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蕅益大師說孝道:孝聞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蕅益大師說孝道—《孝聞說》  鐘茂森博士主講  (共一集)  2010/5/12  中國雲南晚晴軒  檔名:57-020-0001

  尊敬的諸位大德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蕅益大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題目叫「孝聞說」,是蕅益大師給我們講解孝道的道理。

  首先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蕅益大師其人。應該很多淨宗的同修對蕅益大師都是非常熟悉,大師他的法名是智旭,號蕅益,是我們淨土宗第九祖。他俗姓鐘,跟我是本家,祖籍是江蘇吳縣人。自小就有很大的抱負,以聖學為己任。一開始學儒,受到程朱學派的影響,所以對於佛法有誤解,他著書辟佛,批判佛教。到後來他讀了蓮池大師(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之後,知道自己錯了,於是把自己所著的書全部焚燒,這是他十七歲之前的事。到後來就發心學佛,到二十歲的時候讀《地藏經》,就發起出世志,希望能夠出家修行,而且每天念佛。到了二十四歲,有一次聽古德法師講經,古德是蓮池大師的弟子,蕅益大師最佩服的就是蓮池大師,他是私淑蓮池。雖然蓮池大師不在了,但是他的弟子古德在,古德法師也是一位有修有證的大德,所以蕅益大師就拜古德法師為師,聽他老人家講經。後來聽經的時候,忽然產生了疑情,這禅宗裡面非常重視疑情,所謂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就不悟。有疑情,要通過用心的參究才能夠豁然大悟。蕅益大師參究,大悟了,在禅宗大悟之後,他就歸隱靈峰,在教上下功夫,另外也專精律學,最後他是專弘淨宗。所以他老人家是通宗、通教、通律,而且闡揚淨土,可謂是佛門的龍象全才。

  最後他示疾,有疾病,因為他自小身體就不是很好,到後來生病的時候,他就立下遺囑,要求弟子們把他火化之後,把自己的屍骨都削成粉末去布施禽獸和魚類,跟這些眾生結西方緣。後來他的病稍微好了,好了之後,有一天他就趺坐向西,舉手而逝,他是坐著往生的,走的時候只有五十七歲。雖然他走得早,但是他著書立說,可以說是著作等身,為我們後世學人提供了大量珍貴的教材。他老人家往生之後,弟子們給他收殓,三年之後把棺材打開,竟然發現大師頭發長得很長,把耳朵都蓋住了,而且面貌如生,使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所以弟子們不忍按照他的遺願把他的屍骨削成粉末去喂眾生,於是給他建了個塔,就在靈峰上給他造塔。

  大師著述很多,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宗論,一個是世論。宗論,因為他的一生在靈峰歸隱,所以也稱為《靈峰宗論》,總共有十卷。世論,就是專門注解經的,經的解釋叫世論,我們熟知的像《阿彌陀經要解》,還有大師對《楞伽經》、對《心經》、對《法華經》、對《楞嚴經》、對《梵網經》,還有律宗的典籍、還有論等等,注解非常的多,總共一百九十一卷,大師著作非常的豐富。

  印光大師非常推崇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做一個注解,也不能超過蕅益大師的《要解》。相傳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於蕅益大師著作這樣的贊歎,我們想想蕅益大師是何人?雖然他沒有暴露身分,但是我們恩師上人講,真的,若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要不然當不起大勢至菩薩如此贊歎。所以我們相信蕅益大師必定是佛菩薩應化世間,為我們末法眾生開啟一條修學,尤其是淨宗修學的光明大道。他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在法運來講已經是末法時代,但是末法時代的剛開始,所以他老人家出現肯定是有使命的。他老人家可以說是通儒、通律、通禅、通教,真的是集大成者。

  我們今天從大師《靈峰宗論》第四卷裡頭選取出他的一篇文章「孝聞說」,是他老人家為我們開示什麼是孝道,從世出、世間兩個角度來談孝道。這篇文章雖然不長,文字言簡意赅,但是講到的理可以說是非常的精辟,對我們學佛人如何落實孝道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孝道是世出世間法修學的大根大本,淨土宗也不例外,你看淨土三經當中,《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給我們講到三福,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的第一條,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在孝道上扎好根基,我們的修學一定能夠一帆風順。可以說整個聖賢教育,包括佛法在內,統統都是孝道的教育,修學的過程就是孝道落實和圓滿的過程。我們今天認真的來學習這篇文章。首先看題目:

  【孝聞說】

  『孝』裡頭的含義極其深廣,孝是因,『聞』是果。「孝聞」是出自於《尚書.舜典》,是講大舜事親至孝。我們都知道他在「二十四孝」是排首位的,他的父母要謀害他,但是舜能夠不僅智慧的保護好自己,同時用自己的至孝感化了父母,這是有智慧、有德行。如果沒有智慧不能保護自己,真的被父母殺害了,這是陷父母於不義,這是不孝。保護自己的同時,對父母又毫無任何的怨恨,任勞任怨,最終能感化父母;不僅感化了父母,我們看到傳記當中,感化了鄰裡鄉黨,感化了田野當中的大象、小鳥。他的繼母要故意刁難他,讓他去後山耕田,那個工作量太大了,結果舜毫無怨言就接受,感動得山裡的大象出來給他耕田,小鳥給他播種,這是感動天地。

