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我們有心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會長出一朵屬於我們的蓮花。當我們念佛越精誠、越懇切,蓮花就綻開得越大、越莊嚴。如果我們心不念佛、不行佛道,那朵蓮花便使日益枯萎。


  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之處,佛經中有很多描述。令生活在五濁惡世的我們,讀後頓生向往之情。
一、食

(一)民生所需,隨念而至

‘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不管是已生、現生或當生,都得到各種美妙的色身,相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德具足,受用各種宮殿、園林、衣服、飲食、香花、璎珞,隨意所須,悉都如願,譬如他化自在諸天。’——《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和《無量壽經》的上卷。

——不同於世人為飲食生活而奔波勞碌工作。

(二)七寶食器,自然現前

‘極樂世界的眾生要吃飯時,每人的面前自然呈現七寶的缽器,自然充滿百味飲食。’——《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吃飯時,各種寶缽,隨意現前。’——《大阿彌陀經》

——不必忙於做菜,不用准備碗盤、碟子、筷子、湯匙等餐具。

‘這些缽中都充滿百味飲食,隨意而至,無所從來,也沒有供應和制造的人,完全是自然化生。’——《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第二卷

(三)茶幾花氈,莊嚴餐座

‘佛和諸位菩薩、羅漢要飲食時,則自然呈現七寶的茶幾(餐桌),劫貝樹的花絮所織成的氈子和毛氈來做座位,面前自然出現七寶的缽器,缽中充滿著各種美味的飲食。’——《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二和《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的上卷

(四)百味飲食,勝過諸天

‘這些飲食,不同於世間飲食的口味,甚至也不是天界的飲食所能比美,這些飲食都是自然化生的精品,香美無比。’——《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世人花錢辦筵席,多造殺業,吃時嘴巴痛快,腸胃難受,甚至還可能傳染到B型肝炎。

——極樂淨土的飲食連天廚妙供都不能比了,滿漢全席又算得了什麼?

(五)種種美味,各如所願

‘缽中充滿百味飲食,酸鹹甘淡,各如所願。’——《大阿彌陀經》

‘想吃什麼的口味,缽器中便呈現什麼飲食,甜度或酸度都隨心所欲。有的菩薩和羅漢心想得到銀缽,有的想要得到金缽、水晶缽、琉璃缽、珊瑚缽、琥珀缽、白玉缽、砗磲缽、瑪瑙缽、明月珠缽、摩尼珠缽、紫磨金缽等,都可隨心所欲得到。’——《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和《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的上卷

(六)食不短缺,亦不過量

‘不會有所缺乏,也不會因為美味的飲食,而吃得過量。’——《大阿彌陀經》

——不會吃得不夠,以致意猶未盡。

——極樂世界沒有腸胃消化不好的人。

‘諸位菩薩和羅漢每次都吃得恰到好處,不多也不少。他們從來不挑剔或批評食物的好壞,也不會因為飲食美味而生貪愛。’——《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七)食物消化,不留遺滓

‘吃完以後,不會遺留食物殘渣。’——《大阿彌陀經》

——因此不必洗碗筷。

‘飲食完畢以後,食物自然消化而不會在體內留下遺滓。’——《大阿彌陀經》

——身無糞尿,不必廁所,也沒有臭味。

‘吃完以後,七寶缽器自然消失,到下次用餐時,才又出現。’——《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吃完以後,各種飯具、缽器、茶幾、寶座都自然化去。等要吃時,又會再變現。’——《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八)以意為食,聞香心淨

‘雖然有這麼好的食物,其實並沒有真的吃,只是看到食物的色、聞到食物的香,以意念來飲食。’——《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看到食物的美色,聞到食物的香氣,自然飽足舒適,不貪著美味,身心輕爽便利。’——《大阿彌陀經》

(九)飯食已訖,身心舒泰

‘吃了以後,容光煥發,力氣增長,沒有大小便,身心舒泰柔軟,不貪著美味。’——《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諸位菩薩和羅漢的心念都非常清淨,而不會慕戀飲食。飲食只用來促進身心的功力,食畢自然完全消化。’——《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三、衣

(一)莊嚴妙衣,隨念而至

‘極樂世界的眾生,想要穿著,則美妙莊嚴的衣服隨念而至。’——《無量壽經》的上卷。

——不必上街購買。

(二)自然在身,不假裁制

‘衣服自然穿在身上,而不必裁縫。’——《無量壽經》的上卷。

——不需鈕扣。

——省去做衣和量制服裝的麻煩。

(三)不退原色,不沾塵垢

‘不必染色,不必洗濯。’——《無量壽經》的上卷。

——沒有漂viper和螢光劑的污染!又不必耽心衣服會退色。

——不必耽心洗衣機會故障,洗衣粉會傷害玉手和導致貧血。

(四)種類特多,飾物莊嚴

‘極樂世界有無量(種類特多)高尚美妙衣服、寶冠、環钏、耳珰、璎珞、華鬘、帶鎖及各種莊嚴的珍寶(飾物),百千種顏色美妙的衣服和飾物,自然穿戴在身上。’——《大阿彌陀經》。

——多采多姿。

——不必費力穿戴和扣鈕扣。

(五)相貌尊貴,好配衣裳

‘所有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具有像佛陀那樣莊嚴、美妙而且圓滿的色身。出生到極樂佛國以後,就失去本來在三惡道的形體,而成就像佛陀那樣尊貴和莊嚴的相貌。’——《大阿彌陀經》。

——身材好,容易配衣服。

——不同於這娑婆世界以衣裳來掩蓋和遮蔽身形的缺陷和丑陋

(一)土地

1、琉璃為地,七寶為界(無量妙寶,相間為地)

‘極樂世界,以黃金為地。’ ——《阿彌陀經》。

‘極樂世界通常是琉璃地上,間以黃金,然而,也可說是眾寶所成,不一定限於某一種寶。’——《彌陀疏鈔》第三卷。

‘由於極樂世界寬闊廣大,不只一個角落。經典常只提到了黃金或琉璃這一兩種寶,其實它應是眾寶所成,而且還無窮無盡呢!’——《彌陀疏鈔》第三卷。

‘那佛土以自然化生而且體性溫柔的七寶,相間為地。但有些區域卻純以一種寶為地……。’ ——《大阿彌陀經》。

‘其他真金,七寶蓮花,自然湧出。’——《阿彌陀如來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看見琉璃地,內外輝映透澈,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有八稜,乃百寶所成。每一珠寶放出千道光明,每一光明具有八萬四千種色彩,映在琉璃地上,宛如千億日。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外整齊明了。’——《觀無量壽佛經》。

