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漢傳佛教的禮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漢傳佛教的禮儀

(一)主要宗教活動

1.日常活動

僧團內部的宗教活動主要是早晚功課,也叫朝暮課誦或上早晚殿。早課的內容是念誦《楞嚴經》、《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目的是以念誦經咒的功德,回向護法龍天及諸鬼神,以祈願寺中安靜無難。晚課的內容是單日念《阿彌陀經》和念佛,雙日拜八十八佛和念《忏悔文》,蒙山施食每日均有,目的是申述自己改悔過惡的願望,忏悔罪障,並為自己和眾生往生西方淨土祈願。除了早晚上殿外,僧眾於每日早齋和午齋(早飯、午飯)時,要依《二時臨齋儀》以所食供養諸佛菩薩,為施主回向,為眾生發願,然後方可進食。

2.公眾性的活動

佛教的公眾性活動統稱為道場。目前經常舉行的是法會——佛教所舉行的各種宗教儀式的集會。法會多在寺院慶祝佛教節日時舉辦。主要是在每月初一、十五和諸佛菩薩聖誕日,四眾弟子按照佛教傳統法事儀規進行吉祥或薦拔法會。在法會上,還經常請法師為眾人講經說法。

(二)主要節日

在一年之中,佛教大的節日有3個:

1.浴佛節(農歷四月初八)

漢族地區相傳農歷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誕生日,寺廟於此日舉行“浴佛法會”,在大殿中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釋迦牟尼誕生時像),全寺僧侶以及信徒要以香湯沐浴太子像,以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

2.盂蘭盆會(俗稱鬼節、農歷七月十五日)

盂蘭盆會是根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為追薦歷代祖先舉行的。據該經說,目蓮的母親死後生為餓鬼,目蓮盡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濟其母,佛告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姿時(七月十五日僧眾集合一堂,任憑他人檢舉自己所犯下一切過失,從而忏悔),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即可解脫。

3.釋迦牟尼成佛日(農歷臘月初八)

佛經中說釋迦牟尼的誕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同是四月初八。但漢地習慣以四月初八為誕生日,二月初八為出家日,二月十五日為涅槃日,而以臘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為成道日。寺廟常於成道日這一天舉行誦經,並效法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供佛,名臘八粥,以此來紀念釋迦牟尼成道。後演變為一種民間習俗,以農歷十二月初八日吃臘八粥為慶豐年之意。

(三)名詞解釋及其他

1.名詞解釋

佛:梵文音譯“佛陀”的簡稱,過去有譯做“浮屠”或“浮圖”的。佛,本是“覺者”、“覺悟者”之意,但佛教給它加上了特定的涵義,說佛不但能夠自己覺悟,還能啟發他人覺悟,並且這種“自覺”和“覺他“的能力都是至高無上的,十分圓滿的。因此,佛成了釋迦牟尼獨占的稱號。雖然後來也泛指佛經中提到的一切佛,但實有其人者僅釋迦牟尼一人。

法:“法”字的梵語是“達磨”(Dharma)。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的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Bodhisattva)的簡稱。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自度度他),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做菩薩。

沙門:佛教出家人的另一種稱號,也有譯做“桑門”的。現不常用。

施主:僧人稱送財物給寺院和僧人者為施主。

居士:本指正式受過戒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現泛指所有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男性叫優婆塞即男居士,女性叫優婆夷即女居士。

同參:僧人之間的相互稱呼。

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指通曉佛法並善於講解以及致力修行傳法的僧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精通經、律、論的稱為三藏法師。

三寶: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佛”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義;“僧”指佛教出家人。通常三寶即指整個佛教。

