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道,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情。現在人喜歡學佛,拿著書本,或者祖師大德的論,在學習。這個只是學習的部分。還不能算入道。怎麼樣才能入道呢?
我們不建議剛學佛的人,馬上去精進修行,去閉關,工作也不要,家庭也管不好,就想著去解脫。佛教不贊同這個做法。那要怎麼樣,首先要把人格和心態擺好,這個很關鍵。修行講的是持久戰,是恆心,他是比賽耐力,不是比賽爆發力。你可能可以持續一周不睡覺的念佛拜忏,但能持續一年嗎?想要一輩子修的好,首先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態,是基礎。這也是法華經說的,人相具足。這個是最基礎的。
修行要一步步來,去實踐中來,但末法時代眾生,尤其是知識分子,他喜歡從文字中去獲得。去聽開示,去研究。所以他也會得到一些智慧,但不是大智慧。這類人,可以稱之為老師,卻不能稱呼為修道人。修道人首先他的心,就要入道。這個不關於知識。
中國有兩個神奇的人,一個是六祖慧能,他不識字,但他入道。另一個是王鳳儀,他也不識字,是個農民,但他開悟了,他也入道。王鳳儀為什麼能入道呢,他一心要救楊柏,命都不要了,就要救他。楊柏是個好人,卻入監獄,他覺得好人沒有好報,不可能。他一定要救他,那他要學習誰呢,學習羊角哀。路上就遇到一個境界,黑夜中見到大光明,他就開悟了。
本來文字是好東西,但一旦執著,就壞了。畢竟凡夫的大腦能力還是有限的。他沒有辦法去思維。那比如二十四孝,講到有個出家人,他父親去打仗,但死在戰場上,他母親日夜思念丈夫,就讓他去找。那戰場上都是骨頭,要怎麼找得到呢。他就用誠心,把手指劃出血來,滴在地上,終於他父親的骨頭跳了出來。他就背著骨頭回來。他母親就夢見丈夫回來了。這個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學佛法,可以用思維。但你修道不行,一定要用心去感應。我們講的,和佛的感應,叫做感應道交難思議要重在這個感應,就是拋棄了思維,而產生的感應。再比如說現在人看到二十四孝中,有王祥臥冰求鯉,魚真的跑出來了。他用思維,說怎麼可能。但其實,凡夫是不可能的。但因王祥那一念強烈的孝心,他就入道了。入了道後,他的境界就不同了,對於王祥來講,是可以的。
已入道和未入道,那兩個境界是不同的。好比說,你落入大水,你真心拼命求觀音,那時的心就是入道的心,那你要得到感應就很容易。這個就解釋,觀音菩薩救度八難三途的原因。首先心要在道上。那沒有入道,你去思維分別,你說,我用火燒燒看,試一試菩薩,那樣子燒死了菩薩也救不了你。
心要入道,有多種方式,按照通俗來講,就是起碼要具足一種美德,而且去發揚他。比如說,關公很講究忠義,寧可捨棄生命,都要忠義,所以他就以忠義入道。那孝子,有的人割自己的肉來治父母的病,這個孝心也能入道。有個婦人,她婆婆生病,聽說要用胸部的肉作藥引,她真的把割下來,一直流血,快要昏死過去時,來了一個老婆婆,教她用香灰一抹,她的血就止住了。病也好了。這個至誠懇切的心,就是入道的心。真的要發起這個心,很不容易,布施金錢都不容易,何況色身,又何況生命?
那你踐行慈悲,你也能入道。這個跟識字不識字不關鍵。有許多老居士,他們不識字,一輩子辛苦,但他們對三寶很用心,很有信心。雖然不識字,卻能背誦普門品,阿彌陀經。為什麼?是因為他們已經入道,對佛有信心,他就入道了。入道後,你再想要了解真理,就很容易了。就像王鳳儀,他一入道,許多真理都是他自己格出來的。
所以,只有先入道,才能談學佛,談修行。沒有入道前,先把人做好,人格健全起來,品格培養好,福報培養起來。不要急著成就,急著看破放下,不要立地成佛。踏實一些。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