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最清淨的戒律
節選自《般若攝頌》淺釋
若誰通達空性的境界,他就是真正持戒圓滿者。
不能有我守持清淨戒律的慢心,更不能經常自高自大地自我贊歎。
守戒回向大菩提,無驕慢心不贊自,
盡除我想眾生想,菩薩住戒波羅蜜。
如果守持清淨的戒律,並將所護戒律的善根回向給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圓滿菩提的果位,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守戒者菩薩也沒有絲毫的慢心,比如:我能如此地守持戒律、證悟空性、行持般若等,同時也不會以守戒為借口贊歎自己。但現在漢藏有些學戒律的人認為自己戒律很清淨,並在不同場合中經常贊歎自己,也直接、間接誹謗別人,如:我能學戒,很多人都沒有這個機會;我現在學了多少多少律,在學的過程中也感覺如何;末法時代應以戒為師,如果沒有這樣,即使表面上在修行的人實際上也是破戒者……這樣的言辭、行為,作為菩薩來講是沒有的,因為在他的一切心態、行為中,都斷除了我想、眾生想。那這樣的菩薩,就可稱為住於戒波羅蜜多者。
實際上,這種戒就是無上的戒。在《十住毗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偈頌說:“若無我我所,遠離諸戲論,一切無所得,是名上屍羅(梵語,指戒律)。”其意是說,如果沒有我和我所的執著,遠離眾生想等一切戲論,了知整個萬法一無所得並無耽著,這就是大乘行人的無上戒。
其實,若證悟空性,無上六波羅蜜多皆可圓滿。比如說,我真正通達了人無我和法無我的境界,如果對我的證悟從不同反體來分,六波羅蜜多都是圓滿的。當然,這樣的境界就是三輪體空。因為它是出世間境界,所以所有功德都圓滿;如果是世間的境界,布施不能代表持戒,持戒不能代表忍辱……在沒有證得無上空性之前,每一個波羅蜜多都是各自分開的。
所以,一旦真正通達了最高的無我,在此境界中戒度就圓滿了,因為一切相狀都泯沒了。《寶雲經》裡講:“無我無彼想,已知見諸相,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我想、我所想、眾生想等,已經了知並現見一切萬法沒有戲論、遠離相狀,實際上這就是最究竟的佛法,也是真實守持清淨戒律。
當然在世俗中,從小乘別解脫戒的層面來講,作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條要守持,在家人也要守持在家居士戒;更深一步,在大乘中,無論按照龍猛菩薩的傳承還是無著菩薩的傳承,都有不同戒律要守。但最無上的戒,就剛才這裡所講的一樣,一定要通達無我。
在佛教中,無論學中觀、禅宗、密宗等,到了最究竟的時候都要通達無我。如果沒有通達無我,暫時世俗的善根也不可能成為斷掉一切戲論的智慧,因為唯依無我智慧的空性見解方可斷除這一切。
在這個世界上,按照佛教別解脫戒來講,持戒第一是優波(又作‘婆’)離尊者。他未出家時是一位理發師,後來在世尊教法中出家,所有戒律一塵不染,不管到哪裡去,都弘揚戒律等佛法。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一些持傲慢相者或戒律不清淨的人,經常看不慣乃至不滿,但佛陀在不同場合中,卻經常贊歎他的無垢行為,所以在歷史上他被稱為“持戒第一”。