剎:佛教寺院的另一種叫法。如寶剎、大剎、古剎等,剎是梵文的音譯,地方的意思。

居士林:佛教在家信徒仿照僧團建立的宗教組織,成員並不限於正式受戒的居士。居士林一般不單獨組織公眾性宗教活動,主要從事經籍和宗教用品的流通,協助寺院辦道場等活動。

皈依:也稱“三皈依”、“三皈”或“皈依”,即信仰佛教。意思是對三寶的歸順依附、歸命依靠。

超度:僧人說通過誦經拜忏,可以使死者脫離地獄之苦,故稱超度。

捨利:梵文的音譯,意指死者的骨灰,佛教用以專指高僧的骨灰。“捨利塔”即藏有捨利的塔。

南無:梵文的半譯,念做“拿摩”,是表示尊敬的用語。佛教把其加在佛、菩薩名號之前,以示敬意。

涅槃:梵文的音譯,本意是“死”,但佛教給它加上了特定的涵義,指經過修行,脫離了人生,進入一種不生不滅的幸福境界。涅槃通常只用來指佛的死或指修行的目的。僧人的死稱為“圓寂”。

般若:梵文的音譯,念做“波惹”。譯為中文是智慧的意思。

六度:度,梵文音譯,“到彼岸”之意。佛教指通過修行,脫離人生的苦海,進入所謂的幸福境界,因此也譯做“渡”。佛教說有六種途徑可以到達幸福的彼岸,稱為“六度”,即: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禅定、智慧。

法器:指僧人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用的鐘、鼓、磬、木魚等。

念珠:也叫佛珠或數珠,佛教徒念經咒或佛號時用來計數的工具,多用香木或玉石制成。有18、21.108顆之分。現在也流行為佛教信徒的一種裝飾品。

合十:又稱合掌,兩手當胸,十指相合,佛教徒的普通禮節。僧俗之間、僧人之間相遇的禮節。

頂禮:佛教徒的大禮,即跪拜禮,多用於信徒敬師或僧敬佛。

布施:俗人送財物給寺院或僧人叫布施。僧人把自己對俗人進行宗教宣傳也稱為布施,意思是施法於人。

化緣:僧人向俗人求布施稱化緣。佛教宣稱出布施的人可以與佛結緣。

放襯:居士送錢給僧人稱放襯。

供齋:信徒送食物給僧人稱供齋。

(四)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又稱四大道場。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合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

①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五台縣,周圍約300公裡,以五峰高聳,頂巅皆平坦如台而得名。又以五峰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別號清涼山。為古來文殊菩薩道場,廣受海內的信仰。《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及《寶藏陀羅尼經》謂文殊菩薩住處為五頂,名清涼山;此為文殊信仰的由來。五台為:東台望海峰,又稱無恤台、常山頂;西山掛月峰,又稱山,上有泉群山;南台錦繡峰,又稱系船山;北台葉斗峰,又稱夏屋山、覆宿;中台即翠巖峰。自北魏文帝游中台,創建大孚圖靈鹫寺後即佛寺林立,極盛時,五峰內外佛剎多達300余寺,迄今約存100余寺。其中大佛光寺與顯通寺的無梁殿、銅殿著稱於世。羅喉寺、清涼寺、金閣寺、北山寺、望海寺、大文殊寺亦頗為著名。與此山有關系的名僧很多,如:不空、法照等。

元代成宗皇太後嘗建大萬聖國寺,並重修五台諸寺。八思巴亦曾駐錫於此。明萬歷年間,重修大塔院寺,建護國釋迦文佛捨利塔,塔台上築有球形的塔身,上安十三級相輪,塔高90米,周圍80余米,為西藏式喇嘛塔,是山中最為壯觀之地。清康熙以後,歷代皇帝行幸不絕,捐資營修,滿蒙的佛教徒亦常至此禮塔,活佛亦屢次巡駐。今住僧中分青衣、黃衣兩派。青衣僧住大顯通寺、大塔院、金閣、靈境等十剎;黃衣僧為喇嘛僧,住菩薩頂、金剛窟、羅寺等十大剎。自古以來蒙古王公每歲朝山,布施甚厚。

②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西南約7公裡處。為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佛教稱為光明山,道教稱為虛靈洞天。山脈由岷山伸展而出,崗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180余公裡,周圓五六百公裡。全山突起三主峰,稱為大峨、中峨、小峨,一脈相連,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公尺。自山麓至山頂50余公裡有70余寺院、40余山洞、百余石龛。其中聖壽萬年寺為普賢菩薩示現的中心道場;其起源乃因晉時蒲翁見普賢菩薩顯現,遂於此山建白水普賢寺,後歷經各朝代重修。明萬歷年間,改稱萬年寺。寺中銅鐵佛像,造型優美,鑄造精良,為珍貴的佛教文物。此外另有伏虎寺、報國寺、清音閣、黑龍江棧道、仙峰寺、金頂、光相寺等,皆極著稱。