  同時當時天子是堯,堯帝聽聞舜這種純孝的心行,也被感動,請他出來替國家人民服務,並且把自己兩個女兒都嫁給他,請自己的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這些兒女們跟他交往,確確實實都被他的孝心感動,報告給堯帝。於是堯帝在二十八年之後,舜已經為國家服務了二十八年,經過這樣的考核,最終將天子的帝位傳給了舜。所以舜是「名聞遠達,信能充實上下,潛行道德,升聞天朝,堯乃徵用,命之以位而試之也」。聞就是講他的名聲聞達於四方,於是感動了天子堯把他請出來,用他來替國家服務。舜能以孝治天下,真正幫助堯實現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他完全是以自己的德行感來的這分福報。所以《中庸》裡面孔子贊歎舜是「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飨之,子孫保之」。這是講世間的大孝,他的德行可以能夠聞達於四方,聞達於天子,最後使他能夠成為天子。

  出家人,修出世道的人,佛法修行人,要盡出世大孝之道,就像佛一樣。真正成佛了,這一種名聞是聞於法界,法界中至尊至貴。人間講天子是至尊貴的,成了佛,那是法界裡面最珍貴的,比世間大孝就更高。所以這個孝聞,分世間之孝和出世間之孝,兩個雖然境界不一樣,但是道理相同,都是用自己的德行圓滿自己的孝道,來聞達四方、聞達法界,所以這篇文章題目叫「孝聞說」。

  『說』,這是文體的一種,也叫雜說,一般都是用來說明事物,講述道理。尤其是在唐宋以後比較多,像清朝袁枚有一篇《黃生借書說》,這些都屬於說事理的。我們恩師上人勸我們要在扎好德行的根的同時,要學習一百篇古文,學習文言。我們也嘗試了從這些祖師大德的著述裡面選取一些好文章,既學習德行,也學習文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孝聞說」,我把這篇文章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就是第一句話「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第二段是「梵網經雲」到後面「正欲人以戒為孝故也」;第三段是「夫世間孝以朝夕色養為最小」到最後,三個段落。第一段是所謂開宗明義,第二段是為我們說明「孝名為戒」這個意思,第三段是給我們分開世間和出世間法,孝都有小孝、中孝、大孝的說法,一一為我們辨明。我們來看第一段,就是第一句,開宗明義:

  【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

  剛才我們提到孝,它的意思極其深廣。中國的文字都特別有智慧,是智慧的符號,你看一個「孝」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說明什麼?老一代和子一代合為一體,這叫孝。所以孝的真實義是表一體。我們曉得老一代上面還有老一代,追溯到過去,是無始的;子一代下面還有子一代,延伸到未來,是無終的,無始無終是一體,這是孝。這代表什麼?代表自性,時間上講,無始無終是一體,空間上講,十方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的現相統統是自性所變現的,所以孝表自性,表宇宙的本體,當然也表本體所現的一切相,誰要是證得自性,才能叫做孝道的圓滿。所以孝道也是表性德。

  世出世間法,世法和出世間法,這是講聖賢的教育,是『以孝順為宗』的,孝是表自性性德,順就是隨順自性性德。所以孝順就表什麼?性德和修德不二,性修不二,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是孝順代表的意思。性德本自具足的,一點都沒有欠缺,佛有圓滿的性德,我們凡夫也是圓滿的性德,沒有比佛少一點。但是我們的性德現在沒有辦法顯明,像儒家《大學》裡講的,我們有明德,可是明德不明了。我們的明德跟聖人的明德無二無別,一樣的,可是現在我們沒有顯明它,聖人是能夠把明德顯明出來。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就要明明德。明明德,第一個明字就是顯明,是動詞,把我們本有的明德顯露出來,你就是聖人了。

  佛法裡面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我們統統是具足性德的,但是性德被障蔽住了,它不能顯發出來,把這個障蔽去除掉,性德開顯出來,你就成佛了。世尊成佛之後告訴我們,「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智慧德相跟如來沒兩樣,跟佛一樣的,但是我們現在得不到佛的受用,沒有佛的智慧,沒有佛的德能,沒有佛的相好。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有妄想執著,所以不能現前。現在我們就要修,所謂修,就是去除我們的妄想執著,這些是障礙。怎麼修?順著自性性德來修,最終就能夠開發我們的性德,性德寶藏就開啟了,我們的如來智慧德相就現前,這是孝順所代表的意思。

  所以從這裡可以得知,孝、順就是世出世間聖賢教育的大根大本,也是聖賢教育的圓滿。假如我們沒有成佛,不能成聖成賢,孝道就欠缺,因此說,世出世間法,以孝順為宗。「宗」是崇尚的意思,如果你查字典,你能夠看到它的意思裡面講到,它有重要的意思、有主要的意思,這個宗就是在世出世間法當中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宗旨,關鍵修行的方法,這叫宗。宗也稱為修行之要徑,我們要通向我們的目的地,那我們走什麼路,挑那條最近的路,最快速達到目的地的路,這叫要徑、捷徑。這個宗就是我們修行的要徑、捷徑,我們想怎麼樣成聖成賢,如何成佛,孝順是捷徑。宗也有綱領的意思,就是修行的綱領,所謂綱舉目張。我們撒網,要抓住那個主要的綱,綱一拉,這網就起來了。領是什麼?領是衣領,提一件衣服,你把領子一提,整件衣服就很順了。所以這個宗是教導我們如何修行,修行一定是順著自性而修。自性由孝字代表,修行就由順字代表,孝、順,孝是體,順是用,最終證得一體。這篇文章主旨就是這第一句話。

  後面是蕅益大師為我們開解,為什麼說世出世法以孝順為宗。我們看第二段,第二段是為我們說明《梵網經》裡面講的「孝名為戒」的意思。為什麼說孝名為戒,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文章:

  【梵網經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名為戒。蓋父母生我色身。師僧生我法身。三寶生我慧命。是故鹹須孝順。而欲修孝順者。尤須念念與戒相應。】

  我們先看到這裡。大師這裡引佛經《梵網經》,《梵網經》也叫做《梵網菩薩戒經》,或者《梵網菩薩戒本》。《梵網經》跟《法華經》、《華嚴經》三部經,都是被公認的一乘經典,一乘比大乘更究竟,這是了義中的了義。因為《梵網經》流傳到中國來只有一品經,只有「菩薩心地戒品」這一品,主要是給我們講菩薩戒,所謂「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其他的品就沒有被翻譯過來,現在已經失傳了,很可惜。

  《梵網經》告訴我們,菩薩戒,假如能夠用一個字總括菩薩戒,這個是什麼字?就是孝字。所以《梵網經》裡面有經文講,『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名為戒』。佛教我們要孝順父母,要孝順師僧,師是老師,僧是出家人,當然他代表僧團,是三寶中的僧寶。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這三寶要知道有住持三寶,也有自性三寶,我們講皈依三寶,要皈依的是自性三寶。自性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自性法寶是正知正見,正而不邪,這是皈依自性法寶;自性僧寶,僧是清淨和合的意思,淨而不染,這是皈依自性僧寶。真正能皈依這自性三寶,你就成佛了,念念都是覺正淨,這是真孝順,所以「孝名為戒」。菩薩戒講什麼?就是教你孝,孝就是戒。

  底下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為什麼叫孝名為戒。『蓋父母生我色身』,蓋是語氣助詞,沒有意思,提起一個開頭。父母生我色身,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的身體,叫色身,當然它除了物質以外還有精神,精神是由受、想、行、識這四部分組成。色受想行識這叫五蘊,也叫五陰,所以我們這叫五陰身,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和精神和合而成。從哪來的?是父母生我們的,所以父母是我們的身的緣,是條件,緣是條件,沒有父母這個緣,這個條件,我們不可能有這個色身。色身依父母之緣而起的,我們就要感恩這種緣,所謂「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給我們身命,這就是很大的恩德。

  『師僧生我法身』,三寶裡頭的老師,佛門裡頭的老師,我們講有傳法的、有授戒的,佛法裡面的老師生我們法身,法身是依師僧之緣而起的,更是恩德弘深。如果沒有老師生我們的法身,我們永遠不能夠出離六道。『三寶生我慧命』,我們的慧命得自於三寶,佛法僧長養我們的慧命,讓我們這一生能夠有機會出三界,永脫苦海。所以對於父母我們要孝順,對於師僧三寶更要孝順,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一世,老師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果然把我們這一生了脫生死,跳出六道輪回了,這個恩德是無量無邊的、無盡的。所以對於父母和對於老師都要有孝順心。

  如何修孝順?『而欲修孝順者,尤須念念與戒相應』。我們想要孝順父母老師、孝順三寶,最重要的就是「念念與戒相應」,要持戒。持戒,要念念持戒,不能有一刻夾雜犯戒、夾雜著不善,像《十善業道經》裡面講的,「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念念與戒相應。這個戒是廣義的,當然包括我們講的十善戒、五戒,還包括佛對我們一切的教誨、教誡,我們要依教奉行。最根本的戒,我們講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五戒。要持好這五戒不容易,誰能夠真正持好五戒,那才叫真佛弟子。

  現在,這是我們恩師講的,在佛門當中真正能持五戒的人真叫鳳毛麟角,這個戒要持得清淨,太少了。為什麼我們在家、出家的同修五戒都持不好,原因在哪裡?我們師父上人講,因為前面沒有基礎。基礎是什麼?十善業道,在家人十善業道都做不了。十善業它叫善,還不能稱為戒,這善都沒有達到,戒就不用談了。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身體不能造殺生、偷盜、邪淫,口不造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不起貪、瞋、癡,這是十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這前面沒有根。十善的根是什麼?十善的根是《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弟子規》教我們修身,教我們禮,教我們倫理道德;《太上感應篇》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因果,如果我們不知因果,不可能死心塌地去修善,也不可能持戒精嚴。所以要持戒精嚴,必須明信因果才能辦得到;對於倫理道德、對於儒家講的禮也要熟知,不能違犯,這是做人的基礎。人都做不好,談什麼作佛,談什麼成聖成賢?所以我們師父強調三個根,《弟子規》是儒家的根,《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根,《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根,這三根都扎實了才能入道,你才能稱為孝順。佛家強調戒律,所謂「戒是無上菩提本」,沒有戒就沒有佛法;儒家強調禮,沒有禮就沒有儒。

  所以聖賢之教都是教我們要落實的,要去真干,不是教我們成為講說之徒,只會說、不能做。我們孝順,怎麼孝順?佛家講孝名為戒,儒家也是孝名為禮。《論語》當中就有一章講到,「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是什麼?孔子回答的,孟懿子問的什麼叫孝,夫子答「無違」,無違就是不違禮。具體來說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管父母生還是死、在與不在,都不能違禮,這不就是講孝名為禮嗎?所以真正克己復禮,才能夠以禮事親。父母在的時候,我們以禮去侍奉父母,不能違禮,違禮就非孝;父母走了以後,我們安葬父母要循禮,遵循禮,每年祭祀父母也是依禮而行。儒家十三經之首的《孝經》,就是告訴我們事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就這三樁事,《孝經》就是三句話就概括盡了。

