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文武兩位大聖人,文聖人是孔子,武聖人是關公。孔子因為提倡仁義道德和教育講學而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每個州、府、縣都有供奉孔子的文廟。關公因為忠義精神受到歷代崇奉和民間信仰,關帝廟也遍及全國。以至形成了文武聖廟,春秋二祭的定例,由各級官府主持公祭。
清光緒元年(1875年),趙紹伊十五歲,是年當志學的年齡。這一年秋祭的前一天,也就是農歷七月十四(古代秋祭在農歷七月十五,文廟秋祭也有在相傳為孔子誕辰的農歷八月二十七日舉行),趙紹伊來到陝西省城長安(今西安市)文廟禮谒。
他看到大成殿內,死的牛、羊和豬等,分別擱在架子上,身體都是完整的,但內髒已被挖去了,污濁的氣味、慘淒的形象,刺目棘鼻,令人作嘔,不忍見聞。已經讀了不少聖賢書的趙紹伊感到不解,不禁深深感歎:為什麼敬聖人的儀式,卻亵渎聖人到了如此地步呢!如果讓那些操辦祭祀的人,住在大成殿中過夜,讓他們一直看著屍體的形狀,聞著屍體的氣味,他們一定會堅決拒絕,不肯答應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萬世師表,百代儒宗的大聖人,又怎麼會心甘情願地享用這麼臭穢不堪的東西呢?
走到戟門外東邊殺牛的地方,他看見一口大鍋,鍋裡的水,污穢不堪,是洗過牛的水,感到惡心想嘔吐。他又感歎:怎麼把敬聖的禮節搞得這麼污穢呢?黍稷非馨,明德唯馨(黍稷不能流芳百世,只有完美的德性才能流芳百世)。為什麼不用黍稷蔬果來表達祭祀的誠敬呢?他想到:天下二千多個縣,每年二次祭祀,讓數萬生靈,同登死地,既亵渎了文武二聖,又違背上天好生之德。真希望有尊敬聖人、愛惜物命的大人物,出來永遠改變舊例,制定新章,以便二聖在天之靈,不受這種熏污,數萬生命,不要變成供神的肉,最後成為操辦祭祀者的食物。聖人以仁民愛物為懷,怎麼會願意污蔑自己,而讓數萬生靈都被殺死呢?
其實中國古禮,遇到重大活動如祭天祭神,主持者要齋戒沐浴,虔誠清潔,不食葷辛。儒家的古禮,在喪事期間嚴禁酒肉。如果飲酒吃肉,別人就會認為你失德。後世禮儀都喪失了,所以在喪事中吃肉、喝酒、作樂、唱戲,無所不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次親身的感受給趙紹伊深深的刺激,他後來出家弘法的時候,就提出天帝、天人,喜歡清淨香潔,應當恢復儒家古禮,用黍稷蔬果表達祭祀的誠敬。至於喪事和祭祀,更應該嚴禁酒肉。
——輯自《常慚愧僧印光法師的故事》·余池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