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他說,「我相信」,這是寫書的人,「有自覺地使用念力,能改善自己的健康,加強我們在生活各領域的表現,甚至影響未來」。這個話我們相信,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讓我們細心去觀察,現前有很多事情,確實在未來發現了。尤其是我們受了委屈,一般講受了冤枉、冤屈,我們不求伸冤,不求表白,我們忍受了,我們轉變另一個方向去努力。沒有想到,那個方向是一片光明,確實帶給我們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情形在我一生當中發生過多次。所以念頭,一定自己能吃虧,用一般人的話叫能犧牲,不跟人相競爭,處處去學讓。古聖先賢教給我們,裡面有大學問、有大道理,表面看到他是沒有理的,不能接受的,他的道理太深了,他的道理太隱密了。只有你接受,你依教奉行,或者是三五年之後、十幾年之後你才恍然大悟,這有大道理。
中國人從小教小孩忍讓,不能忍也要教他忍,他雖然心裡不服氣,不懂得,可是父母嚴格教你忍,不敢不忍。要在這種教育慢慢養成習慣,不要去講理,不要去,你就忍就是了。到以後慢慢智慧開了,明白了,這是謙讓。達到最高的境界是禮讓,這給自己身心帶來和諧,給自己帶來健康長壽,給自己帶來的是煩惱輕,智慧長,福報在其中。人的福報是從這麼修來的。如果跟人家相爭,最後是兩敗俱傷,兩敗俱傷是小事,大事是什麼?跟人結了冤仇,這個東西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那個麻煩就大了,你到什麼時候才能把這個問題化解!這樁事情真搞明白、搞通達了,你能看到這個社會上報怨報仇的,世世代代這個結解不開的,你就能看到,不是偶然的。《文昌帝君陰骘文》前面有一段話,說他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跟同僚之間不肯相讓結下的冤仇,十幾世的冤冤相報都解不開。最後是遇到菩薩,學了佛,菩薩給他解冤釋結,他才恍然大悟,雙方都認錯了。
念力的秘密分享 (第三集) 20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646-0003
和比什麼都重要,和一定從自己做起,我們自己接受批評,不批評別人。規過勸善要在沒有第三者在場,可以,有第三者在場就不可以。為什麼?第三者看到我們不和,傳出去之後,讓社會大眾對我們這個團體產生誤會,這個因果責任我們自己要負。起心動念都有因果,報應現前的時候後悔莫及,所以決定不可以。縱然是受了委屈、冤枉也不必申訴,沒有這個必要,時間久了自然就清楚了。我們起心動念對得起佛菩薩、對得起天地鬼神,絕不做虧心事,這就對了。
海賢確確實實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無量壽經》上無論是理論、是方法,這個方法包括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方方面面講得很清楚,海賢全做到了,不能不佩服。我帶頭向他老人家學習,把他老人家表法的這張照片,我把它放了大張,放在西方三聖的旁邊。每天做早晚課、每天念佛我都看到他,他給我們莫大的鼓勵,他受的委屈多少,我們受一點小委屈算什麼?不要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對了,你才能法喜充滿,你才能常生歡喜心。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五十二集) 2014/6/28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2-0052
心地要清淨,有方向、有目標、有決心、有勇氣,勇猛精進,才不會退轉,禁得起挫折,禁得起打擊。這些環境昨天我們也談到,以真誠清淨心來承受,消業障消得最快。尤其是無根的謠言,人家造謠生事來毀謗你,我們世間人講冤枉,是受了委屈、受了冤枉,你如果沒有瞋恚,沒有報復,業障盡消,這個消業障消得快!對於造謠生事的人,對於毀謗的人,對於侮辱陷害的人,絲毫都不放在心上,沒有怨恨,沒有瞋恚,更沒有報復,不怨天不尤人。自己會想到,他毀謗我,為什麼不毀謗他?總是我在過去生中曾經毀謗他,曾經侮辱他,曾經陷害他,這一生當中我們碰到,他對我這些行為是不是應該的?應該的,一報還一報,我今天覺悟了。
