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摘要:

  1、講法和聞法應該具備的幾個竅訣:五決定、三綱要;

  2、闡述論名的含義、取名的方式以及取名的意義; 

  3、頂禮以及立誓的意義。

  我們上次講了講法的方式和聞法的方式,今天繼續講講法和聞法應該具備的幾個竅訣。

  一、五決定。

  以前印度的世親論師講過五條決定。這五條決定分別是:一、必要;二、略說;三、解義;四、連貫;五、辯論。

  第一,必要。無論是講法的人,還是聞法的人,首先要知道所講解或所聽聞的經典或論典的必要。比如我們現在講解或聽聞《入行論》,其必要是發菩提心。我們要進入大乘妙道,最終要獲得無上菩提的果位,首先就要發菩提心,然後是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最後證悟無上菩提——成就佛果。

  第二,略說。即先進行大概的簡述。比如說《入行論》一共有十品,其內容也是為了“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已生勿退失,輾轉益增長”而講的,這也是我們天天讀誦的。第一品講發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講忏悔罪業,第三品講受持菩提心,這三品就是為了“未生者當生”——沒有生起菩提心的能生起菩提心而講的。第四品講不放逸,第五品講正知正見,第六品講安忍,這三品是為了“已生勿退失”而講的,相續中已經產生了菩提心,但也是很容易退轉的,這三品是為了令生起的菩提心不退轉而講的。第七品講精進,第八品講靜慮(禅定),第九品智慧品,第十品是回向品,這四品是為了“輾轉益增長”而講的,已經具有的菩提心能夠不斷增長,甚至圓滿。整部《入行論》就是為了未生菩提心的能夠生起,已經生起的不退失,還能增長而講的。

  第三,解義。對各品裡的字字句句都要仔仔細細地解釋,認認真真地了解。

  第四,連貫。就是從第一品到第十品,每一品前前後後之間的連貫。

  第五,辯論。就是對其中不明白或有疑惑的地方,通過辯論能夠了知,最後對內容、意義生起真正的定解。

  世親論師所講的這些都是講法、聞法的竅訣。世親論師是印度的一位大德,以前在印度,大德們就是以這些竅訣來傳講佛法、聽聞佛法的。我們現在聞法、修法都缺少竅訣,這些竅訣是很重要的。若是有竅訣,一點都不難;若是沒有竅訣,就非常難。

  二、三綱要。

  藏地的大德們講法、聞法時也有竅訣。講解或聽聞經典或論典時,藏地的大德們用的是以下三個綱要。

  第一,概括性地了解。比如我們現在講解、聽聞《入行論》,首先要概括性地進行了解。如前面介紹的各品的作用、基本的意義,就是概括性地了解。如同猛虎跳澗,一躍而過,以此比喻這個竅訣。

  第二,仔仔細細地去講解或理解。每個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品都仔仔細細地講解或理解。如烏龜爬行,一絲不苟,用此比喻來說明這個竅訣。

  第三,歸納中心。講解或聽聞結束,歸納、總結,這也是一種竅訣。這個竅訣如雪山獅子,威伏群獸,喻指非常肯定,生起定解了。

  我們講法或聞法時,若是有這些竅訣,再去思維觀修,就不難了。現在,很多人聽的時候明白,打開書看的時候也明白,但過後要思維或觀想的時候就很困難了,腦子裡基本上一片空白,什麼也觀不出來,這就是缺少竅訣。無論是世親論師講的這些竅訣,還是雪域藏地的大德們講的這些竅訣,都是我們應該明白,應該珍惜,應該依此去講解、聽聞、修持的。

  不能缺少竅訣。為什麼說“成就要靠歷代祖師們,要靠上師善知識”?若是沒有歷代祖師的加持,沒有上師善知識的竅訣,對諸法要義很難真正地領會,很難真正地證得。現在,社會上有很多自學的人,自己去研究,自己去修持,這都是徒勞無益的。你再研究,也不可能明白真正的佛法;你再精進地修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所以,佛在經中講:“若是要成就,要解脫,要成佛,就要靠上師善知識。”如果你依止上師善知識了,但是沒有得到他的竅訣,沒有采用這些竅訣,也不會有多大意義。依止上師善知識以後,就要學習他的意行,通過他的竅訣最後領悟、成就。