  我們再看看《弟子規.入則孝》也是如此。「入則孝」裡面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這一段,就是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如何事之以禮。這個是養親,養親不僅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孝經》上講事親五致,所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居則致其敬具體落實《弟子規》上頭八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養則致其樂是後面一大段,「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贻親憂,德有傷,贻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這都是講養則致其樂,養父母讓他們生歡喜,這是具體做法;病則致其憂,講的就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剛才講的事之以禮,這是父母在世,也包括父母有病的時候,我們要晝夜侍、不離床,這都是講到世間對父母的孝敬,從這裡面我們去養成純孝的心。父母走了之後要葬之以禮,《孝經》上講的喪則致其哀,就是《弟子規》講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每年四時祭祀,春夏秋冬都有祭祀,所謂慎終追遠,常常盡孝思,不忘父母,這是祭之以禮。《孝經》上講到祭則致其誠,《弟子規》上講的「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這是教我們孝就是禮,沒有禮就沒有孝。我們再看蕅益大師文章下面的一段:

  【如曾子雲。無故而殺一蟲蟻。非孝也。無故而折一草木。非孝也。世孝尚爾。況出世大孝乎。】

  大師對於儒的經典非常的精通,旁徵博引,這裡引《禮記.祭義篇》裡頭曾子的話。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得意門生曾參,曾子後人稱為宗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聖賢。《禮記.祭義篇》裡面有他的話,「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這就是蕅益大師所講的,曾子講無緣無故要是殺害禽獸乃至蟲蟻,就是一切眾生,這都不是孝,就是不孝,無緣無故去砍伐草木也是不孝。儒家說砍伐樹木都要講究時令,殺禽獸也要看時令,譬如說春天不能殺禽獸,春天是禽獸繁殖的時令,這個時候殺,那是把天德都給損傷了。天有好生之德,孔老夫子講的,「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雖然儒家沒有徹底讓我們斷殺,但是也要懂得時令,不能隨便殺;佛家講到究竟圓滿,禽獸眾生不可殺。樹木花草、農作物,這個我們雖然不叫殺,叫去砍伐,叫去收割,但是也要按時令,不能夠不按時節就斷掉了它們的生機,這也都跟仁愛的心相背離。

  孝就是一體的仁愛,連世間儒家講的孝都如此,都講到這樣的高度,何況出世大孝?那比世間孝就更高了。佛家講五戒,第一個就是殺戒,殺害一切眾生這都是犯殺戒,這就是不孝。殺戒裡頭不僅包括殺眾生的身命,包括傷害一切眾生他們的感情、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生煩惱,這都是屬於犯殺,這都是不孝。為什麼?破壞了法界一體,真正有一體的愛心,怎麼忍心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個煩惱不僅包括瞋恚的煩惱,也包括貪愛的煩惱、貪瞋癡慢疑種種的煩惱,我們都不能夠讓眾生起這些煩惱。我們應該幫助眾生消除這些煩惱,看到眾生起種種煩惱我們於心不忍,這是孝心,這是持戒,持殺戒。底下蕅益大師又講:

  【以要言之。真能孝順父母師僧三寶。決不敢犯戒造惡。經言孝名為戒者。正欲人以戒為孝故也。】

  『以要言之』就是概要的來說,『真能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你就『決不敢犯戒造惡』。真,是慎獨;在眾人面前不敢犯戒造惡,可是獨處幽居的時候,在暗室屋漏當中就敢犯戒、敢造惡,甚至為所欲為,肆無忌憚,那就不叫真,那是假的,那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這把自己的法身慧命給折損了,自己的心意就不誠。儒家《大學》強調的慎獨,就是為了幫助我們誠意,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了才能有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做到。佛家也不例外,你真能夠持戒,你自己可以斷惡修善,不令絲毫不善間雜,心地純淨純善,你自己成就,你能成佛,也同時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父母,你成佛了,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成佛,這是最大的孝順。

  所以我們要養這個孝心,這孝心是大根大本。為什麼我們會犯戒,為什麼我們還會造惡?就是孝心不夠。所以你要修心有成就,一定要孝心真純,真的是為父母、為老師、為佛法盡自己的心力,你這才是給父母帶來究竟的利益。你修學成就了,超度父母,父母也能成聖成賢。你能夠光耀佛門,我們講的紹隆佛種,弘法利生,你真有孝心才做得到。所以《梵網經》裡面講到孝名為戒,這就是讓我們修學人以戒為孝,知道只有持戒這才是為孝,為孝是你做到孝了。你不持戒,孝就沒做到,那就是不孝。這個跟儒家《孝經》裡講的道理相通,《孝經》上講,「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不驕,是在上位的人莊嚴恭敬,特別對下一定是不驕慢,謙恭。為下不亂,是在下位的人以恭謹來奉上,不亂來、不違逆。在丑不爭,這個「丑」當眾字講,就是處眾的時候,跟大眾在一起我們不搞競爭,我們能夠跟大眾和順。

