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故不翻。
在中國找不到同樣的詞跟字,所以就用音譯了,音譯再加以解釋。
【解】三義者:(一)乞士。謂乞食、乞法。
“士”是我們中國古代社會上分為四等,現在講四種不同的行業,這個“士”用現在的話就是文化界的人;“農”是農民;“商”是商人;“工”是工人,所以“士、農、工、商”,古時候把這分成這四大類。“士”是從事於文化工作者,讀書、教化眾生。所以中國的社會幾千年來社會能夠祥和,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過盛世的出現,他們治國達到登峰造極,人民安樂、社會安定和諧。
為什麼“士”(讀書人)地位在社會上這麼高、受人尊敬,為什麼?他的貢獻最大。他什麼貢獻?沒有考取功名,一生潦倒,那就是個窮秀才。每一個朝代朝廷待遇不相同,太平盛世,國家很富裕,這個時候秀才待遇不錯,溫飽沒有問題。你看《了凡四訓》,袁了凡中了秀才,那國家就養他,他一年有九十多石米,國家給他的,吃不完,賣了錢可以做別的用途,那是盛世了。如果亂世的話,讀書人很可憐,但是社會地位永遠是崇高的,大家尊重讀書人。讀書人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他不是言教,他是身教。一般人眼睛都看他:你看,讀書人像什麼樣子,要向他學習。他能淨化社會,讓社會減少許許多多的問題。今天社會中復雜問題,古時候不存在的,為什麼不存在?秀才多、表法的人多。出家人也受尊重,為什麼?出家人也屬於“士”這一類,他不是商人、他不是工人,雖然他有的時候種田,這是他的副業,不是他的正業。
今天變質了,今天文化人也變成生意人了,學校也變成商店了,叫“學店”,一切都向錢看,生意買賣。所以社會亂了、人民苦了!沒有好的榜樣,榜樣都是壞榜樣,這社會出問題、災難頻繁這麼來的。
表法比說法影響更深刻、更容易被人接受
所以“士”雖然是讀書人,但是這個讀書人是乞丐,他沒有受到國家的俸祿,他是上一般人家去乞討,維持他的生活,所以他乞食。雖然是個乞丐,他是有學問、有道德、有修行的人,不是普通人。
那佛為什麼要弟子去“乞食”?乞丐在人類當中地位是最低的,貧賤!“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這是社會上眾生最低的一層。為什麼要做這個?讓你把傲慢、嫉妒這些煩惱習氣斷干淨,這個用意好!人哪個沒有傲慢?!世間乞丐都有傲慢,出家人沒有傲慢。一定要表演出來,表演在生活當中,“貪、嗔、癡、慢、疑”都不存在,不是說,是表法!表法比說法影響更深刻、更容易被人接受。
出家人接受報酬就四樁事情:飲食、醫藥、衣服、臥具的供養
出家人多,社會風氣怎麼可能不好?肯定好!出家人做出來的是犧牲奉獻,只有施出,不接受報酬。(出家人)接受報酬就四樁事情:飲食,每天討飯;生病的時候醫藥,接受醫藥的布施;再就是衣服;臥具。非常簡單!他是最受人尊敬的,地位在讀書人之上。讀書人是文化人,他也是文化人。但是讀書人沒有放下,沒有把自己一些欲望放下;出家人欲望放下了,七情五欲統統放下了,這在社會上受人尊敬,佛弟子、如來弟子。
第二個是“乞法”。“乞法”是什麼?向佛陀,他們吃完飯之後沒事情,聽佛講經教學。佛沒有一天不講經、沒有一天不教學。所以佛是什麼身份?要用現在人的說法,佛是名符其實的偉大的社會教育家。佛不是天神,天神都來聽他說法、都來跟他學習。
宗教團結的原因是有共同的目標、價值觀就是“仁慈博愛”
湯恩比博士說得很好,方老師也告訴過我: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無神論;佛教是共產,它們沒有黨派、沒有組織,但是他們實行共產,而且做得非常徹底,名符其實的共產。我們要把它的面目認清。所以它在所有宗教裡頭,它有能量團結一切宗教。因為一切宗教都比:我的神比你的神大,你的神不如我的;佛教裡頭沒有神。沒有神是什麼?沒有跟你比的,所以大家服了。
