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二百七十三頁第五行,從當中下半看起,「古謂三乘凡聖」,從這看:
「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這就是為什麼經藏裡頭,佛說經的時間沒有明確說明年月日,只說一時,一時很有道理。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古大德有說,三乘凡聖,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這裡頭有凡有聖。每個人見到的佛身,或是報身、或是化身,佛年歲的長短,成佛是久遠劫成佛還是現在成佛,各各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是由眾生差別、妄念裡面反應出來的。佛,要記住,決定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凡夫,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阿羅漢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只有六道眾生,妄想分別執著全有,這些東西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的現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無非都是為了教學方便所設施的,教學方便一定是應眾生的根性,佛法講契機。現前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機感不相同,所以佛的示現不相同,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沒有一定的身。《法華經.普門品》裡面說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種應身,應以佛身而得度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
我相信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裡頭,肯定有佛菩薩應化來的。三皇五帝、老子、孔子,是不是佛菩薩在中國這個地區所現的身?中國地區的人民自古以來尊重聖人、尊重聖賢,佛菩薩到中國來教化中國人,不能用佛菩薩的身,中國人不習慣。中國人對於聖賢君子非常熟悉,所以佛菩薩到中國來教化中國人要現聖賢身。中國人對於皇帝非常尊重,可以現皇帝身,三皇五帝都是大聖人,佛菩薩示現的。我這個想法曾經跟李老師報告過,向李老師請教,這個想法、說法行不行?老師笑著告訴我,理上講得通,從理上講講得通,事上沒證據。這是真的,事上沒證據,他們自己沒有暴露身分。應化到這個世間來的多,我們凡夫不認識,他不暴露身分,你不知道。明明是聖賢來應化,都把他當作一般人看待,一直到現在亦如是。海賢老和尚,我們要不細心觀察,細品表法的法味,發現了,再來人。他在世的時候,每個人還不是把他當作普通人看待,沒有人尊重他,沒有人認真發心向他學習。
佛菩薩在印度示現,印度人尊重佛菩薩、尊重佛陀,什麼叫佛陀,下面主成就就學到了,印度人。所以在印度這個地方示現教印度人,就用佛菩薩、比丘、比丘尼的身分,這個印度人歡喜。佛是應機說法,佛絕沒有主動我要現什麼身,沒有;如果有主動,他變成凡夫了,為什麼?他有起心動念,他有分別執著,那跟我們有什麼兩樣?隨緣示現的身相一樣、語言一樣,智慧、神通、道力不一樣,教學的方式、手段不一樣。佛法的教育是活活潑潑的,經上有句話形容得非常好,叫善巧方便,真的是善巧方便到極處,這我們不能不佩服,善巧方便是智慧的落實應用在事上。這就是古人所說,三乘凡聖各人所見佛身是報身、化身,佛年歲長短,成佛久近,每個人都不一樣。其實,許許多多佛菩薩久遠劫之前他就成佛了,這一次示現是什麼身分、示現是什麼樣的年齡,都是這個地區眾生的感應,感應道交。然後才曉得佛的示現平等示現,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妙到極處了。菩薩、聲聞也都能示現。
現在黃念老注解這部經根據什麼?止取佛及弟子,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以及他的一些學生們,師資機感相遇之頃,在這段時間時空當中遇到了,老師遇到了這些學生,學生又遇到這些老師。在這一段時間裡面,說聽事畢,老師給學生說法,說完之後,這就叫一時。所以,沒有記載年月日時,因為年月日時中國跟外國不一樣,印度跟中國不相同。又何況現在又隔兩千年,這兩千年變化很大,寫出來也是白寫的,還是一時是正確的。我們把時空的觀念放下,容易契入實相,容易契入自性,這跟佛陀的教誨完全相應了。大乘法裡頭,要把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放下,才能回歸一真,回歸自性。
