才能夠開這個藥方;沒有這個病,開這個藥方沒有用。
我們現代人是物質生活勝於精神生活,這對我們人生的成就、道德的提升很不利。所以要反過來,把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正當的物質生活結合起來,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在這裡我絕對沒有要大家忽視物質生活的意思,因為你們也看到,在寺院裡雖然物質生活很簡單,但是必需的生活條件與設施還是要有。所以佛教在講到僧團管理的原則時,也講“利和同均”,就是說物質方面的分配和使用要做到平等。
第二、迷失的生活與覺悟的生活。迷失的生活就是我們凡夫染污三業所表現的生活形態;覺悟的生活則是聖者清淨三業所體現出來的生活境界。原則上講,把物質生活看得重於精神生活,就是迷失生活的表現;把健康的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質生活重要,就是覺悟生活的起步。雖然它還不完全就是覺悟的生活,至少是覺悟生活的起點、開始。真正覺悟的生活那就是聖人的生活境界。作為學佛的表現,開始有這種意願與要求,那就是我們覺悟生活的開始,或者說是清淨三業的開始。
第三、淨化的生活與染污的生活。迷失的生活最後所得的後果就是染污的生活。迷失的生活是生活的過程,染污的生活就是業的積累。業的積累不僅使我們這一輩子在修行上、在事業上沒有成就,我們之所以輪回六道、流轉三界,都是由染污的生活所致。覺悟的生活也是一個過程,覺悟生活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要完全過淨化的生活。淨化的生活是個目標,淨化的生活就是我們從染污的三業中獲得解脫,使三業淨化,覺悟圓滿。
第四、凡夫的生活與聖者的生活。因染污的生活輪回三界就是凡夫,因淨化的生活獲得解脫、出離三界,就是聖者。
總的來講,生活四個方面的八種表現,離不開身口意三業,身口意三業是我們生活的具體內容。身口意三業有善、有惡;身口意三業有善惡的差別,所以就有凡夫與聖人的差異。這四個問題,每個問題都有兩個方面,過分關注物質生活肯定就是偏重於惡性循環的方面,迷失的生活、染污的生活、凡夫的生活肯定是以惡業為主。因為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不可能只不作惡、只修善,作為凡夫不可能只有善業、沒有惡業,總會自覺不自覺地做些與道德不相容的事情。
最近,一個大企業家對我講,他一輩子七十多年,從自覺的意識來說,一切好事是百分之百地去做,對壞事是百分之九十九地不做。我想一個人能做到這樣是非常了不起的,已接近於完人。他是位很有名的企業家,事業做得很大,他能這樣有自信地評價自己七十多年的生活是很了不起的。我不敢這樣來評價我自己,因為有很多好事可以做,我不敢去做,或者沒有力量去做,沒有信心去做;雖然有很多事情是違心的,不該做的,但有時候也會去做。我對自己的評價只有三、七開,好事大概百分之七十我會去做,壞事大概百分之七十我不會去做。當然不能成為倒三七,成為倒三七就會是個有問題的人。
上面簡單交待了什麼是生活。當然什麼是生活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交待清楚,只能簡單地作如是說。
(二)什麼是禅?