  《孝經》又說,「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如果居上驕慢,就會滅亡,一驕慢就很容易墮落。我們看到唐朝的唐玄宗,晚年寵信楊貴妃,聽信小人,像李林甫、楊國忠這類的人得寵,結果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幾乎亡國。這是什麼?自己驕慢。為下而亂則刑,刑是受刑,在下位的人如果亂來,當然就會受到處罰。在丑而爭,處眾的時候跟人家爭。要知道跟人競爭,競爭升級就是斗爭,斗爭升級就是戰爭,人與人之間,乃至國與國之間都是如此。兵就是斗爭,甚至是戰爭,這哪是孝?如果居上而驕、為下而亂、在丑而爭,這三個有一樣,即使你每天給父母三牲之養,供養父母的衣食很豐富,但是猶為不孝也,這還是不孝。為什麼?你這麼做,自己身都不保,你怎麼能保家?倘若自己居上而驕則亡了,滅亡;或者為下而亂則刑,受了刑罰,坐了監牢獄,做了不法的這些活動,受了判處,甚至是被判決死刑;或者是跟人爭斗被傷害,這就是毀了自身,也侮辱了雙親。

  所以《孝經》裡面強調,「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孝剛開始就要做到的,最基礎的就是自己的身要保全得好,身體得自於父母,怎麼能毀傷?如果造那些不好的業,就容易受毀傷。不僅不毀傷自身,還要不辱自己的雙親。《禮記.祭義篇》就有講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我們是全身完整的得自於父母,那就有義務完完整整的把它保留到最後,一直到自己一口氣斷了,那才叫全,這叫孝。像曾子臨終的時候叫門人打開被子,讓他們看看全身手足每一個部位,問他們:我這身體有沒有哪個地方缺陷?弟子們說沒有。曾子說:我這個孝就叫做保全了。所以不虧其體,不辱其身,不僅對我們的肉體要保全得好,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德行也要保全完美無瑕。不辱自己的身就不辱親,這叫全,全孝。

  學佛人也是如此,假如我們不能持戒,這就是侮辱了佛門,讓佛蒙羞。人家看不起佛教,我有這個責任,我是不孝。真正學佛人要發心做世間人最好的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才是真正孝敬佛陀,孝敬老師。老師不用我們物質上的孝養,只是希望我們能依教奉行,能夠光耀佛門,這個是老師最歡喜的,佛最歡喜的。所以《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到,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當中最殊勝的,第一個就是「如說修行供養」,這個是講到孝順佛陀,孝順師僧三寶。

  這一段講到孝名為戒的含義。底下這一段就給我們辨明世出世間法的小孝、中孝、大孝。我們來讀蕅益大師的文章:

  【夫世間孝。以朝夕色養為最小。以不辱身。不玷親為中。以喻親於道為大。】

  世間孝道有小孝、中孝、大孝。什麼叫小孝?這裡講到『朝夕色養』,這是最小的。『最小』是講什麼?最基礎的、最根本的,要是這個都做不到,那中孝、大孝根本不可能做到。那是講我們的心,凡夫心量小,他能夠對自己的父母做到色養,這就是凡夫心量當中做到的孝。《孝經》也講到三個層次,「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個也是相應,始於事親就是對自己父母親做到朝夕色養。剛才我們提到的孝親五致,「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也就是《弟子規.入則孝》這一章你做到了,這是事親,這是最基礎的,叫小孝。中孝事君,事君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你做到『不辱身、不玷親』,自己德行沒有虧欠,道德崇高,不玷污自己的雙親,不侮辱門楣,這是中孝。大孝是什麼?自己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而且以聖賢之道教導自己的父母長輩同歸聖道。『喻親於道』,這個喻就是知曉、開導的意思,用聖賢之道來開導父母,也讓父母成聖成賢,這叫大孝。當然要父母成聖成賢,必定自己先得成聖成賢,所以終於立身這個終是終極,做到了世間講的圓滿的孝道就是自己成聖成賢,同時也能夠感化父母成聖成賢。

  我們看第一個色養,這一點現在人做到的都不多。《論語》裡面有一段「子夏問孝」,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如何行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講色難,色是顏色、面色,難就是不容易,用和顏悅色侍奉父母這是很不容易,很難得的。如果說用飲食養父母,有事了就幫助父母去解決,有事弟子服其勞,這是用我們的身體來奉養父母;有酒食先生馔,先生也是講父母,我們吃的、用的先孝敬父母,讓父母先享用。僅做到這個就叫孝嗎?曾是以為孝乎,這就是孝嗎?當然不算。為什麼?能夠養父母,服其勞和供養酒食這都是屬於養父母之身,可是沒有到養父母之心。這色難,就講到養父母之心,一定是讓父母高興歡喜,我們要和顏悅色,這講色難。朝夕色養,能夠做到這一點,在當今社會已經很不容易。

  我們看到山東衛視「天下父母」做的報導,對王希海這個大孝子做的報導。王希海是二十六年如一日,為他植物人的父親來服務、來護理,二十多年來,他父親身上一個褥瘡都沒長。每次到用餐的時候,他是每一小時給他喂一次,只能喝些流質,植物人不能動,有時候喉嚨裡有痰,王希海就用吸管把他父親嘴裡的痰吸到自己嘴裡吐出來,這個動作一做就重復了二十六年。每半個小時幫他父親翻身、按摩一次。一早就爬起來,到晚上也不能睡幾個小時,不讓自己睡太深,怕睡太深了,父親的需要自己感受不到。雖然他父親植物人不能動彈,但是他也讓他父親每天做運動,每天散步。怎麼散步?把他父親抱起來,兩個腳站在自己腳背上,自己往後退,讓他父親就做走路的姿勢,走一個小時,他父親體重一百六十斤,天天做。我們這次到青島企業家論壇見到了王希海,我跟他同桌吃飯,向他請教,而且聆聽他的分享,在座沒有不感動的,都是感動涕零。這個是色養到了極致。