‘琉璃為地,城牆、門窗、堂閣、柱梁、斗拱、周匝羅網,都是七寶所成,如同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國土清淨莊嚴,沒有世間的五濁(見濁、劫濁、命濁、眾生濁、煩惱濁),沒有貪愛的欲望,沒有心意的垢染,以白銀、琉璃為地,宮殿樓閣都是七寶,猶如西方無量壽國。’——《灌頂經》。

2、寬闊平坦,無有幽險

‘極樂國土,清淨嚴飾,寬廣平正,沒有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等山。’——《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極樂國土沒有各種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妙高山等一切諸山。’——《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極樂國土沒有大海、小海、溪渠、井谷(等幽暗之所)。但由於佛陀的神力加持,如果眾生想看高山、大海和山谷等也隨時可以見到。’——《無量壽經》。

‘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安樂國。……平如澄水,柔軟樂觸,猶如缯纩,如安樂國,無諸五濁。’——《央掘摩羅經》。

3、自然七寶,柔軟光耀

‘極樂國土,以自然的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瑪瑙合成為地,恢廓曠蕩,不可限極。這些寶都相參雜、轉相間入。光明煜爍、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它是眾寶的精英,宛如他化自在天的寶物。’

‘極樂國土自然化生的七寶,體性溫柔,相間為地,或純是只以一寶為地,光色晃耀,超越十方。’——《大本阿彌陀經》。

4、無量雜寶,眾香所成

‘我作佛時,自地以上至於虛空,所有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大阿彌陀經》法藏比丘的誓願。

——不同於這裡的土地,常被農藥、殺蟲劑、洗衣粉、化學肥料、工廠廢水、塑膠袋、垃圾等所污染。

5、國土清淨,照見十方

‘ 如果我能成佛,國土清淨,而且都可以照見十方所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諸佛世界,宛如明鏡,照見自己的相貌,那麼清晰。否則,我不成佛。’——《無量壽經》。

6、十萬億土,彈指即至

‘從此往西方,經過了十萬億怫土,有一個世界,名叫極樂世界。’——《阿彌陀經》。

‘捨此生已,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在所出生的地方,常知宿命,直至成佛。’——《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和《觀世音如來秘密藏神咒經>>


(二)欄桿

1、好美欄桿,七寶所成

‘極樂國土,有七重欄(橫的欄桿)楯(直的欄桿)。’——《阿彌陀經》。

2、精致典雅,質地柔軟

極樂世界有許多莊嚴美麗的欄桿,橫的欄桿叫做‘欄’,豎的欄桿叫做‘楯’。 這些欄桿都是質地柔軟、精致的金銀、琉璃、玻璃及各種珍寶做成的,甚至有些(樓觀)欄桿上面還飾以璎珞,這些璎珞都會發出美妙悅耳的音樂。(參見《大本阿彌陀經》)

反過來觀看我們這個世界,住家附近大多圍著水泥磚瓦砌成的高牆,既不通風,又不美觀,夏天時十分悶熱。有的人以木頭、竹子和鐵做欄桿,也是會生銹和蛀蟲。何況這些欄桿都需要花費許多人力和財力來建造,哪裡可以跟極樂世界各種珍寶所自然形成的欄桿同日而語

(三)羅網

1、金縷珍珠,兼掛寶玲

‘無量的寶網,都是用純金縷著珍珠,以及百千種各式各樣的寶物,來裝飾莊嚴的氣氛。周圍又垂掛寶鈴,顏色華美、光澤燦爛,覆蓋在樹林上。’——《瑞相經》。

‘在極樂世界,到處可以看見金、銀、真珠等美妙的寶物所做成的羅網,上面懸掛著寶鈴 ’——《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2、自然羅網,質輕柔軟

‘極樂世界的羅網,質地宛如兜羅綿那麼柔軟.而不像我們這世間的寶物,必須經過精雕細琢和矯揉造作以後,才能用來裝飾。’——《大阿彌陀經》。

3、真珠網間,現諸宮殿

‘極樂世界的樹上,有許多美妙的真珠網彌覆在它上面。每一棵樹都有七重羅網。每一個羅網間,有五百億座奇妙而且華麗的宮殿,宛如大梵天的天宮,有諸天童子,自然化生在其中。’——《觀無量壽佛經


(四)樹木

1、七寶奇樹,遍布淨土

‘極樂世界到處有很多珍奇的寶樹,有的樹木純是黃金、白銀、琉璃、玻璃、赤珠、瑪瑙、翠玉,或由一種寶形成,而不參雜其他寶。有的樹木是由兩種寶,甚至由七寶所形成。’——《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2、葉莖花果,無非妙寶

‘有的金樹,以黃金為根莖,白銀為葉子、花朵和果實。銀樹,以白銀為根莖,黃金為葉子、花朵和果實。瑪瑙樹,以瑪瑙為根莖,美玉為葉子、花朵和果實。美玉樹,以玉為根莖,七寶為葉子、花朵和果實。’——《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有的金樹,以黃金為根,白銀為莖,琉璃為枝,玻璃為條,赤珠為葉,瑪瑙為花,美玉為果。銀樹,以白銀為根,黃金為莖,枝條和花果跟金樹相同。琉璃樹以琉璃為根,黃金為莖,白銀為枝,玻璃為條,赤珠為葉,瑪瑙為花,美玉為果。玻璃、真珠、瑪瑙等樹,也都以各種珍寶來輾轉修飾,宛如琉璃樹一般。還有玉樹,以玉為根,黃金為莖,白銀為枝,琉璃為條,玻璃為葉,赤珠為花,瑪瑙為果。又有無量摩尼珠等莊嚴的寶樹,周遍極樂國土。’——《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3、對稱光奕,上覆寶網