我們年年辦夏令營,辦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屆,每次可能都講到這個題目:什麼是禅。講清楚了沒有呢?從講法人的當下來說,總覺得是講清楚了;從聽法人的當下來說,也覺得了然於心。這就可以了,這個題目是講不完的,永遠也講不完,講完了就麻煩了。如果講完了,就意味著佛法的教化功能停止了。佛法是真理,真理是不能發展的。比如“緣起性空”的道理,它是不能發展的;但是怎麼樣表述這四個字,怎麼樣講清這四個字,那要發展,不發展就不能契合時機。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講這個道理,它都能夠講得通,這也是佛法的圓融無礙。講“什麼是禅”也是一樣,可以從各種角度來講,不管怎麼講也講得通,但講不完。什麼是禅?也分四點來講。
第一、禅是方法。從禅的究竟來說,它不一定是方法,但是從它的起步,從怎麼進入禅來講,它有方法的一面。所以有時把禅與道合起來叫做“禅道”。道就是道路,就是方法,就是門,所以有時又叫“禅門”,進入禅的門。禅道也好,禅門也好,指的就是方法。
禅的方法多種多樣,有世間禅,有出世間禅。世間禅基本上是與一切側重於修煉的文化體系相通的,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就叫共外道禅。佛法是把一切心外求法的信仰體系、文化體系都叫“外道”。外道不一定是個貶義詞。心外求法是外道,次第禅或世間禅是共外道的禅。世間禅主要是指四禅八定,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修禅方法也是共世間的。一些搞氣功的人拿我們夏令營手冊上面講的那些方法去教,也會得功能,可見這些方法有它共世間的一面,也可以說它是共法。但是在共法當中,也有不共的一面,共與不共、世間與出世間,它們的關鍵區別在出發點上。同是在這個地方打坐,可能張三修的是出世間法,李四修的是世間法;同樣是數呼吸,可能你修的是無漏,他修的是有漏。原因就是外道修禅的目的是希望下輩子好些,希望明天好些,或者為了身體健康,或者為了獲得功能。有了功能可以看病,能夠判斷吉凶。看病、預測是為了謀生抓收入,可見它是世間的。之所以是世間的,是由於他還在生死裡面打轉。如果我們具備了出離心、具備了菩提心的人來修,完全以忘我的精神來修這個法門,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功能,不是為了明天生活得好一點,而是為了永遠的好——永遠的好也不只是為自己,而是一切從眾生出發,以四弘誓願作為修禅的出發點,那它就是出世間禅。因此,方法是同一個,由於發心不同,導致的結果也就不同。修禅法要有人來指導,要有老師耳提面命來經常端正修禅者的態度。所謂態度就是指的這個發心。
第二、禅是道路。根據這條路能夠從此岸到達彼岸,根據這條路能夠從凡夫到達聖人的境界,根據這條路能夠從迷失走向覺悟。我們怎麼來理解這條路,可結合上面什麼是生活這個題目去體會。
第三、禅是體驗。有禅沒有禅,就好像我現在喝這杯水一樣,只有自己體驗。你們不知道我現在喝的這杯水是什麼水,也不知道是冷的、是熱的、是鹹的、是淡的,因為你們沒有親身經歷,有了親身經歷,才會知道,才會有體驗。禅就是這樣,禅要靠自己體驗。使用一定的方法,通過一個正確的道路,你就能夠得到一定的體驗。這個體驗,就是那句老話:“有道無道,自己知道”。有些人本來沒有道,但他說得天花亂墜,好像有道一樣,實際他漏洞百出,沒有道。凡是自己吹自己有道的人,恐怕基本上是沒有道,這就是平常所說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這個很有意思,民間的諺語把許多真理給揭示出來了。往往我們很糊塗,見了一個人,他說了一大通,簡直是天花亂墜,他可以搞得地動山搖。你就沒有想一想“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有本事拿一點出來看看就行了,不要說得那麼多。
當然,真正修禅有體驗的人,也會在言行上表現出來,表現為“行其所言”。但不會自己吹噓自己,要實行教化,是言教與身教並重,或者身教重於言教。
第四、禅是境界。有禅的人是什麼境界?沒有禅的人又是什麼境界呢?禅,說到底就是個境界,是聖者清淨三業體現出來的境界;是獲得覺悟的人所體現出來的生活境界;是由迷失到覺悟的人所體現出來的生活禅境界。