  這是講法者和聞法者都應該具備的竅訣,大家要好好地去學修這些。

  接下來我們講論文。

  完整無缺、正確無誤開明大乘道的這部《入菩薩行論》分二:一、論名;二、論義。

  甲一(論名)分二:一、真實論名;二、譯禮。

  乙一、真實論名:

  梵語: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譯成藏文就是:向且森華修巴拉舊巴。“菩提薩埵”是“向且森華”,“渣呀”是“修巴”,“阿巴達繞”是“舊巴”。

  譯成漢語就是:趨入淨覺勇識之行為。“向且”是“淨覺”的意思,“森華”是“勇識”的意思,“舊巴”是“趨入”的意思,“修巴”是“行為”的意思。“向且森華”,也是菩薩的意思,所以全句也可以翻譯為“入菩薩行”。

  “向且”是淨覺的意思。《智網經》中雲:“遠離染污名為淨,增長智慧名為覺。”這裡的“染污”指罪障——煩惱障、所知障、業障、習氣障。“增長智慧”,指增長無我的智慧,也可以說增長空性的智慧。

  “薩埵”翻譯為藏語是“森華”,翻譯為漢語就是“勇識”,即菩薩有勇敢的意識。他們對諸法的實相空性沒有畏懼,所以是勇識。他們要利益、度化無邊眾生,沒有畏懼,這是勇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此外,還有“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們具有勇敢的意識,所以是勇識。

  “渣呀”藏語是“修巴”,翻譯過來是“行為”的意思。“阿巴達繞”藏語是“舊巴”,翻譯為趨入,趨入“勇識”的行為。“勇識”的行為就是菩薩的學處,比如說六度萬行等。“入”有兩種含義,一個是廣大入,一個是甚深入。“廣大入”是廣博的聞思教理,“甚深入”是深入地修持六度萬行。  

  “菩提薩埵”翻譯成藏語就是“向且森華”,也是菩薩的意思。“渣呀”是“修巴”,是行為的意思。

  “阿巴達繞”是趨入,也就是入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入菩薩行”,也可以叫《入菩薩行論》。

  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種,在《解深密經》裡講了四種取名的方式:以地名而取名;以人名而取名;以比喻而取名;以意義而取名。第一,以地名而取名。比如《楞伽經》,當時佛講這部經的時候是在楞伽山講的,於是就以這個地方取名;第二,以人名而取名。比如《文殊請問經》、《彌勒菩薩請問經》等,當時他們祈請佛講這些經,於是以請法者的名字而取名;第三,以比喻而取名。比如《金剛經》,是以比喻取名;第四,以意義而取名。比如我們現在講的《入行論》,裡面主要講菩薩的學處,這是以意義而取名。取名的方式還有很多種,這裡講了四種。

  取名的意義。取這樣的名稱以後,尤其以意義而取名,若是利根者,一看這個名稱,就能了知這部經典或論典的所有內容;若是中根者,一看這個名稱也能大致明白其內容;若是鈍根者,今天要去書架或書庫找這部論典,如果沒有名稱很難找到,有名稱就很容易找到。取名也有很多意義,所以寂天菩薩在造《入行論》的時候,首先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乙二、譯禮;

  敬禮一切佛菩薩!

  《入菩薩行論》原文裡沒有這句,這是本論翻譯成藏文時,由譯師們加的敬語。藏地有舊譯和新譯,羅欽仁欽桑波之前翻譯的屬於舊譯,羅欽仁欽桑波之後翻譯的屬於新譯。譯師們為了能順利地完成這樣一個偉大的翻譯任務,也是為了遣除翻譯過程中的違緣,自己先做了這樣的禮拜。

  “敬禮一切佛菩薩”:此處沒有敬禮文殊菩薩,也沒有敬禮上師,為什麼要敬禮一切佛菩薩呢?當時藏王赤熱巴巾有個規定,屬於律藏的翻譯,無論是經典還是論典,都要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這裡所講的因果及一些細微的因果,除了佛之外,誰都無法能夠了知、闡述,所以要頂禮釋迦牟尼佛。屬於經藏的都要頂禮佛菩薩。因為經藏的內容都是佛菩薩以問答的方式宣講、抉擇的,所以要頂禮佛菩薩。屬於論藏的都要頂禮文殊菩薩。因為論藏裡主要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以文殊菩薩的智慧才能真正的明白,才能真正地了知,所以要頂禮文殊菩薩。

