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如何成為上等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命和人,命是人的先天,人是命的後天。當我們入胎未成人先有命,然後才成人出生。所以命好不好那就是老祖宗和父母之德的體現,人好不好是人的後天修養的體現。後天也可以改變先天,如果一個人能超越父母,超越老祖宗,也是老祖宗的德。如果一個人後天能成為圓滿的人生,那就是後天的修養。

命是先天的種子,人是後天的天地。我們一定要理解到,作為一個人來到世間做什麼?中國的傳統來講,人來到世間就是來光宗耀祖,報答父母的恩德。於佛教來講是來消因緣果報,也是在成全因緣果報。什麼叫做消因緣果報呢?相當於報恩。如何成全因緣果報呢?佛教講的叫做自利利他。自利就是強化自己的生命,利他是引導別人共同走上解脫之路。佛教的作用以解脫為根本,傳統的教育以繼承為根本。

佛遍知一切,佛的慈悲如同太陽光普照一切。但是當我們眼瞎了,看不見陽光,是陽光的過還是我們的過呢?所以要強化生命,讓我們能真正看得見陽光普照,不要讓眼睛瞎了,因此我們要保持自己眼睛的清淨。

為什麼人在用功當中要閉上眼睛呢?有一句話“閉目養神“,意思要讓自己的眼睛保持清淨,沒有污染了,不該看的事不要看,不能看的地方不看,閉上眼睛做一個內觀的人,不要外觀。沒有修養的人,什麼都想看,是非的場面、打架的場面,凡夫非常喜歡看。沒想到,這種場面一者壞自己的眼睛,二者容易招災難。眼睛把所見所聞的境界變成數據輸入到我們的頭腦裡面,耳朵把聽到的好壞的東西變成數據輸入到我們的頭腦裡面,最後這些壞的信息數據就變成我們這部電腦的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到一定的時間了,垃圾文件過量,病毒文件感染,最後就爆發災難了。人犯罪也好,有災難也好,為什麼講是有一股力量在推動?這就是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在推動我們。如果自己能讓眼睛清淨,耳朵清淨,這樣就過濾了不少的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

一個人於表面上很善良,但是後來就變了,變得惡起來,和家人和不來了,和周圍也和不來了。這不是他本人要想做的事情,那是他本人已經做不了主了。有這樣一句話:明白人也有糊塗的時候,糊塗人偶然也有明白的時候。

這幾天大家來這裡念佛,你們認為只是來念而已?在《阿彌陀經》後面有一段經文:“拔除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我們來念佛是接受佛慈悲為我們拔除病毒文件和垃圾文件,讓我們的生命得到清淨。得到清淨了就沒有障礙;沒有障礙了自然就沒有病,也沒有煩惱,人也自然懂道理了。特別是沒有聞過佛法的人,連“阿彌陀佛”都不敢念,認為念他是一種迷信。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敢念的人才是真正的迷信,能念的人就是明白人。佛是覺悟的人,我們念佛,就是接受佛覺悟的軟件,輸入到我們生命裡面去,願令佛的覺悟軟件成為我們個人的軟件,願令佛無量壽的軟件成為我們生命無量壽的軟件,這是交命念佛的作用。六字洪名的功德:六字洪名就是無量壽的軟件,就是無量覺的軟件,就是無量光的軟件。我們念的目的就是接受這種軟件,願令我們的生命成為無量壽,願令我們成為無量覺,願令我們的生命和佛同步成為無量光。

什麼是無量光?慈悲成為無量光。慈悲,付出生命普照十方,就成為無量光。不想付出,光想享受,就沒有慈悲;私心嚴重,就一片黑暗。一片黑暗了,自己也沒有前途,後代也沒有前途。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純粹的個體,應該認可自己是家庭的人,是社會的人,是國家的公民。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認識,那你自然不會擔負起國家公民的責任了,也不是社會的人才了。有些人為什麼去跳樓啊?為什麼要吃農藥啊?為什麼要吃安眠藥呢?因為自己不願意做家庭的人,也不願意做社會的人,也不願意做國家公民。既然是國家的公民,一定要對國家有奉獻;認可自己是社會的人才,那麼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如果自己認識到是家庭的成員,那必定要愛這個家,要對這個家有奉獻。如何做得到位呢?無怨無悔就到位了。