「又《佛地論》雲:說聽究竟,總言一時」,這就是圓滿之稱。「是故經中不言某年某月,但以師及弟子,機應和合,說聽事畢,即名一時」。好!這一次,現在我們這個地區,把說聽稱作論壇,論壇的時間不長,短的一天,長的三、五天,更長的聽說有三個星期,這三個星期就叫做一時。是故經中不言某年某月,但以師及弟子,機應和合,說聽事畢,即名一時。「又經中不舉年月者,各地歷法不同。又世界時分不一」,下頭舉了個例子,我們現在講時差,各個地方都有時差,「四天王天一日,便是人間五十年。且現代科學證明,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一周」,那就是太陽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時間之二萬萬年」。我們現在是地球繞太陽一周叫一年,太陽繞銀河一周要兩萬萬年,兩億年。「且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則時間隨物體運動速度而變異」,有時候延長,有時候加快了,沒有一定,「本非定量。故經中只言一時,最切實際」。這個用得非常的巧妙,用得好,這一時用得好。
為什麼?我們有機緣參加釋迦牟尼佛的法會,像智者大師,唐朝時候人,誦《法華經》,念到「藥王品」,大師入定了,定中他到靈鹫山去了,釋迦牟尼佛還在靈鹫山講《法華經》;換句話說,他在定中回到過去,佛陀在世的時候,他還聽了一座。出定之後告訴大家,釋迦牟尼佛在靈鹫山講《法華經》現在還在講,還沒有解散。如果一定說某年某月某日,不就過去了?這是什麼?機感相應,時間隔一千年,還能入一千年前釋迦的法會,還在,沒解散。這麼說來,無論是過去、無論是未來,只要有緣,緣會就叫一時,因緣聚會。這個好,我們都有機會參加諸佛菩薩的法會。所以說用一時是最切實際的。
下面一段,第四段,「丁四、主成就」。主就是這個法會的主席,這一會的主席是誰?是佛,也就是上台做報告、做講演的這個人,這個人是佛。我們看注解,「佛者,主成就也。佛為一切眾生之宗主」,宗是什麼意思?主要的,他是說法之人,最主要的,大眾最尊崇的,「故名為主」,這一堂教課之主。「又六成就中,主成就最為主故」。六種成就為什麼?統統是為了主,如果沒有佛,六種就不能成就。所以六種成就當中,成就的成就是主,主成就。
下面為我們解釋這個佛字。「佛者,梵語為佛陀,今祗言佛,乃省文也」。佛法當年傳到中國來,為了翻譯佛經造了不少新字,因為中國文字不夠用,這個佛字就是新造的。沒有人字邊的弗是中國古字,諸位在古時候你能夠看到,篆字甲骨文裡頭有這個弗字,有這個字,沒有人字邊。佛陀耶,這個佛陀跟沒有人字邊這個弗的音相同,但是佛是人,所以弗字旁邊加個人。這個字是翻譯經裡頭專用的,專門對佛,翻佛這個字。佛陀耶是尾音,中國人喜歡簡單,這一個主音就夠了,尾音就省掉了。只有在講解的時候提一提,平常都不用佛陀耶,就用一個佛字。佛教到中國,要隨順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就喜歡接受,歡喜親近你。中國人敬祖宗,中國人修孝道,那佛教中國人,你看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中國人看到這一句歡喜,第二句「奉事師長」,正合中國人的意思,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孝親尊師。所以佛教到中國來沒有遇到任何障礙,中國人從朝廷,皇上到人民百姓人人歡喜,為什麼?它講孝親、它講尊師,跟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完全相同。而且佛教真的是從這奠定基礎的,跟其他宗教不一樣。
再翻它的意思,佛陀是什麼意思?「譯為華言」,把它翻譯成中華的語言,它的意思是「覺者」。覺者,者是人,覺悟的人,他不是神,是個覺悟的人。這個覺有三個意思,一個是「自覺」,第二個是「覺他」,自己覺悟了,幫助別人覺悟,第三個是「覺行圓滿」,自己覺悟這種行持達到圓滿,也就是圓滿的覺悟,這個人,印度就稱之為佛陀。下面,這是經典上一般的解釋,「自覺異於凡夫之不覺」,凡夫迷惑、不覺,佛自覺了,跟凡夫不一樣。覺他,「覺他異於二乘」,二乘人自覺,不願意覺他,覺他是教別人,幫助別人也覺悟。二乘人沒有自動自發的,二乘人看到眾生有緣,跟他有緣,他看到高興、看到喜歡,他就教他;看到不高興、不喜歡,他就不教他,不能主動教化眾生。不像菩薩,菩薩自覺之後,無論什麼人,你不找他,他找你,他要幫助你。幫助你,你肯合作,你肯聽話,肯真干,真幫助你覺悟;你要是不願意接受,他也給你種個善根,跟佛有緣。