覺悟的人有沒有因果?有,不能說覺悟就沒有因果,覺悟的人不昧因果,就是對於前因後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歡喜承受。而且對於造作這些業的人,不但沒有怨恨,有感恩的心;他造罪業消我業障,他會墮落,他墮落我們不忍心,所以要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減輕他的受苦,大慈悲心。提婆達多毀謗釋迦牟尼佛,破壞僧團,造五逆十惡罪,墮阿鼻地獄,釋迦牟尼佛怨不怨恨他?不怨恨,釋迦牟尼佛憐憫他,把功德回向他。當然他還是要墮地獄,但是在地獄裡面受的苦就輕。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佛菩薩為我們做的示現,這些人將來縱然墮三途,他受的苦輕,不會受很重的苦。這也符合菩薩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毀謗我的、陷害我的他也是眾生,我不能把他漏掉。總不能發願,陷害我的、毀謗我的這些眾生例外,我不度他,沒有這個道理。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統統包括在其中。
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大慈悲心發出來,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你都不會被環境干擾,再苦的環境、再惡劣的環境,不失清淨平等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二五卷) 2006/3/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25
即使這個眾生對我不好,他害我,我也不能有害他的念頭。他害我,他造業,我要再報復他的話,我也在造業,那就錯了;他造業,我不造業,他加害於我的非常有限,這個道理你要懂。別人陷害我,我受他害的很有限。自己有多福,這個地方被人障礙了,那個路通了,不見得真正受他害。總而言之,你自己心裡善良,你守住戒定慧,決定有好處;換句話說,別人害不了你,往往給你做了逆增上緣。總而言之一句話,要以純淨純善的心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吃虧。有時候好像看到吃了虧,實在講,那給你消業障的,否則的話,過去今生所造的這些業障到哪消?持戒、忍辱、禅定、般若,業障消了。如果你還有一念不服,一念不平,自己受了委屈,不但你的業障消不了,你又再造罪業,那就真的錯了。這個錯了之後,就要演變為下一世的果報,所謂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叫真苦。要知道諺語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八苦裡有怨憎會苦,這個冤家對頭老是碰到,為什麼老是碰到?過去世造的業。如果真正懂得佛法,這些冤家對頭遇到,無論他怎麼傷害我,都接受,沒有一點怨恨、沒有報復,業障就消了。學佛,說老實話,這是最低的好處,我們要學會。這一點都沒學會,我們在佛門這輩子什麼都沒學到,那真可惜。這很重要的一條教誨,我們能做到,才能不斷的將自己向上提升。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八0二卷) 2007/8/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802
第四,「不生怨嫌之心」,第四是這一句。下面這個是它的總結,四句的總結。這種心很容易生,尤其是自己受了委屈,受人家的毀謗、陷害,自己容易抱怨。這是從愚癡、瞋恚裡面生出來的,跟愚癡、瞋恚相應。嫌是嫌棄,我們講討厭別人,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這個事情不順眼,往往生嫌棄之心,這心不好。這都是有損自己的德行,自己想向上提升提不起來,不知道這種小的口業,古人講說「終累大德」,它障礙你,不能讓你成就大德,所以這是小事要非常謹慎。如果我們受到傷害,特別在現前這個社會,毀謗、侮辱常常遇到的,遇到這個事情回過頭想自己,不要想別人,別人沒有說錯,我自己有沒有過失。因為一個人看別人的過失很容易,看自己的過失不容易。別人說出我們自己過失了,這他提醒我們,我自己好好想想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於對方要生感恩的心,難為他,他給我提出來,所以不但沒有怨嫌而有感恩,這個好!應該要在這裡下功夫。人活在這個世界,永遠生在感恩的世界,你說多幸福。這個人有意、無意都無所謂,有意我感恩他,無意也感恩他,只要肯批評我,我都願意接受、都歡喜,這個樣子你的德行決定不斷向上提升。要養成心平氣和,首先絕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沒有關系,我不跟他對立。對立是雙方的,如果一方沒有了,那一方就孤立,他對立不起來。永遠不跟人對立,這是真正聰明,真實智慧。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五集) 2008/7/18 華嚴講堂 檔名:12-046-0025