天下有吃虧的事嗎?沒有!感覺吃虧的人就是有私心,感覺吃虧的人永遠吃虧;不感覺吃虧的人就是國家的人才,就是社會的人才,就是一個民族的人才。怕吃虧的人連家庭也發展不起來,這種人談不上為社會做事。

奉獻,叫做大方的人;有私心,叫做小氣的人。大方的人就是有修養的人,修養的人從說話、接人待物,方方面面都是大大方方。小氣的人自然跟誰也和不來,跟誰做事也做不行。所以我們來學佛,就是學會做人,就是做一個大方的人,做一個奉獻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奉獻就是有用,不願意奉獻就是無用。

下面我們講接受教育的作用。接受教育就是提高人的理念,增加人的學問,增強人的素質。所以我們拜師,就是要拜有學問的人、有素質的人、有修養的人,願望師長的修養、師長的學問、師長的素質來成就我們的成長。

教育有兩個方面:一種是知識文化的教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那就是德能教育。德能教育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之路,所以我們要把德能教育的理念落實在家庭教育中,知識教育就落實在社會教育中,這兩個方面希望我們都要同等重視。

人來到世間,真正強化人的是德能教育。人有德能了,人成事則成。無德的人就是失敗的人,無能的人什麼事也做不了。所以我們要對後代加強德能教育。如果一個家庭連老人都沒有德,那麼願望老人首先接受德能教育。現在社會推廣的很多,比如《弟子規》教育,道德教育,文明禮貌的教育,這個也很重要。現在有很多青年人,什麼是文明禮貌都不知道,這叫做沒有德,就成為下等的人,有德就是上等的人。希望人人努力做上等人。

何為有德有能

為什麼要修養成為有德有能的人呢?有德有能才是天地的人,自己不願意做天地的人,那就是無德無能的人,自然做什麼也不行。那麼,如何修養成為有德有能呢?“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是有德的人;“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就是有能的人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怎麼理解呢?仁者樂山:山之高大,有責任感的人、有勇氣的人就敢登上山頂。智者樂水:有智慧的人、能忍的人就甘願做最低的人。品德越高,就把架子放得越低;把架子抬得越高,反過來就沒有德行。

爬到山頂上,那不是高處嗎?這不是把架子抬高,是表達敢於承擔責任。人就是怕承擔責任,連自己的家庭責任都不敢承擔,那就是無德無能了嘛。連自己的家庭責任都不敢承擔,那如何去承擔社會的責任啊?又如何去承擔國家的責任啊?如果大家願望自己的後代成為國家的棟梁,應該把道德修養傳承給後代,後代才能做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做得到就成為國家的棟梁。一個家庭不要把後代當作是自己的專屬,應該讓後代做利益國家的人,然後他才成為有用的人。如果把後代當做我們個人的,那自然就變成沒有用的人了。一個當官的人,能造福社會,官就越當越大;當了官不造福社會,反而危害社會,結果自然也當不了官了。

大家一定要記得:斷惡修善就是有德的人;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就是有能的人。如果我們做不到,沒有良好的修養形象,那麼後代自然也做不到,再後一代更做不到,就成為一代不如一代。能做得到的家庭,後代就會光宗耀祖。

真正光宗耀祖的人就是能造福人類,做天地的事業,這表示老祖宗有德。如何叫做天地的事業?和平的事業就是天地的事業,平等的事業就是天地的事業,為這種事業付出,就是做天地的事業。為什麼呢?天地是平等的,天地沒有差別。如果天地不平等,我們這些人就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了。唯有我們人與人之間不平等,我們人與人之間有差別。災難正是來自人心不平等,來自人心有差別。天下的災難來自人與人之間互相傷害、互相爭奪,災難來自非禮占位、是非口角,災難來自飲食不講究,自己傷害自己。

