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學習戒律的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佛教自唐代禅宗盛行以來,清規幾乎取代了戒律。宋元明清的佛教每況愈下,時至今日,清規也有名無實了。以至現在有許多僧尼,既不懂得清規,也不知戒律,行為無所適從,僧團不如法的事層出不窮。要想正法久住,必須提倡戒律。所以本文將著重談一談學習戒律的意義。

  一、戒律的名稱和含義

  戒律二字各有獨立意思。梵語屍羅,漢譯曰戒,又曰清涼,《大乘義章》卷一說:

  言屍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火,焚燒行人,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以具有防非止惡功能曰戒;由能遠離身心熱惱曰清涼。

  梵語毗尼,漢譯曰律,又曰調伏。《大乘義章》卷一說:

  禁制之法,名之為律,律猶法也。

  佛教戒律,好比世間法律,能夠規范行為,判定是非。《行事鈔資持記》卷一說:

  律者,梵語毗尼,華言稱律,今約戒疏,統括諸文,不出三義:初言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輕重開遮持犯,非法不定。二雲律者,分也,謂須商度,據量有在,若律呂之分氣也。又雲教相所诠四字斯盡,謂犯不犯,輕與重也。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濫,有同氣候也,三雲律字安聿,聿者筆也。必審教驗情,在筆投斷。

  這裡用世間的法、律呂、筆三事,來解釋律,顯示了律具有衡量是非,辨析輕重和臨事判決的功能。清淨的律儀能調伏六根,能調伏三業,所以律又稱曰調伏。

  戒律通常又稱為波羅提木叉,漢譯別解脫,又曰處處解脫。《大乘義章》卷一說:

  木叉者,此名解脫。戒律名為解脫,有其二義:一者戒行能免業非,故名解脫,二者能得彼解脫之果,故名解脫。七眾所受律儀能別別解脫口七支惡業,稱為解脫;由此正行能得解脫果報,名為解脫。

  戒律還有許多名稱。《行事鈔資持記》卷三說:

  屍羅言冷,無破戒熱故,及三惡道熱;亦名善夢,持者常得善夢故;亦名為習,由善習戒法故:亦名為定,若住戒者,心易定故;亦名為池,群聖所浴故;亦名纓絡,老少中服常好故;亦名為鏡,由戒淨故,無我像現;又名威勢,如來住世有威力,是屍羅之力故。

  這是根據戒律的作用與功能,安立種種名相,從而也可以了解到戒律在修學佛法中之殊勝功德。

  二、受戒必須學戒

  一個人受了戒後,首先要學戒,《十誦律》說:

  佛制比丘夏巳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辨比丘事,然後乃可學習經論。

  佛陀規定比丘在受戒後的五年裡專心學習戒律,明白了僧尼行為准則,能在僧團中獨立生活之後,才能學習經論。《十誦律》又說:

  諸比丘廢學毗尼,便讀誦修多羅,阿毗昙,世尊種種呵責,乃至由有毗尼佛法住世。

  受戒後要先學戒律,如果先學經論,就會廢棄戒律,所以世尊呵責這種行為。學習戒律,才懂得如何持戒,也不會違犯所受的戒法。社會上不懂法律的人稱為法盲;在佛教中不懂戒律是戒盲。一個人盡管不懂法律,但如果犯法,照樣要受到法律制裁;不懂戒律而犯戒,同樣會受到因果的報應。如《四分戒本》說:

  若比丘說戒時作如是語:大德!我今始知是法是戒經,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說戒中坐,何況多,彼比丘無知無解,若犯罪者應如法治,更重增無知罪。大德!汝無利得不善,汝說戒時,不一心思念攝耳聽法,彼無知故波逸提。

  這條戒是九十波逸提中的第七十三條,稱為恐舉先言戒。一個比丘耽心被別人舉罪,申言自己對戒律無知,以為不知者不為過,其實不然。對戒律無知除了清算戒罪,還要加上一重無知罪。有的出家人受戒後,不但自己不學戒持戒,對別人修學戒律,也持反對態度,這也是犯戒的。《四分戒本》說:

