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大經》雲:世谛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谛,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谛故。」念老引用裡面的「大經」,這兩個字都是指《華嚴經》,稱《華嚴》為大經;就淨宗來講,稱《無量壽經》為大經。「世谛」,我們先把第一義谛簡單做個介紹,這出自於《佛學大辭典》的「第一義谛」。
「二谛之一」,谛這個字我們現在人稱之為真理,在佛法裡面意思是真實,這才稱之為谛。二谛,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他所依據的事跟理,把它稱之為二谛,一種是世間法,一種是出世間法。第一義谛是出世間法,是佛與法身菩薩所證得的,確確實實是一切法的真相,稱為第一義谛。所以第一義谛有很多意思。「又雲真谛」,真谛就是第一義谛。「聖谛」也是說這個,這個「聖」是指的佛與法身菩薩,三賢十聖。「勝義谛」,勝是殊勝,沒有能夠跟它相比的。也稱為「涅槃」,也稱為「真如」,也稱為「實相」,也稱為「中道」,也稱為「法界」,也稱為「真空」。這是略舉幾個名詞,如果把經典裡面對這個意思都找出來,大概將近一百個。佛講經說法,為什麼一樁事情說這麼多的不同的名相?這是他說法的善巧方便,讓我們不要執著名相,名相也是世谛;如果不執著名相,世谛也是真谛。由此可知,真妄實實在在講是你有沒有見到事實真相,沒有見到事實真相的,全叫世谛。由此可知,十法界所看到的全叫世谛。真谛誰見到?必須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禅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人見到真谛了。真谛通常用得最多的就是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你見到了,一切法的真相就是第一義谛。
現在科學裡頭有個名詞叫「零極限」,有這個味道,一切都歸於零。這個一切東西歸零,最新的這個科學名詞,實際上是佛法講回歸自性,那就歸零了,回歸常寂光,就歸零。因為自性跟寂光裡面,三種現象都沒有,它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什麼都沒有。但是自性能生萬法,它什麼都沒有,它什麼都能現。比萬花筒還妙,因為萬花筒裡面到底還有一點東西在,還有幾張碎紙片,顏色不同,還有。轉起來你看,怎麼轉也找不出一個相同的圖案出來,這很妙。但是自性,用萬花筒比喻是比喻個彷彿,萬花筒有幾片,自性裡沒有;沒有能夠變出一切東西,這就是萬花筒比不上的地方。萬花筒可以能夠比十法界依正莊嚴,非常像。所以自性沒東西能比,科學跟哲學達不到,發現不了它。佛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唯證方知,那就是這些名詞、真理要見性才知道。聖谛、勝義谛、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都必須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才能曉得它。
所以「總以名深妙之真理」。「名」就是第一義谛這個名,用這個名詞顯示深妙的真理。「谛者真實之道理也」,這是解釋第一義谛的意思是什麼,谛就是真實的道理。「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故雲第一義」。怎麼是第一?所有一切事相,事離不開理,沒有理不可能有事發生,有事一定有理,有理一定有事。但是,理是一個,叫真理,事千差萬別。這就是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他的報告最後的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是真谛,萬法是俗谛,萬法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而自性什麼都不是,能生萬法。它為什麼能生?叫法爾如是,自性裡頭雖然什麼都沒有,不能說它是空,能大師知道,所以他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裡有沒有?有,有你看不見,你摸不到,你也想不到。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緣不到它,所以說它叫空,用真空,用這個字來形容它。真空不空,它遇到緣,它就能現相。遇到什麼緣?眾生有感,眾生是十法界的。十法界眾生所有一切的活動,身體的活動這是物質,心理的活動是第六、第七、第八識,這屬於心裡的活動,自性統統有反應。他的活動這種信息,這信息才動就周遍法界,《妄盡還源觀》上說的,就周遍法界。
