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和風:如何發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薩發願有總有別。“四弘誓願”為總願,一切菩薩初發心時,必發此願。別願則依個別因緣而發,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吾人修學大乘菩薩道,必得了解何謂“四弘誓願”及如何發願,如此才稱得上修習菩薩道。

  諸佛弘誓

  首先,先解釋“四弘誓願”之義。“四”為數字。所願廣普曰“弘”,即所發的願是廣大普遍利益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或為眷屬利益而發。自制其心為“誓”,發誓後,心就被誓給限制住,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一樣。志求滿足為“願”,“志”是心中所定的目標,《論語》雲:“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向一旦定了,便勇往直前,直到滿願才罷休。

  思惟“弘誓願”三字,越覺誓字特別有意思。吾人平日也常發願,二課回向時也發“願生西方淨土中”、“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為何我們仍然悠悠忽忽的過日子,一點都不像願意往生的樣子呢?若能有強大的約束力,只要我們忘記念佛,忘記要往生,就立刻約束、提醒我們提起佛號和信願,這樣何愁不能往生。問題在於約束力從何而生呢?

  誓願有力

  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立下四十八大願,每一願的首句和末句都是“設我得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就是‘誓”。凡夫平常若要人相信自己的為人,總會當眾起誓:“若我所說有半點謊話,就不得好死”。又如賭徒為了向家人宣示自己不再賭博,便往往發誓:“若我再去賭,就砍斷一根手指,以示警告”。這三者的相同點都是若沒做到某件事,就讓自己吃苦頭,這就是要用可怕的結果來鞭策自己。

  古代祖師大德仿照此例,便常常這樣起誓:“若我又犯……過錯,我就下地獄”。乍聽之下,真令人心頭為之一驚,不得不深深佩服祖師大德的勇氣。事後仔細思惟這當中的道理,不難發現纖毫惡事都是地獄因,即使我們不像祖師發此重誓,死後仍會墮入地獄受苦,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不知警惕呢?就是這種鴕鳥個性,使我們不惜“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期有何樂”。無常大鬼我們看不到,所以不知道畏懼。

  因此,我們應效法祖師,用有形的誓詞來針砭自己,以收“約束”的效果。

  但辦肯心

  想想自己一定得用“下地獄”作為誓詞嗎?不必!可視各人習性而有所不同。因為,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罩門在何處。蕅祖說:“但辦肯心”,一旦肯狠狠抓住自己的罩門不放,便能收“約束”的效力。如慚愧心強者,一旦犯錯就慚愧不已,不敢再犯,故不必強發“下地獄”的誓言。而孝心懇切者,便可以“若我學佛怠惰,就是對不起父母、子女”自我策勵,也能發揮不錯的功效。如果自知根鈍障深,便可如是起誓:“若我沒做早晚課,就請佛菩薩給我重重的懲罰。”

  相信在“誓言”的驅策下,做課就能一切平順。如果因為沒做功課而遭惡報,當下也不必怨天尤人,因為是自己向佛菩薩提出的要求,就默默念佛,安心受報吧!

作者:和風

  最後要問,該如何起誓呢?分兩個層次來說明。

  一者,先檢視平日自己最常犯的毛病,將它列在紙上,擇一、二點最感困擾的如偷懶不做二課、脾氣暴躁、念佛昏沉或散亂來先下手。

  二者,找出自己最害怕的果報。總之,方法千變萬化,可隨個人需要而作調整,但是切記把握簡單和具體的原則,如此才容易切實履行。

  菩提路上,非誓不足以滿願。若自己個性被動,又真想在佛道上有所成就,就為自己起個誓吧!就此上路,相信必能往生無礙,直登一生補處。

  摘自《弘化》2008年第6期

 

上一篇:淨空法師:讀誦大乘回向西方極樂世界的往生實例
下一篇:益西彭措堪布:表演的壞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