‘這些寶樹,行行相植(間),莖莖相望,枝枝相准,葉葉相向,花花相順,實實相當。光輝赫奕,世無能比。樹上覆有七寶羅網,質地像兜羅綿那麼柔軟。’——《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4、清風拂樹,自出妙音

‘極樂世界,時常吹拂清風,只要微風吹過,就自然發出相互和諧的各種音律!’——《無量壽經》。

‘淨土樹林等內外景物,常有和風吹拂時,發出微妙聲音,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等真理……。’——《大般若經》。

5、樹中影現,十方佛事

‘極樂世界的寶樹,會顯現十方佛土清淨殊勝和莊嚴的事跡,宛如明鏡現象一樣(逼真)!’——《大本阿彌陀經》。

——樹上有淨化的電影。

‘無量壽佛,有高達十六億由旬(一由旬等於四十裡或六十裡)的菩提樹。這棵菩提樹枝葉垂布八億由旬,樹根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圍也是如此。這棵菩提樹的枝條和花果,時常有無量百千種種妙色和各種殊勝的珍寶來莊嚴。例如:月光摩尼寶、釋迦毗楞伽

(五)花卉

1、晝夜六時,雨適意花

‘不論白天或夜晚,天上時常飄下很香、很好看的曼陀羅花(適意花)。’——《阿彌陀經》。

‘世人行善或修定,諸天歡喜,有時還會雨華(花)贊歎,更何況是極樂世界,乃是佛、菩薩、聖賢和諸上善人集會的處所,理應如此!’——《阿彌陀經疏鈔》第三卷。

2、落英缤紛,整潔美好

‘和風將樹上的花朵吹落地上,整個極樂世界的地面到處布滿厚厚的一層花絮,十分整潔美觀(一點也不雜亂)、柔軟光潔。’——《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3、風伴妙樂,香花四寸

‘四方自然起風,發出五百種聲音,吹到樹上的花朵,花朵散發奇異的香氣,而且隨風散落在菩薩和聲聞大眾的身上。花朵飄落地面,積了四寸,十分美麗,而且芳香無比。只要花朵有點凋謝,便自然被風吹走。’——《大阿彌陀經》。

4、柔軟多彩,形狀極美

‘譬如有人將花鋪在地面,然後再用手把它弄平,隨著五彩缤紛的花朵,間隔和交錯地分布排列成極美的形狀。極樂世界的花卉也是如此。極樂世界的花朵很微妙,又大又柔軟,宛如兜羅綿。’——《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5、踩地花陷,舉足復平

‘如果有眾生踩在落花上,陷進花朵大約四個手指高,但只要腳跟提起,那些花便又恢復原狀。’——《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6、凋花沒地,花卉常新

‘過了早晨,那些花自然沒入地中。舊的花朵既然消失,大地變得清淨,此時又飄落新花朵,整個極樂世界的地面到處都覆蓋了一層花朵。其他像中午、下午、夜晚,又再飄花堆滿地面,也是這種情形。所有廣大珍奇的寶物,沒有不出現在極樂世界的。’——《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彌陀疏鈔》說:‘極樂世界的花有無量種!’

——真正的花都在此,巴黎哪比得上呢?

7、七寶蓮華,百億彩葉

‘極樂世界有七寶蓮花,每一株蓮花,有無量百千億片葉子,每一片葉子有無量百千種珍奇的色彩,而且蓮葉上有百千種摩尼妙寶來莊嚴,上面又覆蓋了相互輝映的寶網。’——《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8、蓮華放光,現佛金身

‘蓮花的大小,有的半由旬,或一、二、三、四……甚至百千由旬。每一朵花都放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現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尊佛。這些佛身如金身,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和八十種美好的身體特征,無比殊勝和莊嚴。這些佛不但放百千道光芒,普照世界,而且又到十方世界去為眾生說法。’——《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六)建築

1、七寶樓閣,上覆珠絡

‘極樂世界的講堂、精捨、宮殿、樓觀,都是莊嚴的七寶自然化成。又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為交絡,覆蓋在這些建築上面。’——《無量壽經》。

2、美輪美奂,遠勝天宮

‘極樂世界的講堂、精捨、宮殿和樓閣,都是七寶所成,勝過他化自在天天帝所居住的宮殿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住的宮殿建築,也是如此。’——《大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只省略地說了七寶,其實淨土有無量妙寶。’——《佛地論》。

3、大小隨意,自然受用

‘如果諸位有情需要宮殿和樓閣等,便可以隨意獲得,而且宮殿和樓閣的高度、長度、寬度、形狀各隨人意。(不但如此,連室內裝璜也自然現成受用),樓閣中有許多床座,床座鋪上了極為美妙高雅的絨布,並且以種種寶物來莊嚴和修飾,自然出現在眾生面前。……’——《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4、德行愈厚,樓閣愈美

‘有些樓閣能隨意高大,浮在空中,宛如雲氣。也有些不能隨意高大,固定在地面上。這是因為求道時,德行有厚薄的緣故。’——《大阿彌陀經》。

5、旁有華幢,樂器莊嚴

‘樓閣的兩邊,各有華幢,以無量的樂器為莊嚴。八種清風,鼓吹這些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法聲。’——《觀無量壽佛經》。

6、欄上璎珞,皆出妙音

‘樓觀欄楯,璎珞覆上,皆作五音。’——《大阿彌陀經》。

7、光明成台,百寶樓閣

‘黃金地上,每一種寶物,都有五百種顏色和光芒。像花那麼美的光芒,構成光明台,成千上萬的樓閣,都是百寶所成。’——《觀無量壽佛經》。

‘天人的一小片指甲,就值一整片閻浮提的土地。’——《雜寶藏經》。

——更何況是極樂的淨土呢?