③觀世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浙江定海縣舟山群島,又稱補陀山、補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為觀世音菩薩的聖地。唐以前傳有梅福、葛洪寄隱修道,故稱梅岑山。唐大中年間(847------860)有一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而親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遂傳此地為觀世音菩薩顯聖之地。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日僧慧锷從五台山持觀音像歸國時,船行至該地,展轉不前,乃就地建寶陀寺供養,而仿印度觀音住地的補陀洛迦取名。南宋以降,歷朝布施財務頗多,寶剎林立,僧徒日眾,遂成大道場。古來祈求安全航海之例繁多,朝拜亦甚盛行。

南宋紹興元年(1131)將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禅宗。嘉定七年(1214)又規定該山以供奉觀音為主。歷朝相繼建立寺院,一度有寺院、庵堂、茅蓬218所,僧尼2000余人。其中著名者有三大寺、72小寺。佛寺始立於五代後梁貞明年間(915—920),全山縱橫18公裡左右。三大寺為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寺。每年春夏之交,由各地前來普陀進香避暑的善男信女絡繹於途,成為江南諸省香火最盛的佛寺。

④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占地一百余平方公裡,原名九子山。山有99峰,以天台、蓮花、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偉。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公尺。九華山原名九子山,系因九子峰而得名。此峰頂有九小峰,狀如嬰兒,回環向背,團聚而戲,故名九子。唐代李白至此,以九峰聳立如蓮花,更名為九華山。九華山峰巒奇麗,高出雲表,李白題詩雲:“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唐代劉禹錫贊其“奇峰一見驚魂魄”,宋代王安石譽之為“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致,遍布名勝古跡。其山川之秀,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此山最早開發於東晉隆安五年(401),杯度在此創建化城寺。據《宋高僧傳》卷20《池州九華山化城寺地藏傳》記載,地藏為新羅國王金氏之一族人,名金喬覺,喜歡九華山的幽翠,得山神之助,棲止於山。至德(756—757)初年,諸葛節來此,見地藏修苦行,遂構建禅宇。建中(780—783)初年,張公嚴聞地藏高風,移舊額,並上章奏請建寺。貞元十九年(803)地藏示寂於此,此金氏地藏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並廣被尊崇。自是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應化度生的道場、地藏信仰的中心。同時大規模建築寺宇,歷經宋、元、明、清而日益興隆。鼎盛時期,佛寺達300余座,僧眾4000余人,香煙缭繞,經年不絕,故有“佛國仙城”之譽。現尚存化城寺、祗園寺、肉身寶殿、慧居寺等78座古剎,佛像1500余尊。

(五)佛教的禁忌

中國佛教的禁忌一方面來自於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皈依佛門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戒,妄語戒,飲酒戒。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其內容包括,身體行為的善(禁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語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識方面的善(禁忌):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這裡僅介紹一部分內容。一、飲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范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煙雖然不是五戒范圍的內容,但是吸煙是一種精神依賴和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淨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煙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也不宜提議同僧人干杯(茶、飲料等)。

佛教在個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結婚,不蓄私財等。佛教認為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就,積蓄私財是違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之外,這方面的禁忌還包括不自歌舞,不觀看聽取歌舞,不坐臥高級豪華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

財寶,不作買賣,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別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因此,與僧人交往時不宜問是否已經結婚之類的話,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規戒律娛樂活動。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尼眾的寮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不要主動與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等等。女士們到男眾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隨意到僧人關閉的地方去。

對於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劇,不坐臥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歷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對出家眾的稱謂,佛教也有一些講究。中國人一般稱呼男出家眾為“和尚”,女出家眾為“尼姑”,或者稱“姑子”,其實這種稱呼是不准確的,特別對尼眾的稱呼更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其實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此外,沙彌的剃度師也可稱為和尚;比丘的得戒師也稱“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稱和尚,和尚實際上是很尊重的稱呼。對於和尚可稱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稱“大法師”、“法師”,居士可統稱“某某師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則稱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內的比丘,還沒有資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稱他們為“師父”,教外人可稱“某某法師”。應該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號。

