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做同樣的事為何果報不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雖然因果不昧,但大善知識的手眼亦不可思議!

南泉斬貓,究竟落不落因果?

當然落因果。但是,做同樣的一件事,凡夫與成就者有很大差別。主要有兩點:1、所落因果有差別;2、受報方式有差別。菩薩是“心能轉物”,來去自如;凡夫是“物能轉心”,完全為業所牽。

一、發心不同,果報有別

釋尊在《大涅槃經》中說過,他在往昔無量世前做大國王的時侯,曾供養一位婆羅門四十年;但有一天,這位婆羅門說了誹謗大乘佛教的話,世尊說:“我於爾時,立斷彼命”。當與會的菩薩問,世尊當年是否已住於“一子地”?(即,等視眾生,猶如一子)世尊說,當年已住此地,於一切眾生無嗔恨心;但為真實利益眾生故,斷彼命也。該婆羅門以誹謗大乘之故,命終即墮地獄;在初入地獄的一剎那,憶念起自己是被某大國王所殺。為何被殺呢?是因為自己誹謗大乘佛法。思及此事,立時於大乘法起恭敬心。以此一念恭敬,當下就從地獄中出,生於知足天中。釋尊於是說,我不僅沒有剝奪他的生命,相反,還增添了他百千歲的天壽。世尊說,我以殺此婆羅門功德故,速超多劫成佛。在相它經文中,還記載過釋尊做大商主時,曾有一名惡人欲害五百善士,當時為救護五百善人、兼為遮止惡人罪業故,殺掉了他。以此功德,又超越多劫成佛。

殺生是大惡業,為何釋尊行之,反有功德?以發心不同故。我們凡夫所有殺生,皆是從貪嗔癡起,因此成就的都是三惡道的種子。而菩薩殺生,則是出於極大的慈悲心,出於愛護眾生、利益眾生之心,(如密教中的憤怒本尊,實是慈悲至極,方便化現也)因此成就的是菩薩道,是功德資糧。這和凡夫的殺生有極大差別。

當然,即便如此,因果亦不昧。釋尊後來受金戗之報,即為此也。

二、證量不同,於彼眾生,利益有差別

菩薩的修行,一切為眾生,身語意業,所有功德,念念回向眾生。因此,凡與之結緣的,決無空過者。經文上說,就像妙香,如果眾生恭敬受持,身染香氣;而忿怒擊打、乃至以足踏碾,亦染香氣。釋尊在過去世做仙人時,曾有一青雀在其頂上築巢,仙人為不驚動惱害彼故,七年中端坐不動。此青雀本於無記中種下了輕慢菩薩的業,但以菩薩攝護故、回心驚憫故,兼與菩薩結緣故,獲大福報,多世為王,至佛滅後近千年,仍受國王身(《五燈會元》上有詳述)。又:西藏密勒尊者,在初學時,曾受師兄俄巴喇嘛之命,做降雹法,以警示破壞佛法的惡人。當時因普降冰雹,打死幼小生靈無數;尊者以麻袋盛滿鼠雀屍體,哭訴於師兄前。俄巴喇嘛告訴他,這些被無辜打死的眾生,將會是他成佛時的弟子;而在尊者未成佛前,俄巴喇嘛以成就力,攝受於彼,使其解脫。當時密勒尊者心存疑惑,俄巴喇嘛彈指之間,即使所有鼠雀復生,飛奔四散而去。尊者於彼時,對佛法生大信心,對善知識的成就亦生大信心。(詳見《密勒尊者傳》)

所以,南泉斬貓,實乃為廣大利益眾生而行的菩薩法,是從極度的慈悲心中流出的善巧方便,與我們凡夫的行徑,可有天壤之別!因此索達吉堪布在《密宗斷惑論》中說“小乘中本為根本重罪的殺生,只要由大乘的大悲心或由密乘的大智慧來攝持,也可成為積累資糧的殊勝方便”。我們切不可以凡夫知見來推測聖人的證境,犯下誹謗善知識的過錯。