我們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遇到能夠歡喜接受,過去生中阿賴耶種的緣。如果沒有過去世的緣,怎麼可能生起誠信、愛好之心?這生不起來的。看看我們現在,學佛人當中、念佛人當中,有幾個是真信?為什麼還是懈怠懶散,甚至於陽奉陰違,那是什麼?他的善根不夠厚。沒有善根遇不到,有善根,善根不厚,善根還不到位,這就是陽奉陰違,隨眾學習,不肯真干,甚至於對佛還有懷疑。那怎麼辦?這一生遇到佛又學一點,每次得人身遇到的時候都把它加幾分,加到什麼時候你那個分數及格了,一遇到就能真信。
我們最近看到一個彤彤往生的故事,十三歲的一個小女孩,她從聞佛法到往生就六十天。為什麼她能真信、真發願、真念佛,真的佛來接引她往生了?阿賴耶識裡面佛的種子能量夠了,我們跟她比,我們還不夠,她夠,所以一聽就相信了。早年我在美國,遇到一個比她還厲害的,她六十天,我在馬裡蘭州遇到周廣大就三天,他在往生前三天才聞到佛法。難得的是什麼?一說他就相信,跟他講西方有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說的,極樂世界怎麼好,他一聽就相信,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多麼慈悲,到極樂世界修行好,他就相信。叫他的家人,他們全家人沒有宗教信仰,他要求他的太太、家親眷屬統統念阿彌陀佛送他往生,家人真干。我們那個時候華府佛教會剛剛成立一年,我在那裡擔任會長,我們派三個班,一班四個同修,三班輪流,日夜不斷,念佛三天他往生了,火化還有捨利。這不是假的,我們親眼看到的,三天。為什麼他能,別人不能?他過去生中跟佛的這個緣,學佛的緣,阿賴耶裡頭的種子有能量,他能量足了,除非是不接觸,一接觸就相信。他得的是癌症,那很痛苦,但是一相信了,一念佛,他就不痛了,效果馬上就出來。不需要用止痛藥,不需要打針,愈念愈歡喜,愈念精神愈好,愈念容貌愈好。這個境界讓我們看到,我們能不相信嗎?
所以覺他異於二乘之獨覺。「覺滿」,覺行圓滿,「異於菩薩之在因」。覺滿就成佛了,跟菩薩不一樣,菩薩雖然是覺悟了,還沒有圓滿,佛圓滿了。「三覺俱圓」,自覺圓滿、覺他圓滿,「眾聖中尊」。阿羅漢是聖人,小聖,菩薩也是聖人,地位比阿羅漢高,佛是聖中之聖,三覺俱圓,眾聖中尊,「故稱為佛」。佛是老師,我把它稱為學位,佛陀教育裡頭最高的學位是佛陀,第二個學位是菩薩,第三個學位是阿羅漢。好像現在大學,最高的學位是博士,佛是博士學位,菩薩是碩士學位,阿羅漢是學士學位,大學畢業,拿到學位了。佛菩薩不是神、不是仙,是佛門三個學位的稱呼,你只要肯學,依照他的理論跟方法,這三個學位你都可以得到。
所以大乘經裡頭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因為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世間不一樣,世間要學很多東西,要學夠多少學分,佛法裡不如是,佛法裡功夫是放下。你在一念之間真正覺悟了,世間一切萬法都是假的,你能下定一個決心,一下放下,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了,這學位你就拿到了。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成佛了,學東西多少沒關系,與這個沒關系,它講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是放下無始無明煩惱;放下分別,分別是塵沙煩惱,像塵沙那麼多,從比喻說的;放下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這三種煩惱障礙了我們的自性,我們迷了,迷而不覺;這三種障礙放下,自性現前,自性覺,自性覺完全恢復了,這叫成佛。所以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對於學,學什麼?學經教、學文字什麼,與這個不相干。
佛陀教育我們得認識清楚,佛陀教育,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的真心,真心就叫做自性。性是什麼意思?不生不滅,這叫性,永恆不變。自性裡面本來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樣樣都無量,一樣也不缺,只要你見性了,智慧德相統統現前,你受用不盡。沒有一樣東西是心外之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見了真心樣樣具足,是這麼回事情。三種障礙都去掉了,佛陀這個學位就拿到了;如果無始無明還在,三種煩惱這種煩惱還在,分別、執著放下了,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真放下了,恭喜你,你拿到佛教第二個學位,菩薩,你真的成菩薩了;如果你還有分別,沒有執著,執著放下了,那你拿到是第三個學位,阿羅漢。
