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整理關系-父母關系是一切關系之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與父母的關系是一切之本,在所有關系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父母的關系,無論父母是否健在,無論是不是與父母同住都不重要,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決定了我們往後與其他人的關系。如果你不是由親生父母撫養長大,那這裡所謂的父母是指在你心中的地位等同於父母的阿姨、養父母、兄弟,可能是你的姑姑、姐妹、老師等撫養你長大或代理父母職位的人。 你與父母的關系極為重要。如果跟父母之間有任何不滿,往後的人生就會一直帶著這份不滿;如果跟父母的關系良好,就會把相同的贊賞與感謝帶入往後的每一段關系裡,因為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際關系都是孩提時代與父母關系的復制。比方說,你憎恨父親權威、武斷的本質, 長大成人後,你會漸漸吸引那些權威的、掌控的,或是會將恐懼加諸你身上的人。
一種可能,就是你會成為你所憎恨的,或是顯化你所憎恨的,就如同你會成為你所愛的、顯化你所愛的。如果你很愛父親,你可能會像他,但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討厭或害怕父親, 你也可能會變成跟他一樣。 父母並不是活在你之外,而是在你裡面。 即使你的身體已和他們分離,即使你已長大成人,他們仍活在你的內在。有人可能會說:“我已經長大成人了,父母跟我的關系早就沒有影響。也許我小時候曾經受過傷害,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傷痛早已不在。我了解父母親經歷的,也了解他們不該為此負責。”這是典型大人會說的話。但我們內在都有一個小孩,受傷、受驚嚇、感到失望的並不是大人,而是內在小孩。這個小孩可能會突然產生非常愚蠢又原始的極度與憤怒,而你會訝異自己的內在竟有這類情緒。關系中的傷痛會使你與較低意識結盟,而較低意識具有破壞性,會讓你進入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但如果這些關系獲得療愈,譬如你與母親的關系已經療愈了,母子關系變得很好,你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可以與所有女人連結,因為這些關系都活在我們之內。
巴關說:如果有人向我抱怨他跟老板、伴侶或朋友之間的問題,我會忽略這些,而先去處理他跟父親或母親之間的問題。改善你與父母的關系是第一優先。理論上,所有人際關系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系,所有關系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你與家人朋友的關系、與同事的關系等等都取決於你與父母的關系,一旦與父母的關系改善了,一切都會改善。生命即是關系,因此生命也反映了這些關系。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與父親不和,財務可能就會出問題;如果你跟母親的關系很差,就會產生不必要的障礙,因為生命會反映出關系中的問題,生命即是關系……
當這些關系得到療愈時,人會開始成長,跨越之前認為不可能跨越的障礙。要療愈傷痛並不困難,只要一份意圖、一份實際應用的努力,療愈會發生在你接受愛或給予愛時。 改善與父母的關系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開始去體驗他們,體驗他們內在的苦。一個暴力的父親可能因為他從小也生長在暴力的環境下,缺乏溫暖與愛,沒人教會他如何去愛自己的小孩,所以他模仿了自己的童年經歷去“愛”自己的孩子。一個唠叨抱怨的母親可能因為她也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習慣了用唠叨抱怨去生活。一個不會贊美只會指責的父母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有著類似的童年。他們是被影響的,不是天生的。他們只是一個“果”,不是那個制造問題的“因”。這樣去想你就會學會寬恕和原諒!對“果”去執著是沒有用的,“果”是被動的,“因”才是主動。可是如果去追尋原因,你不知道要追溯到家族的多少代,還要追溯時代和社會,這當然毫無意義……
所以抱怨父母是沒有用的,你必須致力於改變自己對父母的想法和評價。人們習慣於去改變他人,但這樣會一事無成,你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最奇妙的是,你若改變了,只須再等待一段時間,他人就會自動改變。當你改變自己的想法後,你會重新開始鏈接父母,接納他們,愛他們真實的樣子,而不是你希望他成為的摸樣,從而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會改善。
真心的祝福您!

 

上一篇:佛教修行中“十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下一篇:親人眼中無偉人,近臣眼中無明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