三、大善知識的善巧方便難以測度

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無厭足王,發現彼王坐於高廣座上,審判犯人,處以種種酷刑,或斷手足,或挖心目......慘不忍睹。善財童子在驚怖的同時,於王退失信心。無厭足王於是帶善財童子入己宮室,善財童子見其室容納一切諸佛淨土,事事無礙,無有窮盡。國王告訴他,從我本願,寧可千萬劫處地獄受苦,亦不願給一蟲蟻造成惱害;更不用說殺傷眾生了。但是該地世風日下,人民多樂貪嗔癡,喜造無盡惡業;為方便調伏彼等,我化現出許多人,讓其犯法,再處以酷刑。彼眾生等,因睹慘烈刑罰故,棄惡從善,而我實際不曾殺害眾生。可見菩薩的手眼不可思議!但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證明了因果的可怕,如果不是為避免因果,無厭足王為何要“變出化人”來用呢?

因此,南泉斬貓就更復雜了。因為,菩薩可以“化貓”為用,以助利生事業,其甚深智慧、善巧妙用,誰能測度?從《華嚴》中,可以看出:很多善知識的境界是凡夫不能揣測的,如婆須密多女,得離欲三昧,而示現貪欲相;凡與之結緣的男子,則獲不同程度的解脫。無厭足王,得慈心三昧,而能顯現嗔相,利益眾生。勝熱婆羅門,示現癡相,修外道法,投身撲火,而實能折服一切外道,令入諸佛正見……所以,《華嚴經》中,善財童子每每對善知識退心時,護法神總要提醒他:“善男子!求善知識莫生疲懈;見善知識莫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敕皆應承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莫見過失!”莫見過失,就是教我們不可以凡量推測聖量,以善知識成就不可思議故。

所以, 末學認為, 對我們凡夫而言,有兩件事要注意:

1、要對如來、善知識生堅固信心,以其境界非凡夫能揣度故。獲甚深智慧與功行的佛菩薩、大善知識,心力自在,來去自如,能方便化現種種境界,誘導眾生。佛受金戗馬麥之報,是為了向我們展示因果報應的真實不虛,並非尚有宿業未了;如果尚有余業,又如何能成佛呢?《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說,證究竟空性,不僅斷了煩惱了現行,而且斷了一切煩惱的種子,也清淨了一切業障的種子。如何還會再受報?但為調伏眾生之故,方便示現也。《維摩經》中,如來示現病相,讓阿難取乳為藥;乞至維摩大士門前,大士呵斥阿難說,快閉嘴,不要讓他方菩薩聽到你的粗言,而退失菩提心。什麼粗言呢,即是說“如來有病,需乳為藥”。轉輪聖王以小福德,尚且無病,何況如來萬德積聚之身?但以佛出娑婆世界,為攝受調伏下劣眾生故,方便示現業報故。《大涅槃經》上說:“如來住於大涅槃,處處示現涅槃”,即此之謂也。

2、不可效彷聖人的舉動,以因果真實不虛故。古德曾雲:“踏破毗盧頂上行”、“一棒打死喂狗”等語,“騎聖像”、“燒捨利”等行,如果未徹悟的人,如果也去說、也去做,決定免不了下無間地獄,以誹謗三寶故。因此,我們凡夫千萬要注意這點,不要把自己也當成聖人,我們的種子、我們的業力,與佛菩薩、善知識有天壤之別,不得草草!南泉斬貓得,我們卻斬不得!

西藏有句話:“凡夫不能做瑜珈士的行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為”;漢地也有句話:“發心要大,膽子要小”。因緣果報,明明昭昭,我等初學,焉能不慎!

 

 

上一篇:孕婦讀地藏經感應神奇,竟能與胎兒心靈交流
下一篇:《法句譬喻經》佛陀教給我們的減肥妙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