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停止惡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面或者背後給他人以惡評,給他人的人品定性、扣帽子,如今已經成了不少人的習慣。

例如,大人會經常這樣當著自己小孩的面,給予他們這樣的惡評:“你真調皮”、“你真笨”、“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有你這個兒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你真是太懶惰了”、“你怎麼這麼不愛學習啊?”等等;老師有時候也會這樣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惡評一個學生:“你真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簡直是害群之馬”,如此等等。

妻子會經常這樣當著丈夫的面,給予這樣的惡評:“你太不顧家了”、“你太不體貼人了”、“你太自私了”、“你真懶”、“你真沒能耐”、“就那麼一點工資,還不夠你一個人吃喝呢!你看人家某某某,多能掙錢啊”等等;丈夫則會當著妻子的面,給予這樣的惡評:“你真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你的脾氣真是壞透了”、“你真蠢”、“你腦袋真夠簡單的”等等。

領導有時候也會當面給下屬以惡評;下屬雖然不敢當面給予領導惡評,但背後與同事聚在一起的時候,也會肆無忌憚地談論領導的種種過失。

總之,惡評如今似乎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飯,遍布於大街小巷,出現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對此似乎也見怪不怪了。

其實,惡評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惡習,因為它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子,會摧毀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任何染上這個惡習的人,都會因此而造下非常沉重的惡業。所以,智者應該認真觀察惡評的種種過患,並發願斷除這種惡習。

對他人的惡評到底有哪些害處呢?這裡先說說惡評對他人造成的危害。

首先,惡評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子。當我們對一個孩子說“你真笨”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給這個孩子做不良的心理暗示,在告訴這個孩子“他很笨”。尤其是家長、老師等權威這樣說的時候,在孩子心中產生的沖擊力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心力弱小的兒童所無法抗拒的。社會學家告訴我們: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按照周圍人的期望和對自己的相信來塑造自己。如果周圍的人相信一個小孩很笨,這個小孩就會無法抗拒地按照“笨”的模式來運作。所以,當一個孩子內心深處開始接受家長與老師給予自己的“笨”的評價時,就等於自己毀了自己,因為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需要靠自信才能完成的,一個人在某個方面的自信心沒有了,這個人在這方面的能力就幾乎完全喪失了。當家長和老師說一個孩子笨的時候,就等於摧毀了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沒有了學習的自信心,這個孩子就會討厭學習,甚至從根本上放棄學習。其實,很多孩子未必真的笨,有時候只是方法不當而已,有時候只是興趣點還沒有轉移到學習上而已,如果自信心沒有喪失,就會有好轉的可能;但是,他人的惡評,卻從根本上徹底堵死了這種好轉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應當知道,摧毀他人自信心的惡評,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不應該有。惡評,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傷害,在很多時候超過了對一個人身體上的傷害,因為身體上的傷害只是一時的,而自信心的喪失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傷害卻是一世乃至多世的。

我們可以試著想想:如果一個領導或者權威,對我們自己進行惡評時,我們的內心會是怎樣的呢?最有可能的兩種情況是:一、心裡感到難過傷心,破罐破摔,甚至將對方的惡評真的誇張地表現出來給對方看。例如,當我們被人評價“懶”時,我們很有可能會心裡懷著不滿和怨恨,真的“懶”給對方看。二、怨恨對方,索性與對方爭吵評理。要知道,只有那些修行功底很深的人,才會避免按照上面兩種選擇行事,他們或者虛心接受但卻不傷害自己的自信,或者一笑了之——其實,這樣的人一百個當中都很難找到一個。

其次,惡評是制造仇恨的罪魁禍首。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假如你想引起一場令人至死難忘的怨恨,只要發表一點刻薄的評價即可。”這句話,卡耐基其實是通過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而得出的結論:卡耐基曾經收到過一個人的來信,這封信的最後加了一句附注:“此信乃口授,並未過目。”這句附注給卡耐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這句附注既顯示了此人很忙碌,又顯示了此人很有身份。”當時,他正想引起美國文壇上的一位名人的注意,於是在給這位名人寫的信的最後也加了這句附注,其實當時的卡耐基一點也不忙碌。那位文壇名人收到卡耐基的信之後,非常不高興,他沒有給卡耐基寫回信,只是將卡耐基的信原樣寄回,並在信後面附加了一句話:“你惡劣的風格,只有更增添原本惡劣的風格。”當時的卡耐基也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弄巧成拙的不合時宜之事,受到那樣的惡評其實也不過分。但是,身為具有自尊心的一個人,他看到回信之後還是覺得很惱羞成怒,恨不得在地上找個縫鑽進去。以至於十年之後,當他聽到那位文壇名人去世的消息之後,羞愧和惱怒之心仍不由自主地從內心深處冒了出來。

我們一生中有沒有犯傻被他人惡評,並且內心產生過與卡耐基一樣的心理感受呢?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我想這種滋味真的不是很好。所以,我們應當知道,當我們看到他人的惡劣時,即便是自己的眼睛沒有出錯,對方確實是不合理,也不要輕易地毫不留情地給對方以惡評。我們要知道,對方的惡劣只是一時的念頭所致,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發生而且成了過去,就不要再提起;如果因此而給予對方惡評,會造成對方心靈的傷害,使他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在人前抬不起頭,或者內心產生仇恨。此外,我們還應當靜下心來想想:“我自己一生是不是一點錯誤都沒有犯過呢?我自己是否願意他人對我所做的錯事以惡評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願意他人對自己的錯事有惡評,為什麼要去惡評他人而給他人的心靈制造一生的傷痛呢?

用刀去捅他人身體的時候,他人的身體會非常痛苦。因此,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不能用刀去傷害他人的身體。遺憾的是,對於“惡語會刺傷他人的心”這個事實,世人好像所知甚少,因此就常常口出惡言。佛陀在《法句經·言語品》中說:“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活在世上,經常用如同斧頭一般的惡言去辱罵、輕毀、評價他人,這個人就會遭受大大小小的痛苦,甚至會因此而喪失自己的生命。

第三、惡評不會讓對方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而加以改正。有人說:“指出對方的錯誤,讓對方加以改正,這不是一件善事嗎?”當然,如果對方能夠虛心接受你的指正,而且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這當然是一件善事;問題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指出對方錯誤的時候,對方非但不會接受你的批評,而且會條件反射式地捏緊拳頭為自己辯護,說自己這樣做是如何如何必要,根本不是什麼錯誤;有些甚至會反唇相譏、倒打一耙,倒過來指出你的種種過失。

我們應當知道,我們整天與之相處的是一群我執深重的人。在我執的支配下,很少有人真正願意觀察並承認自己的錯誤。與其讓自己深陷與對方的爭吵之中,還不如將此精力用於其它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你可以和他友好而平等地討論“遇到某類事件如何更加合理地去行動”等等。對於一個反省力還不是很強的人,與他探討遇事合理行動的法則,對這個人形成的幫助與啟發,遠比直接指出這個人的過失來得有成效而沒有副作用。

你還在不經意之間口中就冒出對他人的惡評嗎?如果還有這個壞毛病,一定要靜下心來觀察這個壞毛病的過患,然後發願以後再不口出惡評。這樣做就是真正地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道路上。

摘自《永不抱怨》(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12月16日大相國寺廣州福至心靈音樂會【皇家佛樂】
下一篇:明如居士:讓心遠離批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