自性接收到你這些活動,立刻就有反應,反應是什麼?出生無盡。在《還源觀》裡面講起二用,二用第一個是依報,宇宙,法界虛空界立刻就現前。第二個正報,正報就是自己。自己跟宇宙是同時出生,什麼時候?就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就是當下這一念。每一個念頭都是當下一念,因為它沒有相續的,它不是相續的,念念都不相同。如果是相續的,念頭是相續的,我們十八歲,永遠十八歲,那就是相續的。它一個片比一個片老的時候,它就不是相續,所以要懂得這個。相續是完全相同的,實際上它不一樣,每個念頭都不一樣。我們人會老化,生老病死,我們以這個老來說,念念都不一樣,一念比一念老。這個念微細,一秒鐘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念念老化。不是一年比一年老、十年比十年老,那是你看得很明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個老化,你看不到。從這個地方你就能慢慢去體會到,念念不一樣,所以它不是相續的。我們說相續,前頭加兩個字,相似相續,大同小異,只能夠這樣說法,大同小異,其實每一個念跟每一個念都是獨立的。
所以佛才說出這樁事情,就是現象,起二用。顯一體,起二用,起二用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裡面不存在什麼時間、空間,沒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在哪裡?就在當下,這種作用變化就在當下,就在現前,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這是事實真相,這叫第一義谛。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性體比較容易體會,森羅萬象跟我們也是一體,你不容易體會。法性、法相,法相是法性變現出來的,法性是一,法相哪有二?二就講不通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眾生妄念裡頭產生出來的,分別執著是妄念。離開分別執著,沒有這些事情,全是虛妄的。這種境界愈說就愈深,但是它是事實真相。
所以,這個道理為諸法中第一,它是諸法的根源。「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用現在哲學的名詞來說,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這就是第一。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佛學名詞叫自性,這些都是它的名稱,第一義谛也是它的名稱,它名稱有幾十個,怎麼說都行。可是,遍法界虛空界,我們看到《華嚴》「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這世界太大了。所以經上用海作形容,世界海,全是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心性沒大小,法界也沒有大小,心性是法界的性分,就是它的本體的一分。外面的現象,遍法界虛空界的現象是性分的相分,全體都是相分。我們就很差勁,我們在全體相分裡面只取那麼一毫,一滴一毫物質現象,認為是自己的身;取自性裡面本自具足的意念的一分,認為是自己的心,認為是自己的阿賴耶。其實阿賴耶像海一樣無量無邊,阿賴耶其實就是迷了的自性,跟自性一樣大。末那就不一樣,末那就是水泡,起水泡,執著這個水泡是我,不知道大海是自己。水泡破了,就好像明心見性,豁然大悟,這才知道整個大海跟自己是一體。所以大乘教裡面豁破無明,這個話很有道理,就是水泡破了,曉得是一體,性德自然流露出來。
佛菩薩為什麼要普度眾生?度眾生很辛苦,要受很多苦難,眾生不能接受,為什麼?因為是一體,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無條件的。像父母照顧嬰兒,嬰兒不知道,父母知道嬰兒跟自己是一體,嬰兒不曉得父母跟自己是一體,他迷。所以覺悟的人知道,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不覺的人完全不知道,覺悟的人是法身大士。誰覺悟?《華嚴經》圓教初住覺悟了,別教初地覺悟了,之前都不知道。我們從大乘經上聽到的這些信息,這叫解悟,學多了、聽多了,知道有這麼回事情,自己沒證得。如何才能證得?放下就證得。我們沒放下。放下起心動念,就是法身菩薩,就是圓初住。起心動念放不下,能夠放下分別執著,那叫權教菩薩。只放下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只放下這個,最高不過是《華嚴經》上講的七信位的菩薩。十信就是十法界,七信沒有離開十法界。六信以下,在六道輪回沒出去,七信出輪回了,聲聞法界,八信辟支佛,緣覺法界,九信是菩薩法界,十信是佛法界,十法界裡面,沒出去。要突出必須把無明放下,就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他出去了,超越十法界,這才是初住菩薩,這才見到第一義谛。所以十法界裡頭沒有分,十法界裡面佛菩薩知道有第一義谛,跟我們現在一樣,聽佛講的,解悟,不是證悟,放下這才是證悟。
