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陳柏達:善的標准和種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要改造命運就必須決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造惡業,就不會有苦果或凶事。善要積得廣,才能產生受用。否則一邊行善,一邊造惡,那豈不像愚笨的人一手拿掃把,一手在灑土,地永遠也掃不干淨。然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它是個“三歲的小孩都知道,八十歲老翁做不到”的問題。所以春秋時代,衛國有一個大夫名叫遽伯玉,二十歲就開始下反省的工夫,每天都有缺點可以改進,到了五十歲時還發現四十九歲的缺點和過失。

   可是有些人每天都認為沒什麼過失可以改,這實在是因為他不了解什麼叫做過失的緣故。所以要改造命運,必須先明辨善惡。下面我們先來談談善的種類:

   01、真善——有益於人(雖打人罵人)是善。

   假善——有益於己(雖敬人禮人)是惡。(引中峰國師語錄)

   02、直善——從良知出發,不計較名聞利養,不貪欲樂果報。

   邪善——抄襲別人,或追求物質,愛好名利,或期望未來的果報。

   03、端善——行善完全出於濟世、愛人、敬人之心。

   曲善——行善夾帶媚世、玩世、侮弄之心。

   04、陰善——為善而不被人知曉。

   陽善——為善而為人所知。

   △ 朱柏盧治家格言說:“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做善希望別人知道最要不得,因為你做了一件善事被人知道,便會被人嫉妒或稱贊。被人嫉妒,你就可能會招到毀謗,惹來離奇的災禍。萬一被人稱贊,你做的福報就會報銷了一大部分,將來所結的善果就很少。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諸君便會明白其中的道理。譬如,你把果樹種在很明顯的地方,這棵果樹將來的收獲量一定大大減少。因為不但許多過路的人會順手摘去果實,也有些頑皮的小孩喜歡爬樹摘果子亂丟。所以做善事被越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福就損失越大。難道你還不覺悟?做惡可就不同了。作了惡業讓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因為你做惡讓別人知道了,別人就會責罵你、批評你。有許多人評擊你、責備你,你的惡業無形中就減輕了,將來結惡果時不致於那麼可怕,那麼重!所以說做了惡事讓越多人知道,我們將來所受的禍害就減輕,因為你已經讓惡業報掉了一大部份了。

   05、是善———有些善惡,不可單從眼前的利害去決定,需要從長遠的流弊來判斷。譬如,子路救了溺水的人,那人就送了一頭牛道謝,子路收下來,孔子聽到了說:“從此以後魯國人都會樂於拯救溺水的人了。”因為救人和感謝會造成風氣。

   非善——只考慮到現在和某一個人,沒有考慮到久遠的影響。譬如:魯國的法例規定,如果有人肯出錢去贖回被鄰國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給一筆獎金,作為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很富有,贖人卻不願接受獎金。孔子知道了就罵他說:“你錯了,君子作事可以移風易俗,成為大眾的規范,怎麼可以只為了自己高興,為了博得虛榮,就隨意去作呢?現在魯國人少,大都是窮人。你這樣無形中創下了惡例,使大家都認為贖人接受賞金是一件丟臉的事,以後還有誰贖得起人,從此以後贖人回國的好風氣,將慢慢消失了。”在一般人的眼光,大都會以為子貢做善不領賞金是廉潔的好事,子路接受贈牛是不高尚的事,但孔子的看法卻與眾不同,反而稱贊子路、責備子貢。這是孔子十分高明的地方。所以判斷善事不可以根據表面的行為,而要考慮它的流弊;不可只看現在,要看將來的結果;不可只看個人的得失,需看對大眾的影響。非善的其他例子多得很,例如:不應該的寬恕,過份稱贊別人,為守小信而誤大事,寵愛小孩而成大患等。(了凡四訓語譯)

   05、偏善——以惡心來行善事,叫做“正中偏”。例如:明朝的宰相呂文懿公辭職返鄉後,鄉民都很尊重他。有一天一個鄉民酒醉後卻罵他一頓。當時他認為那鄉民講酒話因此不去計較。沒想到一年後,這人愈變愈壞,終於犯上了死刑罪。呂公才後悔地說:“當初我的寬宏大量害了他,假如稍微給他教訓一下,也許那醉漢今天不效於犯了大惡。”

   正善——以善心來行惡事,叫“偏中正”。例如某地有次饑荒,暴民白天公然搶糧。富家告到官府,官府卻一概不理,於是暴民便愈放肆,變本加厲,那富家逼不得已,只好私自懲治暴民,鄉裡才平靜下來,不教演成大亂。

   07、半善——沒盡心盡力行善,又著善相。

   滿善——全心全力行善,不著善相。

   譬如,從前有一位女子,到廟裡去燒香,想施捨家境又困難,找遍身上只發現兩文錢。她就把這兩文錢全部捐獻,但是廟裡面的住持高僧還親自替她誦經忏悔祈福,後來她被皇帝選入皇宮。她富貴以後就帶了數千金來原先那個廟裡捐獻,主持高僧只派徒弟替她祈福回向。因此她就問這是為什麼。那高僧說:“以前你的施捨雖然小,但心意真切,非老僧親勞不足以報答。今天你捐獻的雖多,卻不如從前真誠,所以有人代勞就行了。”

   08、大善——利在天下,雖少而大。

   小善——利在自己,雖多而小。

   09、難善——以多年的積蓄施給可憐的窮人。

   易善——送小禮物給親朋好友。

   10、急善——濟人危急,放生救命。

   緩善——撿路邊的小紙屑。

   11、悲善——雪中送炭,憐憫貧苦病人。

   敬善——恭敬父母尊長,良師聖賢。

   平等善——隨緣行善,不論對象的貧富愚智。

   12、常善——時常行善,精勤不懈。

   間善——心血來潮,偶而行善,忽勤忽怠。

   △我們的善行或可稍停,善念則必定不可間斷。這道理還盼望諸君深思!

   △每天都以十塊錢行善,其功德勝過每個月月底花三百塊錢行善。因為前者比較能夠養成習慣。

   13、歪善——行善時我見未泯,善相不忘。

   圓善——行善時人我平等,不著名相。

   14、下善——關懷自己的子女或親友,本應如此。

   中善——關懷陌生人,勉強可以。

   上善——關照自己怨仇,難能可貴。

   請注意:對父母師長聖賢不敬是大惡。對陌生人不敬是中惡。對怨仇不敬是小惡。

   15、淨善——沒有造作和企求的是淨善。

   染善——有所造作和企求的是染善。

   △ 染善心裡有煩惱,功德福報少。淨善心裡沒有負擔,功德福報無量無邊。

來源:《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

 

上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43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44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