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比方說在團體當中,你是領導。一個領導者,底下的人會覺得說,領導跟誰比較好,會不會?你們都沒反應,你們的領導有來聽課嗎?難免人心都是這樣會敏感。這個時候,比方說你團體當中都覺得領導比較疼哪個人,這個時候他犯錯了,你很嚴厲的指責他,這些同仁會覺得,領導挺公平的。但是假如他錯了,你還袒護他,你人心就失掉了。所以愈親的人,罵的時候要罵得愈凶,這樣人心才能平,understand?我們幾千年來都懂,你看我們跟人家吵架,一回來父母就打了,打給誰看?打給鄰居看,人心就平,一句話都不說,就回去了。“惡而知其美”,比方說你在公司裡面,人家都覺得你跟那個人不和,那個人找你麻煩。這個時候突然有一件事情,比方說推薦人,你就說某某同仁,有這方面的特長,我推薦他。人家說他都找你麻煩,你還推薦他?對你肅然起敬。而且你的領導一看到你有這種胸懷,這個人大氣,心胸不狹隘。再來,對團體增加和諧,不去分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我覺得好像從念小學,就是誰跟誰一派,好累!我常常在那裡要站哪邊?真辛苦。人都是希求和,誰喜歡分來分去的?
在宋朝有一位宰相,王旦。他當宰相的時間特別長,代表他的道德、功業很受到君王跟社會的愛戴。結果因為當宰相,位高權重,做很多決策。當時候有一個官員叫寇准。大家聽過寇准沒有?寇老西建議宋真宗御駕親征,這在歷史當中挺有名的。寇准學問也不錯。寇准一生也是公忠體國,他要死的時候很有意思,他說我差不多了,他交代下去把席子鋪好,然後他躺下去就死了。這麼死真痛快!前提是一生覺得無愧於社會、老百姓。但王旦的修養比寇准還好。寇准就提到王旦一些決策上有什麼不妥,就給皇帝講這些不好,講了很多。後來皇帝有一天就跟王旦講,寇准說你這不好、那不好,講了不少。你看王旦怎麼講?王旦說,我當宰相這麼久,鐵定有很多不妥當的錯事,寇准是為了國家,忠臣!所以才提出來。大家想,這樣的胸懷、度量,給整個朝廷帶來多好的風氣。但是假如他沒有這個胸懷,他就開始說寇准也不好,還給皇帝講寇准的不好,完蛋了,這個朝廷的紛爭就來了,而且兩個人都是這麼高的位置。所以一個人在團體當中的度量,能化解太多的紛爭,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好事多磨,必能忍下來,包容下來,才能讓事情持續發展下去。不然,容不下了,本來要做好事,全都卷到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對立去了。人要保持腦袋冷靜,我到底要干什麼的?是來跟人家爭長短、爭高下、吵架的嗎?絕對不是。是為了團體、為了民族、為了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才是我們的初心。常常保持這個初心,才不會意氣用事,走到死胡同裡面去跟人家吵架,跟人家是是非非。王旦很清楚,和為貴,所有的大臣都是人民的榜樣,臣子都爭吵,老百姓學到哪裡去?結果後來,王旦老了,要走以前,皇帝很信任他,怎麼辦,誰做宰相?宰相的位置很重要。王旦推薦寇准,完全沒把人家的小恩小怨放在心上。後來寇准做宰相就去謝主隆恩,謝謝皇帝的信任。皇帝跟他講,不是我推薦你的,是王旦推薦你的。大家想想,當寇准聽到王旦推薦他,對他的震撼有多大!搖頭,我的德行遠遠不及王大人的胸懷。一個朝廷有這麼好的官,所有的這些同仁就跟著他效法學習。為什麼宋朝的忠臣特別多?這些名宰相帶頭!王旦、王曾、范仲淹,前面的人帶好頭,這個朝代風氣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