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2010年元月22號農歷臘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悟道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10年元月22號農歷臘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悟道日
釋迦牟尼出家後,曾多方尋訪明師,以求大道。他見眾多修行之人,或以草為衣,或不食自餓,或翹一足,或臥塵土荊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為然,知其皆為外道。
  後來,釋迦牟尼從師隱居山洞的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學習禅定。前者教他“追隨沉思默想步驟”,就能得到“空寂王國”;後者對他宣讀“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狀態”。

  於是釋迦牟尼獨處一山洞之中,盤膝趺坐,面壁靜心,以求覺悟。春去秋來,終無所得,他明白了這不可能得到啟迪,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去體驗禁欲苦行,以求解脫。
按此在新窗口浏覽圖片





  釋迦牟尼獨修苦行轉眼已六年之久,他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至七日食一麻一麥以至於不飲不食起來。終於,他身體變得極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觸背脊。

  有一日,他忽然覺悟到:過度享受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沒有辦法進趨大徹大悟的法門於是他決定重新進食,再參玄道。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常趕牛在苦行林邊放青。素日裡看母牛,入河洗浴干淨,擠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釋迦牟尼接受了供養,發願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眾生。”遂即服食。

  自此,釋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後,體力強健,已回復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

  釋迦牟尼放棄苦行生活後,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畢波羅樹(又譯菩提樹,即無花果樹)下坐了下來。他發下誓願:“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他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靜思默想。他的思維追憶著過去的經歷,用大智慧觀照宇宙人生的緣起本心,經過長時間的思索,進入一種“明白”或“醒悟”狀態,達到“既不知道滿意又不知道失望”的情況,似乎錯誤消失,智慧湧現,黑暗過去,光明到來。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升座之後即圓成菩提道果祥光照躍天地,菩提道果是大乘佛教的出世聖果,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眾生脫離苦海的就稱為菩薩。

  釋迦牟尼即將成佛,祥光上沖死亡與欲念之魔的魔宮,魔王波旬想阻撓他圓成佛果,便命令三個魔女前去蠱惑他。

  三魔女一名特利悉那(愛欲),一名羅蒂(樂欲),一名羅伽(貪欲)她們盛裝嚴飾,羅殺臨風,蘭麝馥郁,凌波微步來到釋迦牟尼身前,殷勤獻媚,桃面嫣然。但釋迦牟尼深心寂定,視而不見,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個魔女不肯死心,竭盡種種妖娆之態,YIN蝶之狀,釋迦牟尼訓誡她們道:“你們形體雖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貯糞機,不自知恥,還敢來诳惑人嗎?”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見自身惡態,只見骷髅骨節,皮包筋纏,膿囊涕唾,丑狀鄙穢,魔女看後,意念一轉,羞恥慚愧,匍匐而遁。

  魔王波旬見魔女無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屬全部魔將魔兵毒蟲怪獸,帶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蟻殺向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端坐金剛寶座之上,毫不恐懼驚動。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處皆紛紛散落。他告訴魔王道:“我所以得成菩薩道是因為從三僧祗無央數劫以來,積集了無量福德智慧,圓滿了六度萬行。你來攻我,不是以卵擊石,自取破滅嗎?”

  魔王不聽勸告,一味蠻橫,率眾向前,釋迦牟尼身放淨光,魔眾盡皆跌撲。天帝又請菩薩相助,菩薩使法,洪水滔滔洶湧而出,惡魔怪獸盡淹其中,狼狽敗退。〔佛教認為,世界自成至壞叫一劫。〕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這天晚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他默坐金剛座上,示現種種禅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現天上,他豁然大悟,得無上大道,成為圓滿正等正覺的佛陀。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之時,大地震動諸天神人齊贊,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許多苦厄,一時體息,天鼓齊鳴,發出妙音,天雨曼陀羅花,曼殊沙花,金花、銀花、琉璃花、寶花、七寶蓮花等。

  至此,釋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開始教收徒,傳授他所證悟的宇宙真谛。
 

上一篇:假如米勒日巴的父親沒有過早去世
下一篇:放生時要為這些動物皈依三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