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了,他十九歲出家,他是王子,放下王位的繼承權,放棄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他出家修道去,求學去了。這個表示放下煩惱障,煩惱障是什麼?七情五欲、功名富貴。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術他都去學過,為我們示現一個年輕的知識分子,好學多聞。學了十二年,發現這些東西不能見性,所學的這個東西都見不了性,都不能開悟,放棄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定中覺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拿到佛的學位。
開悟之後,這自覺,自覺之後馬上就覺他,教學。每天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中斷,而且是義務的,沒有收學費,義務教學。不分國家,現在講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你什麼信仰,都不分,只要你肯來學他就教你,非常認真的教你,幫助你成菩薩、成阿羅漢。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就是他的教科書,就是他所教的東西。這些東西哪一樣是他學來的?他跟誰學的?他沒有老師。任何一部,無論是大部、小部經典,都不是跟別人學來的,完全是自己智慧流露出來的。這個智慧從哪裡來的?開悟來的,佛講了,智慧是一切眾生沒有一個沒有。他跟我們說真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平等的,只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就這麼回事情。
他把他怎麼得到的這個經驗告訴我們,放下萬緣,回歸一心清淨平等,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動搖,那就是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動的。你看六祖大師見性的時候告訴我們,自性是清淨的,自性沒有動搖,沒有動搖就是平等的。六祖的報告,第一句是清淨,第四句是平等。教給你這個方法,你只要肯干,真肯放下,智慧、德能馬上就現前。難在哪裡?難在不肯放下,對這個世間七情五欲堅固的執著。對於這一切法,一切法是夢幻泡影,一切法都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把一切虛妄相當作真實。念念怎麼樣?想占有它、想控制它、想支配它,這三個念頭造業,造什麼業?造六道輪回業。六道從哪來的?就從這來的。佛覺悟了、明白了,知道這是假的,所以他把控制放棄、占有放棄了,心地恢復到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心裡頭,自性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佛教教育教這個東西,不是教別的,這是大圓滿,而且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教實實在在是教育,我學佛首先認識了這一點,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佛陀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這個教育會給我們帶來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幸福美滿、真實的智慧、真實的德能,應當要學,一切教育裡頭無比殊勝。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跟他一樣要成佛,成不了佛要成菩薩,最低也要成個阿羅漢,不要再搞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就是三個原因,占有、控制、支配,你只要有這三個念頭,六道出不去,為什麼?天天在制造。
