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老實念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心淨則佛土淨,念佛的根本目的是修清淨心。

一句阿彌陀佛若念得好,成佛有余。

誠心誠意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發無上菩提心。諸位同修如果仔細研究大乘經論,就明白大師講得一點不錯,千真萬確。因為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即可圓成佛道。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活著去的是一生而不是兩生。我們往生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神志清晰,人沒有死。福報大的人,還可以跟家親眷屬說佛來接我,我跟佛走了。這哪裡是死呢?明明是活人嘛!走了之後,骯髒的身體不要了,丟掉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後有無量長的壽命,豈不是一生成佛嗎?一些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大菩薩對你也佩服得五體投地啊!他們修了不知多少阿僧祗劫,吃盡了苦頭才能到西方,你們這些人怎麼一下子就來了!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切圓滿功德法,念阿彌陀佛就等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念到了,一個不漏啊!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知道的人不多。你要不肯修這個念佛法門,去修其他法門,雖然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有些法門頗為難學,並非凡夫之所能,唯有專心念佛,不要牽掛世間人和事,簡單容易,只憑信願行,一句佛號,就能圓證佛果,最為契機。

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功德太大了。有一些人,認為學佛修行,恐怕一句佛號太少,力量不夠,不能成就,還要加一點別的,或者加禅,或者加密,自以為自己程度高,把念佛法門看輕了,不學這個法門,要學大經大論。殊不知他這個想法恰恰顛倒,完全錯了。

“阿彌陀”三字是密語,是密咒,裡面包含的意義無量無邊,怎能說一句佛號太少,力量不夠呢?這些都是因為對淨土法門沒有研究,沒有深入的了解,才產生出這樣的弊病。今天這個世界障難太多,真正聰明的人一心一意只有往生淨土。

念佛是善中至善,萬善之首,比起念佛,想善業或親人都是邪念。

念佛法門實是不可思議,是一切法門的綜合,是一切法門的精髓,真正明白的人,無不“淨念相繼、都攝六根”的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

什麼是淨念相繼?“淨”是心地清淨,不懷疑,不夾雜。“相繼”就是不間斷。而都攝六根就是以一句佛號來收攝六根,此即攝心在一句佛號上而不動妄念。也就是說,念佛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乃是天下最聰明的人。達到這個地步,才是真功夫。無須假借其他方法,自能明心見性。臨終時,必預知時至,上品上生啊!念佛求生淨土是唯一至上之門、至上之道。無著菩薩、天親菩薩、龍樹菩薩、智者大師、永明延壽禅師等,一切通達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成就不可思議。下下根人除非不信,否則亦可達到上上智人的成就一樣。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真正通達了,全都選擇這個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願意放棄這樣一個殊勝無比、希有難逢、得真實利益的法門嗎?

“阿彌陀佛”稱為萬德洪名,名號含攝一切法。念“阿彌陀佛”這句洪名,就是把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念到、修到了。念佛就是修無量無邊的善業福德。念佛是成佛唯一的方法。釋迦摩尼佛就是念佛成佛的。

唯一能擺脫生死輪回、擺脫煩惱的方法,只有念佛求生淨土這一條路,其他方法,我們完全用不上力。念佛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是一切修行法門裡面最妙的法門。

佛法的修學,有從枝葉修,有從根本修,一句阿彌陀佛是根本的根本。我們一心稱念,執持名號,業障必定一天天消除,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

    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念佛,為什麼很少人相信?因業障太重了。佛號一天到晚不間斷,這個滅罪不可思議。世出世法一切都捨得干干淨淨,緊緊抱住這句佛號,這就叫一心,你就跟阿彌陀佛心心相應了。我們念佛,佛念我們,佛無時無處不在。

真正的善,無比至善,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心持名,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

應當把持名當作這一生唯一的大事來辦,一天到晚晝夜不斷。你死心塌地抓住這一句佛號,就等於開悟。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就叫淨念。

念佛的秘訣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但一切善法、惡法不能夾雜,一切佛法也不能夾雜,一面還想參禅、念咒、讀經、研究戒律、做法會,統統是夾雜,功夫就不能得力。

世法是因緣所生法,佛法也是因緣所生法,因此世法不能執著,佛法也不能執著,《金剛經》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要執著,都把它放下,這些東西絲毫利益都沒有,你要它干什麼?