我非常感謝章嘉大師,我們第一天見面,也是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向他請教這個問題。有沒有一個方法,讓我們很容易的契入佛境界?我提出這麼個提問。今天如果有別人向我提出這個提問,我不是用章嘉大師的話,我會用老實念佛。章嘉大師給我講的是看破、放下,看破是對事實真相了解了,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老師教我,從理上講的。淨宗法門,理事微妙到極處,好像沒有把事情給你講清楚,但是它真有效果,你真老實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你就契入境界。看破放下,放下那是斷煩惱,《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大乘教裡常說的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這很難斷!我們在輪回時間太久了,生生世世無量劫來薰習的根深蒂固,洗不干淨。從我們這一生經驗當中,六十年來沒有一天離開經典,大乘經教薰習六十年。我們不是上上根性,是一般中下根性,看破有那麼一點成就了,解悟,對大乘經教裡頭甚深的谛理能夠明了一些,也能夠說得出來,沒有懷疑,可是放下沒法子。幸好遇到淨土法門,我們用這個方法行,用這個方法還得要放下萬緣,世出世間法全部放下,一心專念,能行、能成就。如果不是這個法門,可就難了,這是真的,這樁事情黃念老給我講過好幾次。我們從認識之後,每年至少我會到北京去二、三次,去都是去看他,我們學的是同一個法門、同一部經典。
接著下面解釋,「真實,故雲真」,因為它是真實,真的道理。世間法真的道理,是教你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你在人天生生世世都享福報。那個真谛是什麼?孝悌忠信,真谛。人要把這四個字做到,你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確實做到,不是做不到,你享受人天福報。這是世法裡頭的真谛,叫世谛。出世,那你要成佛,你回歸自性,那就不一樣,那這個境界真是大幅度的提升了,這是真。「為聖者所見,故雲聖」。為什麼稱為聖谛?聖人所見到的,凡人見不到。「為殊勝之妙義,故雲勝義」。它是無比殊勝玄妙的義理,能生萬法,什麼都沒有,而現出來之後變幻莫測。《還源觀》上示三遍這一段裡面給我們講的出生無盡,這是性德。隨著一切眾生心念起變化,你怎麼念,它怎麼變。就如古人用金跟器作比喻,很相似,把自性比作金,把意念變化比作器。你看黃金,隨你自己的意思,你想做什麼都行。我塑個佛像,它變成佛像,我塑個小貓、小狗,玩具,它就變成小貓、小狗,實際上是一樣東西,真金。隨著你念頭在變,想什麼它就變什麼。你不想它也變!不是的,是你那個微細的念頭你自己不知道,你要沒有這個微細的念頭,它確實沒有。你六根所接觸到的,全是你自己意念變現的,這就是大乘教裡頭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
所以你明白了,自己對自己起心動念要負責任。你一個邪念,邪的現象就出來了。你看你一念貪的念頭,貪的念頭是鬼道出現了;瞋恨的念頭,地獄道出現了。一個善念,天堂出現了;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出現了。隨著你自己念頭。極樂世界從哪來的?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之所成就。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心裡想著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自己在建造極樂世界;我們建造的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世界是一個世界,不是兩個世界。念佛往生成佛,道理在此地,這是真理。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幫助我們、成就我們,幫助我們成佛,他不居功,你要問他有沒有功勞?他沒有。為什麼?你自己修成的,他只是給你做個增上緣而已,還是你自己成就的。如果說我們確確實實有人能夠幫助我們成就,那我們還要修什麼?不需要,連這句佛號也不要念了。還是得要靠自己,不靠自己,別人想幫忙幫不上。阿彌陀佛的殊勝是無比的殊勝莊嚴,這個不能不知道。
「大乘義章」,「一」是第一卷,裡面說,「第一義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給它起個名字叫做義。第一,在一切義理上它擺在第一,叫第一義。「真者,是絕妄之稱」,它沒有虛妄,完全真實。「世與第一審實不謬,故通為谛」。世間法,這個世是世間法,與第一都是真實,都不是假的。所以,世也稱為谛,出世法裡頭也稱為谛。「彼世谛若對第一,應名第二」,就落在二、三,第二、第三,不能稱為第一。若對真谛來講,世谛就是妄谛。第一義谛若對世谛來說,那叫出世。世間跟出世間,世間的真理,出世間的真理。「若對俗谛,應名非俗」,世間道理稱為俗谛,出世間的叫非俗,它不是世俗。「若對等谛,應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對。是故事法,但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但名第一義谛乃至真谛」。這後面給我們做了個總結。佛陀教學建立名詞術語,他的原理原則統統都是從相對而建立的。所以在世法上講,事相上講,稱為世俗谛,世谛、俗谛。從理上講,但名第一義谛,乃至真谛。說明佛建立名詞也是有原則的,也不是隨便說的。這一段我們明了之後,看底下就容易看了。我們接著看念老的注解。