  我自己沒有真正深入學佛之前,孝順做得不夠好,後來聽到師父上人講經,知道自己不夠孝順,而且過去做了很多令父母傷心的事情。在一九九七年,我聽師父講《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的時候,就發了九條孝願,發願孝養父母,不僅做到「色養」,還要做到「不辱身、不玷親」,還要做到「喻親於道」,不僅要做到世間孝,還要做到出世間孝。我自己發的這個願今天也跟大家分享,主要是請大家多監督我,幫助我去落實。前四條都是講色養的,雖然是小孝,但是很重要,關鍵是從這裡面我們要養成純孝的心。

  第一願是,「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對於父母,傾盡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誠心,禮事供養,晝夜六時,心不間斷。若對父母,或因悭吝不捨,或貪利養名聞,不勤奉事,我則名為欺诳如來」。這是對父母色養,而且要做到心不間斷,向王希海孝子學習。王希海他有出國的機會,他放棄了,也放棄了成家的機會,從二十三歲開始照顧植物人的父親,整整到二十六年之後,他的父親過了八十大壽,八十二歲往生,他對他父親的色養才叫圓滿。

  第二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對於父母種種善願,盡捨身命,悉皆實現。若生退怯,不願成就,我則名為欺诳如來」。這是對父母種種善願,不惜一切都應該幫助成就。如果你問,父母的願不善怎麼辦?不善,我們要有義務幫助他轉成善,變不善為善,也是不惜一切來成全。

  第三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對於父母,以種種美好柔軟言辭令其歡喜,勤事不懈,若對父母以一粗言令其不悅,我則名為欺诳如來」。對於父母我們要和顏悅色,勤事不懈,不能用粗言,不能夠頂嘴,不能夠用惡口來傷害父母。

  第四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日夜常思父母恩德善行,常生信敬,起教師想,於他人前贊歎父母之德。若於父母伺求其過,生一念輕慢之心,我則名為欺诳如來」。我們日夜心裡只裝著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善行、父母的優點,不看父母的缺點,不記父母的不善,更不能夠對父母有怨恨心,對父母相信、恭敬,像對老師一樣。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一個是我,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他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是我的老師,我要向他學習;惡人也是我的老師,我要警惕自己,不能夠造同樣的惡業。這是講到三人行都有我師,更何況是父母?父母跟我也是三人,父母兩位都是我的老師,而且我只看父母的優點,不看父母的缺點,在別人面前只贊歎父母的美德,隱晦父母的缺失。正是了凡先生在《四訓》裡面講的彰顯祖宗之德,掩蓋父母的罪愆。如果對父母還有挑剔的心、批評的心、輕慢的心,這叫欺诳如來。

  我們發了願,在佛世尊如來像前發的願,請諸佛菩薩證明。我在一九九七年發了這個願之後,受母親的囑咐,到達拉斯淨宗學會拜見恩師上人的時候,也在他老人家面前發了這個願,請他老人家證明。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欺诳師僧三寶,那就大不孝,這是大惡、大逆,將來必定是墮地獄。這九願裡面,前四願是色養,要做到也不容易,要自己有真純的孝心,還要祈求佛力加持,念念不忘。自己修德、修慧,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才能做到不辱身、不玷親;到喻親於道,這就大孝,幫助父母成聖成賢,在佛法裡面講成佛。能不能成佛?一定能成佛,因為人人本來是佛,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怎麼不能成佛?誰都能成佛。我們如何幫助父母成佛?就是幫助他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講過,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真正幫助自己的父母長輩生起對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望,求生淨土,這你是大孝;你能護持父母長輩往生極樂世界,你這是孝道圓滿。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塵垢是六道輪回,父母能夠離開六道輪回,這個孝道才叫做圓滿,才能叫成就。

  蕅益大師本人,他雖然是出家了,但是出家是行出世大孝。大師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就大悟,在二十六歲那年他給母親寫了一封信,在正月三日寫的信,告訴母親說,自己在三寶前燃香刺血,刺舌血,用血寫家書,給母親寄回去血書。因為蕅益大師出家的時候,怕自己母親親情難割捨,所以沒有事先知會母親,他講自己是「志在出世,恐母愛情難割,不得不硬卻心腸,潛行方便」。他出家的時候,他是為了盡大孝,又擔心母親因為日夜思念自己的兒子,所以在三寶前燃香刺血寫下家書,寄回去給母親,勸導母親放心,更重要的是努力念佛求生淨土。他母親最後病危的時候,蕅益大師當年二十八歲,回到母親身旁照顧,四次割股療親,最後他母親還是往生了。蕅益大師痛切肝肺,寫了一篇回向文,跟一些同修道友為自己亡母做很多的功德,念經念佛超度回向。我們相信蕅益大師的母親一定是超升了,或者是往生西方淨土成佛去了,或者是至少在天道。