  這樣規定有什麼意義呢?譯師們為了能順利地完成這樣一個偉大的翻譯任務,也是為了遣除翻譯過程中的違緣。此外,後學者一看譯禮句,很容易就能明白、判斷這部經或論,是屬於經藏、論藏還是屬於律藏。比如當看到“敬禮一切佛菩薩”,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或了知本論是屬於經藏的,裡面都是佛菩薩以問答的方式宣講或抉擇的。而且,我們很容易一下子就能了知、明白宣講的情景,也有這樣的意義。比如《文殊請問經》,《彌勒菩薩請問經》,其中是以文殊菩薩或彌勒菩薩和佛以問答的方式宣講的,即文殊菩薩或彌勒菩薩請問佛陀,然後佛陀回答,以這種方式宣講的。所以,我們很容易一下子就能了知這樣的情景。

  甲二(論義)分三:一、入造論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圓滿結尾。

  乙一(入造論之理)分二:一、真實宣說;二、講述宣說之必要關聯。

  丙一(真實宣說)分三:一、禮贊句;二、立誓句;三、示現謙虛。

  丁一、禮贊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諸應敬我悉禮。

  “善逝”是佛寶,“法身”是法寶,“佛子”是僧寶。意指頂禮佛法僧三寶。

  “善逝”是佛的別號。為什麼稱為“善逝”呢?“逝”是過去之意,即從此岸過到彼岸,也就是遠離六道輪回,獲得究竟涅槃的意思。“善逝”有三種意義:端嚴而逝、不退而逝、無余而逝。端嚴而逝,主要是指斷除了煩惱;不退而逝,佛斷除煩惱時不是揚湯止沸,而是抽薪止沸,從根上斷除。煩惱的根是我執,佛斷除了我執,這是從根上斷,是不退轉的。比如聲聞有預流、一來、不來這些果位,他們也斷煩惱,但不是從根上斷,所以還要在六道中輪回。佛則是從根上斷除了這些煩惱、障礙,所以叫不退而逝。無余而逝,就是沒有一切障礙,沒有煩惱障和所知障。“善”有這三種含義,端嚴、不退、無余。“善逝”也就是佛寶,佛有法身佛、色身佛。

  “法身”,指法寶,有教法和證法。

  “佛子”,指僧寶。佛有三子:身子、語子、意子,這裡的“佛子”指的是意子,就是菩薩。佛的身子,比如,釋迦牟尼佛的身子是羅睺羅尊者。佛的語子指這些聲聞、緣覺。因為他們通過佛的教言去修持,最後獲得了聲聞和緣覺的果位。佛的意子指的是菩薩。為什麼菩薩稱為佛的意子呢?第一,菩薩能繼承佛的事業;第二,菩薩才能真正了知佛的密意。

  小乘裡,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團才可以稱為僧寶,但是大乘佛法裡,一地以上的菩薩都可以稱為僧寶,無論是在家或出家,無論是個人或團體,都一樣。

  “伴”是所有、一切的意思,指所有的佛法僧,有這樣的意義。

  “及諸應敬我悉禮”:頂禮所有佛法僧三寶,以及其他應該頂禮、恭敬的聲聞、緣覺、阿阇黎、上師,我都恭敬頂禮。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頂禮?第一,一位智者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造論這樣一件偉大事情的時候,首先會做頂禮。他人據此也可以衡量、了知他是一位智者,也能學修他所造的論典。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應該頂禮膜拜佛菩薩或自己的上師,這樣自己也趨入智者的行列中,這是一個智者的行為,自己也可以跟這些智者學,跟善知識學。第二,能獲得加持。你頂禮佛法僧三寶,頂禮上師,能獲得加持;獲得加持了,就能順利完成這件事情,具有這樣的意義。我們做任何事情時,首先做頂禮,就能夠獲得加持,加持不可思議,一切都能如願以償,一切都能圓滿。

  著者首先進行頂禮,得到加持了,接著開始造論著書了,這樣就能遣除一切違緣,也能圓滿地完成這個事業。後學者、其他眾生,也能通過這樣的行為,衡量判斷出他是位智者,是位具德的善知識,也能學修他所造的論典。

  丁二、立誓句;

