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心念處,就是觀心無常。這個大家修行可能有體會,知道我們的心是無常的,隨時隨地都在變。所以這個問題——觀心無常,大家比較好理解。
再一個,法念處,就是觀法無我。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也是我們必須了解的。法念處無我,什麼是法念處?就是處處都是法,有世間法,各種的法,有沒有“我”的存在呢?實際上是不存在“我”的。但是我們就執著,處處都有“我”。
比如說頭一段時間,也經常有人這樣問我,他說:“為什麼我想不開?有個事情很苦惱,想不開。”我說:“你為什麼想不開?事情它沒有好壞。”他說:“師父你說得不對,他明明對我不好,為什麼說他對我好呢?不可能的事情!錯就錯在誰呢?錯在對方,錯不在我。”後來我就跟他講,我說:“你看看饅頭,你說你能給饅頭下個定義,它是好是壞?”這他不敢答了,說:“這沒法說。”我說:“是,你饑餓的時候饅頭就變成好吃的了;你要是飽了,饅頭就變不好吃了。究竟饅頭有沒有好壞?”最後他說:“沒有好壞。”
沒有好和壞,那饅頭是什麼?所以這是個諸法空相的道理。外面的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好,沒有壞,都是隨著我們的心而進行取捨。所以你何必跟這些沒有必要的事情去生氣、煩惱和歡喜呢?說穿了也就是諸法無我。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如果不用簡單的道理去做深思惟,很難體驗出,理解到這個法念處無我。
佛把這四念處講給我們,也就是指導我們修行,對我們來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該按照這個四念處,處處地指導自己去修行,這樣慢慢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就是走到佛的真理中去了。這是佛法修行的一個綱領,應該牢記,依之修行。
在《大般涅槃經後分·遺教品》中佛言:“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
將來有人問你,說:“你住在哪兒啊?”你怎麼回答?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一居士:我們住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住在極樂世界度眾生。
住在極樂世界度眾生,哦,我明白了。這個回答的不錯。有人問你住在哪兒?我們剛才講了,我們住在四念處,你住在哪兒?住在四念處。如果有人問你,你再具體地講一講住在哪兒?誰能給正確地回答一句?
一居士:住在無住處。
好,這個居士答得非常正確,住在哪兒?住在無住處。無住處是我們的住處,這是非常准確的,這個居士答得非常正確。
四念處就是解決了我們這個問題,我們住在哪兒?住在無住處。無住處才是我們真正的住處,這才符合佛的真理,佛的深義。
資料恭摘:妙祥法師 《吉祥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