在別解脫戒中持戒第一,在大乘佛教中適宜嗎?不一定。阿底峽尊者也說,他在入別解脫戒時一塵不染,一點違犯都沒有;到了菩薩戒時,少許有一些違犯戒律的現象;到了密乘戒時,卻有許許多多犯戒之處。但他從來沒讓破戒的相續過夜,都是馬上忏悔。從這種情況可以看出,小乘的戒律雖然很清淨,但按大乘來講,就不一定了。因為大乘的戒,尤其是《般若攝頌》所講的戒波羅蜜多,就是不要有執著,也就是說要通達空性。所以,若誰通達空性的境界,他就是真正持戒圓滿者。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有我守持清淨戒律的慢心,更不能經常自高自大地自我贊歎。這種行為不要說大乘當中,就是平時日常生活,有傲慢心者也是人們經常輕毀的對境。《正法念處經》裡說過:“一切諸驕慢,放逸亂諸根,現在人所輕,命終墮惡道。”其意是說,在世間中,如果持有傲慢相、經常放逸、六根外散,這種人世間人也看不慣,經常會受到人們的輕蔑,因他造了許許多多惡業,命終以後就會墮入三惡趣感受無量痛苦。
有些造惡業的人死後,不管是有神通者以神通來說,還是通過打卦等方式來確定,都說在三惡趣。不過這也是無欺因果,雖然因果甚深、難以揣測,而且他們說的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確。昨天有一位道友說:某某上師講,我某位親人離開人世後在三惡趣裡面,要請僧眾念經加持、超度。當時我想:眾生的業力不同,活著的時候有些是慢心,有些是散亂,有些是更嚴重的殺害眾生等,以這些惡業所感,很有可能死後會在地獄、餓鬼、旁生當中;在這樣的時候,活著的人給它們念經超度等做一些善事,就非常有必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惡趣的身體會馬上改變,有些也不一定,比如已經變成牦牛、飛禽等,在以觀音心咒等加持後,有些身份可能會改變,有些也不一定,有種種情況。
但我們相續中產生煩惱,將來就會轉生惡趣,這是必然現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當然,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行持善法,若行持善法的力度比較大,很有可能會改變整個趨勢。所以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這是你念了經的,看有什麼效果?可見做善事根本不能改變。也不能說只要你念幾億觀音心咒馬上就沒問題,可能也不一定那麼簡單。真的,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尤其異熟果成熟後,一下子要改變,佛陀也很困難。這也是我們平常說“佛陀的妙手也很難改變眾生的業感”的原因。
若行佛道菩薩思,此等具戒此破戒,
起種種想是破戒,失戒不具清淨戒。
假設行持大乘佛道的菩薩如此思維:這些人是具有清淨戒律者,他們相續中沒有被煩惱垢染覆蓋,像我一樣,很清淨!這些人已經犯了小乘戒或大乘戒,他們是違犯戒律的破戒者。或者想:這個人是清淨持戒者,他將來可以趨向善趣;那個人是破戒者,將來會墮入惡趣。如果緣眾生起了這樣的種種想,這位菩薩就是破戒者。為什麼這麼講呢?第一,他有嚴重的執著相,即產生了我想和眾生想;第二,他輕毀了別人的破戒行為。也就是說,因執著和輕毀他人而失戒。那這位菩薩就不具足清淨戒律,因為他有所緣、有戲論;或者說,這些在空性法界中本來都不成立,但他卻偏偏執著。
那什麼時候才能戒律清淨呢?《入中論》裡講:“彼戒圓滿德淨故,夢中亦離犯戒垢。”意思是說,到二地菩薩的時候,連夢中也不會有犯戒的現象。月稱論師還說:“若彼淨戒執有我,則彼屍羅不清淨。”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執著自己戒律清淨,那說明他戒律並不清淨,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執著相。所以,如果一位菩薩想:這人持戒、那人不持戒,或者認為:我是持清淨戒律者;那他戒律並不清淨。《寶積經》裡也說:如果行持十二頭陀行的人認為:我是行持十二頭陀行者,我的戒律沒有垢染,有這樣的執著的話,他就是非常嚴重的破戒比丘。
