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首愚法師:莫將塵念污山水 一輪心月寄人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1真正一個學佛修道的人沒有星期天放假休息,他天天從精進中得到法喜,那法喜才是最好的休息處,跟佛法相應。你修行精進的愈多,由之達到放下的休息的成分就愈大。佛法要講休息,叫大休息,要怎麼大休息?《楞嚴經》告訴我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在人生中想這個、要那個,欲望一直不停的那個念頭停放下來了,那個放下,正是大休息,也就是大菩提。歇在閩南語的意思就是休困,休困就是歇,歇腳之意。在這個世間中,究竟有幾人找到佛法的歇腳處呢?這需真正的懂得用功的人才行。一般人假日不是大吃大喝大玩,要不然就是大睡覺,這是縱欲或者懈怠放逸,那裡是在度假呢?真正要度假,請到佛門中來,佛門的教法可以讓大家的狂勞之心好好歇息下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這樣一個度假村,卻將塵念到處沾染天下的好山好水!
2修行所面對的基本上不離三方面,一個是我們的身體,一個是我們的心情,一個是我們的人事。在身體上叫六根,在包括觀念、思想的心情上叫六識,在人事一切外境上叫六塵。身體六根就是一口氣,這一口氣要調得好,身體就安。只是這相當不容易,因為這個身體是我們的果報體,它是從我們多生累劫的起心動念累積而來的,這起心動念一直念動氣動地影響著這一口氣,而我們起心動念形成的妄想執著可以說已根深蒂固,抓得很緊,因此這一口氣很難調得柔順,由之而得身心輕安。准提法門的修法在調氣的效能上非常明顯,你若由字起觀,或以金剛念誦持准提咒,很容易可得到法喜,在觀持中氣息流順而念頭清明。當我們氣不順時,心就不會安寧,然後在人事上稍一遇到壓力就起煩惱,把事情弄得更糟。所以要念咒,每一個人都會念,但你是否能念得氣息順暢,念頭清明,法喜綿綿,那就要看你的功夫了。你專修時,每一支香都念得很平順,身心輕安,那已經算不錯了。可是我們整個修行,所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因果人生,真正的身心輕安要在自己的起心動念觀察得很清楚,使自己於人事上處理得當,隨緣消舊業,不更造新殃。大家稍用心去觀察,人人念念都在三世因果中,沒有一念是不橫跨三世的。我們現在身心狀況當然承襲過去,這是過去世,現在的感受是現在世,它會影響下一秒鐘。下一秒鐘還沒有到,但卻是盡未來際的,可以說這一念剎那剎那在變化,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來,重要的是當下眼前的這一下有沒有能夠照顧得好?照顧得好,過去不好的都消融掉了,而未來就在我們當下這一念的清淨無染中果報不一樣了。當下這一念是因也是果,果是承襲過去的,但這一念不清楚或有染,不清楚或有染會變成因,以招引惡緣形成惡果。簡言之,我們當下一念是因,也是緣、也是果,因緣果報全在一念之中,大家說可怕不可怕?對自己當下一念觀察入微的人,正因自己的念頭觀察得那麼清楚,因此絲毫不敢有一念不好的念頭,這便是菩薩畏因的佛法正修之起處了。所以,修行並不在你用的是什麼方法,禅宗的、密宗的、淨土的都沒有關系,問題是我們對自己起心動念清楚了沒有?六根六識六塵有沒有在一念清淨中?
3不管在世間法上或是佛法上,這句話都行得通!“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先不要談自己受用怎麼樣?自己的功夫如何?所謂耕耘就是在努力創造自己的因緣,一切成果便在其中逐漸成形。在修行上,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把念頭這因地看清楚了,老老實實去修,先不要著急你現在在一般凡夫的果地是如何不好。這不用多問的,業不重不生娑婆,來到這娑婆世界,當然每一個人身心都有些問題的,大問題跟小問題之別而已。你不要看別人身體不錯,生活好過,一樣的,他各方面的問題也不少的。這裡是佛所說的堪忍的娑婆世界,只不過有的人嘴巴比較會叫苦,有的人不會叫或暗地裡叫而已。我們修行要從自己的果來探因,不需要羨慕別人,也不要怨自己不如別人,只該問自己有沒有看清當下這一念,這一念看得清,你便是這世上第一等難得之人。
4念佛就要見佛,念佛見不到佛,你就沒有得到利益。那麼,念佛要見佛,佛是什麼?你要把這個弄清楚了才行。我們一般人念佛就想出一個佛的形象來念,那是方便,把佛具體化,把佛人像化,真正的佛,不在內外,不在中間,沒有形相。我們一般修行人喜歡講:“我昨天晚上夢到佛了。”那往往是癡人說夢話。佛,那裡是用眼睛看的?你要用眼睛看可以,但這眼須是慧眼,這眼須是法眼,才可以見到佛。一般我們在自己的意識光影門頭上,所謂看到了佛像,既然是佛像,這只是個像而已,終究還不是佛。所以大家參看看什麼是佛?佛在那裡?坦白說,我們要見佛之前,要先見法,對法要有正確的認識。在法上佛稱為空王,什麼是空?不是你意識上空空的感覺便是空。真正的空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修行要修行這樣才有一點見到佛的味道。能夠這樣見到佛,你就見到解脫相,見到你生命的本來,這樣叫見佛,也叫念佛,或念佛的境界,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智慧。
5修行能不能解脫,除了功夫之外,功德也蠻重要;所謂功德不夠,換句話說,是在指我們整個心胸氣量打不開來。你功夫跟功德夠了,全身的神經細胞就慢慢松放,氣脈的現象才會呈現。密宗所講的三脈七輪。三脈,中脈、左脈、右脈;七輪從底下開始,海底輪、臍輪、心脈輪、喉輪、眉間輪、頂輪、梵穴輪,這三脈七輪的總關鍵在心脈輪。心脈輪的上下,上是喉輪,下是臍輪,臍輪就是風輪,心脈輪是火輪,火輪包括我們身心情緒的狀況,它會不斷地給我們信息。你在心窩的膻中穴這裡觀想心月輪,一邊念誦咒語,可以說是使風輪融於火輪中,而風火之輪則在心月的清淨潔白中轉為水輪的清涼透明,這樣喉嚨便慢慢松開來了。只要你自己實際在法門上用功,三脈七輪便可由這樣的轉化過程而打通。你三脈七輪一打通,那全身筋絡這些松開來了,自然沒有身體的感覺。所謂忘我方才談得上,而無我也就由之比較能夠體會得來了。再說功德,什麼叫功德?內功和外德。內功,見性是內功,智慧通透是內功;外德,做人處事方面能夠中規中矩的,能夠如法如儀的,這叫外德。你平常生活講話不對,態度也不對,那外德錯了。外德沒有,內功你說你會有嗎?外德等於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操守。我們一般人都是自己在綁自己,內在的觀念本身就是繩子,把自己捆得動彈不得,然後在做人做事的操守上損人損己,所以我們修行一定先要將自己的心胸氣量打開來,這樣外德可以累積,然後憑內功與外德做到忘我,最後證悟到無我而得解脫。
|
|
|
|
|
|
上一篇:首愚法師:皈依是大修行
下一篇:首愚法師:專心一個法門,就能走通佛道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