我早年在澳洲(十年前),澳洲有很多宗教領袖遇到我就談這個事情,“佛教沒有神,那麼將來這些犯罪的人誰審判?”來問我。我說:佛不審判,誰審判?我說是你們的神審判,他聽了很高興:我們的神審判善惡。他說:那佛干什麼?我說:佛搞教育;你們的神好像國家領導人,佛是什麼?佛是教育部長,搞教育,他不搞審判。所以我們對神很尊重,我們到教堂見到他們的神,我也拜,他們看到歡喜,信徒看到都歡喜,我們對他尊敬。
讓他了解人都有本性,本性本善,這是我們要肯定的。信仰不同,有很多人的信仰是祖傳的、世世代代的,特別是伊斯蘭。現在由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族群在一個都市裡頭共同生活的越來越多了,所以他就有可能接觸到許多宗教,這個在過去很少。過去在一個村、一個地區就是一個宗教,所以他只有一種信仰,對別的宗教什麼他不知道;現在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許多宗教、都能認識許多宗教,這個有好處。
所以宗教都是最好的教育,它有倫理教育、懂得教育,聖賢教育、神聖的教育,都是教人做好事,沒有教人作惡的。基本的戒律是不殺生、不偷盜、不YIN欲、不妄語,佛家講四根本戒,每一個宗教都守。宗教共同的一個目標、一個價值觀,就是“仁慈博愛”。沒有一個宗教經典沒有講到“愛”的,“愛”是大家統統都肯定、都講、都應該要學習的。
所以宗教會團結,為什麼?它有共同的價值觀、有共同的一個理念,就是愛人,“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愛世人”是一個共同的理念。在這個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戒律(這根本戒都是共同的),所以它可以團結、它可以互相學習、可以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因為都是“愛世人”。
“愛世人”就是要為世人服務,我們不分一個教派,合作起來,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為我們當前社會化解問題、化解沖突,把社會帶向永續的安定和諧,這是神的意思。每個宗教神都是這個意思,不希望社會動亂、不願意看到老百姓遭難,特別是戰爭。
我們做了十幾年了,這十幾年當中,我們有團結宗教的經驗,做起來很順利,沒有遇到障礙。只是在經驗當中,在新加坡的時候,真正融入我們這個概念,基督教比較最難,三年融入了。三年當中,我們每一個活動他也來參加,貌合神離!那種真正團結的很難;三年之後真的進來了,我們真歡喜!從行動當中看來,伊斯蘭教遇到困難了,他們能捐錢出來幫助,我聽說好像是捐了十萬新幣,這不在少數,在一般做不到的。從此之後,基督教跟我們真誠的合作,我們在一起非常愉快。人只要用真誠心待人接物,時間長了,沒有不受感動的。
我們提倡“宗教是一家”,我們學習他們的經典,我們不是迷信,我信你、我對你了解,你們的神所教導的,跟佛菩薩所教導的非常接近,是一不是二。我們的看法,把你們的神都看作是諸佛菩薩;你們把釋迦牟尼佛、文殊、普賢看作你們宗教裡面的神、天使,這問題就和平解決了。《華嚴經》上講的“主伴圓融”,在基督教裡面,基督、耶稣是主,他坐在他主人的位子上,主席,其他宗教的這些神是他的客人,都在兩邊;到伊斯蘭,他們的默罕默德是主,別人也坐在兩邊;到佛教,釋迦牟尼佛是主。所以“主”,任何一個人都是“主”,任何一個人也是客人、也是“伴”(這佛家講“伴”)。所以“主、伴”不是獨一的“主”,獨一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主”,每一個人都可以做“伴”,看在什麼場合,你扮什麼角色。“主伴圓融”,這叫真平等、這叫真正的合作。
所以“乞法”,我們在每個宗教聽他們講經、教學,學習他們的經教,絕不能批評“我比你高,你不如我”,這個觀念是絕對錯誤!為什麼錯誤?法沒有高下,高下是你的程度。你的程度高,看的法就高;你的程度低,看的法就低。是你自己程度,不是法,法是平等的。這佛講得最清楚,“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他們看到、聽到歡喜:佛教有這種說法。我們自己智慧、德行有高下,所以看起來好像有高下,實際上沒有高下。“乞法”!