所以嚴格來講,在大乘裡面,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有清淨戒律,或分別某人是守持淨戒者、某人是毀壞戒律者,生起這樣的妄想分別的話,那他並沒有真正守持戒律。《諸法無行經》裡也說:“若有人分別,是持戒毀戒,以持戒狂故,輕蔑於他人,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其意是說,如果有些人分別:此人是持戒者、彼人是破戒者,並以持戒的傲慢心輕毀別人沒有守持清淨戒律,那這個人就沒有菩提,也沒有真正的佛法。
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高僧大德或證悟空性的人,不管是自己持戒還是作其他功德,根本不會有執著。而不具有如此境界的人就不是這樣了,相信大家在社會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誇誇其談的人,他們一直不停地吹:我作了如何如何的功德……連芝麻許的功德都吹得像氣球一樣大。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個慈善會議,有個人嘴巴特別會說,本來他做的善事很小很小,卻講了一個小時。他說:我去某某地方救災,剛開始作了以下准備……在路上遇到了如下情況……為了解決這些情況,我做了這樣的安排……等等。而真正沒有執著相的菩薩,他覺得做一點點善事或功德並沒什麼,對自己行持戒律、證悟空性等境界,也覺得沒有什麼可提的。
按照有些經典所說來看,過多的功德炫耀或自高自大的稱贊,都是外道之說。《佛說華手經》裡講:“若人貪著戒,及余諸功德,著多聞自高,我說為外道。”其意是說,如果一個人貪著戒律,及其余一切功德,並執著多聞而自高,我(指佛)說他就是外道。就像剛才所講的一樣,極個別人經常自高自大地炫耀自己:我做了什麼什麼事情,如何如何了不起,或完全以廣聞博學者自居,而對自己進行宣傳或宣揚。若以這樣的心態一直吹噓,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為佛教主要講無我和空性。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某位上師或大德講自己的功德,我們就不要這樣生邪見:這個人一直在吹吹吹。法王如意寶以前講過:有時候為了有些弟子生起信心,或為了某種眾生得到利益,菩薩也會自我宣揚。本來對有些菩薩來講,自我宣揚是特別慚愧的事,他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好,但如果看見對所化眾生有利,在此情況下他就願意犧牲自己,哪怕他的名聲毀壞,別人對他的看法不好,這些都無所謂,只要所化眾生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若有這樣的意趣或密意,就允許在不同場合顯示神通、講自己的夢境、宣說成就相以及對未來作授記等。比如一位比丘菩薩,本來比丘不能說神通,但如果他覺得這次說神通對許多眾生的解脫有利,他就會在不同場合講一些真實的情況,乃至說一些不了義的話。作為聽眾或修學者,就不要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生起邪見,如: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或稍微懂得一點經論的意義,就對他們進行衡量:這個也違反戒律、那個也違反經論。若一直這樣吹毛求疵,不斷尋找過患,不但沒有任何意義,還有無量無邊的過失。
從本義上講,菩薩沒有度化眾生的特別密意,就不可能在眾人中宣說自己戒律清淨等功德,而且想也不會想;因為在世俗中諸法幻化相,在勝義中諸法平等相。(實際上,諸法平等相就是萬法的實相。)話說回來,如果沒有這樣的境界,卻隨便講別人的過失:這個人是不持戒者、那個人是犯戒者,他就成了不具足戒律甚至破壞戒律的人。
誰無我想眾生想,離想貪豈有惡戒?
