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最難解的句子
《金剛經》第十二品結尾處的“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無論從語法上,文意上,我認為都是最難解的句子。
先看經卷原文:“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及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除了最後三小句之外,本段經文可解可譯,而最後三小句,我有三種譯本。
一.“假如有此般若經典所在的地方,就等於有佛以及最受尊重的佛弟子在那裡一樣。”(南海淨心蘭若修文法師)。
二.“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佛在。可以說得,宛然與佛弟子三寶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豈可不尊不重乎?”(濟佛注解,通俗集義《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三.“凡是該經所在之處,就是佛所在之處,就是佛尊重的弟子所在之處。”(珠海出版社《金剛經·壇經》)。
這三種譯文均不盡如人意。不盡如人意者,最後一小句“若尊重弟子”也。
“若”字作何解?此字解對,全句可通。
一.三種譯法“若”字作“就是”,“就等於”解。第二種譯法,干脆避之而不譯,且轉陳述句為反問句,似乎不合佛之原義。
我手上的《辭海·詞語分冊》(上)543頁的“若”字有15種解釋,我取第10種作“爾·汝”解,其例子是《史記·淮陰侯列傳》,“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又《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這兩個例句中的“若”,作“你”解。
解決了“若”的含義,再聯系前文的意思,可以譯為:“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應當知道這個人,成就了最上的、希有的殊勝法門。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是有佛(在那裡)。(你能受持讀誦此經),你(就是)受人尊重的佛弟子”。
今年四月十六夜,思考此句譯法,甚難入睡,後得一夢,似有神示,作此解。昨晚,我在廣東省中山市打工的兒子,打電話問及此句的解法,覺得此解,略比他解為好,故寫出來,與同修、同學切磋,望能得到幫助!
謝謝!
佛歷二五五八年四月二十日
耶歷201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