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土法門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18集 2014年10月15 日 講於 澳大利亞通途法門
這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一個階層一個階層豎出,時間很長;淨宗統統把它歸在一個佛號上,這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圓滿的,所以一生圓滿成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看到別的法門的時候: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修學,好好修修。孰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這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不是沒有。
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所以叫大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佛號功德可惜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相信!他還會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放下。
善財學什麼(這《華嚴經》修行)?善財做榜樣、做表法。他表的是什麼法?表的是主修念佛法門。“主”從哪裡看?先入為主,第一個善知識教他什麼,那是主。五十三參第一個善知識是德雲比丘(《四十華嚴》裡面稱吉祥雲比丘)修什麼法門?“般舟三昧”,專修持名念佛的法門。“般舟三昧”是九十天是一期,九十天裡面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動,叫“佛立三昧”,專念阿彌陀佛。有人聽這個法門想學,他能不能學成功?學不成功。為什麼?他好高骛遠,以為這個法門我能修,你們都不行,我比你高,有這麼一念就完了,凡夫心,錯了!自不量力。
那我們看看善財童子學這個法門是什麼樣的地位?他在文殊菩薩會上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文殊菩薩教他去參學,參學是成就他的“後學智”,無所不知。“般若無知”是在文殊會上證得的;五十三參是學“無所不知”,他一見、一聽全就明白了。這是表法,把念佛法門擺在第一。
那最後呢?第五十三是普賢菩薩表法,普賢菩薩表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什麼意思?至始至終、徹頭徹尾,善財修什麼?就是修念佛求生淨土。當中這些法門,你看他去參訪,善知識告訴他了,他完全明白了。最後是禮辭,“禮”是感恩,我到你這裡,全部我都學到了;“辭”是什麼?“辭”是不修,我不學這個法門,我還是老實念佛。把所有一切法門“一即一切”。《華嚴經》上“多即是一”,五十三參歸一門,一門就是念佛法門,妙!這一句阿彌陀佛始終沒斷,統攝一切法門。五十三代表無量法門,代表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意思。善財參訪樣樣都學,就像禅宗所說的話“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你要會看!會看的人,讀了五十三參,死心塌地老實念佛。
那現在人還得了嗎!看這個想學,看那個也想學,五十三參看了,五十三個統統學,那就完了!學雜了、學亂了,心不清淨了、念頭也顛倒了,你這統統錯了!
你看樣樣明了,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他學不學?他真學,沒有一樣他不學,他一樣都沒有漏掉,怎麼能跟念佛人比?念佛人一法都不漏。你學無量法門,一樣一樣多麻煩,人家一句佛號統攝了,怎麼比都比不上人家。善財第一個給我們開例子,表演給我們看,學《華嚴》沒學懂。
我學《華嚴》第一遍沒懂。第二次宣講《華嚴》是在新加坡;第一遍是在台灣,我記得那一年是民國六十年。第一次講《華嚴》我沒有看出來,注解裡頭沒有講清楚。古人注解為什麼沒講,是不是他沒見到?不是的,古人程度高,點到為止,他們都能看懂;我們的根性不如古人,所以我們看不懂。我們今天必須要細說,講清楚、講明白我們才懂,甚至於細說聽了還是不懂,那跟古人比差多遠?!
所以這一句,你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不能忘記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為什麼?宇宙真的是一體。巴哈伊教裡頭有這個思想,“一體”,萬物是一體;《古蘭經》裡頭也有這個意思,表同體之悲。
人能夠有這個意念、有這種認知,他自自然然就有使命感,這個使命感裡頭肯定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無邊的眾生跟我是一體,他受苦就是我受苦,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有病就是我身上長的病,我如何要把我的病治好,我的病治好,他的病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