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浮躁時代,唯有寂靜調柔的心讓人真正信服(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聯生活周刊:如何訓練心,如何訓練慈悲心?到底幸福快樂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

希阿榮博堪布:心的訓練可以從覺察開始,盡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動,言語、舉動、感受、情緒、心念的生滅變化,久之,心會變得安靜而敏銳,並且對苦、無常等生出切身的領悟。

另一項訓練是專注,制心一處。上面這兩項訓練會增強洞察力和專注力,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在洞悉宏觀的同時不失對微觀的專注,在專注的同時可以保持開放。

慈是希望對方快樂,通過友善、關愛、分享等來表現。悲是願意分擔乃至代受對方的苦,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溫柔。觀修慈悲心通常從親近的人開始,因為你與他們的因緣很近,如果你願意,你能更深切地理解、感受他們的苦樂、希懼,而理解是慈悲的基礎。慈悲心具體可分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其中,捨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訓練中,慈悲的對象從親近的人開始,將逐步擴展到認識卻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惡的人,及至所有眾生。同時我們要記住,無論是分享還是分擔,都應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質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慈悲心的訓練使我們的內心越來越寬闊、柔軟、堅強,這是幸福快樂的源泉。

三聯生活周刊:佛法的修行對現代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希阿榮博堪布:其實,即使不求解脫,而只想今生來世過得順利快樂一些,從佛法中也能得到很多啟發和幫助。學佛能讓你更喜悅、更有智慧地生活。

然而這裡要提醒大家,佛法雖然能用來解決世俗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但這並不是佛法的全部,不要以為把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舒緩壓力,幫助度過情感健康危機、工作困境,化解家庭糾紛,讓生活更和諧、更稱心如意,讓我們對自己更滿意等等,就是佛法的最大價值所在。

佛法更重要的是它出世間的一面。出世間,不是說一定要在形式上從社會中抽離出去,關鍵是內心放下對得失、利弊、稱譏、贊毀的希望和恐懼,厭離這生死疲勞無盡循環的游戲,為此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佛法中解脫道的教法——聲緣乘和大乘(其中包括金剛乘),基礎都是此出世心,或稱出離心。捨出離心而談佛法、學佛法,怕是只能觸及到佛法的皮毛而已。

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全部。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持戒是否現實可行,是否有意義?讓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戒律。戒律常被誤解為束縛,其實不然,戒律指適當的行為,持戒是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從而避免給自他帶來傷害、痛苦。留意觀察言行,我們會發現自己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做錯誤的事,像一只闖進瓷器店的大象,把周圍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傷痕累累。佛陀慈悲地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協調起來,不再因為笨拙而受苦。

我們可以把持戒理解為一種自律,自覺地檢討、克制那些會給自他帶來痛苦的身心活動,這無論從個人修養還是從社會共建的角度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對大多數人而言,講到戒律,也許主要涉及的是居士戒。居士五戒,戒的是殺盜YIN妄酒。不殺,體現的是仁愛的精神。遠離不予取的行為,不是自己理所應得的,不取,這是義。世人所說的不取不義之財便是這個道理。不邪YIN是禮。不妄語是誠信。飲酒會擾亂神智,讓人失去控制力和覺察力,導致行為顛倒,言語失常,這是不智。由此可見,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處世。如果能在出離心的攝持下持這些戒律,那麼不僅積累了人天福報(養成賢善的人格,受人尊重信賴,受用豐足等等),而且還創造了解脫輪回、徹底止息痛苦的因緣。

有了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會逐漸調達,這時才有定的可能。定指不為所動,這實在是現代社會的人很需要的一種素質。

如果一個社會裡大多數成員都相信因果,去惡行善,有精神信仰,那麼社會矛盾、社會問題會減少,整個社會的氛圍會越來越安寧有序。

三聯生活周刊:你是如何看待痛苦的?

希阿榮博堪布:根據佛陀的開示,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如果你想擺脫痛苦,首先要知道痛苦是怎麼一回事。

佛經上把痛苦分為苦苦、變苦、行苦三大類。所謂苦苦,即是粗大明顯的痛苦,比如身體和精神的創傷。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也不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別的東西而想去追求、親近。變苦指通常被我們理解為快樂的種種體驗和現象,因其本質為苦而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仔細思量,人們生活中每一項快樂其實都含帶著日後的痛苦。行苦是一種更深刻也更細微的痛苦,它指陷於輪回的眾生整個存在狀態的無奈、不圓滿、局限。身心受到業力牽制,被重重煩惱束縛。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煩惱中來,到煩惱中去,全然不得自主的流轉。

具體到人間的痛苦,又分為八種。無論貧富強弱,所有人都無可避免要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們還在不同條件、情況下各自感受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的痛苦。

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觀消極,實則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純粹當作一種負面的經歷,總在想方設法避免它,或者認為痛苦是一種失敗的表現,要是自己能力足夠就不會有痛苦,如果你這樣想,毫無疑問,當問題、挫折出現時,你會分外感到壓抑、焦慮和不公平。自艾自憐、指責抱怨或許能暫時緩解焦慮和恐懼,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缺乏對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們脆弱不堪。不如意事常八九,這樣的人生真的變得很難忍受。反過來,如果我們認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如此,我們則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是無謂地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中。這種情緒只會增加挫敗感,卻絲毫不能幫助我們富有建設性地應對生活的難題。

接受痛苦的客觀存在後,我們要進一步了解它的成因。某些情況下,我們能夠通過破壞其形成的條件去阻止某個痛苦的結果生成,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知道,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們所能控制,也不是事到臨頭能改變的,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如果痛苦在所難免,我們最好讓自己有所准備。這樣做的好處是,雖然該面對的問題還得面對,該經歷的痛還得經歷,我們卻不再那樣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額外的焦慮和恐懼。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總是稱心如意。由於這個見地,我們不再急於逃避和指責,甚至不再想盡辦法化解,因為我們知道,只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裡還有貪執、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看到一些新聞,因為個人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報復社會濫殺無辜的舉動時有發生。文明和法制,是人自律自愛的條件。可是如果沒有文明和法制的保障,人喪失根本的信心,這些矛盾如何解決呢?

希阿榮博堪布:文明、法制和自律、自愛,兩者是互為條件的。在一個大家都為所欲為、不顧後果、“我”總有理的社會裡,建立法制很難,而沒有法制的保障,人就會因為嚴重缺乏安全感而更加只顧眼前,試圖用生硬和殘忍來保護自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我不是社會問題專家,對此也沒有深入的思考,不過我想,每個社會成員都可以從自己、從細微處著手,現在就開始,反省和改變,並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幫助。雖然建立制度能更為高效地解決問題,但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它需要很多人的覺醒和努力。在推動建立制度的同時,我們不要放棄個人層面的幫助、改變。很多極端的行為在爆發前,其實有無數的機會可以去改變它的緣起。這些機會在你我手裡。

 

上一篇:浮躁時代,唯有寂靜調柔的心讓人真正信服(1)
下一篇:星雲法語:成功人生-鋪好行為平坦的道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