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智者大師、蓮池大師把下下品臨終十念相續定義為一心念佛,而佛陀十大弟子之論議第一的迦旃延子尊者、藕益祖師、印光祖師,則把下下品臨終十念相續定義為散心念佛。因此,標題中五位已確認佛菩薩再來型祖師開示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是不同的。相關祖師對十念相續的不同定義,具體見附錄八。智者大師是天台宗創教祖師,是公認的釋迦摩尼佛再來。永明延壽祖師是暴漏身份的阿彌陀佛再來,並被祖師評定為六祖慧能之外漢傳佛教第一大善知識。蓮池大師生前顯漏過阿彌陀佛真身而被一眾弟子看到,是公認的阿彌陀佛再來,被憨山祖師評定為六祖慧能、永明延壽祖師外的漢傳佛教第一大善知識。所以,佛弟子不可因為上述五位祖師開示有文字分歧,而認定某些祖師可靠某些祖師不可靠。我們應當透過上述五位祖師表面矛盾開示,找出他們的相同本質。
附錄一:智者大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附錄二:永明延壽大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附錄三:蓮池大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附錄四:藕益祖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附錄五:印光祖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附錄六:淨空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淨空法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是所有祖師當中要求最低的。)
附錄七:佛陀、淨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師、印光祖師開示:念佛人臨終十念相續是靠自力完成,還是靠佛力完成?(這也是漢傳淨土宗與日本淨土宗的根本分歧所在)
附錄八:歷代祖師對臨終十念相續是一心念佛還是散心念佛的不同定義匯總:
附錄一:智者大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淨土十疑論(節錄) 智者大師
1、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
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
2、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雲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
又如有人,一生以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淨土,無有是處。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智者大師:天台宗祖師,印光大師:“智者大師世稱釋迦化身。其所證者,誰得而知?然佛為眾生現身作則,故即以凡夫自居。南岳、智者,皆法身大士。其實證地位,誰能測其高深?”“智者著十疑論,極陳得失”
附錄二:永明延壽祖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如或言行不稱,信心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牽,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
現今佛教叢林中例行的紀念阿彌陀佛的誕辰日,即是以延壽大師的生日為准,直接地將其奉為“阿彌陀佛的化身,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在御制《萬善同歸集》序文中雲:“近閱古錐言句,至永明智覺禅師,觀其《唯心決》、《心賦》、《宗鏡錄》諸書,其於宗旨,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廣至大,超出歷代諸古德之上,因加封為‘妙圓正修智覺禅師’。其倡導之地,在杭之淨慈。敕地方有司,訪其有無支派,釋人承接,修葺塔院,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禮拜供養。誠以六祖以後,永明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也!”又於《宗鏡錄》序文贊延壽大師曰:“實為震旦第一導師”。
印光法師贊雍正皇帝:法身大士 乘願再來
揀魔辨異錄石印序
(印光法師代企覺居士趙希伊作)
自佛法入中國.歷代皇帝.無不崇奉。其唯結緣種.與有所悟證者.種種不一。求其深入經藏.直達禅源。證涅盤之妙心.具金剛之正眼。於修齊治平之暇.闡拈華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願再來。握權實不二之道柄.度輪回無依之眾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內有圓明居士語錄三卷。(圓明居士世宗道號)其他序跋傳記散見於經論語錄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見谛.語語歸宗。如走盤珠.似摩尼寶。凡具眼者.無不佩服。
附錄三:蓮池大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 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
一,三輩者。如大本謂:
(1)上輩者。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命欲終時。佛興聖眾。現其人前。便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虛空中。去佛為近。是名上輩生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者也。
(2)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心。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配前。則得事有余。得理不足者也。
(3)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配前。則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
二,九品者。觀經所雲上之三品:
(1)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
(2)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
(3)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
細分者。如前階品中。分之又分。則百千萬億無盡輩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淺。而為次第也
"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雲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論雲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
“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蓮池大師是不是佛菩薩再來?是不是法身大士?