  今當依教略宣說,趨入佛子律儀法。

  作者寂天菩薩造論的時候,首先立下了誓言。為什麼要立下誓言?因為一位智者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縱遇命難也不會捨棄誓言。因此他造論的時候首先立下誓言,這樣一定能完成這樣的事業。為此而立下誓言。

  “今當依教略宣說”:他不是以自己的分別念來宣說撰寫的,而是依靠佛的教言進行宣說。

  “趨入佛子律儀法”:他宣說的是趨入佛子律儀的方法。我們要趨入菩薩的律儀,“菩薩的律儀”指菩薩的戒律,比如說:斷惡行戒、行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也許有人會問:若是依佛的教言進行宣講,既然佛已經講過了,你再講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是有意義的。令經典或論典中雜亂無章的內容井井有條,不清楚的內容在這裡解釋得一清二楚,將佛經裡很多非常零散的竅訣匯聚一處,所以再次宣講佛所宣說的內容,這也是很有意義的。

  丁三、示現謙虛;

  此論未宣昔所無,詩韻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為修自心撰此論。

  一個具有功德的人,他會很謙虛。寂天菩薩造論的時候也是很謙虛的。

  “此論未宣昔所無”:這部論典不是宣說之前從未講過的內容,論典的內容、含義,都是以前宣說過的,這是意義上的謙虛。

  “詩韻吾亦不善巧”:盡管意義上沒有什麼新的,但詞句語言上有一些特點,這也是可以的。但是寂天菩薩說自己不善巧詩韻,不精通這些,所以也沒有美妙動聽的文字、語言。這是文字上的謙虛。

  “是故未敢言利他”:不敢說有利他心,不敢說為了利益他人而寫這部論典。

  “為修自心撰此論”:既然你沒有講新的內容,文字上也沒有什麼特別,那麼為什麼還要寫這部論典?主要是為了自己的修行,為了修自己的心而寫。

  這都是示現他的謙虛。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要降伏傲慢心。為我們這些後學者說明一個真理,即不能有傲慢心。任何時候都應該懂得謙虛,任何時候都應該看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放在最低處。

  循此修習善法故,吾信亦得暫增長,

  善緣等我諸學人,若得見此容獲益。

  “循此修習善法故,吾信亦得暫增長”:我撰寫了這部論典,並且按照這些內容修習善法,因為這個緣故,我的信心得到了暫時的增長,信心和智慧越來越增上。

  “善緣等我諸學人,若得見此容獲益”:“善緣”指的是根基。根基和我等同的這些修學人,若得見這部論典、學習這部論典,也許就能獲得利益。因為我就是按照這個內容修習,而使信心和智慧增長了,以此衡量,世上肯定有很多和我一樣根基意樂的有緣眾生,若是這些人能看這部論典,能學這部論典,也許能獲得利益,增長信心,也能增長智慧。

  前文他並沒有說沒有利他心,而是說“不敢說是為了利他而造”,這是作者示現的謙虛。但是他按照這個內容去學修,令信心和智慧增長了,以此判斷、衡量,也許有些人也能得到利益。若是能按照這個內容去學修,就能增長信心,增長智慧。

  能增長信心就能增長智慧,因為信心是成就的根本,有信心就有成就。有信心就能增長智慧,修行、成就靠信心,有信心才可以轉識成智,才可以成為智慧;若沒有信心,那都是知識,不是智慧。所以,信心增長了,智慧也就增長了。智慧增長了,煩惱自然就無影無蹤了,這些習氣也自然就能斷除、消失,自然就成就了。所以,修行的成就靠信心和智慧。

  我們現在學的這些經典、論典,主要是要生起智慧,增長智慧,這是很重要的。若是沒有信心,這些也許都只會成為知識。即使你能講很多道理,但都是知識,不是智慧,所以解決不了問題,解決不了煩惱,解決不了痛苦,也許你內心的煩惱更多了,痛苦更大了。所以,增長智慧是很重要的,靠智慧才能解脫,才能斷煩惱。

  我們為什麼會在六道中輪回呢?因為有業力的牽引。有業力的牽引,就要在六道中輪回。業力是怎麼產生的?主要是煩惱。有煩惱就會造業,沒有煩惱就不會造業,沒有業就沒有輪回。煩惱是根,因此修行就要斷煩惱。斷煩惱要靠智慧,其他都不是斷煩惱的方法,斷煩惱唯一的方法是智慧,具有智慧很重要。