哪些方面是保命的?哪些方面是保健康的?哪些方面是保家的?做天地的事業是保命,孝順老祖宗、孝順父母是保健康,構建和諧是保家。我們“和”不了,就沒辦法保家了;人虧了孝道,健康就有障礙了;埋怨社會,埋怨國家,埋怨天地,命就有障礙了。一個人感恩天地,感恩政府,感恩社會,感恩大眾,這是保命;感恩家庭,孝順父母,孝順老祖宗,就是保健康,也是保家。成家的人能做到孝順雙方的父母,後代才能健康成長。因為後代是兩邊共同的血脈,女性要孝順家公家婆,男性要孝順岳父岳母。

如果過去有錯,我們如何去挽救呢?這個又回到佛教來——用信仰的方式:第一、忏悔自己的過;第二、把合家交給佛,接受佛法化,改變一家人。信仰了就改變了,沒有信仰永遠改變不了,可以說,信仰改變一家人。沒有信仰自然沒有願望了,乃至你們雖然有願望,如果缺少了信仰,你們的願望始終得不到落實和完善。一個人的願望必定通過信仰來落實和完善。信仰是起點,落實和完善是終點,有願望就有希望。

斷惡修善是有德,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是有能,這就叫做德能教育。

改命三因緣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一個人的運氣是來自時間觀念,人能有時間觀念,運氣就非常良好;人的福氣是來自環境觀念,有環境觀念人就有福氣;人的正氣是來自本分和“人和”觀念,缺少本分,缺少人和,就沒有正氣了。

人人想要自己的命運好,都不知道從這三方面入手。家庭也需要這三方面的觀念,社會也需要這三方面的觀念,修道的人也需要這三方面的觀念,沒有修道的人更需要這三方面的觀念。人缺少這三方面,運氣就不好了,福氣就沒了,正氣就不存在了。

這幾天,我們做離苦得樂的事業,離苦得樂就是使我們的運氣變好。大家共同努力,這是人和。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為我們這幾天的本分。

能做到:第一信仰法會的功德,第二接受法會的管理,第三加強本分的修養,歡喜信受,就有離苦得樂的緣分。即使天天有這個機會,如果你不努力,這個機會也跟你無關;你不珍惜這個場面,這個場面也跟你無關;你沒有珍惜個人的緣分,誰也幫助不了你。所以,要珍惜時間、珍惜本分、珍惜場面,場面就是環境了。我們中國人經常講“天時地利人和”。沒有珍惜天時,運氣就不行了嘛;沒有珍惜環境,福氣就沒了嘛;沒有珍惜本分,沒有人和,正氣就不存在了嘛。

能珍惜時間和環境叫做形象修養,能珍惜本分和“人和”叫做精神修養。精神修養是圓滿正氣,也圓滿福德、福報。珍惜時間是把握生命,珍惜環境是把握福報,珍惜人和是福德福報都得報

經常有人問:“到底我念哪一部經好啊?”我經常說:“念做人的經就好了。”做人的經就是要有時間觀念、環境觀念、人和觀念。

為什麼老祖宗之德在古代叫做天德,而不叫地德、人德呢?因為天是空的,空了什麼也不追求了,空了就沒有障礙了,所以叫做天德。大地有山、有水,有海河,有平原,有沼澤,所以叫地德就不對了,障礙重重了。叫人德也不對,因為人與人之間也有很大的障礙。唯有天沒有障礙。另外,老祖宗要回歸天堂,回歸極樂,老祖宗才成為天德。

有天德的老祖宗,才有天德的後代。老祖宗是天德,父母是福德。尊重時間是天德,尊重環境是福德。如果後代不尊重時間,也不尊重環境,那就是無德。違背時間和環境,就是缺德。

悟道的人,就懂得珍惜一切因緣,把握一切因緣。因緣就是人的機會、機遇、機緣,機會是時間,機遇是環境,機緣是人和。懂得這樣把握了,那麼我們就擁有運氣、福氣、正氣,擁有這三方面就叫做離苦得樂,也叫做正報圓滿、依報圓滿