對於女眾出家人,稱其為“尼姑”並不合乎佛制。正確的稱呼是:年滿18歲,在受了十戒的基礎上再加六法,為隨學比丘尼。居士稱“某某師父”、教外人稱“某某法師”。受過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稱“某某尼師”、“某某法師”、“某某師父”“某某師太”也有稱尼眾寺院的住持為和尚的。

以上所講的各種禁忌主要是中國漢傳佛教所規定的。

(六)佛教的服飾

根據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kasaya)。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種雜色,即袈裟色。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據我國佛典記載,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谛法師說,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的差別。現在緬甸、斯裡蘭、泰國、柬埔寨、老撾、印度、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的不同,我國漢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禅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麼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緬甸佛教徒特別忌穿黑衣,因為在緬甸古代曾有一種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後來嚴行禁絕。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七)佛教殿堂、佛教組織及主要佛、菩薩和人物

(1)寺院殿堂

在我國,漢傳佛教寺院的格局大體一致,寺院的正門叫山門,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向前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彌勒菩薩、韋馱菩薩。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二侍者及十八羅漢等。

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善財童子、龍女。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闵公、道明。

伽藍殿:供奉伽蘭菩薩(三國演義關羽形象)。

祖師殿:供奉達摩祖師。

(2)寺院組織

大型寺院的組織人數眾多,有些寺院中設置的職位多達四五十個。寺內僧侶組織因宗因地亦各不相同,一般都有:

住持:寺院的主持者的稱謂,意為久住護持。

方丈:意謂所住的地方狹小,只有方丈之地。原指寺院的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後用為一般寺院內主持寺院者的稱謂,是寺院的最高負責人。

監院: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總管寺院內部一切事務者的通稱,側重於行政事務。

首座: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宗教活動的主持人,地位僅次於方丈。

知客:專管接待賓客事務的負責人。

維那:“維”,“綱維”,意為統攝僧眾;“那”讀作“諾”,意為授事。管理僧堂中僧眾的起腔領念。

典座:負責寺院僧眾齋飯的管理者。

(3)佛教的主要佛、菩薩和人物

①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牟尼”是他獲得覺悟後,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②阿彌陀佛

又稱“甘露王”,意為“無量壽”或“無量光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中國佛教淨土宗信仰的主要對象。

③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佛教把觀世音描寫成大慈大悲的菩薩,每當遇到困難之時,只要念其名號,她立即前來拯救。在中國佛教中她總以女像出現。

④地藏菩薩

是大乘經中所說的他方世界的菩薩,形象一般是跏趺坐,右手執錫杖,表愛護眾生,也表戒修精嚴,右手持如意寶珠,他救度天上以至地獄一切眾生的菩薩,並認為他象大地一樣,含藏著無量善根種子,故名。

⑤文殊菩薩

全稱“文殊室利菩薩”,又名“曼殊室利”,意為“妙吉祥”,它與普賢菩薩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大乘佛教著名的菩薩。

⑥菩賢菩薩

佛教大乘菩薩之一,以“行願”著稱。他和文殊菩薩並稱,作為釋迦的脅侍,右手執念剛杵,左手執念剛鈴,頭帶五佛寶冠,騎六牙白象。向征著菩薩救渡眾生的行願力。

⑦玄奘(公元602---664年)

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唐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鸠摩羅什、真谛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人之一。本姓陳,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師缑氏鎮)人。他在國內遍訪名師,感到所說紛歧,難得定論,便決心到天竺學習,求得解決。唐太宗貞觀三年,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後又游學天竺各地,並同一些學者展開辯論,名震五竺。經歷了17年,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譯出經、論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譯經籍,對豐富祖國文化有一定貢獻,並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貴的典籍,世稱“新譯”。他是中國佛教法相宗創始人,中國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⑧達摩(公元?---528年)