大乘佛法、中國傳統文化再興旺的使命在我們這一代
我們往後使命很重!大乘佛法能不能傳下去就在這一代;中國傳統文化這麼好,能不能再興旺起來,也在這一代。這一代人所負的使命太大了!要有使命感,要發大心,把這一樁大事業抗起來放在肩膀上。不能希望別人,希望別人你會失望;一定要自己干,自己干會有響應的,像老和尚一樣,聲名一出去,多少人感動、多少人起來效法,向他學習,這就普度眾生。
那我們如果有個小僧團,不用多大,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在鹿野苑的僧團五個人,連他自己六個人,就把佛教興起來了,這六個人都是以身作則,釋迦牟尼佛教的大家都做到。人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和睦可親。無論什麼人接觸你,都尊重你、都喜歡你,這教就能發揚光大。每個人都有,如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老祖宗說“本性本善”,還把它寫在《三字經》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初”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根本初”,那是什麼?那你本來是佛,一個是“現前初”,你剛出生下來。我常說人生百日,他出生下來一百天,“體露真常”,那就是本善為什麼?他還不會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嬰兒一百天。一百之後就不行了,他被染污了,他知道誰是他爸爸、誰是他媽媽,一叫爸爸媽媽被染污了。他不知道哪個爸爸媽媽,你看無論什麼人,他對你都是那種真誠的愛心,他對你笑,你抱他他都接納你;可是他一認生了,就是被染污了,他有分別,他有執著,他用妄心,他不用真心了。這是我們要用心觀察,跟佛講的相應。有沒有看到本性?看到了,只是以後愈迷愈深,本性全完了,全沒有了,統統是習性了,那麻煩大了。習性造業,造輪回業;本性不造業,本性與性德完全相應,就在人出生的時候看到。我們如果能夠保持,永遠保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就是成佛了嘛!就是如如佛了。
人既然得人身到人間來了,第一樁大事是什麼?回歸自性,圓滿成佛。佛經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就要去作佛去,這就完全對了,沒有辜負得人身。
我們今天成佛道,就是淨宗法門。為什麼這個法門我們有把握成就,其它的任何一門,我們沒把握,為什麼?要斷煩惱。斷煩惱可是一樁大難事,真不容易,無量劫養成的煩惱習氣,這一生斷不了,要來生,生生世世。我們沒有這個德行,來生到哪裡去,自己不知道,所以不能等,不能指望來生,完全把希望都落在這一生當中,我決定要成就。附帶做的事情完全看緣,有緣利益眾生的事要做;妨礙眾生的事決定不做,有緣也不干。
習主席提倡的中國夢,我們有信心,努力跟進、從旁協助
人生在世緣分最深的,最重要的無過於文化、高等的文化,對這個世間一切眾生,都有無比殊勝的利益,這中華文化。祖宗積德,得三寶加持,把中國文化大幅度向上提升,提升到佛菩薩的境界。如何能幫助現代人能理解能接受,佛法就興旺起來,中國傳統文化變成全世界人類的文化。
湯恩比的希望,是希望將來地球上要有一個統合,把地球上變成一個國家、變成一個民族。為什麼?所有一切的矛盾糾紛全部化解了。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相親相愛、互助合作,這個地球上出現太平盛世。
他說得好!誰有能力、有智慧來做這樁大事情,他的看法只有中國人。他是從歷史觀點上來看,中國人有這種智慧,有這種理念、有方法,過去曾經做出成績出來。從秦中國統一了,一直到現在都統一;雖然有改朝換代,那是短暫的,整體上來說,幾千年維系著“大一統”。回過頭來看歐洲,羅馬帝國統治一千年,亡國之後,歐洲再不能統一,這比不上中國。
他說得很中肯,在文明這方面、智慧這方面,古希臘人比不上中國,中國文化確確實實是優秀的文化,人類優秀的文化、真實的智慧。只要中國人回頭,中國人肯定把老祖宗搬出來,不但中國有救,全世界人都有救。
那我們今天看到習主席的作風、習主席的講話,湯恩比希望的一線光明看到了。我們要有信心,我們要努力跟進,要從旁協助,這是大事。協助不妨礙我們往生。怎麼不妨礙?我們干這個事情認真努力,決定沒有名聞利養的念頭,就不妨礙我們往生,自他兩利,真的法喜充滿。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