誰無執戒非戒心,導師說此是戒律。
任何一位行者,如果已經具備了我們在空性中講的無我想、無眾生想——實際上這就是證悟人無我的境界,如此遠離了耽著我之想和由它引起來的各種貪執——因為首先有我執,然後才產生我所執,之後就會貪執、嗔恨,其他煩惱也自然而然產生,那破戒——惡戒的現象怎麼會出現呢?因為所有煩惱、惡業全部是由我執和我所執引生的。如果一個人完全領悟了我和我所為空性,或我想和我所想全都沒有,那依靠它們產生惡戒或犯戒的現象,也絕不可能有。就像大地沒有,大地上的萬物就不可能存在,石女的兒子沒有,石女兒所作的一切犯戒現象絕不可能有一樣。
所以大家要懂得,任何一位行者通過智慧觀察,了達了一切諸法無有自性,一切善法都可以得到。《金剛經》裡也講:“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意是說,如果以無我想、無人想、無眾生想、無壽者想的方式來修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種下成為無上如來正等覺的善根。
現在很多居士對世俗善根很有信心,他們特別喜歡作供花、供燈、放生、持戒等世俗善法,當然這也很隨喜,因為這也難能可貴,非常難得。但一講般若,或《入中論》、《四百論》、《中觀根本慧論》等中觀法門,就一直閉著眼睛打瞌睡,毫無興趣;因為他們對空性法門一直生不起信心,平時只熱衷於世俗善法,所以一聽到涉及空性的佛法就咬不動了。而下課後,作其他善根就開始勇敢、精進起來了:我參加,沒問題,要不要我開車,我今天要去參加放生。但剛才講的這個《金剛經》中的教證的意思是:真正要獲得佛果,空性法門就不能離開。
有些法師在講法時,經常願意講人天善法,比如念咒語、放生、做慈善的功德等,稍微深了一點就認為:這些居士不懂,不能講。有些法師給我都提醒過很多次:你最好不要講般若空性,比如《現觀莊嚴論》等,現在這些人不懂,我一般都不講;還是講一些淺一點的,這樣大家都有興趣,不會睡著,不然大多數都會睡著,不會有興趣。一方面看也是,講深了大多數人確實很難接受,但是這個很重要!
佛陀也說:我們真正要清淨戒律,就要通過觀察了知一切萬法皆不存在,比如無有戒和非戒、無有我和我所、無有惡業和善業等。當然,整個萬法在真實性中本來就無所可得。月稱論師也說:“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不可得。”意思是說,設若我們觀察一切萬法,除了真實性以外,包括名言中火是熱性、水是濕性等都沒有,或者說任何一法皆不可得就是真實的法性。
我前兩天也講了,大家都要尋找真正的本來面目,這非常重要!在密宗裡面,直截了當地講了很多竅訣,比如心的本性是什麼,萬法的本性是什麼。當然,這在中觀和般若裡也講得很清楚。如果我們真正通達這個境界,那時世俗各種迷亂現象全部都會消失,而沒有通達之前,雖然你造了很多善事,也只能在輪回中獲得人天快樂,當然因果不虛這毫無疑問。所以,要永遠得到解脫,離開三界輪回的痛苦,就一定要證悟空性。而這也是佛陀在第一轉法輪中宣講四法印的原因。
因此,我們對般若空性一定要有歡喜心,因為這就是聖者最歡喜的戒律。當然,不管你好好守持在戒壇裡受的戒,還是在其他場合中受的戒,都非常好。但聖者最歡喜的戒律,就是要通達萬法無有實性這種境界。若通達,諸佛菩薩都會很歡喜,你也獲得了最清淨的戒律,因為在所證悟的空性境界中,戒和非戒等一切染污都沒有。
當然,《般若攝頌》講的戒律的程度比較高,並非小乘裡面講戒一樣,或者說跟小乘戒律的講法有所不同,但這就是該經的本意。因此,我們在解釋任何一部經典或論典時,它的本意千萬不能失壞。如果為了讓眾生容易接受,完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解釋,把眾生全部引入分別念的境界,反而有過失,因為將智慧引入分別了。當然,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來安立也是有的。最近大家都在講聞《如來藏大綱獅吼論》,麥彭仁波切在引用《釋量論》中的教證[ 《釋量論》雲:“量非有常性,達有事量故,由所知無常,彼不堅性故。”]時說:按理來講,一切種智遠離恆常和無常,但在名言中建立時,一切種智也成立為無常。就像這樣,從不同側面來宣說真理也有必要。所以,我們在這裡講大乘戒波羅蜜多時,也應講出它的不共特點。
(本文節選原文部分內容,為開啟學佛過程中的般若之門,般若空性是解脫的唯一因,不可不學。學習全部內容請下載原文。)
下載:智悲佛網《般若攝頌》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