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解決“道德滑坡”需要的是東方的宗教信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重新認識東方的宗教信仰(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人“道德滑坡”是因為缺少宗教信仰嗎?這是人們經常拿來討論的一個問題。《環球時報》上月曾刊發一篇《莫以宗教信仰論文明高下》的文章,文章舉了歐洲宗教沖突及迫害的例子認為,有宗教信仰的人未必慈悲向善,且中國當前的“道德滑坡”是社會變革所致,解決之道應是個人的“自省、自責與自新”,這也是“我們文明自身所固有的內在力量”。

筆者認為,這篇文章有合理之處,但總體上講,是沒看到“宗教信仰”對社會的實質意義,並對這個概念本身的理解窄化了。

“宗教信仰”是什麼?我們一般習慣於將這四個字連讀,實則若分開讀可能更合理,即“宗教、信仰”——宗教是宗教,信仰是信仰。宗教本身雖是種信仰,但信仰卻不局限於宗教的信仰。正是各種信仰,塑造著人們的思想世界、道德品格,最終形成各自的精神文化特征。當然,說宗教信仰對人類道德的形成與保持至關重要,也並不為過。

那麼,對於“中國人需不需要宗教信仰”這個問題應該怎麼看?事實上,中國人從來就不缺宗教信仰,如佛道二教和其他地方宗教信仰。即使作為一種世俗道德倫理學說的“儒家”,本身就是一種信仰。

對於儒家文化對中國社會所起的作用,近代思想家辜鴻銘認為,儒家文化在中國實際上替代了西方宗教在西方的作用,它們共同保證了人們的道德思想及各自的社會秩序。因此,辜鴻銘給儒家文化起了個“好公民宗教”的“別稱”。

雖然儒家文化近代以來遭到諸多打擊,但至今在中國人的道德理念中,仍有深刻的儒家文化因素。

問題就在於,當下中國正處於現代化的極特殊也極關鍵的時期,人們的精神、信仰世界在經歷過近代以來的種種沖擊之後,正在發生著深刻轉變,其中就包括“舊道德”的弱化及“新道德”的形成。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道德滑坡”,不如說是“新道德”成型前的道德相對空檔期的表現,即使在這個時期,中國人同樣在更多時候表現出了幾千年沉澱的、獨有的道德理性。

因此,筆者主張,解決當下中國人“道德滑坡”,需要宗教信仰,但未必是“西式”的宗教與信仰,而是在固有的傳統道德信仰的基礎之上,發展出新的、現代的道德信仰。

 

上一篇:水牛宰殺前淚流滿面跪地求饒改變屠夫一生
下一篇:丈夫敬重妻子要從五個方面入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