什麼事情重要呢?老實念佛重要,你還想看看經,還想研研教,那你就是不老實。老實念佛的人,只有一句佛號,其他統統放下了。

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念佛號,一點疑惑都沒有,什麼雜念都沒有,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也不管是否開悟,也不管怎樣得一心,所有一切境緣都與我不相干,這樣的人,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樣發願求生淨土叫清淨願、堅固願,沒有第二個願,這樣與阿彌陀佛的心相應。

如果妄念太多,不要理會它,專注在佛號上,善念、惡念都不要理會,久而久之,妄念自然就少了。昏沉時,經行繞佛或拜佛。

念佛是佛的境界,菩薩都不太相信。一心持名是正修,三福九品是助修、是雜行。若真正專得起來,助修、散善、戒律都不需要了,只有一句佛號,其他統統都沒有,這樣的人往生品位高。

口念有時會累,心中要常保持佛號,無論大聲小聲或金剛持,隨自己調節,不疲不厭。到很疲倦的時候可以稍休息片刻,莫脫衣睡。不論老參或初學均應念念不捨不間斷,是名“正定之業”。“正定”即“念佛三昧”,亦即彌陀經說的“一心不亂”。十方一切諸佛與阿彌陀佛對我們的願望相同,能如此做就是隨順佛願亦為正中之正。三業之中持名念佛是正中之正。意業中之觀想與身業中之禮拜,謂之“助業”。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中的開示。許多念佛方法中特別注重持名念佛,因其為一切諸佛菩薩所提倡。除了以上所說正助二行外,其余諸善,如三福九品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符合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要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意旨。若行後雜行如三福等可能把念佛斷掉了。雖可回向得生,仍屬於雜行。總而言之,以念佛為正,以三業專注依正二種莊嚴為正,除此之外,經論上教我們的一切方式均屬於雜行助行。如無量壽經三十二至三十七品均屬雜行,但是很重要,因為我們專不起來,若身語意念念不間斷專注在西方極樂世界,念念持名,怎麼會有過失呢?既然不能專,就常打閒岔,所以三福九品就有必要,可以幫助正修。

真正念佛發願求生的人,現前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種利益,功德的殊勝,是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比的,直接得佛加持,不但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加持你,非常明顯,我們如果細心留意,你不難覺察出來。才知道這個法門能夠普度九法界一切眾生的根基,連華藏世界文殊、普賢這二位菩薩都求生淨土。

什麼叫“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我們把它落實在念佛或者是讀經,或者是聽講,你懂,你明白,這就是你有善根。什麼是“福德”?福德是願行,一心持名。你真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專持名號,你就有福了;你的善根福德就具足了,不少啊。因緣是指你遇到這個法門,能遇到因緣就具足了。

看破,即是一切事實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下,那是世出世法心裡頭絕不沾染,你多自在,多快樂。從哪裡下手?從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志、不聽是非下手。古德講的好,“知事多時煩惱多”,統統不看了,我沒事,我沒煩惱了。天天都沒事,天天都天下太平,看到每個人都歡喜,這個多自在。

又給我們講“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認識人多了,應酬多了,你的煩惱就多了。沒有必要認識的人,我們不要認識;不必要的場合不必去;沒事就到無人處散散步,念念佛,好自在啊。這都是古聖先賢真實的教誨,我們應當記住,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與人往來,應酬多了是痛苦,那是煩惱,諸位只要細心比比就曉得了。

