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天下最易失者,人身;至難聞者,佛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美;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天下最易失者,人身;至難聞者,佛法。如來不出世,則天上人間,皆如長夜。不特庸流局於所見,即儒者亦囿於所聞。仰首觀天,以為止此日月,而不知有微塵之剎土。以為厥初生民,始於盤古,不知曠劫以來,閱歷無邊劫數。天帝天仙,以為至尊無對矣,不知輪回六道。尚等凡夫,身死之後,以為形滅神消矣,不知一點靈光,生生不昧。父母眷屬,身殁之後,遂謂無可如何,豈知得此法門,縱經千生萬劫,自有酬償之道。善士坎坷,惡人得志,即謂天道難憑,豈知宿業所招,纖毫未爽。大矣哉!如來之教典。真所謂渡海之慈航,幽途之寶矩,嬰兒之乳母,而凶歲之稻粱也。宜阿難結集之時,梵王帝釋,皆執持幡蓋,四大天王皆捧持高座之四足也,豈世間之書籍,可仿佛其萬一乎!印之造之,其容已乎!

  雖然有美妙無比的菜肴,但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雖然有至高無上的真理,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世上最容易失去的是人們的身體,最難聽到的是佛法的道理。如來不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那麼天下人間都象漫漫長夜。不只是凡夫見識短淺,就是讀書人也見聞有限。抬頭看天,以為天上就只有太陽和月亮,不知道還有無窮無盡的大千世界。以為追溯人類的起源,就是從盤古開始,不知道在無量劫以來,自己已經輪回了了數不清的歲月。天帝天自仙以為地位至高無上了,不知道自己曾經也輪回六道。普通凡夫以為人死了以後,就什麼也沒有了,不知道神識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父母眷屬認為死了以後就恩愛分離,毫無辦法了,他哪裡知道只要學到了佛法,就會了解,即使經過千生萬劫,只要因緣相遇,就會有酬報的日子。好人一生坎坷,惡人春風得意,就說天道不公平,難以作依據,哪裡知道因果三世相連,善惡報應一定沒有絲毫差錯。多麼偉大啊!如來的聖典。難怪阿難匯集經典的時候,梵王和帝釋都拿著彩旗和高蓋來作供養,四大天王捧著高座四足來作護法。佛教聖典,難道是那些世間的普通書籍可比的嗎!印刷經書,是延續眾生的慧命啊,哪裡能夠停止呢!
  世尊於無量劫前,為求佛法,亡身捨命。有時為求一句一偈,或捐王位,或棄妻子,無所不至。夫固以甘露法門,不能常有於世耳!世俗不知,往往輕視佛法,豈知二三千年後,欲求片紙只字,而不可得乎!《法滅盡經》雲:“法欲滅時,比丘所服袈裟,自然變白。”況三藏教典乎!(《楞嚴經》最先去,《彌陀經》最後去)自此以後,當過八百八十萬六千余年(前八百四十萬六千余年,在第九小劫內算,後四十萬年,當在第十小劫內算),而後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宮,下生成佛,此間方有佛法(賢劫中第五佛)。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小劫,皆無有佛(人壽一減一增,為一小劫,每一小劫,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至第十五小劫,師子佛出世後,相繼成佛者,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稱最盛。而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小劫,又無有佛。迨二十小劫,樓至如來出世後(即韋馱菩薩),而後千佛之數方滿,娑婆世界亦壞矣。自是以後,復經六十小劫(二十小劫世界壞,二十小劫世界空,又二十小劫,未來星宿劫之世界復成),方有日光如來出世(此未來星宿劫第一尊佛)。夫以佛法之難遇如此,吾輩幸生其際,豈可入寶山而空手乎!
  世尊在無量劫前,為求佛法,捨生入死。有時為求一句偈,或捐王位,或丟妻子,只要能求得佛法,一切都可以捨棄。本來象甘露一樣滋潤心地的大法,世間怎能經常遇到,但世人不知佛法難值難遇,往往輕視佛教聖典。他哪裡知道再過二三千年,想要再看到一片紙一個字,已經不可能了。《法滅盡經》說:“佛法將要消失的時候,比丘所穿的袈裟,自然變白。”怎麼還談得上有三藏聖典呢(《楞嚴經》最先消失,《彌陀經》最後離開)!從此以後,要過八百八十萬六千多年,才會再有佛法(賢劫中第五佛)。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個小劫,都沒有佛(人壽一減一增作一個小劫,每一個小劫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到第十五小劫時,師子佛出世後,相繼成佛的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說是最為興盛的時期。到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共四個小劫,又沒有佛。等到第二十小劫,樓至如來出世後(即韋馱菩薩),就滿了一千佛的數目,到這個時候,娑婆世界就壞了。從此以後,再過六十小劫(二十小劫世界壞,二十小劫世界空,又過二十小劫,未來新的星球形成),才有日光如來出世(這是未來星球出現的第一尊佛)。佛法是這樣的難值難遇,我們有幸生活在釋迦牟尼佛出世後的時代,恩遇三藏聖典,怎麼能進了寶山卻空手回來呢!
  北俱盧洲,壽皆千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目不見愁憂之狀,耳不聞爭奪之聲,較之唐虞三代時,猶勝百千倍。自世俗觀之,以為非常之盛世矣,然猶列於八難之中者,以其但享癡福(宿生所修止於癡福),不信三寶,不知出世之法耳(韋馱菩薩不能感化此洲,故僅曰三洲感應)!吾是以讀人其人火其書之句,而不勝憐憫雲。
  北俱盧洲的人,壽命都有千歲,想衣得衣,想食得食,看不見憂愁苦悶的人們,聽不見爭奪吵鬧的聲音,和我們歷史上唐虞三代相比,還勝過百千倍。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一定認為不是一般的盛,但以佛法來看,還排列在八難①之中。因為他們只能享受癡福(由前世所修癡福而來),不信三寶,不知道有出世的大法啊(韋馱菩薩不能感化這一個洲的人,所以叫做三洲感應)!因此,當我讀到有人焚毀經書的句子,就不禁對他生出無限的同情和憐憫來。
  注:①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八難處,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前三者因為生於三惡道,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洲人雖有福分,但不知佛法,仍舊輪回生死;無想天是外道修無想定而生到的天界,當然也不能了脫生死;瞎子、聾子、啞巴,因業障所隔,自然就難聞佛法;還有世上一些有小聰明的人,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毀謗佛法;不出生在佛的度化時期(正法、像法和末法),也不能見聞佛法。

 

上一篇:佛經講獲得長壽、大富、端正、美譽、大智的方法
下一篇:佛經談人身有十二種病和能治人身十二種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