學佛的人應該要懂得,別人毀謗我們、污辱我們、陷害我們,是不是好事?都是好事,為什麼?我們受了冤枉,冤枉就消業障。如果我們也報復,我們心裡生怨恨報復,那麻煩就大了,這個果報將來是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遇到這些事情,我們都生感恩的心,他替我消業障,他造罪業。他造罪業替我消業障,我怎麼可以怨恨他?我怎麼可以對他報復?我只有念佛誦經回向給他,讓他將來受的苦可以減輕一點,這個是正理。他現在迷惑顛倒不知道,他死了以後就曉得,不但不怨恨你,他會感激你。「我那個時候對你這樣,你對我這麼好,還天天回向減輕我的罪業」。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如果他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覺悟到了,他才曉得他這一生真正遇到了一個好人,這個好人在世界上現在不多。
我們學佛的人要做好人,要學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你看那是多麼大的污辱。忍辱仙人沒有一點過失,歌利王是個暴君,他要把他殺掉,殺了以凌遲處死,用刀給你一片一片割割死。而忍辱仙人沒有怨恨心,還給歌利王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第一個來度你。真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個度的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的前身就是歌利王。我們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學佛的人受了委屈還有怨恨,那叫白學了,完全錯了。要知道他為什麼會做這些錯事?他在迷。所以看了之後,只可以說一念不覺,做了錯事。我們要起怨恨心,那也是一念不覺,跟他一樣,這就變成冤親債主。如果我們覺悟,我們一念不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不但不受害,反而得利益。業障早一點消除,佛道早一天圓滿,好事情,決定不是壞事情。
所以佛經裡面稱菩薩為仁者,仁慈,仁者是佛教對菩薩的稱呼。仁者無敵,敵就是沒有敵對的。我還有跟人家有敵對,不仁,不是菩薩。菩薩絕對沒有跟人對立的,人家就是把你殺了,怎麼樣冤枉你,都不跟他對立。那是他做的錯事,我這邊沒有錯,這就對了。小小的委屈都不能夠忍受,這就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為什麼可憐?不覺,迷惑顛倒他不覺悟,所以可憐。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去學習,你就不會錯誤。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九) (共一集) 2007/1/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366-0001
《金剛經》上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為大眾,是慈悲心,無住是智慧心,真正的般若智慧。生心是幫助眾生,幫助苦難眾生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無住,沒放在心上,心上是什麼?心上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不行,這是六道輪回心,我們總要把這個心換掉,再不搞六道輪回了。六道輪回就是是非人我,有善有惡、有愛有憎,極度的不平,嚴重的染污。不順的境界心裡頭念念不忘,仇恨在心,這是六道裡頭眾生的常情。受了委屈、受了冤枉,不甘心、不情願,來生再報仇,甚至於隔很多生沒有機會,碰到之後還要報仇,這眾生的習氣、眾生的毛病。修行人要把這些統統洗刷干淨,順境不生貪戀,逆境沒有怨恨,把它看平等,它是一不是二。所謂不平都是從自己妄想生的,自己果然放下分別執著,一切法平等了。為什麼?心平等,外面的法就平等。這是我們要學的,要天天練這個功夫。還沒有放下,就得天天練。真正放下了,再練,練的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生活當中能夠示現具足威儀,給世間人做好榜樣,勸導人好好的學佛。學佛的人清淨莊嚴,喜樂無比,常生歡喜心,不亦悅乎,這真正學佛。「是謂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海賢做到了,多看看這個光碟,認真好好跟他學。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八集) 2014/6/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