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理解觀世音菩薩的四個要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中國向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說,由此可見觀音菩薩救苦尋聲、無剎不現身的慈悲精神使觀音信仰在中國乃至亞洲廣為流傳、深深扎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人就算不信仰佛教,多半也知道觀世音菩薩。只是對一般人來說,若要全面了解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需要進一步學習與體會。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李保華)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與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亞洲人心目中,他慈悲為懷的精神與中華民族素以仁義存心的教化相融會,已成為家喻戶曉、男女老幼無所不知的人生守則。

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教化的精神,不但在人類歷史上早已成為亞洲文化的中堅信仰,同時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多方面的光榮。

因為東方文化的慈悲與仁義與西方文化的博愛,雖然只有在名辭的涵義與解釋的內容上意義略有深淺的差別,但是在為指出人性本有善良而光明的一面並無太大的差異,這與觀世音菩薩化身千億的意義正好相互吻合。

現在我們簡略扼要的舉出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應化利物的形式,智慧解脫的開發,名號具有的含義”四個要點,稍加說明。

一、慈悲濟世的精神

在中國大乘的佛教思想裡,慈悲二個字雖然構成為一個名辭,但有兩種不同的含義。

所謂“慈”:是具有父性的慈愛,它在濟世、救人、利物的范圍中含有莊嚴肅穆的意義;譬如夏天的太陽,它有利於世人與萬物,但有時候也會使你望之生畏。

所謂“悲”:是具有母性的慈愛,它有一味的含容撫育萬物而不辭其勞的作用。這種母性慈愛的悲心卻往往被人誤解為“婦人之仁”,好像沒有太大的價值;然而人們如果能夠徹底擴充所謂“婦人之心”的悲心,也就是發揮了人類母愛的偉大。

我們只要仔細觀察世界上每個大宗教,它的最崇高的象征往往都是以母性來作為代表,便可知道宗教文化的真正精神所在了。所以觀世音菩薩在東方的宗教中始終以女性的化身出現,也就是這個道理。

事實上,女性在人類中固然付出了無比崇高的母愛,同時所遭遇到人生的痛苦與災難也比男性更多、更大,這是我們有志為人類文化和平而努力的人們所應該具有更深切的認識與了解,這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聖像經常以女性的化身而站在茫茫苦海中而救人利物的深長意義。

此外,我們更要了解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世利物的精神,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慈愛。因此佛學中解釋“慈”與“悲”,是說“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所謂“無緣慈”,就是無條件、無要求的慈愛。所謂“同體悲”,就是無時間、無空間的阻礙,悲愛一切人類眾生。中國儒家所謂“民吾胞也”“物吾與也”,也同是由這種觀念而出發。

二、應化利物的形式

根據佛教大乘經典,如《法華經》《華嚴經》等等的記載,觀世音菩薩為了達到慈悲救世的願望,他能夠以種種不同的化身而應化利物,《法華經》中的《普門品》就說他“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他能夠以比丘、宰官、居士、男女等各種身形而顯世應化。

我們如果僅以普通觀念來看,這種說法好像完全屬於宗教性的神秘主義。事實上,世間多少不同身份的人都抱有一番“悲天憫人”思想,甚之真能做到“悲天憫人”的事業,不過各以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身份為人類和平而努力。

三、智慧解脫的開發

自從佛教大乘思想在中國生根,而與中國文化中儒、道兩家思想合流以來,觀世音菩薩借著另一化身名號為“觀自在菩薩”的智慧,闡發人性智慧升華的文化思想,不但普遍深入東亞各國,提高了東方人對形而上的了解深度與發揮人性至善的解脫境界;同時,他的濃縮成為一卷數百字的經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已經成為東方人千余年來人生哲學的圭皋。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言,使東方人能超越於物性的追求與享受而進入精神世界的升華領域,的確具有人類文化思想上的另一面偉大而崇高的價值。

四、名號具有的含義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與人生最密切而首先接觸到的便是聲色的關系。所謂聲色,也便是物理世界中的光色與音聲,與人生生命中所有的光色與音聲,與人生生命中所有的色相與呼號。

我們從外表上,看到各種形形色色所構成的這個世界以及世上許多自然音聲的美妙,便會使人感覺到人世的優美,而產生了許多文學與藝術的意識,給予歌頌與贊歎。但是透過這些外表,深入觀察,我們便可了解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憂悲苦惱、啼饑號寒以及求生不得、祈死不能的痛苦呼號。

觀世音菩薩是觀察世界上苦難的呼聲而來“循聲救苦”,這是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無畏精神與作為的境界。

由此可知,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含義和內涵的慈悲精神,正是我們急需效法的宗旨。

人類的文化與文明到了二十世紀的今天,自然科學的日新月異促進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它給予人類世界許多物質生活上的便利與肉體生理上新奇舒適的享受。相反,生存在今天世界的人們,他所遭遇到精神與心靈上的壓力與痛苦並沒有因為自然科學的發達而得到平安;因此,東方人文文化的精義與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也正是救時的良藥。

 

上一篇:印光法師:聾子啞巴一心念佛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下一篇:佛經故事:年輕比丘癡迷美少女佛陀教誨令其徹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