(七)水池

1、池畔檀木,花葉飄香

‘極樂世界中,到處都有七寶妙池。池中充滿了八功德水。’——《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極樂世界有很多水池,池畔有檀香木,花葉垂布,香氣四溢’——《無量壽經》。

‘講堂左右,泉池交流,……湛然香潔……岸邊無數旃檀香樹、吉祥果樹,花朵和果實時常飄散芳香,形色光明照耀。枝條修長,葉子茂密,相交垂覆在水池上面,散發各種世間無法形容的香味,隨風散馥,沿水流芬。’——《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夏蓮居先生會集本第十六頁)。

2、池上花多,光潔茂盛

‘水池上面有天優缽羅花、缽昙摩花、拘牟頭花、芬陀利花,色彩富有變化,而且光潔、茂盛。’——《無量壽經》。

3、水位高低,隨心所欲

‘那些菩薩及聲聞眾(極樂世界的居民),如果進入寶池(沐浴或游戲),水的高度可隨心所欲,無論想要水位到足踝、膝蓋、腰部、頸部,它都會立即依照你的意思。如果要全身浸泡者,水就馬上漫著你的身體。如果沐浴或游戲完畢,想要水位還原,它就立即恢復本來的水位。’——《無量壽經》。

4、水的溫度,冷暖適意

‘池水的溫度(冷暖調適),自然隨意。’——《無量壽經》。

5、水色清明,寶沙映徹

‘極樂世界的水質清明澄潔,清淨得好像沒有東西一樣。’——《無量壽經》。

‘極樂世界七寶池底寶沙映徹,無深不照(水清見底)。’

6、池上波瀾,自發妙音

‘水池上面有小小的波瀾和回流,輾轉相互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流動時美麗的波流(漣漪),自然發出美妙的聲音。’——《無量壽經》。

7、隨所應聞,法喜充滿

‘隨其所應,無不聞者。有的人聽到佛的聲音、講經說法的聲音、僧音、寂靜聲、空無我聲(破執著和煩惱的聲音)、大慈悲聲、波羅密聲或者解說佛陀十力、四無所畏和十八不共法的聲音、各種通達智慧的聲音、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甚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這些聲音都隨眾生的程度和喜好而聽聞,聽後必然產生無量歡喜、隨順清淨、離欲安寧、明白真理等功效。’——《無量壽經》。

——每個人都隨自己的性向和興趣,聽到不同的聲音。

8、池邊階道,七寶嚴飾

‘池的四邊有梯階和道路,都是金、銀、琉璃、玻璃四種寶物,合起來做成的。上面的樓閣也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七種寶物,裝飾得整整齊齊,而且非常好看。’——《阿彌陀經》。

9、內外左右,大小適中

‘建築物的內外左右,有許多水池(可以沐浴)。這些水池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三十,甚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都各相等(成比例)’——《無量壽經》。

——水池越大,深度就越深。

10、池水清香,甘露美味

‘池中有八功德水,清澈、盈滿、潔淨、芳香,而且還可以喝,味如甘露。’——《無量壽經》。

11、寶池玉沙,多彩多姿

‘黃金的水池,池底鋪了白銀沙,白銀的水池,池底鋪了黃金沙,水晶池底鋪了琉璃沙,琉璃池底鋪了水晶沙,珊瑚池底鋪了琥珀沙,琥珀池底鋪了珊瑚沙,砗磲池底鋪了瑪瑙沙,瑪瑙池底鋪了砗磲沙,白玉池底鋪了紫金沙,紫金池底鋪了白玉沙。有的水池是由兩種、三種甚至七寶所合成的。’——《無量壽經》。

12、七寶蓮池,質柔色美

‘每一個水池,都是七寶所成。那些寶物的質地非常柔軟,都是從如意珠王產生的,分成十四支,呈現七寶妙色。這些水池以黃金為管道,渠下都是以各色各樣的金剛為底沙。’——《觀無量壽經》。

13、寶珠湧香,上下流注

‘摩尼寶珠湧出香水,流注在花卉間,沿著樹木上下流動。’——《觀無量壽經》。

——《彌勒菩薩下生經》記載:‘兜率天也有水游梁棟間。’我們這裡的水不會往上流。

14、八功德水,清涼甘甜

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有下面的特征:

(1)澄淨——沒有污垢和染濁。

(2)清冷——清澈涼快,使人沒有煩熱。

(3)甘美——甘甜美妙,味道絕佳。

(4)輕軟——輕揚柔軟,上下自在。

(5)潤澤——津潤滑澤,而不枯澀。

(6)安和——安靜和緩,絕不激暴。

(7)除饑渴——不僅止渴,兼可療饑,同時又具有殊勝的效力,飲時調適,飲後永無病患。

(8)長養諸根——對於身心諸根,大有俾益。——《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和《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15、浴畢坐蓮,心智增長

‘既然沐浴完畢後,或各坐於蓮花之上。……洗後進益,有的在地上講經、有的在誦經、自(已練習)說經、授經、聽經、念經、思道、一心坐禅、經行。也有在虛空中講經的,甚至坐禅、經行,各隨自己的性向而有所得。未斷煩惱的眾生,因而斷除煩惱;未得不退轉的菩薩,因而證得不退轉。(所以這水不僅有沐浴的功效,洗完以後又能得大利益。)——《無量壽經》

‘極樂世界的眾生,在水池中沐浴完畢後,開神悅體,蕩除心垢。’——《無量壽經》。

五、行

(一)飯後經行,逍遙安適

‘飯食(以後,便徜徉自在地)經行。’——《阿彌陀經》。

——不同於世人吃飽飯後,不是為世俗雜務奔波勞碌,就是昏睡床上浪費光陰。

(二)神通自在,遍游十方

‘極樂世界的眾生,時常在清早時,每人都用衣襟(或用盛花的器物),裝了很美妙的花,去供養各方世界的十萬億佛。他們清早出去,到了吃飯時,已經回到自己本來住的西方極樂世界了。’——《阿彌陀經》。

‘每天清晨,大家拿著這些美妙的鮮花,過了一會兒,就飛到他方無量世界去供養百千億尊佛。大家各以百千億種香花寶樹,供養佛陀,有的人將花散在空中,有的放在地上,而後回到極樂淨土。’——《稱贊淨土佛攝經》。

‘諸大菩薩,承佛威神,在吃一頓飯那麼短的時間,遍到十方無量世界,以香花、伎樂、衣、蓋、幢、幡等無數供具供養諸佛。如果要獻花,則於空中,化成花蓋,周圍達四十裡,甚至六百或八百裡,各隨花蓋的大小,停於空中,勢皆下向,以成供養。又以妙音,歌頌和贊歎佛的功德,又聽佛說法,供養完畢後,忽然輕舉,還到本國,仍然尚未用餐。’——《大阿彌陀經》。

‘我作佛時,我國中人,都得到神足通,在一念頃,能過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大阿彌陀經》的法藏比丘願。

‘八住菩薩在一剎那那麼短的時間,就可遍到無數世界。’——《華嚴經》。

——根據《大阿彌陀經》法藏比丘的四十八願,往生極樂世界,不僅得到飛行的神足通,而且又得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漏盡通。真是六通具足、自在!