  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時,作如是言:大德!我今不學比丘,乃至有智慧持戒律者,我當難問,波逸提。欲求解者,應當難問。

  這條戒是九十波逸提中第七十一條,曰拒勸學戒。有的比丘不學戒律,人家勸導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指責勸導者。《四分戒本》又說:

  若比丘說戒時作如是語:大德何用說此雜碎戒為,說是戒時,令人惱愧懷疑,輕呵戒故,波逸提。

  這條戒是波逸提中第七十條,曰:毀謗別人學戒說戒,是犯戒的。

  三、戒律是僧伽判別是非標准

  記得在佛學院讀書時,有同學來京做客,和另外同學同睡一床,被法師遇見,法師指責曰:犯戒!那個同學就問:犯什麼戒?結果法師說不清楚。一個沒有學過戒律的人是無法辨別是非,因為他不知道僧伽所應當遵循的行為准則。

  在現實僧團中,由於人們對戒律的無知,許多事情都是不如法的,這裡我只想略舉幾例說明:

  1、使用淨人問題:淨人指服務在寺院中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是照顧僧尼衣食。現在有的男眾寺院使用大量女淨人,有的女眾寺院使用男淨人。如果從戒律標准去看,顯然是不如法。《僧祗律》說:

  僧得女淨人不合受,尼得男淨人亦爾。僧寺不能用女淨人,尼寺不能用男淨人。

  靈裕法師《寺诰》說:

  僧寺不得蓄女淨人,壞僧梵行,設使現在不犯,令未離欲者,還著女色。經有明證,隔壁聞聲,心染淨戒,何況終身奉給,必成犯重,此一向不合。

  不能使用異性在寺院中工作,因為有許多僧尼還沒有離欲,對於一個沒有離欲的人來說,接觸異性時間長了,未免會染著,乃至因此還俗破戒。

  2、剃度問題:在現在的僧團中,有許許多多的女眾依止男眾剃度出家,從戒律來看這是不行的。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說:

  比丘只能剃度沙彌,而不得剃度沙彌尼,因為佛也未親自度過一個女人出家,佛親自度過許多的比丘,親自度過兩個沙彌--難提及耶奢,但未親度一個女眾(《薩婆多論》卷二)。

  這在律中有明文記載,尼眾最初是由八敬法而出家,後來即由尼眾剃度尼眾,所以沙彌尼戒文中說:

  自非羅漢菩薩,不可度尼。女人可以在佛法中出家,但為防止漸染,杜絕譏嫌,不許比丘剃度女人出家。

  比丘不能剃度沙彌尼,沙彌尼必須依止比丘尼出家。除杜絕譏嫌,也為了防止染著。

  3、受戒捨戒問題:受戒之後可以捨戒,捨戒之後又可以再度受戒。這個道理很多僧尼大概都會知道,其實這僅僅適合於男眾,尼眾捨了戒後,是永遠沒有當比丘尼的資格了,《四分律》說:

  若不樂梵行者,聽捨戒還家,若復欲於佛法修淨行,還聽出家受大戒。

  羨慕五欲之樂,不甘於梵行生活者,可以捨戒還俗,之後覺得還是出家清淨閒適自在,還可以受戒。《十誦律》說:

  尼無捨戒,更不得重受。

  尼眾捨戒後,不能重受,原因是尼眾最初出家就是方便開設的。

  在現前的僧團中,不如法的例子簡直舉不勝舉。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對戒律的無知,也只有學了戒之後,才能知道這些事情的如法與不如法。