憨山大師盛贊蓮池大師說:“觀師之行事,潛神密用,安忍精進之力,豈非地湧(《法華經》所示---注)之一乎?抑自淨土而來乎?不然,從凡夫地,求自力尚不足,安能廣行利他,護持正法,始終無缺者乎?歷觀從上諸祖,單提正令,未必盡修萬行。若夫即萬行以彰一心,即塵勞而見佛性者,古今除永明惟師一人而已。先儒稱寂音為僧中班馬,予則謂師為法門之周孔也,以荷法即任道也。惟師之才足以經世,悟足以傳心,教足以契機,戒足以護法,操足以勵世,規足以救弊。[《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第5128頁]
黃念祖大德開示:(選自黃念祖居士文集)
所以蓮池大師說:《觀經》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想一想,八十億劫是多麼長的時間,生死重罪是什麼樣的罪?八十億劫這麼長時間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消滅了,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妙用。所以蓮池大師稱為彌陀化身,指明個中原因,《觀經》中所說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哪。到了理一心自然破無明,見法身,功德不可思議。
印光祖師贊歎蓮池大師:
雲棲(蓮池大師)、蕅益,乃末法之大導師,真模范也。祈觀彼著作時,推原其心之用意處,則自法法頭頭皆與機理符契矣。
蓮池大師傳記記載:文殊菩薩曾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大師見到童子便問:“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說:“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大師說:“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說:“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大師道行境界於斯可見一斑。
明朝四大高僧:
一、藕益大師(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諱智旭,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自傳中雲: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之。)俗姓鐘,名際明、又名聲,字振之。先祖汴梁人,後遷居江蘇吳縣木渎鎮。母親金氏,父親岐仲公,持誦十年的白依大士大悲神咒,夢見觀音菩薩送子而生藕益大師。時維明朝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五月三日。
二、蓮池祩宏(1535年-1615年),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故常被稱為蓮池大師,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被稱為雲棲和尚,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禅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明神宗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病,遺言:“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之後端坐,面西方念佛圓寂。
三、紫柏真可〈1543年-1603年〉,明代江蘇人,俗姓沈,法名達觀,中年後改名為真可,號紫柏老人,後世尊稱他為紫柏尊者,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真可性格剛烈,出家後,見僧人喝酒食葷,即當場喝斥:“出家兒如此,可殺也!”[2]二十歲受具足戒後,見《華嚴經》,在武塘景德寺閉關讀書三年,之後辭別明覺,開始他行腳修頭陀行的一生。
四、憨山德清 (1546-162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全椒(今屬安徽省)人。宣講三教一理,主張禅淨雙修。其佛學思想受蓮池祩宏的影響頗深,與紫柏真可堪稱至交,突出功業是中興曹溪。他的學問,幼師孔子,少時師老莊,最後皈於佛。
附錄四:藕益祖師定義的最低念佛往生標准: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妙宗鈔》開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續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
具體內容見下:
據下 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 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
蕅益大師開示:
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系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答,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雲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
藕益祖師《阿彌陀佛要解》開示:
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
藕益祖師: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
印光祖師贊歎藕益祖師:
蕅益大師久證法身,乘願再來。其學問、見地、行持、道德,不但末法不多見,即隋唐佛法盛時,高人如林,若在此時,亦屬出類拔萃之不思議大士。凡所著述,機理雙契。閣下但將唯執訓诂為是之心放下,息心研窮而體會之。其法喜之樂當獨契於心,而不能開口向人言之。何也?以其所得皆失,而歸無所得也。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丁福保居士書五”
附錄五:印光祖師定義的念佛往生最低標准:
印光祖師:不具足“淨念”或“清淨心”的信願便非真信切願。
(1) 印祖開示什麼叫淨念?淨念是否就是成片?
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
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雲,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文鈔續編卷上復修淨師書)
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復馬契西居士書四 》
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文鈔續編上復郁智朗居士書)
《印祖文鈔·復陳薪儒居士書》下品下生:“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
印光祖師:有唯心淨土, 方生西方淨土。若自心不淨, 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 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淨心, 感生西方之淨土。
印光祖師《臨終三大要》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 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淨念之 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2)【印祖開示】與佛相應之人,臨終破壞淨念決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巨。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淨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淨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回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續編·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藕益祖師、印光祖師不同於其他十一位淨土宗祖師, 印光祖師把一心不亂定義為阿羅漢斷煩惱以上的境 界,而藕益大師部分著作把“一心不亂”定義成“斷見思 煩惱的阿羅漢境界”,但藕益大師《彌陀要解》還是遵 循以往淨土宗祖師觀點,把“系念不亂、念佛成片”歸 入到一心不亂的范疇。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 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淨念之 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 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 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 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 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 法性,則名理一。 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 無難。 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印光祖師:“念佛至一心不亂”是觀經上品上生的境界 (阿羅漢以上境界)。“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 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 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 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 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 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 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念 佛居士書)
淨界法師注解藕益祖師《彌陀要解》對一心不亂的定 義。
問:為何忏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 要證得一心不亂,並說:假若未得一心不亂,臨終的 時候是否會往生,就是碰運氣,沒有保障?這種一心 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對往生有保障?