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這種境界、體驗或者說方法、道路,在個人修行、個人體驗的時候,所獲得的境界,都是不共的,不能分享。但是有時候與之交談,坐上十分八分鐘,就會像古人所說的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受,整個身心都是暖洋洋的。在你真正親近他的時候,可以分享一點點他的境界,但一定要與其心心相印才可以分享,如果抱一種懷疑的心是分享不到的。這很有意思。有很多東西,認同了才可以分享,不認同就沒法分享。醫生看病也是一樣,你相信那位醫生,你的病可能很快就好了,如果是個毛頭小伙子給你看病,摸一摸,給你開個藥方,你便覺得不那麼回事,你不相信,開的藥可能也不吃。你不相信他,你沒有對他認同,所以你的病就不容易好。這就是我們主觀上的障礙。所以能不能真正分享他人修行的境界、成就,這得看我們每個人的心態如何。不過,從根本上來說,你得到那種分享,如果不繼續努力,不根據這個方法去做,那種分享只能是暫時的、片刻的,離開那個地方就沒有了。
有許多人說,我在寺院裡住了幾天蠻清淨,可一回到家裡這種感覺就沒有了。你分享了道場的清淨氣氛,這種氣氛使你的三業暫時得到了淨化,所以你覺得身心清涼、自在;你回到家裡,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婆孩子一切事情又來了,你當然煩惱。那麼,我們學佛法學什麼呢?就是要在寺院裡學方法,學會使身心淨化,回到家裡還能夠使身心淨化,還能有這種境界。這並不是說老婆孩子就不要了,老婆孩子還得要,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是,你那種精神境界還能夠保持,你能夠慈悲、平等地對待一切事,而不是把老婆孩子看成私有財產,看成掌上明珠,或者看成累贅,這都不對。你應以因緣法來看待,這在一定的因緣條件下成就了此一法,所以它就是合理的;是合理的存在,我們就應如實觀察這件事,如實對待這件事,你的心態就會好得多。你看成它是私有財產,自己的妻子和別的男人說了兩句話,你就不高興,煩惱來了;你看成累贅,孩子今天要買冰棍,明天要買書本,你只看到要錢,而沒看到這是義務,是合法的,所以你不愉快;如果你清楚自己應該盡這個義務,你就一點煩惱也沒有。
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煩惱不會找人,是人找煩惱。這就是凡夫的境界,沒有學佛的人的境界,或者說學了佛還沒有改變三業、淨化三業;學佛改變了三業,清淨的生活境界也就會現前。所以說,禅,歸根到底是一種境界。
剛才講的這四點,在發給大家的《入禅之門》裡,講得比較具體一點,可以對照來參閱。
(三)什麼是生活禅?
關於這個問題,將前面講的什麼是生活那四點反過來就可以了:第一,要從物質到精神,就是生活禅;第二,要從迷失到覺悟,就是生活禅;第三,要從染污到淨化,就是生活禅;第四,要從凡夫到聖者,就是生活禅。
只要做到這四個方面,就是生活禅。禅離不開日常生活,離開了日常生活就沒有禅的基礎。生活就是三業的活動,離開了生活,三業到哪裡去淨化?淨化什麼東西?在哪裡成佛?《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世間就是生死,就是生活。我們不要把世間僅僅看成是抽象的空間和時間。空間、時間對我們凡夫來說,最根本的表現就是生死,就是生活。所以“佛法在世間”,佛法就在生活中,佛法就在生死中。“不離世間覺”,就是不能離開生活去覺悟,不能離開生死去覺悟。“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離開生死、離開生活去求菩提,就等於在兔子頭上找犄角,肯定找不到。因為法不如是,你違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觀規律。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本來就如此,都是法爾的,法爾的規律是不會隨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所以什麼是生活禅,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主動地轉變為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為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為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禅。生活禅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二、禅生活
(一)什麼是禅生活?
