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
為了讓更多的無明靈魂,得到真理解脫而修行,這就是佛法的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密宗、禅宗、顯宗,皆是修行通往自性之道路,若行者不見自性,執迷道路本身,就是墮落外道,不能見佛。密宗的上師相應法,三味耶戒,就會成為魔王的控制,沉淪黑暗地獄;禅宗的明心見性,見性無法,就會成為狂禅,犯大妄語罪,破壞佛意,扭曲經典,墮落地獄。 修行,目的要明確,最基本的標准,就是破生死幻塵,這個目的若達不到,所有的修行,皆是鏡花水月,空談而已。破了生死,堪破想陰虛妄,自性於心所現,就是覺照湛然,入聖道,不落生死六道,這裡才是登聖境的開始。 不要一上來就誇海口,我要證如來,我要成菩薩,我們先做一個證悟自心覺照的阿羅漢,不墮生死六道,再談下一步的無生法忍,否則,失去確實可行的目標,也就失去了每一天修行要進步的標准,也就失去了解脫的信心,修行就會變成虛妄的謊言。生死都無力掌握的人,妄談佛法,豈不是自欺欺人? 生死在哪裡?在心靈覺知分別處,在想陰經驗虛影處,在我執攀緣需求處。當我們真心修行,心生離捨世間的堅定決心,能夠隨時內觀自心貪愛攀緣,忏悔我執,清淨欲望,久而久之,則心地柔軟清淨,意識就會離開心靈習氣欲望的左右,展現意,於識的分離。識——就是記憶觀念;意——就是心靈動機。意脫離識的左右束縛,意,就會體現出心的需求;意與心靈需求一體,心靈需求淡化、溶解,則意不再獨立存在,就會融化在心靈深處,離於需求動機的清淨。心靈遠離需求欲望的動機,則意識消融,心靈色塵分解,自性明覺於心所現,就是覺照力,覺照猶如太陽,普照身心,無染妄念,這就是想陰破。識性所現虛空,無染不掛,虛空遍滿光明,是行陰世界,那就是天道,以及聖境的下層,從天人到梵王,從諸種梵天王,到五、六地菩薩,正果阿羅漢,都在這裡體現。 當虛空光明所現聖境,心精妙明,無染聖境界,不辨真實,則天宮世界,梵天眾生,皆會融化,心不掛塵,塵消心散,虛空融化,覺性顯前,這就是法界——入無生法忍,證不退轉果位。法界無有時空,眾生自性皆空,空性無別,依眾生覺性,依覺性覺自性空性,展現明覺法性,法性光明展現覺性自性的不同程度,所現八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區別。 八地菩薩以下,都在識性虛空中,展現有法可依的智慧;八地菩薩以上,諸法無生,依覺所現,就脫離了諸法的妄想制約,這就是法我皆空,三摩地起修,直達佛地。猶如束縛身心的鐐铐打開,身心與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