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佛教慈善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中華民族一直是以樂善好施者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從古到今,其扶危濟困、養老助殘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而中國的五大宗教,都包含著豐富的慈善思想。其中,“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憑借著自身甚深與廣博的精神,積極投身慈善事業。作為慈善文化豐厚的精神資源來源之一,佛教在中國慈善事業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慈善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慈悲濟世是菩薩道的精神。佛經中頌揚慈善思想的內容比比皆是。《大智度論》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寶集經》雲:“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佛教認為所有眾生皆相依的因緣和合體,並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及“同體共生”的理念作為依據不斷為慈善事業作出貢獻。《觀無量壽經》中雲:“佛心者大悲是。”慈悲表達了“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種自利利他圓融的心。而“上弘下化,饒益眾生”的大乘佛教的菩薩道思想衍射出教理與慈善的方便行,是佛教慈善與公益事業的重要基石。
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佛陀“慈悲憫生”和“慈悲利他”的根本精神是與眾生一同獲得智慧與解脫的美好情懷。而佛典中傳播著慈悲助人、護生救苦的優秀思想,“慈悲為懷”的精神指引著後世人積極從善。佛陀於過去生中捨身飼虎、割肉喂鷹,於現世為徹底解決眾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證道,弘化十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藥師佛為眾生除病消災;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地藏菩薩教化地獄等。諸佛菩薩以其慈悲願力深深影響著佛教的慈善事業。千百年來,佛教團體不僅默默住持普施,而且積極救世濟苦,其慈善事業不亞於其它慈善機構。佛教主要注重文教事業,以佛法義理救度眾生饑渴的心靈,這也是最根本的慈善事業。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魏晉時期,社會的動蕩不安為佛教慈善理論的形成造就了良好的社會平台,佛教的慈善事業在當時悄然興起。漢傳佛教界自發組織,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的時代慈善事業。在南北朝時期,漢傳佛教界創立了名為“無盡藏”的慈善性質的金融機構——類似當今的慈善基金會,之後在隋唐時期無盡藏的慈善模式得到了完善和發展,演變為後來宋代時期的“長生庫”和元代時期的“解典庫”,東傳日本後命名為“無盡會社”。
另外,南齊時期佛教界設立六疾館,梁武帝設立孤獨園讓“孤獨有歸”,對應於近代的慈善醫院。武則天時期,唐朝出現了名為“悲田養病坊”的慈善組織,也是後來宋朝的“福田院”,類似於今天的福利院、養老院。
除此之外,歷代以來佛教界積極倡導放生造林和補橋修路等慈善活動。放生造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護生止殺,愛護生命,類似於當今的保護動物、關懷生命的社會運動;二是功德林,類似於今日的義務植樹活動。而修橋補路的慈善內容則類似於現代的公共設施建設,如修橋補路、造船義渡等行動。
民國時期,佛教慈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在清末民初,政府興建新式學校迫於資金問題倡導佛道教界捐出部分廟產作為經費。為了保護廟產,佛道教開辦中小學參與國民教育運動。另一方面,南京國民政府自成立後試圖將佛教慈善制度化。在當時政府的主導下,佛教參與了更多的社會慈善事業,漢傳佛教界的慈善公益事業向制度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延伸到當代大陸,佛教慈善主要是以“災難危機”的形式出現。當某個地區出現天災人禍,需要社會提供救濟的時候,“大災有大愛”的理念實現了佛教慈善的有序運行。如08年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大陸捐慈善款,據不完全統計,折合近4億元人民幣,另外什郁羅漢寺為孕產婦提供庇護所,得到了社會廣泛的支持和贊譽。現今社會,佛教寺院也抱持積極入世之精神來推動、參與,包括向政府機關登記立案成立機構,服務項目含:醫療、孤兒院、養護院、貧病救濟、冬令救濟、急難救助等慈善公益組織。
目前,相對來說,台灣、香港等地的佛教慈善及其其它社會慈善文化比較富有成效。在台灣,佛教的發展十分迅速。其中尤以“證嚴法師主持的慈濟功德會、星雲法師主持的佛光山、聖嚴法師主持的法鼓山和惟覺法師主持的中台山” 四大山頭影響力最大。其中,慈濟功德會的慈善文化已經相當成熟,並取得了很大的社會成效。台灣證嚴法師的佛教慈濟基金會於1966年在中國台灣成立,如今已迅速成長為全球性佛教慈善組織。其主要致力於推進台灣慈善福利業的發展,還創建慈濟醫學院、慈濟綜合醫院,治病救人,服務社會。
在香港,諸如慈慧基金會等佛教慈善文化的影響也很大,在大陸各地都有他們的活動身影。從90年代以來,香港佛教界累計在內地興建200多所中小學希望工程。在香港本土,香港佛教聯合會創辦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共有48所,安老、護老院有幾十家之多,1970年創辦了首家香港佛教醫院,於今已有近40年歷史。之後又成立了〝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大學中醫藥研究中心〞,使香港佛教醫院更具規模,中西醫比翼齊飛。他們都是佛教理念下的大慈善文化,其運營機制等模式,尤其是管理機制,是現代佛教發展的大方向。
作為近百年來在中國社會和佛教界最具影響力的高僧之一,弘一法師針對佛教慈善,在《佛法大意》中強調了“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的觀點,指出:大菩提心,就是利益眾生之心。因此,信仰佛法的人,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作利益眾生之種種慈善事業,這樣才不愧為“佛教徒”這個名稱。他強調說,修習淨土法門的人,除了念佛誦經,不能忘了要盡力作服務於社會的慈善事業。況且,“至於作慈善事業,乃是人類所應為者”,可是“專修念佛之人,往往廢棄世緣,懶作慈善事業,實有未可。因現生能作種種慈善事業,亦可為生西之資糧也。”
不管是否佛門弟子,都當效法追隨佛陀的慈悲精神。對於意義深遠的慈善事業,我們應當超越區域、宗教、種族的藩籬,面對天災人禍,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伸出關懷與援手,共同度過災難,走出悲傷,為慈善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我希望,更多佛教的慈善與公益機構能夠設立,本著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的大悲精神,佛教界以法水滋潤眾生,積極發展利他志業,推己及人。國民積極響應,服務於社會大眾的慈善事業。促進人心、社會、世界的和諧與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