「世谛但有名,無實義」,這是就佛與法身菩薩境界來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不是真的,確確實實是個夢境。為什麼?如果我們能把見思煩惱斷了,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假的,它不是真的。見思煩惱在《華嚴經》上講,執著;換句話說,你有執著、你有成見、你有對立、你還有思想,就有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就這麼來的。你把這些東西都放下,六道就不見了。所以永嘉禅師《證道歌》裡頭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裡什麼?迷,迷的時候真好像有六道輪回;覺悟之後,就沒有了,醒過來了。所以法身菩薩是大覺,大徹大悟之人。這覺悟出來了,這個夢醒過來,醒過來是什麼樣子?是四聖法界。六道濁惡、染污,四聖法界清淨,沒有染污,沒有人有這些惡的念頭、不善的念頭,都沒有。所以淨土現前,就是方便土,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四聖法界還是個夢,在這個裡面如果是把塵沙煩惱放下,斷掉了,無明也破了一品,我們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四聖法界就沒有了,沒有了。所以四聖法界也不是真的,完全是虛妄,不是真的,這又一次的夢醒。由此可知,六道輪回是夢中之夢。
這一醒過來,叫一真法界,這不叫虛妄。為什麼?俗谛沒有了,俗是虛妄,沒有了,你回到真實,回到真谛,諸佛如來的實報土。實報莊嚴土是真的,這就不是虛妄的,它是心現的,心生、心現,它沒有識變。識是妄心,阿賴耶是妄心,有阿賴耶就有六道,就有十法界,十法界是妄心所變。一真法界,實報土是真如、真心所現的。它憑什麼現的?第一種,就是行人,這修行人,無明雖然斷了,無明習氣沒斷,習氣雖然不礙事,但是現相。大乘教有個名詞,叫生相無明,它會生相,這個相就是實報莊嚴土。實報土裡頭的依正莊嚴怎麼來的?生相無明變出來的,習氣;生相無明要是斷掉了,相沒有了,實報土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莊嚴土除外,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真正不生不滅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自性。
所以,等覺菩薩再向上提升就是妙覺位,妙覺就不住實報土了;換句話講,實報土不見了,生常寂光土,這才得究竟圓滿,回歸自性。回歸自性的時候有沒有我?有,有常樂我淨。我有多大?我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形相,沒有這個身相。物質現象的身沒有,精神現象的身也沒有,自然現象也沒有,它跟自性一樣大,它跟法界一樣大。所以,眾生有感,眾生出不了法界,都在法界裡頭,無論是真谛、俗谛都出不了法界,眾生哪個地方有感,哪個地方就應。我多大?我太大了。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好,那真是真相,說大,其大無外,找不到邊際;說小,其小無內。這兩句話形容自性,形容真我,遍法界虛空界不出我的身心。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是我,統統是常樂我淨。所以,佛是究竟第一義谛,他證得圓滿了,真的一切放下,一絲毫不染,圓滿的回歸自性。
我們看下文。「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谛」,阿彌陀佛證得了,「故一稱嘉名」,嘉名就是佛號,阿彌陀佛,「萬德齊彰」,你念這一句名號,自性圓滿的功德全在裡頭,彰是彰顯。我們想積德,想積功累德,你才曉得念這一句佛號萬德齊彰,你全都在裡頭。你今天斷惡修善,在萬德裡頭不過是一分一毫而已,你怎麼能修到完全的?怎麼能修到圓滿的?沒有想到這一句名號是究竟圓滿,就是人不認識。人要真認識的話,你就這一句佛號行了,其他全丟掉。我們身體衰弱、多病,需要用什麼補品來幫助,需不需要?不需要,一句佛號就圓滿了。沒有信心,你就需要,要有信心,不需要了,圓圓滿滿。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十三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