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個作家非常可愛,寫了一本一本叫《素食主義史》的書。在書中,他洋洋灑灑地論述了從幾萬年前的類人猿到十幾萬年前的雜食類人類,再到一萬年前的近代人類都是食素的,並且還在書的開頭提醒人們亞當和夏娃可能也是食素的。當然這也許只是玩笑,但確有史實證明素食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歐洲貴族精英們,尤其是思想、文化界的青睐,食素被認為具有高貴的“貴族氣質”。
在古希臘那個流淌著智慧和高貴血液的黃金時代,蘇格拉底、柏拉圖成為素食主義的代表,在他們看來,只有吃素才可以獲取純淨的智慧。希臘人、埃及人、希伯萊人最初都是主張食素的,這種風氣一開始都是與“智慧”聯系在一起的。及至古希臘著名學者畢達哥斯拉的出現,素食主義風潮更是席卷整個古希臘,他的學說成為整個西方素食主義者的宗教。至今還有許多素食者自稱是“畢達哥斯拉的信徒”,盡管他在發現勾股定理後也曾高興的殺了一百頭來慶賀!
米開朗琪羅、達芬奇、莎士比亞、拉菲爾等人開創了歐洲文藝復興的偉大時代,我們不知道這些文學藝術領域內的巨匠是否因為貧窮而沒錢買肉吃,但至少這些提倡素食的偉大人物也將素食主義的傳統深深地印在了那個偉大的時代。
歐洲素食者的這種“貴族”氣息延續到了近代,伏爾泰、雪萊、蕭伯納、羅素、愛因斯坦等等都是素食主義者,都極力勸導他人食素。他們不僅以自身影響著整個近代現代史,與此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接受其飲食傳承——高貴的素食主義。
與“西方的高貴素食”相比,東方的素食傳統更加大眾化,主要與佛教的傳播緊密相連。
我們的緊鄰日本,在佛教傳入後,開始接受佛教中對狩獵和捕魚的禁忌。公元676年,當時的日本天武天皇宣布一項法令,禁止食用肉食。在奈良時期到19世紀後半期的明治維新這1200年間,日本人民的膳食一直是素食類型的。不僅佛教,建立在古代哲學如“陰陽”原理和道教學說的基礎上的“食事”(長壽法)和由各種科學證據所支持的基督教安息日的素食烹饪法,都對日本的素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食素在中國的歷史同樣是源遠流長,早在《詩經》中就已經記載了許多谷物和植物。而民間食素的傳統也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相傳夏桀王是在乙卯日被商湯所滅,商纣王是在甲子日滅亡,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暴君,後世諸侯大王們以為前車之鑒,便在這些日子齋戒養心,節儉寡欲,以示警惕,民間也就隨之紛紛效仿。初一十五食素的習俗也就流傳至今
西漢豆腐的問世,使中國的素食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其發明人淮南王劉安,更是被一些素食者稱為“對素食主義有傑出貢獻的古代人士”。這可能有些戲谑的成分,但真正使食素成為一項國民運動的應該首推南朝梁武帝。梁武帝蕭衍(464-549)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他有感於大乘佛教的菩薩慈悲思想,積極提倡素食。公元511年,頒布《斷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他認為佛家弟子要修持大悲心和菩提心,不僅要禁絕食肉,而且還要將有可能影響到清淨心的所謂“小五葷”或“五辛”也通宵禁食,而在此之前,佛家弟子是可以吃“五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自死、鳥殘)的。食素從那時起就成為漢學佛教最明顯的特征,所以在國內談及食素必定會讓人聯想到吃齋念佛。
延至宋代,更是有許多典籍記載著古代國人的食素傳統。據《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記載,北宋汴梁和南宋臨安的餐飲業中已經有專門經營素食的餐館了。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記載的100多種食品,絕大部分是素食,更是首次記載了有中國特色的仿葷素食:假煎魚、勝肉夾、素蒸雞等。
再至元明清三代,隨著我國飲食文化的愈加豐富,素菜在各種書籍中的記載也越來越多。清末薛寶辰所著《素食說略》記錄的200多種素食,其豐富性更是大大超過了前代,把中國傳統的素食文化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近代,國父孫中山是提倡食素的先行者。孫中山早年因為革命奔波勞碌,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後在醫生的建議下改食素,於是就有了“戒除肉類、治愈胃疾”的“病者自述”。孫中山因早年行醫,深谙營養健康之道,之後他將吃素與革命聯系在一起,並把提倡吃豆腐寫入《建國大綱》: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在台灣更是將孫中山推選為素食主義者的偶像。
及至今日,素食主義的發展遠遠超越了以往任何時代,一種全新的素食理念正在朝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