大致來講,禅生活有四條要求:第一、純正的信仰的生活是禅生活;第二、理性的因果的生活是禅生活;第三、現實的道德的生活是禅生活;第四、自覺的良心的生活是禅生活。以“信仰、因果、道德、良心”八個字為指導的生活,就是禅生活。我這幾年在各種場合、從不同的角度講這八個字對於做人的重要性。做到了這八個字,就是禅者的生活。
為什麼要有信仰?儒家講仁義禮智信,講人無信不立;社會上一般講做人要有信用;現在是信息社會,一切都講信息,信息應是可靠的消息;佛教更是把信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大智度論》講,信是人的雙手:“信如手”。我們今天從五湖四海來到柏林寺這個清淨的道場,這個清淨的僧團,我們如果有信仰、有信心、有信賴,我們就可以從這裡“拿”一些東西回去;如果沒有信心,生不起信仰,覺得這個道場不可信賴,你就會空手而歸,雖然有兩只手,卻好像沒有手一樣。所以信為手,既到寶山不可空手而歸,一定要“拿”點東西回去,才沒有白來一趟,就是說你要拿點佛法、拿點修行的體驗及做人的道理回去,吸收這方面的精神食糧。有的人把這比喻為“充電”。要充電就得把插頭插到插銷裡去。
《大智度論》又講:“信如杖”。“信”像一枝拐杖一樣,我們每個人好比是小孩或者病人,我們想在菩提路上慢慢起步,就要依靠拐杖。這枝拐杖能幫你穩穩當當地在這條菩提大道上行走。又說:“信如船”,信,這條船能把我們從煩惱的此岸渡到解脫的彼岸。生死的大海,要靠信這條船把我們渡過。又說“信如門”。信是一扇門,憑著我們的信仰、信念、信心,能夠進入佛法的大門。再就是“信如根”。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首先是要有信心,信心堅固了就會生根;信仰有了根,它就有力量。因此信仰非常重要。禅生活的第一條要求,就是要具有純正的信仰。
禅生活的第二條要求是要講因果。我們在生活當中要知因識果,要按照因果的規律來生活,要按照因果規律來做一切事情。世間一切事情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都報”。所以,作為一個禅者,作為一個修行人,作為一個以禅為生活的人,就一定要過因果的生活。
佛法講了很多道理,都是圍繞著“因果”二字來講的。世間有許多事、有許多人,之所以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是因為不明因果。我們知因識果,按照因果報應規律辦事,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世間就會逐步淨化,人生也會逐步淨化,生活就會過得非常安詳自在。所以佛教告訴我們,修行的人、學法的人,第一要事就是不要錯因果,錯因果的事情不要做。也就是說,具有信仰的人過的是因果的生活。
第三條要求是要過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就是戒律的生活,戒律的精神主要體現在倫理道德方面。
大家聽到戒律兩個字不要害怕。戒律是很靈活的,不像我們想象中的清規戒律那麼恐怖。戒律有很多層次,初發心學佛的人受的是一種戒律;學習時間長的人受的是一種戒律;出家人受的又是另一種戒律;就是在出家人中間,戒律又分好幾個層次。這都是為了我們可以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不是一下子給你個“緊箍咒”。佛教是把道德、戒律的生活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要求自覺地逐步提高對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要求提高了,別人看起來覺得很嚴格,但是從當事人來講,他覺得自己就應該這樣,一點都不覺得勉強,一點也不感到這是一種約束;相反地,他會覺得就是要這樣生活才快樂,覺得持戒、守戒是件快樂的事情,過道德的生活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戒律看成是“緊箍咒”,要自覺地來過這種道德的生活。
今天社會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就在於道德生活不嚴肅,就在於道德淪喪,或者就是道德的內容比較空虛,不實在,目標太遠太高太大,一般人望而生畏,覺得這是永遠達不到的事情。比如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個目標就太大了,毫不利己實在很難做到。佛教講得很實在,叫“自利利他”、“自他二利”,而且這種雙方的受益包括了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兩個方面,很圓滿,人人都可以逐步做到。
過道德的生活,也要從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業入手,要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可操作,是空洞的,道德生活就永遠無法落實。所以我勸初學佛法的人,甚至是久學佛法的人,都要實實在在地在道德上下功夫。比如說在家佛弟子,要好好學習《善生經》、《優婆塞戒經》和《十善業道經》,這幾部經講的道德生活方面內容操作性極強、極具體,是在家教徒的必讀經典,學這些經典可以提高佛弟子日常道德生活的修養。所以我們編印《在家教徒必讀經典》是具有深意的,希望各位好好學習。
第四是要過良心的生活。佛教本來沒有用良心這個詞,但是佛教講佛性、講菩提心、講大悲心,儒家提倡講良心。社會上一般人也說要講良心。社會吸收了儒家的思想,接受了良心這個詞。如果我們把良心這個詞賦予佛教的內涵,那它就是大悲心與菩提心的統一。這樣講,就容易使佛法與社會溝通,社會上的人容易通過這些淺顯易懂的說法進入佛法,使佛法味道非常濃的內容通過稀釋、淡化來與社會大眾分享。良心這個詞,雖然在佛經裡沒有,但是近代也有些高僧大德在提倡,比如印光法師,他的儒學底子非常深厚,儒家思想修養非常到位,在他的文章裡就經常用到“良心”這個詞。
禅生活主要包括這四個方面的要求,當然還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它,我今天講的不一定很全面。我們今天針對的是青年學佛的朋友,從今天社會道德的需要出發提出這八個字。現在政府提倡以德治國,我想,把這八個字做到了,以德治國就可以落到實處。
(二)禅生活的內涵是什麼?