答:這個一心不亂,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 講得很清楚,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一心不亂,它 的范圍是很大的,包括調伏煩惱、斷除煩惱,乃至伏 除見思惑。伏,調伏;斷,斷這個標准太高了,我們 講一心不亂就斷煩惱,但起碼是伏。
附錄六:淨空法師定義的最低念佛往生標准:
淨空法師開示:自己沒有功夫,那就是緣分,這個緣分是什麼?臨終的時候三個條件,你想想能不能具足?第一個條件,頭腦清醒。臨命終時迷惑顛倒,那就沒有辦法,那業障很重,佛光照了,照了你也不知道,你也感受不到。所以不能夠昏沉。最怕的是老人癡呆症,這個事情麻煩,那真是誰都幫不上忙。所以我們人活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要去享受。什麼時候享福?臨命終時頭腦清楚,那是真正的福報。為什麼?往生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我們中國古人講「好死好生」,死得很好,沒有痛苦,你來生一定很好。為什麼?你會選擇好地方去。人會到畜生道、到餓鬼道、到地獄道,那是胡裡胡塗去的,哪有頭腦清醒的人會到那個地方去?所以都是迷惑顛倒去的。頭腦清楚,最低限度也是人天兩道,不會到三惡道去。古人講「五福臨門」,第五最後的福報就是命終的時候好死,就說這一條,來生比這一生一定更殊勝,一定更好,這個才叫做真正的福報。這一生享福,來生如果墮三途,那就沒福,那不是福報,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修福比什麼都重要,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經典就不會再疑惑,清淨心就能見到佛光,感受就不必說了,見到佛光注照,這是佛來接引往生。
附錄七:佛經及淨宗十一祖省庵祖師開示:往生哪些靠自力哪些靠佛力
淨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師開示:
《淨土文》雲:‘身無病苦,心不顛倒。’當知身無病苦,則求在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在於佛者,非我敢必。在於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設使臨終一念顛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難免。佛雖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淨業人,不可一念遠離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顛倒心也。”
印光祖師:淨土既是唯心所造,當雲唯心,不當又言淨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淨土,何得祗是唯心,別無淨土之外境乎。唯心淨土者,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及至臨終,由己之淨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淨土《三編·復顧宗況居士書》
《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斯等正覺之心」
佛陀曾開示說:違犯淨業三福者,阿彌陀佛等十方諸佛不護念。
佛經雲:如是人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所不護念。雖名比丘不在僧數。何以故。入魔界故。持禁戒者即佛弟子。毀禁戒者即魔弟子。又持戒者即出世道。破禁戒者即入世道。我都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苈子。何以故。是人遠離如來法故。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一 北涼天竺三藏昙無谶譯
附錄八: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八十三開示:“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卷上》雲:“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余心不間,故名一心。”
蓮池大師開示: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 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
佛陀十大弟子之論議第一迦旃延子尊者開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為散心念佛境界
關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種種議論。或以欲界無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謂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階段。或以欲界雖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稱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續,消滅甚速,故又稱電光定。然成實論卷十一,則謂欲界有確實之禅定,能發出無動智。〔阿毘昙毘婆沙論卷四十一、七帖見聞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羅漢釋。〕
藕益祖師、印光祖師不同於其他十一位淨土宗祖師, 印光祖師把一心不亂定義為阿羅漢斷煩惱以上的境 界,而藕益大師部分著作把“一心不亂”定義成“斷見思 煩惱的阿羅漢境界”,但藕益大師《彌陀要解》還是遵 循以往淨土宗祖師觀點,把“系念不亂、念佛成片”歸 入到一心不亂的范疇。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 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淨念之 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 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 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 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 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 法性,則名理一。 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 無難。 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印光祖師:“念佛至一心不亂”是觀經上品上生的境界 (阿羅漢以上境界)。“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 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 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 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 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 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 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念 佛居士書)
淨界法師注解藕益祖師《彌陀要解》對一心不亂的定 義。
問:為何忏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 要證得一心不亂,並說:假若未得一心不亂,臨終的 時候是否會往生,就是碰運氣,沒有保障?這種一心 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對往生有保障?
答:這個一心不亂,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 講得很清楚,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一心不亂,它 的范圍是很大的,包括調伏煩惱、斷除煩惱,乃至伏 除見思惑。伏,調伏;斷,斷這個標准太高了,我們 講一心不亂就斷煩惱,但起碼是伏。(來源郭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