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的呼喚
一、皈依三寶可以使人生更多彩多姿,更踏實安全。
二、你要豐富人生,必須先要皈依三寶。
三、人生不能沒有信仰,踏出信仰的第一步-皈依三寶。
四、一生的轉折點,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惡為善,就是要皈依三寶。
五、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皈依三寶。
六、皈依三寶是心靈的依靠;皈依三寶是永恆的寶藏。
七、皈依三寶是邁入幸福的快捷方式!
八、皈依三寶是走向真理的道路,是認識了自己。
九、皈依三寶,一入佛門即進入佛法的堂奧。
十、皈依三寶是受戒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
十一、想不受苦報,便應皈依三寶,相信因果輪回之理,勿造惡業。
十二、好信仰,要向好朋友推薦-皈依三寶大家一起來。
十三、慎重推薦,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
十四、真正的故鄉-來自三寶;真正的依靠-來自三寶。
十五、趨向真理大道-皈依三寶。
十六、打開心靈之窗-皈依三寶。
十七、重建幸福人生-皈依三寶。
十八、找回本來面目-皈依三寶。
十九、點亮一盞永恆的心燈-皈依三寶。
二十、人間淨土的建立-人人皈依三寶。
二一、心靈起死回生的開始-皈依三寶。
二二、生命的導航-皈依三寶。
二三、放下人生的重擔-現在正是皈依三寶的時候。
二四、佛陀親切的呼喚,您還要猶豫多久?趕快回到三寶的懷抱裡。
二五、一盞夜路明燈,一艘苦海慈航,一塊上好福田,一位智慧明師。
二六、心靈的環保,生命的清流,病患的良醫,那就要皈依三寶。
二七、來自兩千五百年佛陀的誠摯呼喚-皈依三寶。
二八、以慈悲來代替怨恨,以般若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幫助吝啬,以皈依三寶來淨化自我,淨化社會。
二九、您皈依三寶,三寶就會與您同在!
三十、圓滿人生,就要從皈依三寶開始!
皈依者應注意的事項
一般人求師證明受皈依後,則稱皈依某法師,其實所皈依者為僧伽,非為某法師。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為我師也,不管賢愚,皆當尊禮為師,自稱弟子,不可貢高我慢,更不可妄自分別誰賢誰愚,這是皈依者首先應注意的。
其次,一般信佛學佛的人,經常只有一皈,而沒有三皈,如信佛而不聞法敬僧,或聞法而不禮佛敬僧,或敬僧而不禮佛聞法,甚或把佛當神明看待,只是一味求升官發財,求福求壽,這些都算不得是正信的佛教徒,真正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應當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以增長智慧;禮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
皈依三寶的人有下列問題不能不知:
第一、皈依不是素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皈依三寶只是宣誓終身信奉三寶,誓願不再改變信仰。
第二、皈依三寶可以敬神,敬祖先,敬異教徒,但應知道尊敬不同於皈依,尊敬是禮貌,皈依則是將身心思想信仰完全投入三寶。
第三、皈依三寶不是一時、一次、一皈,皈依是盡形壽的。瑜伽戒本雲: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皈依是皈依佛法以外,更皈依僧伽大眾,不是皈依個人。
故知皈依後,要以佛法來規范身心,堅固信仰,變化氣質,把過去的貪心化為喜捨,把瞋恨化為慈悲、把懶惰懈怠化為勇猛精進,把消極悲觀化為積極樂觀,並進而求受在家五戒、八關齋戒等,來提升自己的信仰層次,並植下趣向菩提的種子。
如何做一個佛教徒
皈依三寶以後,如何做一個佛教徒呢?茲有下列諸事,應當注意:
第一、要正信三寶:做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首先要對三寶深信不疑,如太虛大師說:皈命者,舉現報之形壽資具,盡投於佛法僧海中,不復執我、我所,從此唯佛法僧為所依之主,為所歸之處,絕不因形壽資具之遷,退轉於佛法僧之信仰。換言之,身可滅,世界可壞,對佛法僧之信仰終不搖奪。蓋佛法僧如海,現報之身如漚,漚有存亡,海無得失,能如是皈命佛法僧,於佛教方成正信。
所謂正信,因為我們深信三寶是真真實實的,是清淨有德的,是有能力解救我人的。
皈依者的四不壞信即:
1、對三寶信心不改變。
2、對皈戒信守不毀犯。
3、對三法印信奉不懷疑。
4、對道場信念不動搖。
第二、要正見人生:正見是人生入道的要門,《成佛之道》說:做一個三寶弟子,要:
1、正見人生有善有惡。
2、正見人生有業有報。
3、正見人生有聖賢和凡夫。
4、正見人生有前生和來世。
第三、要正語說話:所謂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的口中藏有一把利斧,說話不當,不但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身為佛教徒,不但不應該惡口傷人,更應該積極的布施愛語、柔軟語、給人歡喜,如此必結善緣,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所以正語是成佛的一大因緣。
第四、要正命生活:正命就是指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譬如開設賭場、酒家、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及屠宰場等行業,都不是正命。還有看相算命、計較生辰八字都不應該,甚至扶乩都不應作。
而正當的經濟生活,是除日常生活所需外,還要挪出一部分錢用於布施,一者為自己多種些福德,同時也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在《雜阿含經》裡就有一首偈語說:「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余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
在《涅盤經》中,對財富的處理辦法則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
四分之一用以供養父母妻子,四分之一用以補助僕傭屬下,四分之一用以施給親屬朋友,四分之一用以奉事三寶沙門。
因此,佛教徒對金錢要有一套正當的處理方法,若能如經上所說,適量的用來供養布施,護持佛教事業,不但成為興隆佛教的淨財,同時也為自己廣植福德因緣。但是淨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條件下,才算合法。
最後我要告訴皈依三寶者:「一切佛法,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因此,皈依三寶後,要時常回到常住道場,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若能常念三寶,自然福慧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