中國佛教禅宗的創始者。相傳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廣州,又往北魏(舊說達磨過金陵時,與梁武帝面談不契,遂渡江北去)洛陽,後住嵩山少林寺。傳說達摩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後遇慧可,授以《楞伽經》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於是禅宗得以流傳。

(八)佛教禮儀的內容

1.佛弟子之行儀

佛弟子是指學佛的七眾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如上述所指出的那樣,從一學佛開始,就產生了對行為舉止的調整,在不同的階段,而有不同的規矩,從“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善因法師著《學佛行儀》一書,詳細講述了佛弟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最普遍的都需要遵守的一些行為規范,有二十四條: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師、事親、居家、待客、讀書、為官、經商、務農、司工、作務、禮誦、坐禅、受食、睡眠、入眾、看病、寂居、出外、務喪、住禅堂。

2.一般信眾之禮儀

對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所講的道理,但沒有正式成為佛教徒的,我們都把他稱為一般信眾。一般人到寺廟裡去,雖然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但為了禮貌起見,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行儀,這裡分以下幾點:入寺、進門、請教、稱呼、合掌、問訊、燒香、拜佛、觀賞、聽經、法會(浴佛、普佛、課誦、忌日、朔望、拜忏、焰口、水陸)用餐、入廁)

(九)佛教禮儀的特性

宗教性:佛教雖然主張現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對佛、菩薩、老師的崇拜,並且認為通過這種禮儀上的恭敬能夠獲得善業的美好的果報,這是佛教禮儀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對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過錯、叫“諸惡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眾善奉行”。

區域性:佛教產生於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宗教,一般說來有三個系,即傳入中國漢地後又傳到朝鮮、日本的“漢語系”,也叫“漢傳佛教”;傳入西藏的“藏語系”,也叫“藏傳佛教”。傳入東南亞及我國雲南一帶的“巴利語系”,也叫“南傳佛教”。在各個不同的地區裡,佛教的律制與禮儀也隨著各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而產生不同的禮儀,這一點在佛陀時代也是允許的。

(十)禮節

(1)"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

(2)"頂禮"。向佛、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就是俗話說的"五體投地"。

(3)功課。在寺廟裡,僧尼每天的必修課為朝暮課通,又名早晚功課,或五堂功課。一般,寺廟在早上4時就打催起板(起休號令),僧尼盥洗完畢,齊集在大雄寶殿,恭敬禮佛,端坐蒲團,聽候大鐘大鼓結束聲。隨後起立,隨眾念誦早課楞嚴、大悲、十小咒、心經等,這是二堂功課。晚課在下午4時左右,僧尼立誦彌陀經和跪念88佛忏悔文,發願,回向,放蒙山,這是三堂功課。回向的意思就是將自己念誦的功課,回歸向往使大眾都能親證佛果。社會上流行的"晨鐘暮鼓"成語,就是由佛教寺廟裡的早晚功課而來的。

(十一)戒律

(1)五戒。指不可殺生,不可偷盜,不可邪***,不可飲酒不可妄語。這叫做"方便五戒"。

(2)大戒。又叫"比丘戒",指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不酒、不著彩色衣服和不用化妝品、不視聽歌舞、不睡高床、不過午食、不蓄財寶,共十種根本戒。並由此擴充為丘的250戒、比丘尼的348戒等。

過去,比丘和比丘尼受戒時,要在頭上燙12個香洞,現在中國佛教協會根據廣大教徒的意見,決定受戒時不必燃香疤,這主要是因為佛制原來沒有這個規定,像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僧人都不燙香洞和沒有香疤。

(3)過堂。僧尼吃飯都要過堂,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饑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吃飯中間,如果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服務員添,不可出聲叫喚,碗筷應擺在桌邊放齊。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擱在碗邊上,表示他要對大眾講話;筷子放平,即不准備講話。過去,大寺廟因僧眾較多,多用"過堂"形式吃飯,並實行分食制。現在一般小廟,人數不多,多采用四菜一湯共食制。佛教主張過午不食,現已有改變,多數僧尼為了工作和學習,也吃晚飯,叫做"吃放參"。

 

上一篇:佛教教徒應做到的基本禮儀
下一篇:疾病與因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