禅生活所要貫穿的精神,就是禅生活的內涵,它大體上也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禅生活是向善的;第二、禅生活是向上的,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往往我們只講向善,不講向上,把善理解為消極的東西,理解成人家打你一巴掌也不要還手。禅生活是積極的,要有大丈夫精神才能參禅,沒有大丈夫的精神學不了禅,參不了禅,也進入不了禅。因為禅主要是靠自己,不是靠老佛爺,不是靠天龍八部,是自力為主,沒有大丈夫精神做不到這一點。當然也不是要把事情絕對化了,雖然說禅是自力的,其實也不排斥他力的輔助作用。他力就是外在的力量。我們內心有三寶,外在的三寶自然就加持我們;我們自身有力量,外在的力量就肯定會幫我們一把,扶我們一把。所以不要把自力看得太絕對,絕對化的路行不通。任何事情強調過分了都不好,一切事情都應該掌握一個度。
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下化眾生,向上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上向善結合起來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發明,我想我應該擁有這個版權。
禅生活的第三個內涵是要感恩;第四個內涵是要回報。一個人處處只看到自己,沒有看到他人;一個人時時刻刻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沒有想到他人的利益;一個人只想到要向社會索取,沒有想要回報社會,如果說這是禅,我不敢這麼承認。禅不是自私的。為什麼要感恩?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論是剛出世的嬰兒,還是耄耋高齡的老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甚至於在母親肚子裡的胚胎,他也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個細胞,都不屬於個人,都是因為社會大眾的成就。大家可以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時時刻刻是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面。小朋友們不要以為是你父母親用錢養活你,你父母親掙錢養活你固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你父母的錢又是怎麼掙來的?和社會分不開,和全人類分不開,和整個山河大地分不開,和一切草木叢林以及每一粒砂子、每一塊石頭、每一滴水都分不開。
大家可以仔細地思考,看我們個人能不能離開這個世界;離開山河大地的恩賜、離開社會的關懷,還有沒有我們自己。離開了這些條件,絕對找不到一個獨立存在的自我。這個“我”就是一個緣生法,是眾因緣之所生,也就是說,是一切的一切成就了我,所以我就應該有一種感恩的心,對一切的一切都要感恩。
今年5月份我去新加坡時,訪問了淨宗學會,他們送了一個手提袋,手提袋上寫著這樣的一些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平常覺得不應該感謝的這些人,恰恰是你最應該感謝的,因為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成就了你,從另外一個角度鍛煉了你,從另外一個角度考驗了你。所以你要有感恩心,對一切都要感恩。
禅生活的內涵還包括要有回報的心。一般人只想到要索取,很少想到要回報。由於我們對大自然過分地索取,現在得到的是沙塵暴、干旱、空氣污染的回報,得到的是生態環境一天比一天惡化的回報,這是我們大家自己造成的。我們總是在無限制地掠奪大自然,新陳代謝緩不過氣來,最後是生態失衡,直接受災難的還是人類自身,我們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慘痛教訓,才認識到這個問題,才明白這個道理。
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依報和正報是不二的。依報就是宇宙空間、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就是環境,正報就是我們的身心。這兩個方面是不二的,是相依共存的。我們這個世界不僅是正報要莊嚴,依報也要莊嚴,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是和諧的生活。只有正報的莊嚴,生活不可能和諧。同時,依報的莊嚴也離不開正報的莊嚴。我們念誦《阿彌陀經》,經上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是那麼美妙,那就是極樂世界的依報,那個環境是以阿彌陀佛為首的極樂世界的佛菩薩的偉大的願力和實踐創造出來的。
