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谕法師:佛號一起心中教他不生一點念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號一起心中教他不生一點念頭

智谕法師開示 

佛七講話 第五集七十八年第二期

第三天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大家要觀察自己的心,你們現在的心,不是你的,是一切環境所起的,佛法稱之為六識心,也稱為六識緣影。

不相信你觀一觀,你的心好象流水一樣,念頭不斷,過去、未來、現在,天南地北都想到了,你所想的這一切,不外乎兩種法,生、死流。無量劫來你隨著它落入生死。所以要趕緊起觀照,把它消滅了,所謂「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大家起念頭的時候,不知不覺隨著念頭走。隨著念頭走了很久,自己還不知道,這就是生死。

如果念頭沒有,一念不生的時候,是你的清淨心。稱之為自性清淨心,那才是你的真心。自性清淨心又稱之為般若心。

所以,有一句話「一念不生般若生」,使它不起,最好的辦法,是念佛號。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念頭分兩種,這兩種都要教它不生,才稱之為一念不生。那兩種呢?有念、無念。都要讓它不生。有念若生,落入常邊;無念若生,落入斷邊。一念不生,離兩邊契中道。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念佛名號。念佛名號一心不亂的時候,一絲雜念沒有,契合於無念;佛號念得清楚,契合於念。這樣用功下去,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而無念,雖念而非常;無念而念,雖無念而非斷。念即無念,則非念;無念而念,則非無念。非無念就是念,非念就是無念。如此用功久了就會到,非念非無念,而念而無念。如此方稱為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自性清淨心,也稱之為般若心。

談到觀照,有很多人誤會意思,本來教他觀照,使自己的心清淨,一念不生。若起一念,自己就知道,稱為念起即覺。恐怕你念起而覺遲,所以才教你觀照。

有很多人誤會,觀照取相,反而落入生死流。什麼原因呢?實相無相,不生不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皆是生滅法。你取相起觀,雲何不落入生死呢?

有人甚而言之說,我起觀照,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你本來面目是什麼樣子啊?唉!他不知道,無一物正是本來面目。所謂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自性清淨心。若有本來面目可見,皆是有法。那就不是本來無一物了。

所以念佛功夫最方便,最好。一句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自性清淨心。一句佛號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本來面目。一句佛號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大觀照。

如果你再另求觀照,那就虛妄了!另求觀照,皆是有心所起的念頭。你不知道,一句佛號,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無所住心。雖無所住而不斷,所以金剛般若經說,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念而念;生其心而無所住,就是念而無念。念而無念,不生不滅,稱為無量壽;無念而念,橫遍十方,稱為無量光。如此法門皆從單提一聲佛號中得。

所以大家打佛七期間,只要有一聲佛號,心中不可有絲毫念頭。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頭若起,一覺一觀照就無念。

所以大家佛七期間,時常觀照自己的心。記住: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我們進一步再講,你觀照還不究竟,你沒想到,你起觀照就是念頭。說來說去,觀照教它不起,你不過是以念頭消滅念頭就是了。

最好的辦法,念阿彌陀佛。佛號提得緊,不要觀照,自然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把佛號念熟的話,就知道,觀照反而是多余的、累贅的。

今天和大家講的,好象深一點,恐怕大家聽不懂;不過,法結有緣,有緣人如果你聽得懂,你就知道我不是廢話了。如果你聽不懂,就權當我沒有說。

不過我化繁就簡來說一句,不怕一切理論不懂,那沒有關系。記住,只要佛號一起的時候,心中教它一點雜念沒有。一聲佛號之下,就是覺而無念了。不但是無念,復是非無念,所以我們稱為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這是實相法門。什麼原因呢?實相無相,就是無念;實相無不相,就是念。實相無相,是佛法身;實相無不相,是佛報化二身。

我們如此用功念佛,上體佛身,換個樣子和大家講,念而無念,那個無念,是佛的法身德;無念而念,那個念,是佛的解脫德、般若德。

如果一句佛號提得緊,佛的三身三德具足。

大家進入佛門學佛,你為的是什麼呢?不過要上求佛的三身三德而已。

希望大家都記住──單提一聲佛號,心中教他不生一點念頭。就是如此用功。

現在開始念佛。用用功,看一看!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智谕法師:真信切願持念佛名
下一篇:智谕法師:心中無事事中無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