  在歷史上很多這樣的案例,像宋朝有一位宗頤禅師,他也是對父母非常的盡孝。他是襄陽人,父親早死,母親撫養他長大。後來宗頤禅師剃度出家,參究佛理,了明心性,於是把他母親接到自己方丈室旁邊,搞了間房間,也勸母親落發剃度,跟著他一起修行,他母親跟著兒子當然也是願意,由禅師奉養飲食,這是養父母之身。禅師還勸勉自己母親念佛,後來他母親念到無疾而終,安詳往生,這個比生天更為殊勝。唐朝有一位宗一禅師,他的父親以捕魚為業,最後不幸掉到水裡淹死了。後來這位法師為了救他的父親,出家修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修行極為清苦,一雙草鞋,一件粗布僧衣過日,吃的東西非常的簡單,修苦行,所以佛門中人都稱他叫頭陀,頭陀是苦行僧。有一天他帶著行李出山的時候,准備去行腳參方,走了不多遠,忽然腳擦傷了,流血,這時候他豁然大悟。這時候他就不要再下山參方,他已經大悟了,回到山上。結果在山上遇到了雪峰禅師,跟他印證,說你是乘願再來度化眾生的菩薩。後來有一天晚上,宗一禅師就夢見他父親特別來道謝,說因為你出家的緣故,你已經明心見性的功德,對我是一個非常大的超薦,我已經得生天上,特此來通報給你。我們看到真是把自己的父母超薦到天上,甚至超度到極樂世界,這是最大的孝。

  蕅益大師所行的就是最大的孝,這個孝心,他在家就能做到朝夕色養,他能夠給自己的母親四次割股療親,這個心雖然是講的色養,雖然是小孝,但是心是一致的,用這個心來做為自己日後修行的動力,他也能夠大徹大悟,成佛作祖。所以修行,孝是根本,《梵網經》裡面也講到,「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戒包括如來教誡,所謂六度萬行,菩薩戒。菩薩的行持都是以孝為宗的,孝是菩提心的根本。菩薩為什麼能夠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菩提心?因為他是大孝,大孝子,他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勇猛精進,斷惡修善,而他能見一切眾生皆是自己父母,所以他能夠圓成佛道。只有圓成佛道,才能夠真正滿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父母的大願。

  出家了,雖然出家,不在家裡孝侍父母,但是假如父母沒有人照顧,出家人也應該有責任孝養父母。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裡面專門提到這一段,出家雖然叫辭親割愛,但是對於父母的奉養還是有義務的,出家是受十方供養,自己得到飽暖,怎麼能夠坐視父母受饑受寒而不管?所以唐朝六祖惠能大師,他也是大孝子,雖然沒文化,但是每天砍柴、賣柴,掙點錢來奉侍他母親,他父親早死。後來聽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悟。有悟了,他就想要去黃梅五祖會下求法。但是母親怎麼辦?如果母親沒人照顧,他就不能離開母親。但是很難得,有些居士、同修見到惠能大師是慧根聰利,知道他將來必有所成,所以安慰他說,你就好好去求法,你的母親我們來幫你奉養。惠能大師這才放心,辭別母親,求法去了。包括釋迦牟尼佛也是,他出家,因為他父母奉養方面沒有問題,他父親是國王,國王奉養是絕對沒問題;他母親,親生母親生他下來之後,七天就往生了;他的姨母把他養大,姨母也是妃子,所以奉養上沒有問題。這才能夠辭親割愛,出家修道,行更大的孝。

  蓮池大師講,對於父母能夠「服勞奉養以安之」,這是「孝」;能夠「立身行道以顯之」,這是「大孝」,所謂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大孝;如果能「勸以念佛法門」,讓父母也能「得生淨土」,這是「大孝之大孝」。所以孝子欲報親恩,莫過於勸父母念佛求生淨土。當然要父母念佛求生淨土,首先你得讓他生歡喜心,他要聽你的;他要是對你不生歡喜心,那他也不可能聽你勸導。所以色養是前方便、是基礎。我父親原來沒學佛,勸他學佛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那用什麼?用各種善巧方便,對他孝順,我們工作有收入了,給他寄錢,給爺爺、給奶奶都寄錢,贍養他們,讓他們覺得我們是孝順的,然後我們講的話他才能夠歡喜接受,所以最後他們也學佛念佛,也求生西方。所以色養是基礎,不能夠忽視。最後喻親於道,是世間孝的圓滿。

  我們發了九條孝願,第五願到第七願是喻親於道。

  第五願講,「我從今日至未來際,以種種方便,安慰父母,令其不生憂惱恐懼,於一切境緣皆得解脫。若吝惜身命財物,生一念逃避之心,我則名為欺诳如來」。讓父母真正不生憂惱恐懼,必須讓他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他才能夠在一切境緣得到解脫,要不然他會在煩惱當中,這是開導以聖賢之道。譬如說父母要是煩惱了,有時候人常常會因為一點事情就想不通,那你怎麼給他疏通,讓他一下明白了,他也就可能轉憂為喜,破涕為笑,轉怒為安了。這就是安慰開導父母,讓他得到解脫。

  第六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常以種種大乘佛法開解父母,令其歡喜,生起正念,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若於父母法供養時,遇有障礙,便生退屈,我則名為欺诳如來」。如果說世間聖賢之道也能夠安慰父母,使他們得到身心解脫,那大乘佛法是讓父母能夠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看破放下,生大法喜。我們要千方百計,用盡各種善巧方便幫助父母學佛,幫助父母修學佛道,念佛求生淨土,這叫大孝。

  底下第七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護持父母修學佛道,護持父母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相炙,萬刃相加,我護持之願無有動搖。若不爾者,我則名為欺诳如來」。一定要將父母護送到往生極樂世界而後已,不管有多大的障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要有多大的犧牲,這個護持之願不能動搖。你要想想,真將父母送到極樂世界,是讓父母不退成佛,有哪一樁事情、有哪一種方式比送父母往生更能盡孝?這是讓父母究竟的離苦得樂。什麼都可以捨棄放下,這樁事情不能捨,你盡孝就圓滿,而且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你想想,送一個人往生就是造就一尊佛,有什麼功德比這個功德還大?所以喻親於道,在淨土宗落實就是勸導父母求生淨土,護持他們臨終安詳往生。自己真的真正也要努力修學,你才有對於淨土的真心切願,你才能夠很好的勸導父母。自己都對淨土不信不願,你怎麼能讓父母生起信願?自己念佛功夫都不行,你怎麼能讓父母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以上?我們再看蕅益大師下面的講法:

  【出世孝亦如是。勤心供養三寶。興崇佛事。小孝也。脫離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淪溺。中孝也。發無上菩提心。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我父母。必欲度之令成佛道。此大孝也。】

  世間孝和『出世孝』,講心地,它是貫通的,都是讓父母得益、得究竟圓滿的利益為自己的存心。但是具體來講,對於父母的利益就有不一樣,世間孝,利益有局限;出世的孝,給父母的利益是無限的,它也分小孝、中孝、大孝。世間孝,小孝是色養;出世間的孝,小孝也是養,但是是『勤心供養三寶,興崇佛事』。我們能供養三寶,譬如說弘法利生,護持正法,現在我們常做的流通法寶,甚至自己講經說法,辦種種的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事是什麼?令一切眾生覺悟之事。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如何令眾生覺悟?要通過教育,我們來教導眾生,我們來講解經論,這些都屬於佛事。當然還包括更廣義的,任何的慈善活動,像放生、印經、乃至超度的法會等等,這些都屬於小孝。為什麼叫小孝?因為供養三寶、興崇佛事裡面自己沒有真正覺悟。

  要『脫離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淪溺』當中,這是你自己真正出三界,脫離生死,你才叫做中孝。如果我們自己沒了生死,還在三界六道中輪回、沉溺,哪怕你做再多的供養三寶的佛事,你做再多的修善修福這些慈善活動,都是小孝。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福德,比起一個人能受持四句偈這樣的福德,比不來。受持四句偈是什麼?你真正能夠了脫生死,你這個功德、福德,比那個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還要大得多,所以自己成就這是中孝。阿羅漢他是小乘,自己成就了,他沒有能力度眾生,這只能叫做中孝。

  一定要發大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度盡一切眾生,這叫大孝。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是我的父母。這是真的,在事上講,確實我們輪回無量劫,跟一切眾生都有父母兒女之緣;在理上講也確實如此,眾生與我一體,正如父母跟我一體一樣,所以確確實實眾生皆我父母。所以我要發大願度盡一切眾生圓滿成佛,這叫大孝。

  我們發願,第八、第九願就是盡大孝,雖然做不到,但是一定要先有願。

  第八願講,「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廣為他人演說孝道,以身作則,勸令一切眾生孝養父母,受持此願無有疲厭。若不爾者,我則名為欺诳如來」。這是為眾生做好樣子,這是法供養,首先自己依教奉行,為人演說孝道,要以身作則,如教修行供養,勸導一切眾生也來孝養父母,也來成聖成賢,受持這個孝願。這就是自度度他,裡頭有小孝、有中孝、有大孝。

  第九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為於父母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速成無上正等正覺,圓滿孝道」。這一點,自己出三界了,中孝。「再以神通道力,分身無量世界,於往昔世中所有一切父母,以方便智,供養教化,開示正道,攝其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若不爾者,我則名為欺诳如來」。這是講到發大菩提心,度盡一切眾生,也就是度盡一切父母往生成佛,這叫大孝。希望我們大家都落實這個孝願,這個孝願不是我自己發明出來的,是諸佛如來師僧三寶如是的教誨。我們再看蕅益大師下面開示說:

  【舜盡世間大孝之道。玄德升聞於堯而為天子。】

  剛才有講到舜帝,這是『盡世間大孝』,「大孝終身慕父母」,舜做到了,對父母那是純孝純善的心,所以他能夠成為天子,他德成為聖人。我們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下面蕅益大師又說:

  【今出家兒。盡出世大孝之道。玄德聞於法界。必成無上菩提明矣。】

  『玄德』是講儲藏在內、沒有現於外的這種德行,就是講陰德,陰德很厚很厚,這就慢慢大家知曉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不求名聞利養,不希望自己的德行太過彰顯給別人知道,而是自然而然,你這德太厚了,大家就能夠感知到。實在講,你的德行聖人都能夠感知,佛菩薩都能感知,即使你不顯於外,他們都知道,只是凡夫未必知道,佛菩薩就會給這些眾生凡夫來講你的德行。我們現在講『出家兒』,出家是學佛弟子,事上講剃頭、穿起寬袍大袖,那叫出家,但是心上有沒有真出家?所以出家的定義,我們不從事上看,關鍵從心上看。心上出家,事上雖然還是在家人的樣子,但是你心出家才叫真出家人。出什麼家?出煩惱家,出六道家,這是『盡出世大孝之道』。出世是出六道輪回,這叫出世,不僅出六道輪回,還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這是真正的出世。「玄德」是講到你的德行聞於法界,諸佛如來、一切菩薩聖眾統統都知道,你聞達於法界,你『必成無上菩提』。我們就明了了,像世尊他自己出家修道成佛,成為法界至尊,所以有偈子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沒有超過佛了,比起世間大孝來講,出世大孝到成佛,那是最為圓滿無上的。我們自己真正修學佛道,發大菩提心,成就佛道,這就圓滿孝道。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蕅益大師「孝聞說」,今天就講解到此地,希望我們一起努力依教奉行,圓滿孝道。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上一篇:蔡禮旭:這個家族為什麼這麼興旺?
下一篇:忏悔悟殺螞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