我們很高興,北京“申奧”成功了,我們有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生存空間會逐步得到改善,這是值得大家慶賀的一件事。這件事非同小可,對我們中國人的命運會有莫大的影響。申奧成功,再加上“入世”成功,中國人的依報會在十年、八年之內得到很大改善。同時這兩件事也使我們面對著嚴峻的挑戰,如果我們積極面對,以向善、向上的精神來面對的話,我們就一定會勝利;如果我們怨天尤人,那也可能有一部分人會被這時代的潮流所淘汰。
今天上午在開營式上我也談到我們當今時代的特點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發展與淘汰同在,如果我們以向善、向上、感恩、回報的精神來面對我們的生活與未來,不僅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大有希望,我們民族的前途也大有希望,全人類的前途都會大有希望。
(三)落實禅生活的要點
第一、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態度。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苦、集、滅、道”四谛;四谛中的道谛的主要內容是三十七道品。我們修行就是根據三十七道品來修。三十七道品的核心內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可以把三十七道品的全部內容都包括無遺。我們學佛落實禅生活,就是要以八正道的修行方法端正我們的生活態度。根據八正道來生活,那我們就落實了禅生活。
八正道的內容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根據這八條來端正生活態度,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種清淨的生活,就可以把染污的生活改變為清淨的生活。
正見:就是清淨見,般若見。什麼樣的見解為清淨呢?離染為清淨,沒有邪見,見解就清淨了。不信三寶,不信因果,就是邪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深信因果的道理,按因果規律來辦一切事情,就是正見。正見就是要遠離邪見,遠離了邪見,我們的見解就清淨了。所謂般若見,就是遠離愚癡,開大智慧。以般若見為利器,就能正確判斷一切善惡是非。
正思維:就是意業要清淨。正思維的本意就是思維四谛的道理。世出世間的一切法,苦集滅道這四個字包括無余。苦是世間的現實,集是苦的根源。集是招集之意,亦是因義。因為苦肯定有它的原因,正因為通過身口意三業的造作不斷地種苦因,所以才招至苦果。苦、集二谛是講世間因果,滅、道二谛則講出世間因果。滅是涅槃的意思,滅就是滅苦,苦滅的當下就是清涼、自在、涅槃,涅槃果不是無緣無故得來的,它要通過修善法的因的積累。修善法就是修道,修八正道。修八正道就可得涅槃果。這是出世間的因果。
四谛的道理是針對我們凡夫來講的,按照四谛法來修就能夠得到二乘聖果。凡夫的特點是講眼前的感受,比如今天很熱,個個感到受不了,這就是果,是一個結果。為什麼今天會這麼熱?可能是窗子沒有打開、空調開得小了或外面天氣太熱等等原因。往往我們是由果而去找因,這叫眾生畏果,看到苦就害怕,就畏懼;菩薩畏因,菩薩與眾生之所以不同,就是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謹慎,都根據向上、向善的原則去做,怕錯了因果。正思維就是要思維四谛的道理,思維了四谛的道理,我們就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了解苦是從因來的,不造苦因就不會感苦果;想著涅槃的殊勝清涼自在,這種自在是從修道而來,所以就修八正道。思維如何修行,思維因果的道理,思維世出世間的善法,這就是正思維,反之就是邪思維。
正語:就是口業要清淨。我們以正思維為指導發出的語言一定是符合世出世間因果道理的語言。時時處處根據因果的道理來說話,就能做到口業清淨。
正業:就是身業要清淨。正業的表現是不作一切違反因果事理的惡事,比如殺盜YIN,是屬於身體所直接造成的行為,遠離殺盜YIN,就能使身業清淨。
正命者,即生活清淨。正命是對邪命而言,所謂邪命就是一切不正當的謀生手段,比如看相、算命、卜卦、抽簽,靠別人給幾個錢來維持生活,這叫邪命自活。現在有不少現出家相的人走街串巷,談吉說凶。靠這種手段謀生,國法難容,佛法亦不許,故稱之為邪命自活。
正精進,即正確的努力。就是以無漏慧修涅槃道,努力修善斷惡,勤行精進,不疲不倦,念念相應,心智一如。