那現在我有工作,我領導一個團體,我必須要管理它,要控制他們,要支配他們,這怎麼辦?你有心去做,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造輪回業。菩薩怎麼樣?菩薩做得很好,不放在心上,事上有制度、有方法,心上干干淨淨一塵不染,這叫妙用。凡夫什麼?干什麼心上有,有就壞了,就不妙。有什麼?有輪回、有報應,這個麻煩大。心上沒有,沒有輪回、沒有報應,那變成什麼?變成功德。心上有是福德,造得好是福德,人天福報;造得不好是罪業,三途苦報,你天天干這個。佛教我們不造罪業,教我們積功累德,那就是要做,事情隨緣,有這個緣要做,沒有緣不攀緣;做的時候不著相,就是作而無作,事做了,心沒做,這叫妙,本事在這個地方。領導,會領導的人很快樂,他沒事,他沒有煩惱,他有智慧,指導別人去做。佛法學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用得上,叫真妙。沒有一樣不得圓滿成就,不但圓滿成就,究竟圓滿成就,世間法裡頭找不到。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一塵不染叫清淨,絲紋不動叫平等。所以佛確實聖中之聖,印度人稱為佛陀。
智,「又雲智者」,佛也翻作智,翻成覺,覺是它起作用,智是覺的體,覺是智起的作用。所以它又翻為智者,智就是覺的意思。「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這個智慧是自性本具的,這個智慧現前,叫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裡頭有二個意思,一個是一切智,一個是種智。一切智,知法總相,總是什麼?總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叫一切智,阿羅漢證得了,所以他能放下。種智,種智是講現相,現相太多了,無量無邊,叫種種。這種種現相怎麼來的?種種現相是怎麼回事情?對於這個東西要是懂得了,這叫種智。所以,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的本體,種智是知一切法的現相、作用,無量無邊,全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這就叫覺滿的意思,滿是圓滿,他的智慧、他的覺是圓滿的。
在本經,這個地方的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跟我們是什麼關系?這裡說得很清楚,佛是我們的老師,老師上加個本,是根本的老師。佛教是從他教出來的,他沒有開班教學的時候,世間沒有佛陀教育,佛陀教育從他開始,他是佛陀教育裡面根本的老師,所以稱為本師。我們自己稱為弟子,弟子是學生,我們跟佛的關系搞清楚了,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什麼?教學,裡面有師生。我們跟阿彌陀佛也是稱本師,西方極樂世界的本師。無量無邊諸佛,那是在無量無邊剎土裡面示現的那個剎土裡面的本師,不能不搞清楚,這要錯了就錯到底了。
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什麼意思?拜老師,我們中國講拜老師,我願意跟你學習,請你教導我,皈依是這個意思。皈是回歸,我以前在人生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到處流浪,現在我認定了釋迦牟尼佛做老師,我願意跟他學習,我有了目標、我有了方向,是這個意思。老師教我們什麼?老師教我們三個原則,叫三寶,寶無比珍貴,他傳授給我們,教我們學習,這個三寶叫佛寶、法寶、僧寶。佛法僧寶要取它的意思,什麼是佛寶?自性裡頭本具的智慧是佛寶;什麼是法寶?自性裡頭本具的德能是法寶;什麼是僧寶?自性本具的清淨平等是僧寶。我們跟佛學什麼?就學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在自性裡頭,開發我們自性裡面的三寶,智慧、德能、相好,清淨是相好,三寶的意思。佛是自性覺,自性智慧,法是自性德、自性能,自性裡頭本有的道德、本有的能量,現在講正能量,自性本有的清淨平等心。這是佛陀教育裡頭三大綱領,學什麼?就學這三樣,學智慧、學能量、學相好,相好就是幸福。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清淨,清淨平等是最高的享受。