  四、學戒後才能成辦僧伽事務

  一個不懂戒律的人在僧團裡是不能獨立生活的,更沒有資格承辦僧伽事務,因為戒律是僧尼行為的准則,不懂戒律,行為就失去依據。學了戒之後,才能成辦僧伽事務。

  1、化導信徒。僧尼除了自修自學,就是弘揚佛法。弘揚佛法的內容不外乎兩大類:一方面宣講佛法,一方面傳授皈戒。以授三皈來說:釋迦世尊的第一個三皈弟子,耶輸伽的父親,在佛前如此說: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這樣一說,便算受了三皈依。道宣律師的《行事鈔資持記》認為,受三皈要先忏悔,之後正受三皈三結,也就完了。《行事鈔》南宋之後便失傳了,近代以來,都是依據明末見月律師的《三皈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薩戒乃至具足戒的傳授儀則編寫出的,共分八個項目:敷座請師、開導、請聖、忏悔、受皈、發願、顯益勸囑、回向,可謂隆重之至。三種受皈法,詳略相差甚遠,但各有意義,一個學了戒律的人自然知道選擇,在哪種情形下應該用簡略法,哪能種情況下應該用詳細作法。

  2、管理寺院。住持寺院的僧尼,必須懂得戒律,否則會錯亂因果。比如對僧物的處理,僧物有四種不同:一、常住常住:是眾僧廚庫寺捨眾具,華果樹木園儲畜等重物,體通十方,不可分用;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但唯局本處受用;三、現前現前:像施主供養當寺僧人的衣藥房具等,人局現數,物據即分;四、十方現前:如五眾亡人物,雖然分給大眾,但人無定限。沒有學過戒律,對僧物是分不清楚的。

  一個寺院的領導還要主持許多僧團事務,比如羯磨、說戒、結界、安居、自恣等。這些作法都各有詳細規定。只有明白了這些作法,才能如理如法地承辦。

  3、作師授戒。作師授戒是續佛慧命,但也不是任何僧尼都有資格的。根據《四分律藏·受戒犍度法》提出三個條件:一、十夏以上,要有十年的戒臘;二、知法:即通達二部律;三、能勤教授:即能認真負責教誡弟子。這三個條件中,知法應該是最關鍵的一條,倘若師父不知法,自已都需要依止別人,又何以為人作師授戒呢?

  五、戒能成就種種功德

  戒律在個人修學佛法上尤為重要,一切功德的成就都要以戒律為基礎,由清淨的律儀才能成就種種功德。

  1、成就善法:戒律如大地,大地能生長萬物,同樣的,持戒能成就種種善法。《遺教經》說:

  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

  沒有清淨的律儀,一切善法功德都不可能生起。《大智度論》說:

  若求大利,當堅持戒,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以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又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若無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

  世間最大的利益莫過於學佛了生死,成就菩提,要想成就這樣的善法就要持戒。《明了論》說:

  戒能生種種勝利,謂引生世出世間善法。

  世出世間善法的生起,都要以持戒為基礎。

  2、相好莊嚴,名聞十方:許多人都希望自已具有一副莊嚴相貌,他們想盡辦法,用各種裝飾品去莊嚴,其實這都不是最根本的辦法。你要想天生具有莊嚴相貌,就要持戒。《薩遮尼乾子經》說:

  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況得功德之身。

  一個不能持戒的人,勢必要墮落,即使丑陋下賤的人身都得不到,何況莊嚴相好之身呢?《地持經》說:

  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報。

  三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認的貴人相,也可以說是完美的相貌。一個人通過持戒,就能招感得三十二相。另外,如果要得到美好的聲譽也要持戒。《大智度論》說:

  人雖貧賤而能持戒,香聞十方,名聲遠布,天人敬愛,所願皆得。

  持戒的人即使沒有地位財富,他的名聲也能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

  3、人天之因: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以五戒為通往人天的護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則,而具足戒是完善人格的基礎。《四分戒本》說: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

  有清淨律儀,不犯戒,將來才能保持人身或生到天上。《善生經》說:

  若欲生天等,必須護戒足。

  護持淨戒,才能投生到天道,享受福報。

  4、解脫之要:持戒具有生天的果報,但出家人持戒並不是為了生天,而是為了解脫。持戒又是解脫之本,《遺教經》說:

  依因此戒,得有定慧。

  戒定慧是佛教的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斷煩惱,才能解脫。《涅槃經》說:

  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

  堅持淨戒才能見佛性,證大涅槃。《華嚴經》說:

  戒是無上菩提本。

  無上菩提就是佛果,持戒才能成就佛果。 

  六、能令正法久住

  在《四分律》中,說明佛陀制戒有十利,最後一點便是令正法久住。由於有戒律,才有清淨比丘;由於有戒律,才有和諧僧團;由於有戒律,佛教在社會上才有良好的形象。所以說,戒律能令正法久法。佛陀最初制戒因緣,便是為令正法久住。如《大集經》說:

  十方世界菩薩,請佛為五滓眾生制於禁戒,如余佛土,為法久住故,佛後許之,便制禁戒。“十方世界菩薩請佛制戒,原因是為能令正法久住。

  要想令正法長期住世,僧尼應該嚴持淨戒如理如法。《十誦律》說:佛法幾時住世?“佛答言:隨清淨比丘說戒法不壞,名法住世,乃至三世佛亦爾。

  佛法住世時間的長短,是取決於戒律的弘揚情況,僧尼的持戒程度。《善見論》說:

  佛語阿難,我滅度後,有五種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師;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三、若有中國十人,邊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以戒為師如法學戒,持戒,依戒行事,佛法才能久住。《薩婆多論》說:

  毗尼有四義,余經所無: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眾生(三善道)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門;四、是佛法纓絡,能莊嚴佛法。

  佛子依戒而住,戒能莊嚴佛法,能令正法久住世間。

  七、違戒過失

  比丘持戒能令正法久住,相反的,違戒破戒,沒有清淨律儀,僧尼就缺乏高尚的人格;沒有清淨律儀,就沒有和諧的僧團,沒有清淨律儀,佛教在社會上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形象。僧尼如果都與戒律背道而行,佛教必定要提前毀滅。僧尼違背戒律,能使正法疾滅。《十誦律》說:

  像法時有五滅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已聖;二、白衣生天,出家人下地獄;三、有人捨世間業,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

  有人捨去了世間業,而出家又不能持戒;在佛教界,無戒、破戒比丘卻居高位,道貌岸然,受人禮拜供養,有修有德的僧尼反受壓制,能使佛法久住世間嗎?《四分律》說:

  五種疾滅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誦律,喜忘文句,復教他人,文既不具,其義有阙;二、為僧中勝人上座,一國所宗,而多不持戒,但持不善,後生仿習,放捨戒行;三、有比丘持法持律待摩夷而不教道俗,即便命終,令法斷滅;四、有比丘難可教授,不受善言,余善比丘捨置;五、互相罵詈,互求長短,疾滅正法。

  律中所說這些現象,現在的教界似乎都存在,像這樣下去真令人耽心佛法還能住世多長時間。

  僧尼違背戒律,不依戒行事,對自已來說後果不堪設想的。《中阿含經》說:

  犯戒有五衰:一、求財不遂;二、設得衰耗;三、眾不敬愛;四、惡名流布;五、死入地獄。

  破戒的人現世名聲不好,未來要招感無窮的地獄果報。

  八、結 說

  綜上所述,可知弘揚戒律在今天的重要意義。但戒律畢竟是二千多年前制訂的,所以有許多人一提到戒律就有一種過時感覺。我們不否認戒律有他的過時成份,因為佛陀制戒是隨著因緣。但是戒律翻譯到中國後,尤其是經過南山律師根據中土國情所作的整理,許多內容都是可行的,也只有根據這些戒律,佛法才能得以延續。因此,作為現代的僧伽,有責任繼承它、弘揚它。  

上一篇:熄滅“心頭的戰火”
下一篇:超度嬰靈的真實故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