——不同於此世界眾生出門要擠公共汽車、飽受空氣污染和喇叭噪音,出國則不但奔波游覽、花費巨款,而且還可能有水土不服之患。


六、育

(一)生育——蓮花化生不受胎苦

‘西方安樂世界,現在有一尊阿彌陀佛,如果眾生,無論出家或在家,能正確地受持那一尊佛的名號,並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會來到他住的地方,使他看得見佛菩薩。他見到佛菩薩以後立即產生慶幸和喜悅,而且功德倍增。因為這個緣故,他所投生的地點,永遠脫離胎胞和污穢的形體,純是住在鮮美微妙的七寶蓮花中,自然化生,而且具有廣大的神通和顯赫的光明。’——《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如果有人能憶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他將來必會遠離生、老、病、死和無常的苦惱,……很快往生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聽聞妙法。這種人永遠不再受輪回的苦,沒有貪愛、憎恨和愚癡,沒有生、老、病、死,沒有饑餓的困厄,不受胎胞生身的痛苦,承佛法的威力,蓮花化生……。’——《大乘莊嚴寶王經》。

(二)教育

1、講堂和宿捨

(1)內有水池 外有森林

‘每一間佛的講堂和阿羅漢的住宅,裡面都有七寶池,外面都有數百千重的七寶樹。’——《大阿彌陀經》

(2)白珠摩尼明妙無比

‘無量壽佛講堂精捨、樓觀欄循,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又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無比光明美妙。諸菩薩眾,所居住的宮殿,也是如此。’——《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夏蓮居先生所輯會集本第十六頁)。

2、教育場所——七寶蓮花

(1)蓮花放光色澤柔美

‘池裡的蓮花,像(金輪聖王的)車輪那麼大。青色的蓮花,會放出青色的光芒;黃色的蓮花,會放出黃色的光芒;紅色的蓮花,會放出紅色的光芒;白色的蓮花,會放出白色的光芒。這些蓮花都很美妙,很香又很潔淨。’——《阿彌陀經》。

——注:《婆沙論》記載:‘輪王的千輻金輪,周圓十五裡。’《華嚴經疏鈔》說:‘金輪大一由旬。’

(2)蓮花眾多 難以勝數

‘每一個水池中,都有十六億七寶蓮花,周圓都正等於十二由旬。’——《觀無量壽經》。

(3)蓮花大小變化多端

‘池中的蓮花,有的一由旬,有的甚至百由旬、或千由旬。’——《大阿彌陀經》。

(4)百千億葉繁茂旖旎

‘各式各樣的七寶蓮花,周遍世界,每一朵七寶蓮花,都有無量百千億葉。’——《大阿彌陀經》。

(5)光彩絢麗扣人心弦

‘青色蓮花,放出青光,白色蓮花,放出白光;玄、黃、朱、紫等顏色的蓮花也是如此。光彩絢爛,每一朵蓮花中,放出三十六百千億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現出三十六百千億尊佛。每一尊佛都放百千光芒,普為十方眾生,說微妙法。’——《大阿彌陀經》。

(6)種類特多目不暇接

‘極樂世界的蓮花有無量種色彩和無量的光明。阿彌陀經只說了四種顏色,大本阿彌陀經說了六種顏色,都是省略了。’——《彌陀經疏鈔》。

——注:青、黃、赤、白是一切顏色的基礎,有了這四種顏色,可以調出無數多的色彩。所以阿彌陀經只列出這四種最基本的顏色。

(7)葉脈如畫美不勝收

‘蓮花的每一片葉子,都有八萬四千條脈絡,宛如天上的圖畫那麼美!’——《觀無量壽佛經》。

——每一片葉子都等於開了一個‘畫展’!

(8)蓮花特征略說四種

‘極樂世界的蓮花有微、妙、香、潔四大特征。’——《阿彌陀經》。

甲、四種微細幽隱精致

幽微——根潛池底,不可窺視。

隱微——不生高原陸地,與繁華麗蕊而爭妍艷。

細微——《觀無量壽佛經》說:‘每一蓮葉上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

精微——七寶所成,珍奇粹美。

前面兩點,是所有蓮花共有的通性,後面兩點是極樂世界的蓮花才有的特性。——《彌陀經疏鈔》第二卷。

乙、十二種妙超越凡俗

因果同時妙——剛開花,即結果,不等待花落才結果。

垢淨雙非妙——蓮花不但出污泥而不染,同時也超越清水。染而不染,不染而染。

總別齊彰妙——花遍圍於蓮子外,種於羅列在蓮花中。

隱顯隨宜妙——晝則開敷,夜則還合。

主伴相參妙——巨蓮在中,而有百千億蓮花以為眷屬。

勝劣分別妙——九品蓮花,各隨宿修,不相錯謬。

小大無定妙——大一由旬,甚至百千萬億由旬。(一由旬是指80裡的范圍)

寒暑不遷妙——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亘古常新。

彩素交輝妙——朱、紫、玄、黃或者純白,雜色雜光,也是如此。

動靜一源妙——生於彼國,而能從空中來至此土,迎取當生。

凡聖兼成妙——諸佛菩薩,結跏其中,念佛眾生,托質其內。

感應冥符妙——此方念佛,極樂世界的蓮花立即標上姓名。隨人勤惰而現榮枯。

前面四點是所有蓮花共有的通性,後八點是極樂世界的蓮花才獨有的特性。

丙、二種芳香香中之王

穢中香——此土蓮花生在臭水,而能放出幽香。

香中香——彼國光色不同,香氣隨異,芬芳馥郁,不可勝言。

丁、二種潔淨潔中之最

垢中潔——此地的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潔中潔——彼國則蓮根生在金沙,吸收八功德水的水份,質料是妙寶,所以無比潔淨。——《彌陀經疏鈔》第二卷。