佛門裡面供奉的佛菩薩的像很多,這些佛像就是教具,教學的工具,讓我們看到了,知道我們學什麼。看到佛就想到自性覺,看到法就想到自性正,正能量,看到出家人想到自性淨,這三個都是表法的,讓我們時時刻刻看到它,不要忘記自性三寶。自性三寶從哪裡下手?從戒律下手,你看,三皈完了之後,落實在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沒有做到,你沒有學佛,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拜了老師沒有跟老師學習,老師給我們的我們完全置之於外面,一樣也沒用上。這樣的皈依是欺騙,欺騙佛菩薩、欺騙眾生、欺騙自己,這個罪就重了。因為你欺騙佛菩薩、欺騙自己,讓外面人看到,你這個佛弟子是這樣的行持,對佛教產生懷疑,對佛教信心喪失掉,遠離佛教,不要再學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把別人的慧命斷絕了,這個罪過是什麼?無間地獄。
我們在此地把這個佛字講清楚、講明白了,果然能夠依教奉行,你要是遇到淨土法門,你這一生決定成佛去了,功德殊勝不可思議。習氣再重,迷得再深,如果真正遇到善知識,他一口氣還沒有斷,都還來得及。有緣人是他信得過的人,這叫有緣;功夫再好,智慧德能再高,他不相信,那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定要遇到他自己心裡面最相信、最佩服的這個人,才管用。我年輕時候就這樣,一生最佩服的就一個人,方東美先生,其他的人我不相信,我對你沒有十足的信心,跟你學就得不到東西。方先生縱然不如你,但是我對他有十足的信心,他的東西我能接受,我不懷疑、我相信,這才能有成就。什麼叫善知識?是你自己對他有十足信心,這個人就是你的善知識。不是攀比外面的,是學生內心的問題,它不在外。我對他沒有信心就遠離他,在他面前時間愈長愈浪費自己時間,學不到東西。所以求學有求學的條件、有求學的方法,都離不開那個信字,離開信字無有一法可得。
所以這個地方的佛字,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經過方東美先生的介紹,對釋迦牟尼佛產生信心,沒有這個人介紹,我們對釋迦牟尼佛沒有信心。這一生所得到的利益,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不是老師給我講清楚、講明白,我怎麼會相信?怎麼會有這一生這麼多年來,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是往下降?統統是從老師那裡得來的。人不能忘本,從父母那裡得來的。父母沒教,身體得自於父母,沒有父母就沒有我這個身,身是更深的一個根,用這個身接受老師的教誨。恩人是兩個,兩個是同等的恩人,一個父母、一個老師。我們這一生能成就、能解脫、能放下、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恩人可不能忘記;忘恩負義,修得再好,不能往生,不能不知道。
下面這一段,「處成就」,就是這部經在什麼地方講的,這個有記載。
【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
這是處成就。「王捨城古有二說,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這是舊城,「一曰寒林城」,這是新城,「兩說不一」,兩種說法都有,到底是哪一種,那要考據了。「今據《智度論》中曰:佛涅盤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捨大城,其邊更作小城」。這是經典上有記載的,阿闍世王他的都城原來是大城,就是舊城,因為人民少了,捨棄這個大城,更做一個小城。聚集人眾,便於防守,這是在戰爭的時候一種手段。這些地名,在這一段注解裡頭,地名很多,在我們參考資料裡頭都搜集了一些,便於同學們自己做參考,我們不必一一細說,耽誤時間。
「《甄解》雲」,這是日本淨宗祖師所作的《無量壽經》注解,「本王捨城者,上第舊城也,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是佛滅度之後,阿闍王建造的小城,換句話說,佛當年講經一定是在舊城,那時候沒有新城,新城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建的,這就是證明釋迦牟尼佛是在舊城講的。《甄解》這裡說得好,「此既佛滅後」,這就是新城,「闍王築之,佛何住後城乎?」這不可能在後城,「今正佛所住處,明知上第城也。此說可證,佛說此經是在舊城」。
「《慈恩傳》雲」,慈恩寺是玄奘大師的道場,窺基是玄奘大師的學生,非常有成就的學生,「王捨舊城,處摩揭陀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其城又生好香茅,故舉為稱」。有稱為上茅城,就是它這裡有香茅,在這個地方出產品質非常好的香茅。「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應是上茅」,這個宗家就是善導大師,如果是依善導大師所說的,是指上茅城。望西師的意思,亦謂經中之王捨城就是上茅舊城。「此說可信,故不引異說」,其他還有種種說法的就不必了。以上所舉的《智度論》、《甄解》、《慈恩傳》所說的可以相信,相信就不必再去找異端了。