正念就是要有正確的憶念。要時常憶念正道,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好事做一兩件比較容易,要經常不斷地做,就要靠憶念的功夫,要憶念善法。若將善法置之腦後,就會今天做了,明天想不起來就不做了。比如,在寺院每天練習打坐、吃素,每天能過清淨的生活,回家以後,要經常憶念在寺院的生活。要精進努力,經常有過清淨生活的憶念,就能使善法增長,惡念消除。
正定:就是要修習禅定。淺白地講就是要保持情緒的穩定,修禅定的目標是得定,要得定首先是情緒要穩定,情緒不穩定得不了定;做世間的一切事同樣是要情緒穩定,情緒不穩定就會見異思遷,朝秦暮楚,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情緒穩定才能保持正見、正思維乃至正念。
八正道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可以貫徹落實的修行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比如說話的時候,我是不是在說正語;想問題的時候,我是不是在正思維;做事情的時候,我是不是在做正業。什麼叫做正?就是不違背善法,不違背因果,不違背良心,不違背道德。以因果、良心、道德來衡量自己現前的身口意三業是不是正,這叫做現善;身口意三業還要符合後善,後善就是指來世的善法;再就是要符合究竟善,就是要使善法順於無漏解脫。當然,從現善開始,現善能善,後善就能善;現在、眼前能善,未來也能善;現在、未來能善,最後就能達到究竟善。
第二、行“四攝法”,和諧人際關系
“四攝法”就是四種和諧人際關系的方法。年輕人有的已經踏入了社會,有的剛剛踏入社會,有的准備踏入社會。社會是一個人際關系網,沒有人便沒有社會,沒有人際關系也沒有社會,怎麼樣處理好人際關系,這是修行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人際關系不和諧,生活不順利,事業會有障礙,修行修不好。佛教告訴我們有四種和諧人際的方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說話要說令人歡喜令人增福的話;不要說那些粗惡的語言,不要說那些有傷感情的語言。做事要做有利於他人的事情,在和他人共同做某一件事時,不要自己指手畫腳只說不動,要同其事,一起干,這樣就可以同大伙有共同利益。
布施有內施、外施,有財施、法施,有無畏施、同喜施。除了財施要花錢,其它的布施不用花錢。無畏施、同喜施不用花錢,法施大體上也不用花錢。法施可以理解為知識的布施;無畏施是安全的布施;同喜施就是同情的布施;財施是對一切貧窮的人給予物質上的幫助。
比如說你是一個公司的老板,如果你想將部屬之間的關系弄得非常和諧,布施這一條少不了。現在當老板的很會做,明天是你的生日,今天就把蛋糕送到你家裡去了,還加上一個紅包,你會感到得熱乎乎的。以心換心,老板對員工好,員工也不是無情之物,他會加倍回報。財物的布施體現了一種關懷。同喜施、無畏施體現了愛心與度量。有些老板連員工家屬的生日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也會有所表示,如果說是出於一種真誠、出於對同事真正的關懷,這種方法是非常可取的。布施的動機必須是純潔的,做這件事就是做這件事,沒有其它的打算;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有人情味。在當今社會,人情味越來越少,只有金錢味,只有酒肉味,只有煙味,很可怕。
法施是知識的布施,某一個人在工作當中遇到了難題,技術上遇到了難題,人生處境遇到了困難,你可以給予幫助、開導、指教,這就是法施。當然,佛教講的法施主要是指以佛法來開導,我想以一切善法來進行開導也符合佛法的精神。
無畏施是對於那些失去安全感的人,我們要幫助他,比如看見小孩走路跌了一跤,你應該把他扶起來。但是也有人說:你把他扶起來以後,他會說是你把他弄倒了,還要到派出所去告你。我想這樣的事情是極個別的,即使遇到了,也應該無悔無怨。還有見到老人走路走不動,就應該攙扶一下,有人拿的東西太重了,也可以幫他一下,不要怕人家懷疑你另有企圖。有時好事也難做,社會太復雜,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經常做那些施恩不求報的事,社會的那些陰暗的東西就會慢慢減少。好事難做還得努力去做,惡事易做千萬不要做。
同喜施是別人有好事,要一起來隨喜高興。這一條往往很難做,別人有好事了,總想把他弄垮,犯紅眼病,不希望好事落到別人那裡,只希望好事都到自己這裡來,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這樣的事例很多。佛說的法非常具有針對性,佛對社會極為了解。佛了解人的劣根性,才說這樣的妙法,我們要好好按照佛說的法去做。大家能夠做到這幾條,人際關系肯定會越來越和諧,不要怕失敗,不要怕受冤枉。