3、生活環境

(1)奇珍鳥類出和雅音

‘極樂世界,時常有各色各樣、稀奇美妙的鳥,像白鶴、孔雀、鹦鹉、鹙鹭、迦陵頻伽(好聲鳥)、共命鳥……等。這些鳥,晝夜六時,都會發出柔和、優雅的聲音。它們的聲音都是在暢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種種佛法。使眾生聽了,都想念佛寶、法寶和僧寶。’——《阿彌陀經》。

‘極樂世界中,時常有種種奇妙、可愛而且色澤很多的鳥類,例如鵝、雁、鹙鹭、鴻、鶴、孔雀、鹦鹉、迦陵頻伽、共命鳥等。這些鳥時常聚在一起,發出柔和優雅的聲音,宣揚妙法。’——《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極樂世界的鳥叫得悅耳,而且有內容,不同於此地的鳥只亂叫一通。柔和與粗暴相對,像烏鴉的叫聲就是暴音。優雅與低俗相對,像黃莺等是屬於較俗的鳥音。聲音柔和而不粗厲,就使聽者躁心自然消釋,是名“和音”。正大謹嚴,沒有邪靡,能使聽者欲念自然平靜,是名“雅音”。子路的瑟缺乏柔和,鄭國的音樂違背優雅,極樂世界的鳥,兼具“和”、“雅”這兩種美德,是為黃鐘大呂等樂器所不及。’——《彌陀經疏鈔》第一卷。

(2)彌陀所化宣揚法音

‘你們不要以為這些鳥是因為做人時,造了罪業,才投生做畜生,受苦的報應。為什麼不可以這樣說呢?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地獄、餓鬼和畜生三種惡道。那裡,連惡道的名目尚且沒有,何況實在的惡道,那就更加不會有了。這些鳥都是阿彌陀佛要宣揚和流通佛法的聲音,所以才變化出來的。’——《阿彌陀經》

(3)如意珠王光化眾鳥

‘極樂淨土有如意寶珠王,會湧出金色微妙的光明,變化成百寶而且多采多姿的鳥。’——《觀無量壽佛經》。

4、同學——不退菩薩為伴侶

(1)身有光明常照八尺

‘極樂世界所有的聲聞眾,身上都有光芒,能照耀一尋(八尺),菩薩的身光能照耀百千尋。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的身光時常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2)身悉金色具卅二相

‘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所有眾生,如果來生我國,都具有紫磨真金身,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如果相貌有了差別或好丑,我誓不取正覺。’(《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

(3)好行仁義無癡怒心

‘往生極樂淨土的人,處仁遷義,不妄動作,終無YIN怒之心和愚癡之態。’——《大阿彌陀經》。

(4)諸根明利沒有惡習

‘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具足三十二相,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大阿彌陀經》。

(5)二乘弟子 其數無量

‘彼佛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都是已經斷除煩惱和我執的阿羅漢,其數量非常多,不是算數所能知道的。諸菩薩眾,也是如此。’——《阿彌陀經》。

‘極樂世界的菩薩和聲聞眾不可思議,不可稱限。’——《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6)永不退轉 一生補佛

‘往生在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不會退轉的,其中有很多等覺菩薩,一生就能遞補佛位。這些大菩薩的數目不是算數所能明白的,如果勉強說,可以說他們有無量無邊阿僧只那麼多。’——《阿彌陀經》。

(7)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

‘往生極樂淨土,可以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阿彌陀經》。

——不同於此地有許多人面獸心、狼心狗肺、忘恩負義、賣友求榮、損人利己、頑固惡劣的人。

‘極樂國土所有的眾生,沒有差別相,因為隨順其他地方的習俗,才有天人的名字。’——《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5、教化主——阿彌陀佛

(1)成佛以來 已經十劫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

(2)無量光明 遍照十方

‘那一尊佛有無量的光明,遍照十方國土,沒有任何障礙,所以稱為阿彌陀佛。’——《阿彌陀經》。

‘阿彌陀佛的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觀無量壽佛經》。

‘當時阿彌陀佛,從其面門,放無量光。’——《大阿彌陀經》。

‘我以智慧光,廣照無盡世界。’——《大阿彌陀經》。

‘我於一切法,無有執著的緣故,所以得到常光一尋(八尺)。’——《般若經》。

——華嚴經的賢首品列舉了四十四門光明的原因——有歸敬三寶、發四弘願、修戒定慧三學或六度等。

‘無量壽佛具有最尊貴和第一等的威神光明。其他諸佛的光明,所不能及。’——《無量壽經》。

‘願我作佛時,頂中光明,勝過日月百千萬億倍。’——《大本阿彌陀經》的法藏比丘願。

又說:‘願我作佛時,光明普照無盡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得大光明。諸天人民以及細小昆蟲,見我光明,莫不慈心行善,來生我國。’

甲、光照最遠 無有窮盡

‘阿彌陀佛光最遠、最顯著。其他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諸佛光明,有的只照一裡、兩裡……或照二百萬裡。有的照了一個世界、兩個世界……或二百萬個世界。只有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千萬世界,無有窮盡。所以阿彌陀佛,又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大本阿彌陀經》。

乙、遇佛放光 苦障消失

‘如果有眾生遇到阿彌陀佛所放的光明,業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長。如果在三惡道受苦的眾生,見到這光明,身心都可以得到安息,不再苦惱,而且命終之後,都可以獲得解脫。’——《無量壽經》。

(3)壽命長遠 不可計數

‘那一尊佛和極樂淨土的人民,壽命都長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彌陀經》。

‘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壽命長久,不可稱量和計數。’——《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