起心動念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嗔、癡、慢,還有妄想、執著,哪來的菩提心?每次讀經至此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總以為自己沒指望。一向專念也許做得到,菩提心沒法子發。這是一般大乘經論的說法。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跟我們講“發菩提心”,是其他經論裡所沒有的。過去歷代祖師也沒有這種說法。他說,“真正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是蕅益大師的創見、發明。他的發明有沒有錯誤?如果我們深入經藏,就體會到蕅益大師這句話的真實性、可靠性。他一點兒都沒有說錯,只是古來的祖師大德沒有發現。如果早發現,不知道多少人得度往生。因為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我們可以做到。如是念佛往生,即使下下品往生也圓證三不退,就是法身大士。

我們仔細從“菩提心”這幾個字觀察。“菩提”是梵語,譯成中文是覺悟。菩提心就是真正覺悟的心。覺悟是對迷惑而說的,不覺悟就是迷。迷在五欲六塵,迷在名聞利養,迷在妄想執著,就不是菩提心。迷於人天福報,哪來的菩提心?所以真正覺悟的人,知道是真實的。知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虛妄的,像《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知道一切都是虛妄的,是看破、放下,這個人覺悟了。覺心清淨,世出世法一樣都不沾染。

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的,永恆不變的,生到那個地方的人無量壽,樹木花草也無量壽。他要真正發現,真正知道,決定求取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覺,是徹底覺悟。文殊、普賢、十方等覺菩薩,都是我們的好榜樣。除非不知道,知道事實真相,沒有一個不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才是真正發無上菩提心。

真正發菩提心的人,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會把世間一切人與事放在心上。心裡還有世間的人與事,就沒有菩提心。你雖然念佛,只有底下一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能不能往生?靠不住。心裡真正對世間五欲六塵一切法,確實沒有絲毫牽掛,念念都是彌陀本願功德、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一種人念阿彌陀佛,是專念。

持名是正行,第十八願確確實實是古今淨宗祖師大德公認的,“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持名為什麼呢?就是為了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個意願,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雲,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味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故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蕅益大師這個解釋,我們恍然大悟,原來菩提心不難發啊。

“得生與否”,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能不能往生,你去得成還是去不成,關鍵就在信跟願。如果你真相信,你有強烈求生的願望,那你就決定得生。這一句話,跟佛在大經裡面為我們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諸位想想,相應不相應呢?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就想到極樂世界,就想見阿彌陀佛,那就去了。相應啊,就決定得生。所以這個願是關鍵。當然,願一定要有信,他怎麼會有願呢?有信一定有願,有願一定有信。這是往生的關鍵。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告訴我們,那個世界有四土九品,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淺。什麼樣的功夫叫深?這一句佛號把煩惱念掉了,無明也破了。那這個功夫就深了。如果說無明沒破,煩惱也沒斷,這個功夫就淺了。煩惱雖然沒斷,但是我這一句佛號能把煩惱控制住,不叫煩惱起作用,這就能往生。我們常講業障,這一句佛號能把業障控制住,叫業障不起作用,不障礙我們,那就能順順利利去往生。這非常要緊啊。我們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把煩惱控制住,因此早晚課誦念佛,是提醒自己,念茲在茲。心裡面常常念阿彌陀佛,念西方世間依正莊嚴。

怎樣叫功夫?我們是凡夫,是凡夫就有煩惱,就有妄想。煩惱跟妄想就叫做業障。這個東西一起來,妄想一起來,煩惱一起來,“阿彌陀佛”,就把這個煩惱壓住了。妄想煩惱,煩惱就是貪嗔癡慢這個念頭,那是煩惱。這個念頭一起來,立刻佛號就提起來了,就把煩惱打掉了,不要叫煩惱繼續增長,這就叫功夫。古德常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想煩惱是念頭,念頭起來不怕。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它當然會起的,不可能說沒有妄念。妄念起來不怕,怕的是什麼呢?你那個佛號提起太慢了,怕這個。這個妄想打了半天了,這才想到念佛,這個不行,那個功夫就很差勁了。這妄想才冒出來,第二個念頭就阿彌陀佛了,這個叫會用功,這個人叫會念佛。

