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如何回向?發願與回向的區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我們作完佛事之後,常會念道:「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但若我們在誦念類似的回向偈時,只是參照儀軌法本口頭上念念罷了,這樣回向的功德力是不圓滿的。也就是說,當您拜佛、誦大乘經典、持咒密行後的功德回向,必須發自您的內心。因為當您焚香拜佛、作佛事的開始時,您的無形業障也會來到佛前,觀察

如何用功修法,直到最後的回向。而圓滿真心發露的回向給特定對象,他們才會得到利益。

「回向」的精神也是源自大乘佛法的,密宗白教剛波巴大師這樣說道:「無論修持任何法門,在結尾一定要作回向,回向的真谛意義是無論我們積聚了什麼功德或善業,都不貪執或只想自己擁有,而願以此功與一切眾生分享。」對啦!當我們要回向前,就抱持著「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心,這即是大乘思想的特質。

很多人因為自以為不去執著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勢。不重視回向,會導致大量功德轉化為人天福報,為將來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礙。所以每個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轉向出世間的種種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為,因其是有為法中最為殊勝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若放生勤墾,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現報,所以放生者切要善於回向。免大量功德流於人天無意義消耗的福報也。

該如何回向和發願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結束之際,就應當將這些善業進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講過,即“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礎上再加入“願以此善根,往生極樂剎”的心願,這是回向的方法。其次,每次發願的時候,也要加入“願我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發願與回向的差別是:發願時有無善業可以依托。比如說,在做完善事之後發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樣……怎樣……”,這叫作回向。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作了善業,可以說依靠我們的善根而發願,即是回向;那麼什麼是發願呢?無論有沒有行善,心裡所發的一切願望,都叫作發願。其特點是,發願之前不一定有善行。如果我們能時常發願:“祝願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死亡之後,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時最好能常常這樣發願。今後,我們無論是回向或是發願時,一定要在普通的發願和回向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每次都要加,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三個要點,第一點,是為了自他一切眾生而往生極樂世界,哪怕念一句瑪尼,也要為此回向。往生還要具備發菩提心等其他因素,但這些要素在這個發願回向當中已經包含了;第二點,是盡量受持自己所能守護的戒律,如果不能做到太多,也要受持不殺生這一條戒;第三點,是隨時隨地地發善心,善心既可以解釋為信心和慈悲心,也可以解釋為世人所說的好心。即使在平時,也要努力地行善。

 

上一篇:布施放生得財,寫給為錢而愁的人們
下一篇:宣化上人:《弟子規》的宗旨是盡孝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