(4)弟子眾多 成就優越

‘阿彌陀佛有無數的聲聞弟子,每一位弟子都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夠以手掌持一切世界。我(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當中,目連尊者的神通最好,他能夠在一日一夜間,明白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星宿的眾生數量。假使十方的眾生都成了緣覺(體悟十二因緣而得解脫的小乘聖人),每一位緣覺的壽命都長達萬億歲,而且神通也都像目連尊者一樣,竭盡他們的壽命和智力,共同推算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法會中的聲聞數目,仍然無法算出其中的千萬分之一。譬如我們拿了一根很短的毛發,再將這根毛發切割成為一百個等分,或碎得像微塵那麼小;然後再用這根像微塵那麼小的毛發去沾一滴海水,這根毛發所沾的水和深廣的大海比起來,何者比較多呢?像目連尊者的神通那麼好的那些緣覺所知道的極樂世界小乘弟子數目,就像毛塵所沾的水那麼少,他們所不知道的數目,就像大海那麼多。(更不用提到大乘的弟子——菩薩眾了!)’——《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往生極樂國土的眾生,大多是不退轉的普薩,其中有許多一生就能遞補佛位的等覺菩薩,他們的數量非常之多,不是算數所能知道的,只可勉強用“無量無邊阿僧只”來說明。’——《阿彌陀經》。

(5)德澤普被 智慧圓滿

‘阿彌陀佛的恩德,以及他所布施的十方眾生,無有窮盡,而且深無邊際。那種善太廣大了,無法以語言來描述!他的智慧及教導弟子和眾生所留下的經法,遍滿十方無數的天上和天下,我們無法追究其本源。他的經卷數量很多,多得不可計數,無有窮盡。’——《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同得一切種智,猶如無量壽佛。’——《合部金光明經》。

‘在後夜時,獲得像甘露那麼甜美的法,證得像甘露那麼清純的義理。我和眾生都同時證得這種妙覺,宛如阿彌陀佛。’——《金光明最勝王經》。

6、教育概況

(1)聽聞妙法 心開意解

‘阿彌陀佛為聲聞、菩薩、天人講解佛法時,大家都集會於七寶講堂,阿彌陀佛廣泛而且流暢地說明各種宇宙和人生的微妙道理,大家聽得法喜充滿,心開意解,證得道果’——《無量壽經》。

(2)香氣四溢 天人散花

‘不久,四面八方,自然起風,吹拂七寶樹,發出美妙的旋律。無量奇妙的花朵,隨風四處飄散,自然供養佛菩薩等,經久不絕。所有諸位天人都拿天上百千種鮮花、名貴的檀香和萬種伎樂,來供養阿彌陀佛和諸位菩薩聲聞大眾。許多天人,遍散香花,演奏音樂,前後往來,無不心開意解,歡喜離去。這種快樂,真是語言文字無法形容!’——《無量壽經》。

(3)佛坐寶蓮 大眾圍繞

‘當時,阿彌陀佛和諸位大眾,坐在七寶蓮花上面。極樂淨土的森林中,到處開放著新鮮的花朵,相間交錯,非常莊嚴。又有樹王,香風吹拂,發出和雅的聲音,演說無上圓頓不可思議的妙法。又有一種名叫“光明”的奇異珍香及許多塗香和寶香等。阿彌陀佛在很大的七寶蓮花上面,盤腿而坐,旁邊有兩位菩薩,一位是觀世音菩薩,另一位是大勢至菩薩,除了這兩位菩薩在左右侍立以外,還有無數菩薩,圍繞在佛陀四周,聆聽佛法。’——《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4)自我教育 進步神速——知行合一 法喜充滿

‘有的眾生在地上講經、誦經,有的在地上受持和聽聞經法,有的在地上經行,有的在思惟道理或坐禅,有的在虛空講演、讀誦、受持、聽聞經法、經行、思惟道理或坐禅。有的眾生證得初聖果、二聖果、三聖果和阿羅漢果,沒有證得不退轉的人則證得了不退轉的境界。大家各自憶念佛法、解說佛法、修行佛法,而且無不皆大歡喜。’——《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

七、樂

(一)音樂

1、極樂淨土 常奏妙樂

‘彼佛國土,時常發出美妙的天樂。’——《阿彌陀經》。

——美妙的天樂,不鼓自鳴,所以能時常聽聞。世俗的音樂,總需要人演奏,所以常會間歇。再者,世俗的音樂沒有法音耐聽,聽多了,便會厭膩,甚至感到疲勞轟炸!

‘天上一音之美,勝過人間帝王百千種樂。’——《無量壽經》。

2、音律優美 遠勝天樂

‘世間帝王的百千種樂,從轉輪聖王至他化自在天的音樂,一級比一級殊勝。每級輾轉相勝千億萬倍。然而他化自在天萬種音樂,卻不如極樂世界諸七寶樹的一種音聲。極樂世界七寶樹的一種音聲,勝過他化自在天萬種音樂的千億倍。’——《無量壽經》。

3、萬種伎樂 無非法音

‘極樂世界自然有萬種伎樂,其樂聲都是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可以淨化身心),是十方世界中,最美的音樂。’——《無量壽經》。

4、樂器懸空 不鼓自鳴

‘無量諸天,奏出天樂;又有些樂器懸在虛空,宛如天寶幢,不鼓自鳴。’——《觀無量壽佛經》。

5、和風送香 身安得定

‘極樂世界早晨時,四面八方都微微吹著和風,不拂逆、也不暴亂。吹到各種花卉,散發種種香氣,普熏整個極樂淨土。所有被風吹到身體的眾生,安和調適,宛如比丘得滅盡定。’——《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6、風動樹網 演妙樂聲

‘西方極樂世界,有微細輕和的風,吹動了許多珍寶所做成的樹林,和珍寶做成的網路。這些樹林和網路裡,就會發出很細,很好聽的聲音來。這聲音非常好聽,好像百千種樂器同時彈奏。聽到這種聲音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生出想念佛、法、僧三寶的心。’——《阿彌陀經》。

7、風吹寶樹 演說法音

‘和風吹動七寶樹林,發出微妙的聲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和六波羅蜜的道理。’——《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8、微風過林 勝於天樂

