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
談起佛教,不少人可能想到“清規戒律”、“戒律森嚴”。對於不了解佛教戒律的人,難免會有一種陌生而拘束的感覺。實際上,戒律只是一種方法、手段,並不是目的。好比一個人餓了,他淘米、生火、煮飯、炒菜,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規矩來做飯,最後做出可口的飯菜,解決了饑餓問題。做飯的規矩是為“人要吃飯”這一目的而服務的;同樣,佛教徒持守戒律,是為了淨化自己的心靈,提升內心的力量,開發內在的智慧。
2500多年前,佛陀為了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問題,放棄王位出家修道。他在菩提樹下參禅悟道,夜睹明星,終於大徹大悟而成佛。成佛之後,佛陀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有妄想,人就容易胡思亂想,無法對事物有正確了解,容易犯不切實際的錯誤;有執著,人就會想不開,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事物,愛鑽牛角尖。妄想、執著就是人的煩惱,換句話說,就是各種不良情緒。在不良情緒的驅使下,我們說話、做事時,可能對自己、別人、現在、未來都造成危害。要避免這些危害,就需要用戒律來規范自己的“身、語、意”——行動、說法和起心動念。
具體說來,戒律規定的事很多,包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等等。比如不殺人、不騙人、不偷盜,按照這些規定去做,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因而能夠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內心趨於平靜。內心平靜之後,才容易專注,同時思維清晰,能夠快速把握外界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這個過程,體現了佛法中的三學:戒、定、慧。好比學生讀書,守規矩、不胡思亂想,才能坐得住,成為一個善於學習的人。
不僅學習如此,做事時也能體現出戒律的重要性。不論大事小事,我們在做的過程中,都可能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干擾。要想順利辦成一件事,就需要預先做出規劃、制定目標。若是長期的目標,則要把它細化、分解,變成一個個中期目標、近期目標、眼前的目標和當下要做的事情,我們才有辦法實踐,規劃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從幾點鐘到幾點鐘該做什麼。嚴格地照這個規劃去做,事情才可能成功。遵守戒律的人,不容易臨時改變計劃,或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不良情緒。他的內心非常有力量,能夠快速做出正確判斷,面對抉擇不會糊裡糊塗或優柔寡斷。如果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那就說明我們的心比較亂,往往跟著外在的境界跑。凡是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都能夠經年累月地堅持自己的規劃,每一天當中明白何時該做何事——這也是持戒的內涵。
因此,佛教的戒律可以說是我們實現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現在社會上流行不少教人成功的學問,其實佛陀早就告訴我們覺悟人生的成功之道,其入門之處,便是戒律。古往今來,有無數的高僧大德,通過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功實現了自信、自覺、自強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