所以這功夫淺深,是在這個地方看。淺深在經裡面也跟我們分了三個等級,對淺深的等級。當然這是大分,不能細分。細分那是無量的等級,不只三個。這三個即是我們常講的:“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理一心不亂是破無明,那個位次就高了,將來往生,生西方世界實報莊嚴土。事一心不亂,這是次一等。煩惱斷了,無明沒破,生西方世界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呢,這是最淺的煩惱沒斷,但是他那個佛號管用,能把煩惱伏住。有這個力量,這叫功夫成片,就是確確實實能把煩惱伏住,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這是功夫淺的。但是諸位一定要記住,最低限度也要把煩惱妄想要伏住,這才能得往生。

恭恭敬敬合掌“阿彌陀佛”,對一切人事物,一句“阿彌陀佛”平等了。能把一切人事物都稱作阿彌陀佛。我們的清淨平等覺不難恢復,只要恢復清淨平等覺,西方淨土就是我們的自性淨土,這樣的人上上品往生。

要如何發菩提心?《彌陀要解》講,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放下了,決定不放在心上,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只是向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菩提心。所以我們要練習,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學著不分別,要學著不執著。

假如我們的分別、執著,今年比去年淡了,你就有進步,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這個是你功夫得力了,功夫在進步了。假如你這個分別、執著、妄想、煩惱,跟過去沒有兩樣,還是那麼多,甚至於比從前還多。不學佛的時候沒有煩惱,學佛的時候煩惱愈學愈多,那你就走錯路了,你一定是在方法上出了問題,或者在理論上出了問題。因為你學的所得的結果,跟佛法所講的完全是相反。那個真正的學佛,你所得到的一定是心一年比一年清淨,妄想煩惱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快樂,一年比一年有智慧呢?處事待人接物清楚明白。從前看人、看事都看不清楚,看錯了,現在不錯了,現在看得准了,那這就智慧現前了。所以學佛的好處,在生活裡面就能夠勘驗的出來,這個是佛法真實的受用。到一月比一月清淨,可以說你往生已經有把握。你能夠每一個月都有進步,月月不相同,你往生決定是有把握的。如果到每一個星期都不一樣,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清淨,那就恭喜你老人家了,你可以自在往生了,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了。那個了不起,那真了不起了,決定可以自在往生,想多住幾年也不妨礙,隨時都可以走的了,那生死自在了。

“遠離分別”,那麼這個分別與執著,有一些同修聽了,他說那我對什麼不分別、不執著,那不變成傻瓜了?那人家問我這是什麼?不知道,不分別了。這個法到底怎麼修法?佛教我們不分別、不執著是心上,心上不能分別、執著,不是講的事上。事上是什麼?你們分別、執著,叫它做毛巾,我也叫它是毛巾。這個毛巾呢,我沒有執著它是毛巾,我也沒有分別,是你們分別、執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分別你這樣說,我是隨你說,我這個心裡頭絕對不執著它是個毛巾,不執著它是個黃色的,不執著,是你分別。要這個學法。

所以應用時是權智,善巧方便,恆順眾生。自己受用是實智,是真智慧,真智慧裡頭沒有分別、執著,身心清淨。今天是幾月幾號?是你們分別幾月幾號?我不曉得幾月幾號。你問我了,我隨順你們的分別,今天是十一月二十八號。這是你們的分別,我沒有分別。現在是幾點鐘?八點半,你們的八點半,我沒有八點半,這個樣做法就對了,就沒錯了。


 

上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學佛人的積極
下一篇:希阿榮博堪布:心亂的時候,就不能念佛持咒了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