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有十種過
摘自淨土大經科注(二次講)-第566集(淨空法師)
念老接著前面為我們細說第五種惡。五種惡古時候兩個說法,第一個就是飲酒,第二種說法,這飲酒裡面包括十惡,五惡裡頭包括十惡。念老把這兩種說法都採取了,「兼採兩說」。「首重五戒」,因為第五說的是飲酒。在經文裡面佛又廣勸大家修學十善。上面兩種講法看起來好像是不一樣,實際上是沒有違背的。五戒、十善只是開合不同,五戒展開來是十善,十善歸納起來就是五戒。五戒裡頭不妄語包括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所以加上前後,前面不殺、不盜、不YIN,後面不貪、不瞋、不癡,就是十善。念老這個解釋很好。「蓋好酒貪杯即是貪惡」。喝醉的時候容易發怒,這就是瞋毒。酒醉了人昏迷,「飲之過度」,「不省人事」,這是癡毒。可見得飲酒這一惡又跟貪瞋癡有關系,是貪瞋癡的助緣,飲酒容易把貪瞋癡引發出來,惡業就成立了。
《資持記》裡面說酒有十種過。第一個,「顏色惡」,酒喝多了,臉色不好看,言談舉止都不端了。第二個,「少力」,力是體力,走路的時候東倒西歪。第三個,「眼視不明」,真的,看東西看不清楚。第四個,「現瞋恚相」,沒喝酒的時候這個人還挺溫和的,酒一喝醉了之後就變了。古時候往往用酒醉來觀察這個人的德行、品德,故意把他灌醉,看他醉後的表態。性情好的人,醉之後他就睡覺,沒有這些惡的現象,可見這個人平常心平氣和,對人對事對物他都能放下,不受這個干擾。第五,「壞業資生」,資生,用現在來說,資養我們的生命,壞業資生,不是善業,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對我們身心都不好,都有損害,沒有好處,所以酒不能過度。第六個,「增疾病」,往往是疾病的增上緣,不喝酒,這個病潛伏在那裡不發作,飲酒會引導潛伏的病毒發作。第七個,「益斗訟」,就是爭論,這是瞋毒,強詞奪理,一般講不服輸,好勝,所以這瞋毒。第八個,「無名稱」,沒有人贊歎你,世間沒有贊歎酒喝醉了的人,批評的多,沒贊歎的。第九,「智慧少」,沒智慧,這是愚癡。第十,「命終墮三惡道」。要曉得命終墮三惡道,我們祭祀鬼神的時候就不要用酒,酒跟三惡道有緣,祭祀鬼神應該跟供佛一樣,一杯清水,清水表法好,表清淨心,我們大家心都清淨,這個好,供酒不好。這十種,「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癡」,貪瞋癡三毒。
又世間話所謂的「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惡」,犯罪造惡,在之前,十之八九都是酒醉了。「今經雲」,這經上說,「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貪癡二毒」,這個美是美食。「是故飲酒一惡」,經過這樣一分析,這裡頭確確實實有意業的三惡,就是貪瞋癡。「故上之兩說,唯開合之異」,開是展開來說,合是歸納,歸納起來是五惡,展開來是十惡,實在講是一個意思,五裡頭包括十,十裡面歸納起來是五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