‘世間帝王百千萬種音樂,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忉利天宮百千萬種音樂,不如夜摩天宮一音之美。夜摩天百千萬種音樂,不如兜率天宮一音之美。兜率天宮百千萬種音樂,不如自在天宮一音之美。自在天宮百千萬種音樂,不如他化自在天宮一音之美。他化自在天宮百千萬種音樂不如極樂世界風吹樹林,所發出的美妙聲音。’——《無量壽經》。

(二)娛樂

1、無惡道名 何況有實

‘在極樂世界,聽不到各種惡道的名稱,沒有障礙、煩惱和覆蔽心智的名稱,沒有地獄、餓鬼、畜生的名稱,沒有八難的名稱,也沒有世間相對的痛苦、快樂、不苦不樂等感覺的名稱。連假設的名稱都沒有了,更何況是世間的實物呢?所以那淨土被稱為極樂。阿難!我現在只是簡單介紹極樂世界的因緣,如果詳細解說,經過幾劫也講不完。’——《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2、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阿彌陀佛的國土,沒有黑暗,沒有星晨(曜),沒有日月,沒有晝夜,沒有取捨,沒有分別,純一無雜,大家都受最清淨而且最上等的快樂。’——《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光普照,勝過日月。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阿彌陀經》。

‘所有眾生都感受到高尚美妙的觸感快樂,宛如東方的不動世界(《大寶積經》中譯為妙喜世界)和西方的安樂國土。他們那裡的眾生都同樣感受快樂,聽聞聲音,就得到安詳。’——《大方等大集經》的《菩薩念佛三昧分》。

‘阿彌陀佛的世界為什麼名叫做“極樂”呢?因為那世界中的眾生,沒有一切身心的憂惱和痛苦,只有無量清淨的喜樂,所以才叫做“極樂世界”’!——《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我看見安樂國、無量壽佛國,沒有苦和苦的名稱。’——《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我看見喜樂國(妙樂世界)和安樂佛土中,沒有苦惱,也沒有苦惱的名稱’——《思益梵天所問經》。

3、極樂世界 十種快樂

慈雲忏主說:‘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1)無不常值佛苦,而有花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
(2)無不聞說法苦,而有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
(3)無惡友牽纏苦,而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
(4)無群魔惱亂苦,而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
(5)無輪回不息苦,而有橫截生死,永脫輪回之樂。
(6)無難免三塗苦,而有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
(7)無塵緣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
(8)無壽命短促苦,而有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
(9)無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
(10)無塵劫難成苦,而有一生行滿,所作得辦之樂。——《彌陀疏鈔》第二卷。

4、身心勇健 智慧明了

‘極樂世界諸上善人,壽命皆無盡數劫。而且感官極為靈敏,大家都能洞視、徹聽、遙相瞻見、遙聞語言。他們的容貌端正、潔淨、美好,不再有丑陋。他們的體質都十分勇敢、健康(壯),具有上等的智慧,而不再平庸、愚蠢。他們心中所想的,無非助人利人的道德行為,他們所談論和表現的,無非是修行和對心智有益的事情。他們各相愛敬,而絲毫沒有憎恨或嫉妒。他們每個人都有宿命通,雖然經過了幾萬劫,對於自己從何而來,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而且也洞悉十方世界過去、未來和現在的事情。明白無盡數世界,天上天下一切眾生心中和意識所想念的事物,又知道他們在那一劫、那一年,都會度脫為人,而得往生極樂世界。’——《大阿彌陀經》。

‘氣走安身,宛如所有極樂世界的諸位菩薩。’——《維摩诘經》。

5、不墮惡道 能知宿命

‘極樂世界的菩薩,直到成佛,都不會墮落三惡道,生生世世都能了知宿命,除了在五濁惡世示現受生時例外。’——《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往生極樂世界,自知無量劫前的事情(宿命通),及過去所造的善惡業。並且都能洞視和徹聽十方世界過去、未來和現在的種種事情。’——《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

6、神通自在 辯才無礙

‘極樂世界中,所有的菩薩都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達無礙;神通威德,無不圓滿,深入法門,得無生忍;究竟明了諸佛秘藏,調伏諸根,身心柔軟;安住寂靜,大乘涅槃。深入正慧,沒有陋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7、音容相貌 無與倫比

佛陀問阿難:‘譬如:有一位乞丐,站在帝王的身邊,形相儀容,有相類似嗎?’阿難回答:‘乞丐長相粗陋丑惡,怎麼能跟帝王相比呢?’佛陀說:‘帝王雖然在人間極為尊貴,可是要是跟轉輪聖王相比,就像個小乞丐。轉輪聖王只有統領四天下,可是要比起忉利天王,又遜色了百千萬倍。忉利天王比起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又遜色了百千萬倍。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比起極樂世界中諸位菩薩、聲聞和諸上善人,又遜色了百千萬倍以上。’——《大阿彌陀經》。

8、手生供具 普獻諸佛

‘極樂世界的菩薩,手中生出各種花鬘、璎珞、塗香、末香等所有的供養物品,然後拿這些供具,去百千億那由他佛土供養諸佛。’——《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9、花朵散空 化成寶蓋

‘他們手中又會出現寶花,散在虛空中,化成寶蓋。寶蓋有十由旬或二十由旬……甚至百千由旬,普遍到十方佛剎去供養。一會兒的工夫,又回到本國(極樂世界),身心寂靜,沒有愛著,也沒有取捨(不同此地之人出外旅游,回來會身心勞累)。這都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和威神力,以及他們過去生曾經供養如來,善根相續,沒有缺減,善於修行、學習、攝受、成就佛法的緣故。’——《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10、壽命久遠 時光悠長

‘師子鼓音王佛時,人壽十萬歲;明王佛時,人壽七百阿僧祇劫;阿彌陀佛國,人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大智度論》的第四卷。

‘極樂世界的菩薩、聲聞和天人的壽命無法用算數和譬喻來形容。’——《大智度論》的第四卷。

‘臨命終時,看見諸佛菩薩,心不錯亂,必得往生極樂國土,我授記此人將來必定成就無上的佛智。……他今世捨身以後,必得往生極樂世界,壽命、容貌、力量同時具足,一切怨仇,並生歡喜。’——《莊嚴王陀羅尼經》。

 

上一篇:謙和法師:佛教的福壽觀
下一篇:震驚:你現在到底是在修佛還是修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