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華山思過崖:讓自己真切自然持續的求生淨土是功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關於淨土法門,西方極樂世界,有人不信,有人信而不真,有人真切自然持續的求生。
不信的人是世間凡夫,和雖學佛而不得要領的人。舉個例子,有人心髒有病,心慌,心痛,吃藥多年。偶遇中醫,中醫告訴他,若無大事不必吃藥,只要按時睡眠,世事看開,別太計較就可。這個人就不信,我吃藥多年尚且不好,按時起居怎麼能治我如此大病。 還有人腸胃失調,中醫告訴他,只要多吃五谷雜糧養元氣,並且不要吃得太飽(薄味養胃,過飽傷脾)。就可以好了。這個人也是不信,我吃的胃藥那麼貴都不行,哪裡有你這兩三句話可以治療的道理? 這是世間習氣障礙了你,出世間的事情你也去用這些邏輯推理去衡量了。 世間人也是如此,那些天生就有的憂愁的能力,狐疑推理的習慣,雜亂無章的思想是否值得再保留,真要在修行中不斷熏習佛理,“轉熟為生,轉生為熟”了。
《觀無量壽佛》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由此可知,法界身即是佛身,佛身是無所不遍,是以法界為體。 既然法界遍一切處,就在眾生心想之中,則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佛。這是證明念佛成佛的經典開示。這是道理,屬於理論。知道看了這個道理,不是利根仍未必能生出切願往生的心。
要信受,要真切求往生,今生證無量壽,還是要經過熏習。這就是一些半信不信的人,要在每天淨土教義的熏習中,克服自己的習氣,走到真切求生的無限光明大路上來。
我就是這中間人,信而不誠。這樣的人有一些特點,比如我,平時都念蓮池大師發願文,但是卻是按照文字念,沒有真心同時發出。平時也常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但是口念心中沒有味道。舉例,求生之心和世間經營之心在沒有智慧以前是互相矛盾的。 按照印光大師的文字所說(並非原話)———平時念到孩子的時候是真切的,力有千鈞,但是念佛時候心力不夠,難以得力。 所以念頭確實有力量的大小。 念頭還有個習慣,也就是說一直念一直念,念多了,這個念頭會自己經常蹦出來,你平時經常蹦出來的YIN念,其實也是你歷劫的熏習修煉啊。總之都是靠熏習的了。
我這幾年修行淨土都是假的,到現在也是假的。但是假的修久了,靠熏習的力量,逐漸會成為真的。在你拋棄了雜念以後,會發現往生很容易。
昨天晚上睡晚了,早起很疲憊。洗漱,吃飯,十念法,不淨觀。看看才8點,廣州的八點很早,然後不由得又躺了一會。又是憂慮,和期待的心態占據了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