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裡面又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對於德才的判斷。一定要用有德的人,才能經驗再高,不可輕用。因為才能經驗高而無德,一定會有一個特質,叫傲慢。在我們這個時代,有才華而不傲慢幾乎不可能,除非家教非常穩。我們這二、三代缺乏倫理道德教育,孩子一有才華,父母很喜歡炫耀。幾個父母,孩子很才華,不斷的懂得提醒他、抑制他的傲慢心?這樣的父母是相當有智慧。
我們冷靜觀察,我們的人生過程當中,什麼時候會增長傲慢?一不小心就會增長傲慢。比方說外在的條件,頭發比較黑,會不會傲慢?假如今天你六十歲,一根白頭發都沒有,你就會說:你看。人一傲慢,像我們四十歲就有白頭發,不就很難過嗎?一傲慢就壓到別人了。包含你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你身高多高?我們在這個攀比的社會上來,坦白講,又自卑又傲慢,比不上人家就自卑,比人家好一點慢心就容易增長。包含學歷高的容易傲慢,以前曾經積累的這些經驗也容易傲慢。包含學傳統文化,你哪一年開始學的?我去年才學。去年,我二00五年就開始學了。所以一個人要有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的自知之明在哪?在每一個起心動念錯了,自己能夠知道,這才能當一個明白人。
所以,孔子在《孔子家語》裡面也有講到,“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一個讀書人,必須要先有德、善良,再求多才干。沒有德行,而多才干,孔子說“譬之豺狼不可迩”,你不能接近這樣的人,你讓他一掌權,你控制不了局面,歷朝歷代都有這些情況。因為傲慢的人又有能力,他那個傲慢,到時候誰講,他都覺得自己對,你就沒法制止他的行為。所以司馬光先生總結,“正直中和之謂德”。公正無私、直率,做什麼事情循中道,不會偏激,考慮事情一定是以和諧、以大局為重,這正直中和。人常常分自分他,他就不能和,他可能一句、二句言語,都有可能造成人與人當中的分別、當中的一些對立。所以人要很慎重言語,言語要讓人家去掉分別、去掉執著,而不是產生分別跟執著。您看我們師長,人家問他說:你是哪裡人?師長說:我是地球人。一來,大家不要太分自分他;二來,這個時代的人,什麼心態才符合地球公民?要念念為地球著想,不然是不合格的地球公民。因為地球都快要被我們破壞到不能居住了,所以老人家的話中是有很多啟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