下面,「《法華論》雲:如王捨城勝余一切城捨故,顯此法門最勝義」。這說的地方,佛為什麼在王捨城說這部經?在當時,佛講經當時,王捨城是印度十六大城市之一,現在講大都會,大城市,文化水平高,物產資源豐富,有高度的文化,又是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大城。在這個地區應當要說大乘經,應當要說最殊勝的經典,在最殊勝的地方講的,所謂時節因緣,都有表法的意思在裡頭。這個第二段就講到了,《法華論》雲,如王捨城勝余一切城捨故,在當時印度所有大城裡面,王捨城是第一。這個第一裡頭最重要的,文化水平高。不像現在,現在是把經濟貿易擺在第一,古時候勝、第一,都是講文化水平。佛在這裡講經教學,這不是普通地方。「五天竺」,天竺是印度,印度分為五個區域,東南西北中,全印度「有十六大城,而王捨城最大」,十六大城裡頭王捨城最大。「故在此城說經,以表此經之最勝」。
「《大寶積經論》雲:問雲:何故此法唯王捨城說,非余城廓?」為什麼不在其他的城市,要在王捨城講?「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捨,王所止住,故名王捨」,叫王捨城。這解釋這個法門是法王住處,這是第一,不是第二。比喻就好像皇宮,王捨是皇宮,王所止住,國王住在這裡,叫王捨。「此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今天佛住在此地。「釋成此義故」,解釋成這個意思,「說住王捨城」,這個經上講的在王捨城就是住在王捨城。此經經中之王,取這個意思,確確實實是釋迦如來出現在世間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所以必須是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來講。佛住在什麼地方、講的哪些經都有用意的,而且用意很深。人家問,釋迦牟尼佛講的,在哪裡講的?在王捨城。只要看到王捨城三個字,這個經就不是普通的經,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裡頭最殊勝的經教。
下面,王捨城什麼地方?『耆闍崛山』,「是王捨城外五山之一」,王捨城外面有五座山,其中之一。「《淨影疏》曰:耆闍山,此翻名靈鹫山也。」《法華經》也在這裡講的,叫靈山一會,靈山就是耆闍崛山。「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這個山上有仙人居住在這裡,我們講神仙居住這裡,所以叫靈。「亦有鹫居止此山」,所以叫靈鹫。鹫是老鷹,屬於鷹一類的大鳥。「又此山頂似鹫頭」,這個山頂像老鷹的頭一樣,「又名鹫頭山」。《西域記》是玄奘大師游記,他到印度去取經,旅途當中的見聞,他寫了一本書介紹他所見所聞,王捨城他到過,靈鹫山他也上去看過。這個裡頭記載說,「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鹫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這是玄奘大師記的筆記裡寫的,這個山在王捨城的北面,所記載的跟經典上所說的都相同。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御世就是住世,四十九年,我們中國人講虛歲,虛歲就是五十年。釋迦牟尼佛滅度,中國人講八十歲,外國人講的是七十九歲,七十九歲過世就是四十九年,八十歲過世那就是五十年。這是佛講經教學,佛在世講經教學五十年,在這個山上講得很多,而且都是很重要的大經。最著名的《法華經》,一乘圓教,會三歸一,在這個山上,釋迦牟尼佛把他一生說法做總結,總結就是《法華》。《法華經》上佛才說出,他老人家一生教學,「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過去所講的都是方便說,說阿含、說方等、說般若,都是方便法,最後,會三乘歸一乘。為什麼要說三乘?因為一乘太深了,不是一般人能理解。所以教學從小學、中學、大學,最後到研究所,研究所是真正要教你的,他的教學是順這個順序來的。法華會上回小向大,那些小乘統統發菩提心,都入了菩薩的行列,世尊教學的本懷這才圓滿。