“愛語”就是語言美。不要說損人的話,不要說挖苦別人的話,不要說那些尖酸刻薄的話,不要說那些帶有諷刺意味的話,要說誠實語、安慰語,要說善意贊美的話,令人歡喜。成就人、成就事、令人歡喜的話就是愛語。
“利行”是為他人謀福利。要做對他人有利益的事,不要做有損他人的事。有的人喜歡在背後搗鬼,盡做缺德的事,與佛弟子的基本要求相違背。
“同事”就是要與大眾一起共同來完成某一件事,不要站在一邊袖手旁觀。如果只讓別人去做,自己卻不動手,這樣會和他人越來越疏遠,人際關系就淡漠了,最後就可能惡化,不會和諧。
因此,這四條是我們佛弟子處理人際關系的准則,四攝法的“攝”,指的是攝受,“攝”就是要主動搞好關系,主動將自己融入他人,融入社會。
第三、以“四無量心”利益社會大眾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這是修行菩薩道者為普度無量眾生離苦得樂所必須具備的四種精神。這四種精神能攝受無量眾生,能令眾生得無量福,能令眾生招感無量善果。四無量心的慈無量心給與無量眾生之安樂,悲無量心拔除無量眾生之苦惱,喜無量心能令無量眾生得到欣喜,捨無量心能令眾生遠離貪欲。慈悲喜捨這四種精神社會最需要,人生最需要,每個家庭也最需要。我們修此四無量心,就能積極為社會作貢獻,就能積極為大眾謀福利,就能積極落實生活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宗旨,實現禅生活“行亦禅、坐亦禅”的目標。
上面講的三點——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態度,行四攝法和諧人際關系,以四無量心利益社會大眾,就是我們落實禅生活的要點。
三、結語
生活禅的理念從1992年正式形成。當時就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八個字作為生活禅的宗旨,並提出了落實生活禅的四條意見,那就是:“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還寫過一篇《生活禅開題》的文章。大家一看便知道,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模仿太虛大師《人生佛教開題》而來的。後來陳兵先生寫過一篇《生活禅淺識》,還有一些青年學佛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發表意見,談他們學習生活禅的心得體會。經過十年的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弘揚,生活禅的理念越來越被教界所理解,被大眾所認同。
今天講這個題目,由於准備不足,信手拈來,不可能講得很到位。我覺得生活禅的理念和宗旨完全是契佛理、契時機的,是佛法在當今如何適應時代需求,發揚優良傳統的一種探索。太虛大師、趙樸初老居士等老一輩大德,根據佛法的精神和時代的需求,提出了“人間佛教”的理念,應該說,這一理念是佛法的根本義趣,它是亘古今而常新的理念。生活禅不過是結合“中國佛教特質在禅”的特色,在以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對人間佛教思想進行具體落實的實踐體悟的理念。“生活禅”它不是知識性的探索,而是實踐體驗的追求,它不是純學術文化的理性思考,而是貼近生活、當下淨化的悟性受用;它不局限於信仰的層圈,而是面對所有願意分享這種智慧的精神生活的人群。生活禅的宗旨“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已經將佛法的根本精神和盤托出。對社會而言,落實這一宗旨就能夠提供良心的保證,優化、淨化社會生活;對個人而言,在生活中能夠落實這一宗旨,就能夠不斷優化自身素質,不斷和諧自他關系。佛教所強調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原則,在這裡變成了可以操作的、有血有肉的、活潑潑的實踐精神。
人間佛教立足現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從理論上強調了佛教的人間性格;生活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宗旨,從實踐上強調了人間關懷。因此,人間佛教的思想和生活禅的理念,是關於佛教如何與社會主義相適應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在理念上和實踐上作出的一種積極的回應,是佛教思想在當代如何契理契機與時俱進的一種理性的思考。
禅是重實踐的,生活禅更是重實踐的。落實在當下,實踐在當下,受用亦在當下。禅,生活禅,禅生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