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問答
鐘茂森:炒股票、期貨,確實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問:第二個您的問題,炒股票、期貨的獲利,能用作家庭開銷、供養父母妻子家人、償還債務嗎?能用來供養三寶嗎?能向慈善事業捐贈嗎?懇請細講因果。 鐘茂森答:炒股票、期貨,確實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尤其是炒期貨。末學也是學金融的,在大學裡面教金融專業也教了八年,而且過去做研究,主要也是研究股票和期貨等等這些金融工具的定價,所以對這些金融工具也可以說很熟悉,寫的論文也在國際學術會議上連連獲獎,但是現在全都放下了。為什麼?知道那些東西統統叫做胡說八道,統統都是誤導眾生。自己也忏悔了,所以把在大學裡終身教授的工作都辭掉,回頭來從事聖賢教育的工作,過去有誤導眾生,現在回頭引導眾生走到正道上來。幸好我只是在理論上寫這些期貨定價、股票定價,我的論文用很多數學工具、統計模型,一般人看不太懂的,所以估計受害人並不算很多,只是少數的學術界內部圈子裡的人他能看得懂,還算好,影響面不算很大。那麼自己沒有炒過股票,也沒有炒過期貨,所以就不會有那些患得患失的煩惱。 炒股票、炒期貨,它是什麼?有點像賭博的心理,希望自己從中獲利,而自己獲的利潤都是差價,這個差價就是來源於他人的損失。這種損失可以是明顯的損失,真的是錢流失了,也可能是隱性成本,他可能本來可以賺多一點,投資利潤多一點,但是少了,這也是他的損失。總之都是把自己的利潤建立在別人損失的基礎上,我們這個心就不善。這是什麼心?貪心、偷心、殺心,不惜讓人受害煩惱而做這些事情,這就是有傷害別人的念頭。股票和期貨,它本來的目的不是給人投機的,現在市場上投機的人比長期投資的人還多,這就很麻煩。如果股票用作長期投資,持股發展企業,這個還算說得過去;但是如果是炒股票,短期差價賺取利潤,有這種心就不善了。期貨基本上都是短期投機,沒有多少投資者是用來規避風險的,不多。 這個問題我們意識到了,要從這裡回頭,不要再造這些業了。而且我們要深信因果,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的福報都是前定的,一飲一啄都莫非前定,賺多少錢都有定數。而且如果用貪心、用偷心、用殺心來賺錢,會把自己的福報大大削減,這何苦來!所以,過去如果是糊塗從事這些行業,或者是業余的來做,現在回頭了,都不要去做了。利用這些獲利來做家庭開銷,這都是什麼?等於拿讓眾生受損失的這種利潤來養活自己,當然這會有業障,業障表現在可能身體不適,可能家庭不和,甚至會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