  什麼叫智慧?智慧只有兩種,一種是無我的智慧,一種是空性的智慧。證悟無我是智慧,證悟空性是智慧,除此之外沒有智慧。以無我的智慧,可以斷煩惱;以空性的智慧,可以斷習氣。煩惱障主要障礙解脫,所知障、習氣障主要障礙成佛,因此要斷這兩種障礙。斷了煩惱,我們就可以解脫了;斷掉所知障和習氣障,我們就可以成佛了。

  若是我們想解脫、想成佛,想斷煩惱,想斷習氣,就要證悟無我,就要證悟空性,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我們通過觀察量去觀察,也可以證悟無我,也可以證悟空性,但這個是相似的,不是真實的。相續中要生起真實的無我和空性智慧,還是要通過修行。要消業、積福,還要有上師或者善知識的竅訣,最後才能夠真正證悟無我,證悟空性。

  現在我們修加行就是為了證得這些智慧。出離心、菩提心都是基礎,然後要消業,要積福。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是為了消業,修曼茶羅是為了積福,修上師瑜伽是為了獲得上師的加持或竅訣。

  四外加行是為了生起出離心,四外加行修好了,才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然後有皈依、發心,這主要是為了發菩提心。出離心、菩提心是消業積福、獲得竅訣的基礎。如果沒有出離心的基礎,沒有菩提心的攝持,你消業積福不會有什麼效果。

  比如,在座的各位天天修除障法,天天念《地藏經》,業障也沒有消掉啊!即使金剛薩垛除障法修得再多,《地藏經》念得再多,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因為沒有出離心的基礎,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啊!心態不清淨,沒智慧啊!心不清淨,沒有覺悟,那就難了。修除障法消業之所以達不到效果,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修加行很重要,修四外加行更重要。

  積福也是如此。無論是供曼茶羅,做七支供,還是進行頂禮、供養等,這些都是積福的方法,應該能積累善根,積累福德,但是卻沒有明顯的效果,沒有達到目的,這也是因為沒有出離心的基礎,沒有菩提心的攝持。有出離心了,心地才開始稍微清淨;有菩提心了,相續才有智慧,才是覺悟。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以積累善根,積累福德,才能圓滿資糧,之前很難啊!

  修上師瑜伽也是如此。大家天天修上師瑜伽,每時每刻都想獲得竅訣,但若是沒有生起出離心,沒有發出菩提心,很難和上師相應,很難獲得竅訣啊!以前我們講上師瑜伽的時候也講過,什麼叫上師瑜伽?怎樣才能和上師相應?和上師相應,就是和法界相應;和法界相應,就是回歸自性。這才是和上師相應的意思,不是這個人和那個人融為一體,而是自性與自性要融為一體。其實本來就是一體的,因為萬法一心,一個自性。我們修上師瑜伽,為什麼得不到任何竅訣?也是因為沒有生起出離心,沒有生起菩提心。

  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脫、成就的話,修加行很重要啊!百日共修很重要啊!盡管看似天天在聞思、修行,但是都丟三落四的,都不太重視,認為“能聽就聽,不能聽就不聽;能上座就上座,不能上座就不上座”,還是沒有明白這個重要性!所以,大家好好地學修這些加行。百日共修很重要,很重要!

  丙二(講述宣說之必要關聯)分三:一、各自之本體;二、宣說之必要;三、如何宣說。

  丁一、各自之本體;

  本論的內容就是“趨入佛子律儀法”,完整無缺地宣說了大乘基、道、果的次第,講的是菩薩的所有學處。

  必要:後學者要依靠此論而通達菩薩的所有學處;

  必要之必要:實修菩薩的學處,繼而能夠獲證究竟的菩提果位;

  關聯:通過學修這部論典能通達菩薩的所有學處,“必要”與內容之間有此關聯。

  丁二、宣說之必要;

  後學者看到這些內容、必要等,就會進一步地學修這部論典。

  丁三、如何宣說;

  那波巴尊者的《入行論釋難》中說:“這部論的必要等實際上通過論名就已經指明了。”阿阇黎善天說:“趨入佛子律儀法”是所說,為利益自他是必要,論典與必要是方便與方便生的關系,為關聯。

  

 

上一篇:達真堪布:我在為別人服務的時候,心裡起了煩亂,如何對治
下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怎樣才會不生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