如何面對命運的興衰

學習是一種修行,做事是一種實踐。人做事之前首先應該學習。以前有一位師父提醒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好好學習,運氣好的時候要好好發揮做事。我能依教奉行,所以成功了。自己做事做不成的時候,干脆不做了,去學習了,休養了。休養好,精力集中夠了,然後再出來做事,自然成功了。運氣不行的時候,越做越敗,越做越遭殃,還不如好好學習。運氣不好就訓練本領,等到運氣好的時候,就使用和發揮本領了。

現在很多青年都沒有這種觀念,有機會學習始終不學,這就很冤枉了。時間不可能重來,人必定要老的,老了以後,想學也學不來了。所以世間上有一種人叫做人才,有一種人叫做奴才。不能做事你就是奴才;做事成功的時候,你就是人才。如果把“奴才”的階段轉變成“受才”,那就不得了了。學本領的時候叫做“受才”,不是古代講的那個“秀才”,我所講的是能承受、能接受的“受”。

人的運氣有興盛和衰敗的階段。懂得把握和轉換,“衰”時利用來學習,“盛”時要發揮,就是人才。衰時不懂得利用,盛時不懂得發揮,最後一敗塗地,就是奴才

面對生命,興盛的時候不要得意,衰敗的時候不要失望,衰敗就是你休養的機會。為什麼人有興和衰的過程呢?興衰是一種自然的過程。該休息的時候,你不休息,所以你就敗了。該做事的時候你不去做,也敗了。該做不做也敗,不該做而做更加敗。該做就努力去做,那就是成功;不該做就不做,就沒有失敗。這算是一種方案,你們不要說是一種道理喔。

下面我們講第二個方案:信心和勇氣。災難來了,或者面對運氣不好的場面,你喪失了信心,你就連命都沒有了。如何做才算有信心呢?信心在佛教裡面叫做定力。在災難來的時候,第一要有主意,第二要有樂觀的心,不要有憂慮心,更不要有恐怖心,這叫做信心。因為樂觀和恐怖是相對立的,信心和憂慮是相對立的。人有信心,就留得命在;命被趕跑了,就生恐怖心、憂慮心。恐怖心就是我們講的失魂了。信心就是有主意,沒有憂慮,沒有恐懼,保持樂觀。不管發生什麼,包括身體有病,有信心就留得命在。

勇氣就是:面對災難——頂!跟災難搏斗,你頂不過它,你就被它壓倒了;頂得住,這個災難馬上就過了。有勇氣就不悲哀,有樂觀心就不喪失信心了。特別對身體有病的人,怎麼算真正的信心呢?把病忘記,更重要就是不怕死。我得病時,弟子經常打電話來問:“聽說你病了?”,我講:“沒事沒事,你們不要胡思亂想,我睡幾天就好。”你們為病悲哀,那就是讓病擴散了。就像老虎在後面追,如果你沒有勇氣,你就被它打倒了。你什麼都不管,往前沖,精力要集中,不要迷路。什麼叫做覺悟呢?於危急之中能生出智慧找到解決的辦法,當你沒有勇氣的時候,再加上你悲觀失望,你就等死了。

再強調一遍:人有災難發生的時候,如何面對呢?要有信心,要有勇氣。怎麼算是信心呢?要有主意,不要有恐怖心,不要有憂慮心,要保持樂觀,冷靜面對。什麼是勇氣呢?勇氣是不悲觀,把痛苦災難忘掉,不怕死。你把它忘記了,它就不存在了。你念念不忘,你就抱住不放了。最關鍵是不怕死,怕死的人很快就死了。為什麼呢?人還沒有死,命已經嚇得沒了,所以很快就死了

你們到寺廟重點是要做什麼?我認為是改造自己。當你們霉運了,就來寺廟學習;當你們運氣好了,回家發揮,為社會為國家做事。所以寺廟是成就霉運的人啊!我講過,在寺廟裡面不准發脾氣,為什麼要這樣呢?不要認為我們都是菩薩啊,我們都是苦難人啊。苦難人不要打苦難人啊,苦難人要原諒苦難人才行啊!是不是這樣啊?理解到就得法了。

 

上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攀緣
下一篇:百年高僧之:平凡淡泊笃尚誠修的瀛妙和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