下面舉《智度論》裡頭說的,「《智度論》曰:耆山於五山中最勝故」,王捨城外有五座山,這個山最殊勝,他說出五種。第一種,「此山精捨,近城而難上」。佛所住的地方最重視的就是這個問題,離城市不能太遠,太遠乞食不方便。雖近城難上,難上什麼?一般人不願意去,出家人在那邊就落得清淨,雜人不來。「近城故乞食不疲」,托缽容易,「難上故雜人不來。故多住此不在余處」,出家人都願意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寂靜。第二,「耆山福德吉處」,這是個很吉祥的地方,福地。為什麼?「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主故多住」。釋迦牟尼佛一生到處流浪,但是在這個山上住的時間最長。這是福地,福地福人居,釋迦牟尼佛福德最大。
第三,「耆闍山是三世諸佛住處故」,這就是久遠劫以前,諸佛如來在這個地區度化眾生,都曾經在這個山上住過。古佛住世教化的道場,這是從歷史上來說。第四,「是中清淨,有福德閒靜故」。這個地方我們看到福德,什麼叫福德?閒靜是福德,人住在這個地方修心養性,遠離煩惱,身心自在,福壽綿長,真正是福德寶地。所以,「一切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贊歎恭敬,八部大力眾神所守護、恭敬供養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不是大福德之處所,怎麼能感動佛在那個地方長住,為菩薩大眾說成佛的大法?《華嚴》、《法華》都叫一乘,一乘就是成佛的理論跟方法,都在這個地方講。
《法華論》裡面也說,「耆闍崛山勝余諸山」,其他山比不上這個山,「佛在於此說,顯此法最勝」。故本經就在此山說。講經的處所,這個處所不是最勝的福地,佛在這個地方不說第一殊勝的經典。佛說一切經,地點要選擇,在什麼時候、在什麼處所、為什麼人說,這都是說法的緣,緣不具足佛不說,一定是眾緣具足,法會才能成就,場地很重要。
世尊當年教化的地區是五印度,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只是車、帆船,旅行是靠步行、騎馬,是那個時代,沒有現在交通這麼便捷。唐朝時候,從中國走到印度,海路是靠帆船,風力,一定要遇到季候風,風的方向不對就不能走,一定要順風,陸地上馬車。釋迦牟尼佛沒有乘過馬車,出家之後完全是行腳,出家人生活簡單,三衣一缽,除這個之外什麼都沒有。世尊在世一生講經教學沒有書本,也沒有講經的筆記。所以經藏從哪裡來的?佛滅度之後,阿難尊者跟五百大阿羅漢他們發心結集的,把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說的,請阿難,阿難記憶力最好,重復講一遍,五百阿羅漢作證。這樣用文字寫下來,留傳給後世,所以佛滅度之後,經典才出現。
佛陀在世,佛的旅行很輕松,不帶行李,就三衣一缽,非常輕便,晚上樹下一宿,白天日中一食。出家人為世間人表法的,表什麼?萬緣放下,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得大自在。世間人過得很辛苦,為什麼?求索的太多了,什麼都想據有,什麼都希求,希求的心太重了。所以生活過得苦,有求不得苦。因為,求就不免競爭,競爭提升就是斗爭,斗爭提升就是戰爭。佛希望世界和平,佛希望人民安樂,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出家人給社會大眾表演這個,表法。
釋迦族被琉璃王滅了,釋迦牟尼佛勸導大家逃難,這一族遷移。佛為什麼不救他?佛知道因果。為什麼會有這個戰爭?為什麼有這麼一場災難?是因為過去世中釋迦族是一群漁夫,打魚的,琉璃王他前世就是那個魚塘裡頭的魚,魚也有領導。他們打魚,把這個池塘水放干,把魚一網打盡,人家怨恨在心。你滅了它的族,現在這一世到人間來了,又遇到了,他要把你這一族滅掉。這個事佛也沒辦法化解,佛只能勸族人逃難,翻過喜馬拉雅山,就是西藏。所以釋迦族的後裔那個時候逃到後藏之後,就再沒有回去,在後藏就落腳了,變成西藏人。這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所以佛教整個都到中國來,連釋迦族當年逃難逃到西藏沒回去。
說明人在世間,與一切眾生不能結冤仇。這不是跟人結冤仇,魚,要吃它,會惹這麼大的災難,釋迦牟尼佛都束手無策,因果多麼可怕。我們得罪人,跟人結怨,有意無意,輕而易舉,怨恨結下去,那個人懷恨在心,念念不忘,以後麻煩大了。這些事實就在面前,稍稍留意你都能看到。真正學佛的人不敢,真正學佛的人寧願受委屈,修忍辱波羅蜜,絕不敢怨恨一個人,怨恨一個人會招來無盡的麻煩。不要自以為聰明,那真是愚癡到極處,才跟人家結怨,真正有智慧的人決定不干這個事情。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二集) 2014/6/14 檔名:02-04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